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土木堡之变,风波暗涌
作者:爱吃千张豆腐   杀青后,我到戏里装钱一麻袋最新章节     
    此人正是朱祁钰的结发妻子王妃汪氏。
    也是一个苦命人,自从嫁给朱祁钰没少被胡善祥欺负。
    后面在朱祁钰当上皇帝后,也是命运起伏不断,不过好在善终了活了八十岁!
    听到太后要让自己上桌吃饭,王妃惊慌失措起来。
    她只在结婚时见过一次太后,一时间心里又喜又惊。
    换过衣服后抱着孩子来到太后面前,
    行礼道“给皇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孩子也给您磕头。”
    见到小孩,孙若微笑呵呵的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道“你看我,今天出门出的急了一些。都忘了带些东西过来了。”
    说着她将自己手腕上的一个精美的手镯摘下来。
    “这个呢!赏你。等战乱之后,到我宫里来,好好的挑几件喜欢的宝贝。”
    王妃听到后,脸上露出笑容,将孩子递给刘长青恭敬道“谢皇太后恩典!”
    就在王妃伸手接手镯的时候,孙若微发现王妃的手腕上有一片淤青。
    孙若微拉开王妃的衣袖惊讶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刘长青看着王妃青一块紫一块的手臂有些心疼的在心里暗骂了朱祁钰一句。
    心想以后可不能让胡善祥打人了,
    虽然在这个时代忤逆是大罪,顶撞母亲会落个不孝的名声!
    但该顶撞还是要顶的!
    王妃当然不敢说这是婆婆打的,只能说是摔的。
    孙若微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很聪明的没有揭穿。
    胡善祥把他俩给支出去,
    姐妹俩在屋里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没一会孙若微就气呼呼的出来向门外走去。
    临走时孙若微让他明天去宫里上朝。
    第二天一早,他在王妃的服侍下穿上蟒袍来到皇宫。
    此时天还很黑,不过他已经习惯了
    在汉朝的时候,也是这么早起来上朝。
    宫门外站着文武百官,三五成群乌泱泱的议论着。
    看到他后,所有大臣恭敬的弯腰行礼道“见过郕王殿下。”
    很快宫门大开,文武百官分成两队,武官在左文官靠右,向着大殿走去。
    大殿上太后孙若微坐在上位,刘长青站在她的旁边。
    孙若微故作镇定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道
    “相必郕王和诸位大臣,还不知道土木堡之战的事,兵部派个人给众位讲一下吧!”
    于谦走出来,站在大殿上神情沉重道“土木堡一战,我大明溃败!
    “英国公张辅战死!”
    “泰宁侯陈滢战死!”
    “驸马都尉井源战死!”
    大殿之上非常宁静,气氛变得很压抑。
    太后孙若微坐在那里闭上眼睛脸色有些苍白。
    于谦悲痛的两眼通红继续说着,
    每说一个名字,大殿上所有人都心中一震。
    平乡伯陈怀战死!
    襄城伯李珍战死!
    遂安伯陈埙战死!
    都督梁成、王贵战死!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五十二名国家重臣全部战死!
    损失兵力五十万人,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无数!
    虽然早已经知道这些数据,
    但真的身临其境的听到这些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气的发抖!
    这些很多是跟着朱棣靖难的功臣,大明绝对的支持者。
    这五十万中有二十万精锐,是大明三代君王攒下的底蕴
    就这么被朱祁镇给全部葬送了!
    这货被称为史上第一败家子还真不冤。
    不管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朱祁镇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刻是他是真气的动了杀心!
    估计朱元璋和朱棣活过来也会砍了他这个不孝子孙。
    下面那些大臣把矛盾转移到了王震的侄子王山身上,
    几十人围住王山生生的将他打死。
    接下来文官徐士贞提议迁都南京,不过被于谦和兵部的人给挡了回去。
    关于迁都的事文官和武官吵得不可开交,
    文官主张迁都,武官主张留守北京抵抗也先。
    “郕王,你是怎么想的?”孙若微看着他问了一句。
    “回太后,儿臣认同于大人所言。
    京师是国本,只要京师在,山东和江苏的兵就会快速的来勤王。
    可是我们一旦迁都南京,京城的军民定会人心不稳,一旦京城丢失,也先的大军很快就会横扫江北。”
    他躬身道“太后我大明决不能步入南宋的后尘啊!”
    刘长青的一番话,引起了大殿上不少文武百官的赏识。
    心想这个先帝不看好,认为软弱无能的皇子,也没那么差嘛!
    最起码现在没怕的逃跑敢为一战!
    出了皇宫,京城内现在已经乱成了一团。
    百姓们都慌乱的向着城外拥挤,生怕慢一秒就被敌人给困住。
    刘长青走在大街上有些恍惚,
    好像南京战也才打了不久啊!
    南京是首都,北京也是首都。
    不过还好,这次京城保卫战打赢了!
    他缓步登上城墙,听到城墙上一队士兵齐喝。
    “遵太后懿旨,十日之内城门昼夜不闭……”
    ……
    夜晚,一处静谧的四合院府邸内。
    几个身穿红色官袍的官员,聚在一起讨论着今天大殿上的事。
    “你们今天见到郕王,认为如何?”
    “虽被先帝认为软弱,可今天一见倒也没有那么不堪!”
    说话的是杨薄,
    这三人正是被称为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阁老怎么会突然提起郕王,莫不是?”杨荣若有所指的看着他。
    杨士奇捋了一下自己的山羊胡,神情凝重的说“有些事不能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能不往前想!”
    杨荣和杨薄都是绝顶聪明的人,自然明白杨士奇指的什么意思。
    如今皇帝被俘,如果能用金钱换回皇帝还好,如果换不回,国不可一日无主,是该考虑立新主的时候了。
    只是他们都忌于太后没敢提这件事,毕竟被俘的是太后的亲儿子。
    今夜京城暗地里波涛汹涌,朝中文武百官分成了很多团伙,聚在一起讨论着。
    “我看这郕王也不好,我赞成立幼帝!只有立幼帝,我们才好掌控!”
    “可是太子才两岁,而且他的母妃是昌平人,虽然钱皇后是我们的人太子继位后,也会被尊称为太后,但终归不是自己所生。”
    “我感觉郕王是最合适的,他性格软弱,母亲又是被废的皇后,母族没有外戚,妻族只是一个金吾卫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