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们都忙着拍摄电视剧去了,而李富贵呢,则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专心致志地投入到秋收的繁忙事务之中。对于他来说,每年的秋收时节都是一段特别的时光,充满了欢乐与喜悦。
在这个季节里,真境集团的小孩子们无疑是最为兴奋的一群人。好玩的事情、美味的食物应有尽有,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而且,真境集团下属的中小学校也会特意组织学生们前往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劳动。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学到许多实用的农业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当然,李富贵自己也是满心欢喜。尽管如今的小真境已经实现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四季皆有播种与收获,但每年的秋冬之交,依然是丰收最为集中的时刻。如今,真境集团的农牧业工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李富贵却对亲自下田劳作情有独钟,他热衷于用传统的方式耕耘土地,感受那份源自大地的温暖与力量。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他尽情挥洒汗水,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满足感。
首先要赶紧收割的是水稻,虽然南方的秋季雨水较少,一般不用担心成熟的稻子发芽,也不用像双抢那么赶时间,但是稻杆过熟容易倒伏影响收割,还是要及时收割的。小真境的稻田都是在湖边的平原区,每一片都有上百亩,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得直不起腰来,远远望去,稻田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田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它们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腹”中,然后快速完成收割、脱粒等一系列动作。这些收割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改装的,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收割任务,而且还非常环保。因为它们采用了新能源技术,由电池驱动,所以在运行时不会产生黑烟和噪音,对环境十分友好。这种创新的农业设备,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收割机搅动了稻子,使得许多蚱蜢、蚂蚱等昆虫惊慌失措,纷纷逃离。然而,它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陷阱。原来,在稻田周围早已守候多时的孔雀、锦鸡、长尾雉等鸟类,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些倒霉的昆虫。当它们看到昆虫们无处可逃时,便迅速展开翅膀,冲向空中,捕食这些美味的猎物。
此外,还有一些小鱼小虾,原本躲在稻杆之间,现在也暴露在了阳光下。这些小家伙们吸引了丹顶鹤、彩鹳、鸳鸯等水禽前来觅食。它们在水中嬉戏,寻找着可口的食物,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看着这一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那些美丽的鸟类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的羽毛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让人不禁怀疑这里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天庭农场。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创造出了这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看着眼前美轮美奂的场景,李富贵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家里收割水稻全靠人力,每到丰收时节,家里有劳动力的人都会一起下田劳作。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把镰刀,弯腰低头,面向黄土背朝天,一刀一刀地将稻谷从根部割断,再整齐地摆在地上。成年人的手较大,可以轻松地用两只手将稻谷捆绑成一束束;而像他这样十岁左右的孩子,由于手掌较小,往往需要用四只手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接着,他们会使用脚踏式脱粒机来分离稻谷和稻穗,并将脱粒后的稻草绑扎成一个个的稻草人。最后,还得依靠肩膀挑起装满稻谷的担子,一步步艰难地走回家。整个收割过程异常辛苦,劳动强度极大,平均每亩地至少需要两个人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收割全过程都不需要多少人力,汽车直接把稻谷以及大部分的稻杆都运走,稻谷要去晒干,稻杆则运到饲料加工中心,经过切碎发酵之后制成饲料,用来养殖家禽家畜。