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火星,首先是去地球的太空港乘坐太空奶瓶。进入太空港的停机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艘巨大无比的太空飞艇,它安静地停靠在地面上,等待着乘客们的到来。登上这艘如同庞然大物般的飞艇,其内部空间宽敞而舒适,与我们日常所搭乘的飞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这架太空飞艇不仅体型比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还要庞大许多,就连载客量也高达 1500 余人。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太空飞艇开始在长长的跑道上缓缓滑行。令人惊讶不已的是,如此巨大的飞艇仅仅滑行了一千多米便轻盈地腾空而起,直冲向云霄。或许正是由于飞艇独特的设计结构和先进的动力系统,使得它比起传统的飞机而言,更容易实现起飞动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太空飞艇配备的风扇角度竟然能够自由旋转超过 180 度!据传闻说,这种精妙的设计赋予了它垂直起降的能力,但出于对能源消耗的考虑,正常情况仍然采用滑行起降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经过了五六分钟的平稳飞行之后,乘务组温柔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入每一位乘客的耳中:“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们即将抵达一万五千米的高空,请大家做好加速脱离地球引力的准备。”话音刚落不久,只见原本透明的舷窗玻璃突然自动升起了一层坚固的挡板,将窗外那如一般洁白柔软的云朵彻底隔绝在了视线之外。
紧接着,一阵强烈的推背感猛然袭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巨力正紧紧地将每个人按压在飞行座椅之上。整个身体都像是被镶嵌进了座位之中,丝毫动弹不得。就这样,在持续了约莫两三分钟之后,那种强大的推背感终于渐渐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妙的失重状态——整个人仿佛失去了重量一般,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异度空间。
乘务组那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尊敬的各位乘客,我们已成功进入太空领域,请大家系好安全带并耐心等待。”大约又过去了十几分钟,一种明显的减速感传遍整个太空飞艇,仿佛一只轻盈的鸟儿收起翅膀,缓缓地向着目标靠近。随后,太空飞艇开始调整姿态,准备进入神秘而壮观的南天门太空港。
如今,这座位于太空中的前哨站——南天门,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仅有少数勇敢开拓者居住的地方。据统计,常住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数量已经突破了五万人之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对宇宙探索和科学研究的无限热情,汇聚于此,共同谱写着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壮丽篇章。
特邀记者小刘登上这令人神往的南天门,并获得了宝贵的采访许可。当他踏上这片充满未来气息的土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繁忙有序的景象。在接下来短短半天的时间里,竟然有数十趟太空飞艇如流星般接连降落在南天门上,每一趟都带来了数以千计满怀期待的乘客。初步估算,这些陆续抵达的旅客人数约有三四万人左右。
从忙碌的太空港工作人员那里,小刘了解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此刻,将会有四万多名乘客在此聚集,等待换乘星际摆渡船继续他们的旅程,目的地直指遥远的火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小刘经过特别批准,得以亲自前去参观星际摆渡船的降落过程。
就在这时,只见遥远的天际出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物体,宛如一个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巨型车轮正朝这边飞速驶来。随着它逐渐接近,人们才看清这个庞然大物不仅尺寸惊人,而且厚度更是达到了十几层楼那么高!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还在不停地高速旋转着,仿佛一颗巨大无比的陀螺。起初,这个巨大的车轮围绕着南天门的赤道快速绕圈飞行,然后,随着距离地面越来越近,它的速度逐渐减慢,缓缓的在南天门赤道附近降落。
就在此时,伴随着一阵低沉而震撼的轰鸣声(实际上这是记者小刘自己的想象,因为南天门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空中传播,他只是感到地面传来的些许震动而已,根本没什么声音,而且这牵引车是电动的,就算在地球上的噪音也不大),地面上缓缓驶来一辆庞大无比的牵引车。这辆牵引车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巨兽,其车身长度超过了数十米,高度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它稳稳地开到星际摆渡船下方,并与星际摆渡船保持着完全一致的行进速度。
紧接着,人们看到牵引车的后车厢开始缓缓升起一个直径足有二十多米的巨型圆柱体。这个圆柱体通体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仿佛是由最先进的合金材料打造而成。随着圆柱体不断上升,它也开始以一种较为缓慢但稳定的节奏旋转起来。
当圆柱体的旋转速度终于与星际摆渡船相同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对接过程正式展开。只见圆柱体逐渐靠近星际摆渡船,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精准无误地实现了对接。整个过程犹如天衣无缝般完美,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完成对接之后,牵引车开始缓慢的转动方向,朝着太空港的方向徐徐转弯。由于牵引车所牵引的星际摆渡船体积过于庞大、重量惊人,因此转向显得格外小心,但牵引车依然凭借着强大的动力系统稳步前行。
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一直紧张关注着的记者小刘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脱口而出道:“天啊!这个星际摆渡船如此巨大,恐怕得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吨重吧?真难以想象,这车子究竟需要多么巨大的牵引力才能够将它成功拉动啊?”
