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局势,乱了呀。”
“女真,鞑靼,瓦剌,高丽。”
“东察合台会不会也趁乱插上一脚呢?”
“费聚那边……”朱标喃喃自语道,“他必须坚守住辽东城,不能让高丽有机可乘。同时,我们也要尽快寻找机会,给予他必要的支援。”
“雄英那边火药生产速度不够快啊。”
“来人,叫军机处的人来。”
朱标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深知,眼下的局势错综复杂,每一步决策都需谨慎再谨慎。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不久,军机处的几位重臣便匆匆赶来,个个神色凝重,显然已对当前的局势有所了解。
他们围聚在舆图旁,朱标手指轻点,将各方的动态一一分析给他们听。从北元与瓦剌的内讧,到女真斥候的出现,再到费聚在辽东的坚守,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到大明的命运走向。
“诸位,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我们扩大战果、一统草原的绝佳时机。”朱标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而有力,“我们必须迅速调整战略,既要利用北元与瓦剌的矛盾,又要防范其他势力的趁火打劫。”
军机处的重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场战争不仅考验着大明的军事实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和谋略。
“殿下,臣以为,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一位老臣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一路由蓝将军率领,继续对北元主力施压,同时利用瓦剌的牵制,寻找决战之机。另一路则由殿下亲自调度,派遣精锐部队支援费聚将军,确保辽东不失。”
朱标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深知,这位老臣的建议颇为中肯,既考虑到了眼前的战局,又兼顾了大明的长远利益。
“至于雄英那边,”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传令下去,所有黑火药全部送到凤阳,经过凤阳改造后运送至北方前线。”
军机处的重臣们闻言,皆是精神一振。他们见过朱雄英所研制的震天雷,威力简直高出红衣大炮不止一个级别出来,这又研究出了新型炮筒与炮弹,对于大明军队来说,无异于一把锋利的利剑,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另外,”朱标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们还要密切关注东察合台等势力的动向。一旦他们有所异动,我们必须立即做出反应,绝不能让他们趁乱作乱。”
“东察合台?”一老者扶了扶胡子:“殿下是不是担忧的有点过远了,那东察合台想要在草原上分一杯羹的话,行军路线不可谓是不艰难啊。”
“宁可错杀百万,不能放过一个,叫你们放出探子就放,怎么?质疑我的决定?”
朱标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在乱世之中,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他的目光再次扫过舆图,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战略布局的蓝图。
\"草原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我们不仅要应对眼前的敌人,更要时刻警惕那些潜在的威胁。放出探子,不仅是为了监视东察合台的动向,更是为了预防万一,确保我大明江山稳固无虞。\"
军机处的重臣们闻言,皆是心中一凛,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朱标的决策虽然看似谨慎过度,但在这乱世之中,却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殿下英明!\"一位年轻将领高声赞道,\"我们定当全力以赴,按照殿下的部署行事,誓要为大明开疆拓土,一统草原!\"
朱标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他深知,这些将领都是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好!\"他高声说道,\"诸位将军,即刻回去准备,我们即刻出发,前往前线支援费聚将军。另外,通知工部,务必加快火药的生产速度,我们前线急需这些武器来对抗敌人。\"
军机处的重臣们纷纷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朱标和唐赛儿两人。朱标转过身来,看向唐赛儿,眼中满是柔情与感激。
\"赛儿,多亏有你在我身边。\"他轻声说道,\"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唐赛儿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柔情与坚定。她走到朱标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殿下,有您这样的英明领袖,是大明之幸,也是万民之福。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愿意与您并肩作战,共度风雨。\"
两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信任已深深刻在彼此的心中。他们知道,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凤阳,马秀英多日未见到自己的大孙子,感觉事情有点不大对,除了最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弄了个接风宴,然后就没了。
“允熥,你说雄英在哪?这一天天的不见人,也不是这么个事啊。”
朱允熥缩了缩脖子:“祖母,您莫急,兄长他近日来确实是忙碌得紧。”朱允熥恭敬地回答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他不仅在研制新式的火药武器,还亲自监督着它们的生产,以确保前线将士们能尽快用上这些利器。”
马秀英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抹担忧。“这孩子,总是这样不顾自己,一心扑在国家大事上。允熥,你去告诉他,今天晚上用膳时间,我要看到他。”
“是,祖母,我定会转告兄长的。”朱允熥连忙应承下来,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劝说朱雄英。他知道,兄长一旦投入工作,便如同入了无人之境,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疲惫与需求。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二人的对话。一名侍从匆匆入内,神色紧张地禀报道:“启禀小殿下,皇后娘娘,前线急报,辽东局势突变,费聚将军请求增援!陛下已经带着兵朝辽东赶了去。”
马秀英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陛下?急报?辽东?”
“允熥,怎么回事?”
