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桂见山(1)
作者:吾观复   我是正德帝最新章节     
    就在御史言官纷纷弹劾杨廷和之前,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人乞休奏疏又送到了宫里,不同以往朱厚照还好言相劝,这次竟然是留中不报。
    同时宫里传出了旨意:令威武大将军朱寿计画军机,日后凡军国大事先至威武大将军朱寿条旨,用印,再呈御前。
    群臣闻之哗然,竟然顾不得杨廷和的罪状了,纷纷上疏请求皇帝撤回旨意。
    仍是毫无意外,朱厚照留中不报。
    群臣毫无办法,于是纷纷致书内阁,劝内阁对旨意行封驳之权,或另行票拟更改旨意。
    内阁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人的乞休疏刚刚送到了宫里,这时候怎么好上疏皇帝。
    就在群臣纠结至极,宫里又传出两条旨意,经威武大将军朱寿条旨,皇帝陛下御批,令丰城侯李旻为主将,三千营坐司管操都督佥事张椿为副将,提督京营一万赴山东剿贼。
    同时皇帝又下诏:虏寇扰边,朝廷无兵可派,不言出奇制胜,乃挫贼锋,惟守城已然不易。陕、甘诸将怯懦,致使鞑虏犯边杀我军民,诚为可恶,边事付杨一清为重任者,亦有此误,殊为可叹,今从威武大将军朱寿条陈,令杨一清练陕甘兵,兵部总督京营,练京营并,裁汰老弱,补充损员,以图成功,众将有不服管者,陕甘可叫司礼监谷大用、巡抚、御史等纠核,京师自有朝廷坐镇,望众官一心,莫误国事,钦哉!
    诏令一下,众官闻言既喜又气,喜得是,皇帝终于让文臣插手京营练兵事了,气的是又是大将军朱寿条陈,这就摆明了皇帝对于军国这种大事上,摒弃内阁了。
    鉴于此,群臣纷纷上书皇帝。但是怎么劝?众臣却没想出来什么好的理由,遵守祖制?内阁算什么祖制,再说自从太祖高皇帝废除中书省丞相之后,皇帝就是实际上的政府首脑了。
    劝皇帝尊重国家大臣?
    不好意思,人家朱皇帝尊敬着呢,张口先生,闭口先生,能说不尊重嘛。
    于是都纷纷拐着弯的告诉皇帝,内阁制度的好处。
    但是奏疏进了深宫之中,犹如石沉大海。
    还不如石沉大海,起码石头投进了大海中还能见一点浪花,这是一点音信都没有。
    乾清宫东暖阁里,朱厚照和桂萼二人单独相处。
    “卿是哪里人?”朱厚照面带笑容,似乎并未受外朝的政论的影响,心情好的很!
    “臣是江西饶州府安仁县人。”桂萼显得颇为拘谨,心脏一直怦怦直跳。
    “江西人啊”朱厚照颔首称赞道,“好地方,那里人杰地灵,文风颇盛,有道是‘‘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永乐二年甲申科,江西士子包揽殿试前七名。”
    桂萼微微欠身道:“自宋以来,江西读书风气极盛,所以考中进士者颇多。”
    朱厚照笑道:“卿是正德六年辛未科进士。”
    桂萼道:“正是。”
    朱厚照又道:“朕记得那年状元是杨慎。”
    桂萼道:“陛下好记性。臣惭愧,那年臣是同进士出身。”
    朱厚照笑道:“这有什么?仕途经济总归要靠做事出来的,卿如今暂管顺天府,相比较他人,仕途顺遂,擢升已然是快的了。”
    朱厚照不开导他不行,考进士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是为“一甲”的真进士,含金量十足,直接授庶吉士,清贵的很;
    二甲大约百余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大约百余人, 赐“同进士出身”,待遇差别就很大了。
    后世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太傅,手握二十万私军,一众乡党执掌南方八省军政大权,谥号“文正”,对于朝廷那是有着,擎天保驾之功,堪比大唐郭子仪,然而,曾国藩如此权势滔天,依旧一辈子以殿试时没考好,只得了个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为耻。
    桂萼道:“臣谢陛下拔擢之恩,惟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朱厚照仍是笑道:“莫拘谨,卿今年贵庚?”
    桂萼答道:“臣今年四十有五了。”
    朱厚照抚掌道:“孔圣人说‘四十不惑’,果不欺人,卿的奏本朕见了,感慨颇深,今日叫你进宫来,是问一下顺天府事,卿当如何计较。毕竟有些事朕还不明白,就让你这不惑人,来为朕解惑。”
    桂萼闻言连忙道:“臣不敢,但请陛下垂询,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厚照道:“卿为何上此书?”
    桂萼闻言沉默片刻,躬身道:“启奏陛下,周之文武,行井田制,然后世不行井田之制,总归均田也,如汉‘一夫挟五口而治百田’就是如此,然此行此之制,非为仁爱爱民,乃因民事艰难非民莫能为,伏惟太祖高皇帝取历代之制,经济全国,至悉而无憾,然法久废堕,遂经济失宜,与小民赋税偏重,至贫富悬绝。臣先为丹徒县,后武康,再成安,远近之民,今仍怀之,故有此疏。”
    朱厚照闻言点点头道:“卿言天下田皆有定数,惟户口不一,朕不明也,南方人多田少,北方人少田多,如此虽产出不一,但是缴纳钱粮若均摊,岂不统一,何至于此?”
    桂萼再奏道:“启奏陛下,虽如此,然产量不同,赋税也不同,故而南方税重于北方也。”
    朱厚照沉默片刻又问道:“卿刚刚言曾在丹徒,如何区画?”
    桂萼奏道:“臣任丹徒县,乃正德九年之时,逢该县夏天旱灾,秋田水灾,只是灾分轻重,但是该县不及分数,按朝廷律令,不可奏免,臣思虑再三,得知丹阳、淮安、凤阳、军民之运收无碍,乃因几县岁所收并未受水旱之灾。故而通融几县,终得支运以补足之夏麦与秋粮,足补本县。”
    朱厚照闻之又问道:“为何此良法未曾听闻?”
    桂萼笑道:“虽方便军民,只是该管上司十分惊怪,此法已废。”
    朱厚照叹道:“国事就坏在这‘惊怪’二字上了,遇见个自己不知道的什么法,就惊怪了,不知道他们看见金山、银山,会不会惊怪,不就是事事求稳,不敢为天下先嘛,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