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 10 月 14 日上午,普陀区万灯路万里小区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秋雾之中。阳光努力地想要穿透这层薄纱,却只在建筑工地上洒下一片朦胧的光影。工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碎石、钢筋和水泥袋杂乱地摆放着,仿佛是一个被巨人随意丢弃玩具的游乐场。
“摩的” 司机李洪顺像往常一样,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寻找着乘客。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是生活留下的痕迹。他的 “摩的” 是他谋生的工具,也是他在这个城市里奋斗的象征。
那天上午,李洪顺不知为何来到了万里小区的建筑工地附近。也许是有乘客要送到这里,或者是他听到了这里有拉客的机会。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趟行程竟会是他生命的终点。
在工地的一片废墟中,有一个小水塘。水塘不大,却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陷阱。李洪顺的身体就倒在这个水塘里,头面部有大量血迹,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在灰蒙蒙的工地上显得格外突兀。他身旁的头盔已经滚落了一段距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临死前的挣扎。
最先发现尸体的是一位工地的工人。他来工地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当他走近那片废墟时,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儿扑面而来。他顺着气味看去,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得脸色苍白。
“死人了!死人了!” 他的声音颤抖着,在寂静的工地上回荡。
很快,警方赶到了现场。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叫赵刚,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眼神犀利的老警察。他带领着警员们迅速封锁了现场,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凝重。
“技术人员,立刻进行现场勘查!” 赵刚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靠近尸体,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但那刺鼻的血腥味儿还是让他们感到一阵不适。他们仔细地检查着尸体上的每一处伤痕,采集着可能存在的线索。
在尸体旁边,他们发现了一些模糊的脚印,虽然被工地的泥土和水渍弄得有些凌乱,但还是能看出有搏斗的迹象。同时,他们在头盔上采集到了几枚指纹,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赵刚则带领着其他警员对周围的人员进行询问。他们询问了工地的工人、附近的居民和路过的行人。
“你们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听到异常的动静?” 警察们一家一家地询问着。
一位住在小区边缘的居民回忆说:“早上好像听到有争吵声,但我以为是工地正常的噪音,就没太在意。”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通过指纹比对技术,发现了一些线索。他们在数据库中找到了两枚与头盔上指纹相似的指纹,但这两个人的身份却一时难以确定。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目击者提供了重要的证言。这位目击者是一位送报员,他在案发当时路过工地附近。
“我看到有两个男人和这个‘摩的’司机在争吵,他们的样子很凶。后来,那两个男人好像把司机往工地里拖。” 送报员紧张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警方根据送报员的描述和指纹比对的结果,锁定了两名可疑男子。这两名男子都有过一些犯罪前科,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经常惹是生非。
“一定要尽快找到这两个人!” 赵刚下达了命令。
警方开始在普陀区以及周边地区寻找这两名可疑男子的踪迹。他们走访了各个街道、社区和娱乐场所,询问是否有见过这两个人。
然而,这两名男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起案件陷入了僵局,但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地梳理着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细节。
普陀区的居民们得知这起命案后,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恐惧。尤其是万里小区的居民,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这起命案打破了。夜晚,小区里的路灯似乎都变得黯淡无光,人们不敢独自出门,孩子们也被家长早早地叫回家中。
“这两个人到底在哪里?会不会还在我们附近?” 居民们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多年过去了,普陀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在不断地建设和发展,万里小区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多,街道也变得更加繁华。然而,这起未破的命案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每一个居民的心中。
新一代的刑警们没有忘记这起陈年旧案。年轻的刑警小李在整理历年积案时,发现了这起普陀区万灯路万里小区命案。
“这起案子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我们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小李暗暗下定决心。
他和同事们重新启动了对这起案件的调查。他们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对当年在现场采集到的证据进行重新检测。通过先进的 dna 比对技术和高清的监控视频分析,对可能的嫌疑人进行排查。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工作,一些新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警方发现,其中一名可疑男子在案发后曾经在邻市出现过。
“锁定他的位置,准备实施抓捕!” 已经退休的赵刚得知有了线索,激动地对小李说道。
警方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这名男子在邻市的一个城中村居住。他们立刻组织了抓捕行动,一队刑警迅速赶往目的地。
在那个城中村的一间出租屋里,可疑男子正躺在床上睡觉。当警察破门而入时,他惊恐地从床上跳了起来。
“你们…… 你们怎么找到我的?” 他声音颤抖地问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以为你能逃一辈子吗?” 小李冷冷地说道。
这名男子被带回了普陀区,在审讯室里,一开始他还试图狡辩。
“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肯定是抓错人了!” 他故作镇定地说道。
但在警方出示的铁证面前,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低下了头,缓缓地供述了 1997 年 10 月 14 日在普陀区万灯路万里小区建筑工地上发生的事情。
原来,这两名男子当天想要搭乘李洪顺的 “摩的” 去一个地方,但因为车费问题和李洪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过程中,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竟然对李洪顺大打出手。他们把李洪顺拖到工地的废墟里,继续殴打他,其中一人捡起一块石头砸向李洪顺的头部,导致李洪顺当场死亡。
随着这名男子的供述,当年那血腥的一幕幕再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对他们的残忍和暴力感到愤怒和唾弃。
警方根据这名男子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另一名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在法庭上,这两名男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法官庄严地宣读着判决书,这一刻,普陀区的居民们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正义迟到了多年,但终究还是到来了。
这起跨越多年的普陀区万灯路万里小区命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它成为了普陀区刑侦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警示着人们,无论犯罪者多么狡猾,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正义的力量永远不会缺席,罪恶终将受到惩罚。
普陀区在阳光的照耀下,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人们继续着平静的生活,但这起惨案留下的伤痛和教训,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提醒着大家要珍惜和平,远离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