等这些稻子运走后,早已等候多时的小朋友们便如潮水般一拥而上,迫不及待地带上小桶、抄网、小铲子等工具,纷纷奔向田间。他们要去抓禾花鱼、挖黄鳝、捉泥鳅。这个时刻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们暂时告别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可以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此刻,没有人会担心自己浑身沾满泥巴回到家时会遭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无论是男生女生,都能在这片田野中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
对于这种活动,李晓敏和李国昌自然不会错过。他们带着旺财、赵德岩、赵露丝一同投入到这场欢乐的战斗之中。没过多久,他们就如同一个个泥猴一般,全身脏兮兮的,但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李富贵看着这些孩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现在白天气温较高,他也不担心孩子们会因此而着凉感冒。只要他们玩得尽兴,等到抓完泥鳅再去洗澡就可以了。
等抓完这些鱼虾,这片稻田又会重新蓄水,投放小龙虾、田螺的种苗,一直养到明年的4月份,又可以收获小龙虾和田螺了。
玉米的叶子和桔梗可以切碎了发酵做饲料,所以真境集团还跟附近的农户合作让他们种植玉米,鲜玉米棒采摘下来之后,还会把桔梗也砍下来一起收购,使得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大幅提高。小真境里,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种一片玉米,这样可以保证不断有玉米成熟。而今天,是他收割最后一批玉米的时候了。这批玉米数量并不多,仅有几十亩,但每一根都长得十分粗壮,颗粒饱满。尽管已经进入 11月,天气渐冷,但这些晚玉米仍然生长得郁郁葱葱。
随着收割机缓缓驶过,一排排玉米被迅速收割下来,玉米棒被整齐地收集到一起,而桔梗则被粉碎后装上车运走,只留下一片空旷的土地。接着,耕作机械开始工作,将这片土地翻耕晾晒。由于玉米地通常较为干燥,土壤中隐藏着许多蟋蟀和土狗虫等昆虫。当土地被翻耕时,这些虫子便被暴露出来。此时,一群长尾稚飞了过来,它们在地里刨土寻找食物。看到这一幕,李富贵不禁感叹道:“你们不是凤凰之鸟吗?怎么像家鸡一样翻泥巴找食呢!”要是长尾稚会说话,一定会说“就算是真的凤凰也是要吃饭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李富贵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这片玉米地不仅见证了他辛勤劳作的成果,更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室外劳动,总是比较容易口渴,不过小真境别的不多,就是农产品多,特别是秋收季节,水果很多,先是去摘了一些梨和橘子给大家补充一点水份,不过梨和橘子都不宜多吃。然后李富贵又去了甘蔗地,南方常见的甘蔗小真境种植得很少,只种了几十亩意思意思,是那种直接用来啃的黑色干甘蔗,而不是那种硬得像铁棍一样用来榨糖的青色甘蔗。每根都有3米多高,根根笔直如枪,茶杯大小,甘蔗表面黑得发亮,每一节都有二十多厘米长,也不急着收割,继续让它们在地里,好保持甘蔗的水份。李富贵砍了几根下来,剁成一尺多长一根,削去外皮,露出里面面洁白的蔗瓤,啃上一口,果然汁水又多又甜。带回稻田去一人发了一根,补充一下水份和能量。
“荸荠”在南方又叫“马蹄”,常生长在浅水田中,秆多数、丛生、笔直、细长、圆柱状,高约1米,直径2-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横隔膜,果实为地下球茎。马蹄非常好的一种冬季水果,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荸荠能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除生食外,也可做成热食佳肴。
马蹄好处这么多,作为一个对吃有追求的人,李富贵在湖边的水田里也种植了几百亩。这个时候马蹄的秆茎已经枯黄倒伏,田里的水也早就放干了,泥土嗮得半干,裂开一道道口子,马蹄田看起来一派破败景象。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宝贝藏在土里,要挖开才能找到。
马蹄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容易失水萎缩和腐烂,一般清洗干净的马蹄贮藏期不超过10天,带泥的马蹄能保存更长时间;虽然现在有冷库可以储存,不过马蹄留在地里不挖会更好,可以一直留到开春。因此李富贵总是隔一段时间去挖一点,拿上用钉耙刨开泥土,然后就可以用手在土里捏出马蹄的球茎了。很快,李富贵就捡了半箩筐的马蹄,个个都有四五厘米的直径,表皮红色之中透着黑,不过马蹄去皮却是很麻烦,并不适合忙的时候吃,最适合在家闲暇时候作为零食吃,又脆又甜还能祛火。
如果想快速得到较多的去皮马蹄,则可以将马蹄放入锅中,加清水并盖上盖子,用大火煮上10分钟。然后把煮好的马蹄从锅中捞出,放到凉水中过一下,让马蹄的外皮软化,然后只要用小刀切掉其头部、尾部两端,再用手轻轻一剥,就能把马蹄外皮剥下来。
