第383章 生态产业链
作者:三各七   全家穿越:逃荒!还没金手指!最新章节     
    沈知秋把制作淀粉的办法放出去,主要是他们人手真不够用啊!
    别看他们接近三百人,看似很多,但随着鞋底子,簪花在一府城,四县城售卖开始。
    杂货铺,成衣铺子,单纯的布庄,银楼,以及那些小商贩们的订单就太多了。
    现在她们都不出去摆摊了,因为大家都会来村里进货。
    就连小子们也不出去摆吃食摊子了,毕竟天也逐渐凉了,吃扒糕的还有,但吃凉粉的却不多了。
    沈呦呦也把做扒糕的办法,送给了之前的那个挖笋子的老于头,他家里的条件也随着这些天倒卖凉粉扒糕宽裕了很多。
    她始终记得,第一次看见这老人时,他脸上虽然疲惫,但挡不住那份和蔼和慈祥。
    中间广源楼的陈东家还亲自来了一次唐家村,是给沈知秋送分成来的,说是羊肉串和各种蔬菜串,太火爆了,一个月,沈知秋就分到了三百多两银子。
    不过陈东家看到沈知秋他们住的院子时,脸上没表现出啥,心里却是很吃惊的,他没想到沈兄弟,竟然住的是茅草屋。
    更是在心里决定,等来年好好谋划谋划,怎么也得帮沈兄弟一把。
    结果,在看到他们还做鞋底子和簪子生意之后,陈东家彻底放心了,毕竟身为府城最大酒楼的掌柜,怎可能不知道现在什么东西在京城最火爆。
    现在顺天府不管是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估计没有人不知道这种新兴的簪花,和鞋底子的。
    吃食方面,最引起众人兴趣的就是烤羊肉串了,这和他沈兄弟也有关系。
    想到这个他真是内心一阵唏嘘:“他沈兄弟这样,算是一个人搅动了整个京都的商业风云吧,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现在居然住的还是茅草屋?”
    不过,陈管家还是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就是有人已经盯上了他们的簪子和鞋底子。
    原本不知道是沈知秋他们的生意,他没上心,这会知道了怎么也得提醒一声,还跟沈知秋说,等他回去,就找人去打听,看看谁打算对他沈兄弟动手。
    不过陈东家是知道沈知秋有国公府这个后台的,还不叫太过紧张。
    沈知秋也没把这事儿如实告诉九族众人,就对自己媳妇和闺女说了,省的太多人跟着担心。
    大家依旧忙碌,女人们也不做淀粉了,因为之前收的红薯都完了。
    后面再需要淀粉就等着孟员外他们生产了,现在虽然只是才开始挖地基,但孟员外已经租下了唐家村,另外两个空院子,让人修缮了一番,一个制作淀粉,一个制作粉条。
    此时,九族食堂内。
    几个今日负责做饭的妇女,边嗅着锅里炖着的大排骨的味道,边笑着说道:
    “最近我感觉咱们日子过的老充实了,一睁眼,就是干活,干完活吃饭,来进货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咱应该能赚不少钱吧。”
    有妇女接话道:“依我看啊,就是咱呦呦太聪明了,哪个闺女能有这头脑,能做出塑料这种东西,现在虽然把淀粉教出去了,别人也知道咱们是用淀粉做的塑料,可到底都添加啥东西,估计他们打死都猜不出来吧。”
    沈麻子媳妇也笑嘻嘻的:“我问了,说是虽然咱们对外收土碱和醋,还有油也不少买,但是那油要做成呦呦做的那种甘油才有用,
    现在就呦呦自己会做,他们就是照着咱们买的东西,试着做也做不出来。”
    没错,他们猜的准准的,现在很多有心人,真的已经把他们平常做塑料需要采购的东西,打听了个十成十。
    那实验也没少做,甚至已经有人想到了咋混合这些东西,还有因着火烤塑料会化掉的关系,还有人把这些配料混合在一起,直接煮的,但还是没有一个能成功的。
    也正因为如此,只要他们别是硬抢,实验就实验去呗,沈呦呦一点也不在意。
    她最近已经推了手头上所有的事情,基本就是个甩手掌柜,只是缺甘油的时候,自己会做些储存着。
    就连染料她都交给不用出摊的哥哥们做了。
    哥哥们现在就是负责做染料,以及草纸,这些草纸现在也不只用来擦屁屁了,用竹子做的竹纸给弟弟妹妹们用来写字,
    用毛草,稻草,麦杆做的薄的用来弄成一个个小条,写上鞋子的号码,捆绑鞋底子,两双鞋底子捆一个。
    还做了一种厚实的纸张,类似硬纸壳,这些是用来折装首饰的纸盒子的。
    他们现在有点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的意思,根本不怕有人利用非暴力的手段竞争。
    而有点苦恼的沈太爷问沈知秋:“小三子,咱啥时候分钱啊,那银钱我快数不过来啦!”
    沈呦呦也问她奶:“都一个多月了,奶你啥时候给大家伙发钱啊?”
    花老太表示:“他们啥时候发,咱们啥时候发,到时候让他们看看。”
    一旁抽烟袋子的神老爹,笑眯着眼也说:“三儿,往下发吧,怕是你娘早就瞅着你这边的动作呢!”
    沈知秋刚喝口水。他说:“行!发吧,不过阿爷,你那钱数不过来,根本就是你每日都要数一遍,你数好了就放在一个纸盒子里面,一百两放一个盒子,那样时间久了数盒子就成。”
    他说的也没错,自从开始挣钱以后,鞋底子组的,基本上多少的吧,每日都有进账,毕竟人家来进货的也不是约好一起来的。
    老爷子就每日都要数一遍,随着时间长了钱攒的多了,老爷子眼睛为了数钱都有了红血丝。
    沈太爷还不乐意承认自己有错,他说:“咳咳咳,我管钱呢,都是咱所有人的血汗,不得日日数,看看之前有没有数错吗?”
    沈知秋无奈给老爷子顺后背:“行,行,您乐意数就数吧,反正现在不咋零卖,起码收的都是正钱。如果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估计您就是有那个新,也没那个力气。”
    但发钱这事儿,真不是说发就能发的,他直接叫她闺女,一起去沈老爹屋里算账。
    沈太爷和沈老爹也过来了,四人在炕头上,把纸盒子里的银钱倒出来,一堆又一堆,就跟摆地雷似的。
    摆完还不算事儿,两位老爷子又指着一堆一堆的告诉。
    “小三子,这些是多少多少,回头要买醋,买油,买土碱。
    这些是留在家里周转的,这些是要分的。”
    沈知秋算账之余,抬头瞅了一眼,他最近忙着抓生产,开阔市场,以及打造产业链的最基础产业,淀粉作坊,就没有空闲管银钱,
    结果太爷和老爹把这些银钱管了个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