朱允熥挠了挠头,恶狠狠的看了一眼进来通报的这侍从,瞒了四五日了,没想到在自己这露馅了。
“祖母,您先消消气,就是爷爷他有一点任性,带着兵去了北方。”
“您别急啊,大哥新研究出来的那个炮弹我看了,可厉害了,第一批已经朝着北方运送了去,一旦爷爷收到这炮弹,想打哪就打哪。”
马秀英深吸了一口气,找了个座椅坐了下来,缓了良久之后,才开始思索起来,她深知辽东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将对大明的北方防线造成巨大的威胁。
她看向朱允熥,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允熥,你即刻去通知雄英,让他务必加快火药的生产与运送,同时准备亲自前往辽东支援。”
“是,祖母!”朱允熥领命而去,心中已是一片焦急。他知道,这次的任务不仅关乎到大明的安危,更是考验他们兄弟情深的关键时刻。
与此同时,朱雄英在凤阳的工坊中,正亲自监督着黑火药的改造与新型炮弹的试制。他深知时间的紧迫性,每一步操作都力求精准无误。然而,当朱允熥带着前线的急报匆匆赶来时,他还是忍不住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兄长,辽东告急,祖母命你即刻准备增援,并加快火药的生产速度,还有,祖母说今晚用膳的时间,要看到你。”朱允熥喘息未定地说道。
朱雄英闻言:“见我干啥?谁把消息透露给的祖母?”
朱允熥苦笑,摇了摇头:“兄长,这消息哪里藏得住?前线局势紧张,陛下又亲自出征,祖母自然是要过问的。至于谁透露给祖母,恐怕是侍从们口风不严吧。”
朱雄英轻叹一声,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大局为重。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对朱允熥说道:“你回去告诉祖母,我即刻安排增援事宜,并加快火药生产。至于用膳……”
朱雄英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黑污,苦笑一声:“你看我这一身,这工坊还一堆事,能抽的出身吗?你跟祖母说,我尽量赶回来,但若是实在抽不开身,还请祖母见谅,等着忙完这段时间再去找祖母告罪。”
朱允熥点头应允,转身欲走,却又被朱雄英叫住:“允熥,你且慢。此番辽东之战,非同小可。你虽不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也要做好后方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粮草辎重,务必确保供应无虞。另外,传信给爹,让他从工部弄些人来,让他们全力配合我们,加速新型武器的研发与制造。”
朱允熥闻言,神色更加凝重。他深知兄长所言非虚,辽东之战不仅关乎大明的疆土完整,更是检验大明军事实力与国力的重要时刻。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不负所托。
待朱允熥离开后,朱雄英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新型火药和炮弹的及时供应,将是决定辽东战局的关键。
他亲自检查着每一道工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优状态。
工坊内,火光映照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坚定的气氛。朱雄英穿梭其间,不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努力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大明向前进。朱雄英深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外的,更是对内的,是对大明军事实力、国力以及人心的考验。
夜幕降临,朱雄英依然坚守在工坊中,带来了马秀英的口信:“殿下,皇后娘娘说,她理解您的辛苦和付出,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请您务必保重身体。她已经为您准备了晚膳,等您回去享用。”
朱雄英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祖母是真心关心他、爱护他的。
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尽快回去。然而,在离开工坊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再次检查了一遍那些即将运往前线的武器,确保它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回到府中,朱雄英连忙洗漱了一番,换了一身衣服,看了看指甲缝里的污泥,不禁摇头苦笑。
“哎,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无奈着,朝着正厅的方向走了过去。
马秀英带着一众皇子在这等了许久,朱雄英没来,她便谁都不让动筷子。
朱雄英步入正厅,见祖母马秀英端坐其上,面容虽显疲惫,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厅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家人紧张而又温馨的氛围。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祖母,孙儿来迟了,请祖母恕罪。”
马秀英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眼中满是慈爱:“雄英,你辛苦了。辽东之事,我已略知一二,你与允熥都做得很好。但切记,无论多忙,都要保重身体。”
朱雄英感激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定不辜负祖母的期望。他坐下后,环顾四周,见几位兄弟皆已就座,却都未动筷,显然是在等他。他心中一暖,笑道:“让各位叔叔们,兄弟们久等了,我们开饭吧。”
随着朱雄英的话音落下,众人又看了看马秀英,见她点头后方才拿起筷子,开始用餐。
“本来是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今日,有一些话,我不得不说。”
马秀英轻咳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皆是朝着她看了过去。
“朱雄英,都认识吧。”
众人诧异的看了看马秀英,又看了看朱雄英,在座各位都是宫里长大的,谁又不认识谁呢?
“这段时间在凤阳,除了第一天,没人怎么见过他吧,我来说说,这段时间雄英作为皇室子弟,都做了什么?!”
马秀英的目光深邃而温暖,她缓缓站起身,环视着在座的每一位皇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庄重与自豪。
“朱雄英,我的孙子,他不仅是大明的未来,更是我们朱家的骄傲。在凤阳的这段日子里,他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听闻了北方战事紧张,这段时间吃住住在工坊里,为了我大明,夜以继日,不辞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