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前提繁多
作者:今天有猫了吗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新章节     
    “贤才从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刘备叹道。
    若非如此,各个势力又何必四处争抢人才,又何必宽待其他阵营中的主要人物?
    如同曹操看好关羽一样,这完全是因为人才的稀缺性。
    如果人才不这么稀缺、不这么重要,那大家大可以将一些不愿意归顺的人直接杀了了事。但事实上,并没有人这么做。
    或者说,并没有一个头脑清醒的主公这么做,所有人都是在尽可能地让那些被俘获的人才归顺自己。
    并且,派人在各地求贤,包括但不限于自己亲自屡次前往、让自己麾下的人才通过各种关系劝说对方……
    而从事实上讲,刘备确实可以说,大部分的人才,特别是涉及到文书、谋略、组织策划等方面事务的人才,大都出自一方大族——即便不是那种盛名天下闻的世家大族,也至少是盘踞一方的豪强。
    领兵作战的人才,或许出自民间的概率还要高一些,可这些人才,几乎没有民间出身之人。
    所以想要组织起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然后再对朝廷发难,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当时的东汉朝廷对此不以为然,确实不算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还是太不在乎百姓了,所有人都一心只想着争权夺利,打压对手壮大自己,特别是皇帝!
    但是世家的这个问题——“若我成功光复大汉,那至少不会出现那样的世家门阀,所以……”刘备对诸葛亮道。
    诸葛亮明白他的意思。
    按照他们如今的情况,阵中的世家大族子弟并不是特别多,因而若是光复大汉,那至少不会出现那种垄断一切的门阀士族。
    当然,以上是逻辑推测。
    如果用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刘备点开自己的“本朝·君主”,就能够看见,自己确实称帝了,但是却只有二代。
    那么谁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呢?
    东边,孙权一系中的世家可不少,且都是江东大族;北面,曹操的人马中世家子弟同样不少。
    -
    皇太极摇头:“若是能够轻而易举地组织起军队,那朝廷又何必要建立户籍制度,在各地设立官府?”
    就算是他们女真,如今人口并不算多——相较明朝,并且人员聚集、并不分散,还有着人人皆兵的历史传统,都需要一个户籍体系,需要派人登记管理,以备不时之需。
    更何况是东汉?
    【古代,特别是遥远到两汉时期的古代,其交通、信息传递、人员流动的情况可与我们如今不同。】
    【首先,交通非常落后,普通人全靠绿色无污染的双腿出行,还要翻山越岭,很多时候并没有可靠的道路;其次,信息传递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全部依靠人力,且是双腿出行的人力;至于人员流动,鉴于交通和信息的情况,更是艰难无比,况且朝廷本身还在限制这件事情。】
    【而更关键的是,东汉在巅峰时期的人口数量,是五千多万。】
    【仅仅五千多万,而且还是在巅峰时期,等时间来到汉灵帝时期,在一连串的天灾人祸之下,还剩下多少人口,那就不好说了。】
    【即使还是按照五千万来计算,往东汉的领土上一平均,那也足以做到“千里无人烟”了。】
    【况且,这还没有区别老弱妇孺,也没有计算被徭役征走的壮丁。】
    【反正这么算下来,一个人有了推翻朝廷的想法之后,即使想要拉起队伍,在短时间内,说不定也只能拉出来个百来人。】
    【百来人,对于东汉朝廷、对于地方大族而言,算什么?】
    【若是有人进入了流民队伍之中,这个流民群体人数上万,他能够把这些流民全部说服愿意跟随他一起,那也只有万人,还是饥饿疲惫的万人,还是不知道几分壮丁几分老幼的万人。】
    【这对于东汉朝廷和地方豪强而言,同样算不上他们定义中的“威胁”。】
    【在朝廷眼中,农民起义是做不到开局就能够拥有庞大队伍的——如陈胜吴广,如绿林赤眉,开始的时候都不过几百上千人。】
    【他们能够走到后来的地步,全靠没有在一开始就被朝廷镇压,然后如同浪潮一样不断“席卷”,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所以,在农民起义刚刚开始的时候,只要及时镇压,那就根本不是问题。】
    【朝廷能够组织起人数众多的军队,完全是依靠一整套系统:理论上分布各处的户籍系统+传递信息的通讯系统+管理地方人口、赋税、徭役的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地消耗钱粮,永无止境。】
    【而在东汉时期,能够与之类似的,只有地方大族,或者掌握了实权的州郡长官,他们手中有钱有粮,当然,更有人,还有细密绵延的各种人脉关系网络。】
    【在朝廷的认知里,只有这些家伙能够对朝廷构成威胁。至于流民,至于农民起义,那是什么?】
    【当然,说句实在话,朝廷的这一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倒也没错。】
    【只是,他们太过小瞧了百姓,也太过低估了民间的能人,同时,又太过高估了自己。】
    【有一句经典语录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虽然这句话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但是放在这里,在这个时候,东汉的皇帝、官员、士人,他们无疑都是傲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