夏天种的花生到这个时候也可以收获了,花生有着跟别的植物不同的特性,花生开花后会长出一根花柱,这根花柱会往下长钻到土里,然后在地里结出花生,要是是花柱扎不进土里,是结不出花生来的,这也是为什么花生要种在比较松软的土里才能高产的原因。今天李富贵就带着李晓敏李国昌两个小孩和孔大宣等几只孔雀,去收一片几分地花生,这些花生的茎叶长得茂盛,每一株都有三十多厘米高,叶子绿油油的,显得非常有生机。李富贵到了花生地里指导侄子侄女怎么收花生“你们要,两脚分开站立在花生的两边,然后两手抓住花生苗,下蹲,往上用力一拔,花生就出来了。”
就在这时,只听到一声“哎呦!”原来是李国昌按照李富贵的指导把花生拔了出来,但由于他年仅五岁且力气较大,用力过猛导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而,他对此毫不在意,手中紧紧握着那一株花生,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叔叔,我把花生拔出来了,你快看,好多花生啊!”果然,那兜花生下方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花生豆,数量繁多,估计有三四十颗之多,产量相当可观。
李富贵看着眼前的花生地,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他知道这些花生将会成为一顿美味的食物,让大家都能品尝到劳动的果实。他鼓励着李晓敏姐弟俩,希望他们能够努力工作,一起收获更多的花生。
侄子侄女听从李富贵的指示,将已经拔出的花生放在一旁,然后继续努力地拔出剩下的花生。他们小小的身躯充满了活力,每一次用力拔出一颗花生都会带来成就感。虽然汗水湿透了额头,但他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坚持不懈地劳作着。
李富贵看到他们如此认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于是,他拿起钉耙,开始翻动花生根周围的泥土。由于一些花生熟透了,很难直接拔出,所以需要用钉耙将它们从土壤中刨出来。
当钉耙翻动泥土时,不仅有花生被刨出,还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一条条肥硕的虫子。这些虫子白白嫩嫩的,有着大拇指般粗壮的身体,长度也相当可观。它们的头部呈黄褐色,又大又圆,上颚处有两颗巨大的鄂齿。此外,它们还有三对短小的胸足,使得它们看起来有些狰狞可怕。
这种虫子就是鸡乸虫,也叫土蚕、地蚕,学名蛴螬,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常见的地下害虫,花生地里最多。虽然这种虫子长得一点也不可爱,却是孔大宣它们的最爱,只要翻出来就会被孔大宣叼走,“咿啊!咿啊!”的叫着,招呼它的十几个妃子(雌孔雀)过来吃。孔大宣已经突破到了筑基期,身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体长5米,体重35公斤,妥妥的世界孔雀之王,羽毛变得极其的艳丽,泛着金属光泽,尾羽有3.5米长,非常的漂亮。不过李富贵可不能惯着它,说道:“孔大宣,你真把我当成找虫子的苦力了,快带着你的妃子们把散落的花生捡到箩筐里。说你什么好,一个孔雀娶十几个老婆,也不怕肾虚。”
孔大宣挥舞着它短而圆的翅膀:“咿啊!咿啊!”心里则在鄙视李富贵“蟾蜍莫说青蛙长得丑,你不也娶了6个老婆吗?再说我们孔雀一族本来就是一夫多妻制的。”
李富贵:“还敢顶嘴,赶紧去干活。”
孔大宣修为进入筑基期,吃过这么多丹药,智商已经赶得上人类五六岁的小孩了,只是不会说话而已,速度、力量也大幅提升,却不敢违抗李富贵的命令,只好带着它的十几个妃子,把翻出来的花生叼到箩筐里,也会趁李富贵不注意,把花生壳啄开,偷吃里面的花生米。李富贵也当做没看见,继续跟在李晓敏姐弟俩后面翻地。
李晓敏拔出一株花生,问道:“叔叔,花生的根长了好多小瘤子,好丑啊,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李富贵:“哦,它叫做花生根瘤,可是豆类植物才特有的技能,天然的氮肥。花生的根须感染了花生根瘤菌,会刺激根系皮长成这些小球,不过这是有益的,花生根瘤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通过自身的固氮酶把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氮肥,这个过程叫——生物固氮,我们常见的黄豆根系也比较容易感染根瘤菌,所以一般种植花生和黄豆可以肥地,不过它们比较容易招惹地下的害虫,所以我们每年都会换一块地种花生,这也既能肥地,又能减少虫害。
花生全身都是宝宝啊,它的茎叶可以粉碎了制作饲料喂猪、喂鱼,不过因为花生的茎叶油性较大,所以在饲料中的含量比例不能太高,避免不消化;花生的根我们也会打碎了制作生物肥;然后就是这些花生了,不但可以做零食、馅料,还能榨油。”
李晓敏:“叔叔,我们已经拔了这么多花生了,回去做水煮花生好不好?”
李富贵看拔出来的花生应该能摘下几十斤花生了,于是说道:“好吧,你们这两个小吃货!回家。”
李晓敏、李国昌:“好咯!回家煮花生咯。”
回到家后,摘下二三十斤新鲜花生,水洗干净,然后拿来一块板,讲这些花生都拍一拍,好让花生壳裂开一个小口入味,将这些花生全部倒进一个大锅中,放入盐、桂皮、辣椒、花椒、蒜等调料,搅匀浸泡半小时,再大火烧开半小时。放凉了就可以吃了,要是晒干了再吃,更是又香又脆又有味道。
“今天挖番薯,你们去不去?”第二天李富贵问李晓敏和李国昌。
李晓敏有点小狡猾,说道:“番薯太重了,我们还是不去了。”
李富贵:“那好吧,我带旺财去就行了,顺便窑两只鸡和番薯。”
李晓敏马上改口道:“但是,我觉的叔叔一个人出去干活太辛苦了,我们还是应该帮一下的,对吗弟弟?”