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地解释道:“这艘星际摆渡船的总重大约有 140 万吨之巨,但您要知道,南天门地表的重力极为微弱,仅仅是地球表面重力的 860 分之一而已。如此算来,这 140 万吨的庞然大物在这里实际所受的重力也就相当于地球上 1600 多吨物体所承受的重量罢了。因此,从理论上讲,推动它前行其实并不需要过于强大的牵引力。只不过嘛,由于其质量实在太过庞大,导致惯性极大,所以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一旁的记者小刘好奇地问道:“可是,为什么这星际摆渡船已经进入港口了却依旧不停地旋转着呢?”
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着小刘的疑惑:“那是因为在星际摆渡船内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模拟生态系统。而这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则依赖于摆船自身的自转来模拟出类似于地球的重力环境。所以呀,通常情况下,星际摆渡船是不会彻底停止旋转的,就算是最低限度也得保持一定程度的缓慢旋转速度。要不然的话,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失重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听到这里,小刘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啊,我之前还一直纳闷怎么它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似的呢。”
工作人员:“牵引车下面的那个圆柱,会跟着星际摆渡船同步旋转,然后再对接南天门专门的登陆口,封闭之后就会建立上百条通道,4万多人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登船,效率非常的高,等明天你们登船就知道了。”
记者小刘:“星际摆渡船有上百万吨,怎么起飞啊,地球上都没这么大推力的火箭吧?”
工作人员详细地解释道:“一般来说呢,那些小型的航天器,就比如常见的太空飞艇吧,它们通常都是选择直接在太空港周边区域降落的。但是像星际摆渡船这样规模较大、体型庞大的航天器可就不一样啦!由于其自身巨大的质量,它们往往得从赤道一带降落才行。要知道啊,咱们这南天门上空可是压根儿不存在大气层的哟,因此也就不会有风的存在啦。正因为如此,在这里飞行那可是相当稳定的哦!当星际摆渡船准备降落时,它首先会沿着赤道环绕来降低速度,一直等到速度减小到低于逃逸速度之后,此时它与赤道的线速度已经变得极为接近了。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星际摆渡船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低重力的状态之中。由于这时星际摆渡船对于地面所产生的压力极其微小,所以只需要一辆小小的牵引车便能轻而易举地与之完成对接工作。随后呀,依靠着这辆牵引车的力量,就能够将星际摆渡船缓缓地牵引回到位于南北极附近的太空港内进行停泊。之所以要把太空港建造在南北极附近,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里的重力相对而言更为强大一些,可以更好地利用重力作用将航天器牢牢地压制在地面之上,避免出现四处飘荡的情况发生。”
当真正需要让航天器飞向太空的时候,只需要出动牵引车将其缓缓地牵引至赤道附近的特定轨道之上,然后借助这一轨道提供的强大动力来加速,如此一来,航天器便能够轻而易举地起飞,向着广袤无垠的太空进发。要知道,我们沿着赤道精心修建了整整一圈的电磁弹射轨道呢!这条轨道存在的意义便是专门服务于那些体积庞大的航空器的顺利起飞与平稳降落。它的运作方式就如同咱们日常所搭乘的高铁一般,高效且便捷无比。
听到这里,小刘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说道:“电磁弹射?那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呀!据我所知,即便是在航空母舰上想要成功实现电磁弹射都绝非易事。”
那位工作人员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应道:“哈哈!其实啊,在咱们这个‘南天门’中的电磁弹射可比在航母上容易实现得多啦!你想想看,航母上的弹射距离不过才短短一百几十米而已,但却得要求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将飞机瞬间加速到上百米每秒的惊人速度。
然而咱们这儿可不一样,沿着赤道修建的这一圈电磁弹射轨道足有 188 公里之长呢!如果转完一圈之后觉得速度还不够快,完全没问题,咱们可以接着继续转圈嘛!毕竟理论上来说,这距离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延长下去。而且南天门赤道附近的线速度本身就接近逃逸速度了,然后我们只需要再加速几米就能起飞了,还有地面上又平稳无风无阻力,很好加速的,电磁弹射技术简直就是为了南天门而生的。”
次日,记者小刘怀着满心期待与好奇,来到了传说中的南天门星际渡口,准备亲身体验这令人神往的星际之旅。
刚一踏入候机大厅,小刘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宽敞而明亮的大厅里,整齐地排列着上百个登机口。人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列列长队,耐心等待着登机时刻的到来。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小刘也迅速加入到排队的人群之中。不一会儿,他便顺利地坐上了一个专用的封闭小型座舱。这个座舱设计精巧,内部设施一应俱全,让人感觉既舒适又安心。当所有乘客都入座之后,座舱缓缓启动,沿着预设的轨道被平稳地推进了等候序列。
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座舱如同搭上了一条看不见的传送带,一个接一个地向着星际摆渡船进发。不一会,座舱便成功进入了星际摆渡船内部,并按照预定程序自动传送到了相应的等候大厅。
舱门轻轻开启,小刘迫不及待地走出座舱,而座舱又自动的返回了,整个登机过程就这样高效且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双脚刚一落地,他立刻感觉到一种奇妙的轻盈感涌上心头。原来,这里的重力与月球相差无几,大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左右。这种轻飘飘的感觉让小刘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