李国昌:“对的,我们要去帮叔叔挖番薯。顺便帮叔叔吃窑鸡。”
李富贵:“国昌啊,我觉得你说反了,挖番薯才是顺便的吧?”
李晓敏:“嘻嘻!一样的,一样的,何必在乎这些细节。”
到了番薯地,李富贵让李晓敏带着他去附近拾一些枯枝、枯叶回来,自己则先在地上挖了个大坑,接着用土块垒出一个小土窑来。待一切就绪后,李富贵点燃了篝火,随后又去地里挖了几个番薯回来,并仔细清洗干净。等到土窑被火烧得通红时,他将两个昨晚就已经腌好入味的土鸡用锡箔纸包裹严实,与那几个洗净的番薯一同放入土窑内。紧接着,李富贵把土窑弄塌,将鸡和番薯掩埋起来,最后用细土将窑口覆盖密实。这时,李晓敏和李国昌兴高采烈地在覆土上面蹦蹦跳跳,将这些泥土踩踏得紧实无比。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李富贵才带着孩子们开始正式挖掘番薯。
番薯的产量很高,一亩能产几千斤,还不挑地。种植业非常简单,一般是先进行育苗,把选好的红薯种埋到地里就行,过一段时间就能长出很多红薯藤,将长到2米长左右的红薯藤剪下来,然后裁成大概一尺多长的一段段,每段上面有三到四个红薯叶为宜,红薯藤尾部太嫩的就不要了,将这些裁好的红薯藤埋入土陇中五到十公分,露出红薯叶,栽种就算完成了。及时施肥浇水就行,到了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红薯。
红薯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可作优良的饲料,鲜嫩的红薯叶还是一道美味的青菜;而且在红薯的生长期内,摘除一部分生长过旺的分支和嫩尖,还能让更多的养分回流根部,让薯块结得更多更大。
地里的红薯藤都已经割干净了,现在只留下一个个根茬在地面上,这里的泥土比较松,抓住露出地面的红薯根拉扯,就可以拔出一大串红薯来,每一条红薯根下面都长了十几颗拳头大的根块。不到一个小时,叔侄三人就收获了几百斤红薯,然后就停止挖红薯了,开始整理起了挖出来的红薯,一个个去掉泥巴扔到箩筐里。
等时间到了,李富贵喊了一声:“窑鸡好了,准备吃窑鸡了。”然后去开窑取鸡,打开锡箔纸,一只金黄金黄的窑鸡展现在眼前,鸡肉的香味扑鼻而来。他小心地将鸡取出放在一旁的石板上,接着用刀把鸡切成均匀的块状。鸡肉被烤得外焦里嫩,表皮金黄酥脆,让人垂涎欲滴。
李晓敏和李国昌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鸡肉放入口中咀嚼起来,鸡肉鲜嫩多汁,口感极佳,他们边吃边赞叹不已。而旺财则眼巴巴地望着三人,期待着能得到一些食物。
李富贵看到旺财渴望的眼神,笑着说:“别急,旺财,这里有你吃的。”说着,他将一些不喜欢吃的鸡头、骨头等扔给了旺财。旺财欢快地跑过去,津津有味地啃食着这些美食。
三人很快就把一只鸡分吃得干干净净,连旺财也满足地舔了舔嘴巴。接下来,他们每人又拿了一个窑好的红薯。剥开红薯皮,露出里面紫色、白色相间的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香甜可口,粉质细腻,还有一股独特的红薯味。
李晓敏感慨道:“这红薯真是美味啊!”李国昌也点头赞同。他们一边品尝着红薯,一边享受着这宁静美好的时光。最后,他们又分了一个红薯给旺财,旺财毫不客气地将其吞下,还不忘把叔侄三人剥出来的红薯皮也吃掉了。
吃完一只窑鸡,李国昌觉得意犹未尽,眼珠子转一转,说道:“叔叔,还有一只窑鸡,我送去给爷爷奶奶吃好不好?”
李富贵笑道:“然后爷爷奶奶就会叫你一起吃了呗?”
李国昌:“才不是,爷爷叫我吃我才吃,不叫我就不吃。”
李富贵:“好吧,姐姐拿窑鸡,你拿两个红薯,然后一起去找爷爷奶奶。旺财,你跟着。”
李晓敏:“好咯,回家咯。”
“爷爷、奶奶,我们刚才做了窑鸡,很好吃的,还留了一个给你们,你看。”一回到家,李国昌就赶紧跟爷爷奶奶报喜。
老爸:“哎呀!我的乖孙这么好啊,抱一下,嗯!”老爸老妈高兴的眼都笑眯,“来,你们一人一个鸡腿。”
“叔叔,这可是爷爷奶奶给我们吃的,我们可没要。”
李富贵:“是是是,你们两个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