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明朝最后的脊梁——于谦(2)
作者:许我多吃不胖   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最新章节     
    朱棣也没想到自己视频看着看着就看到二儿子造反了!
    他用看死人的眼神瞪着朱高煦,把朱高煦这个同样懵逼的人吓得跪在地上,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证实着他现在心里有多害怕。
    朱高煦也没想到吃瓜能吃到自己身上啊,还是这么大逆不道的瓜。造反也就造反吧,结果看到皇帝就怂了转头就投降,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朱高煦还要没种的男人吗?这跟社会性死亡有什么区别?万一以后他还是选择造反,谁愿意跟他?
    很显然朱棣也是这么想的,恨铁不成钢的一脚踹在他身上,把儿子当狗一样打,边打还边骂骂咧咧:“学你爹我造反是吧?我让你造反!我让你造反!”
    在场所有人:“......”活该啊!
    【明宣宗朱瞻基派于谦去数落汉王的罪行,作为大明忠心的臣子,于谦最见不得祸害国家的人,声色俱厉痛斥汉王犯上作乱,把汉王朱高煦骂得抬不起头,明宣宗朱瞻基非常满意于谦的表现,回师后犒赏了于谦,还派他去巡抚江西,平反了几百起冤案。于谦生性正直、为官清廉,每到一地都能为百姓解决困难,深受百姓的爱戴】
    【1435年,明宣宗驾崩后太子朱祁镇登基。由于朱祁镇年纪太小无法治理朝政,所以朝廷大事都由内阁元老“三杨”处理。而所谓的三杨就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浦三位元老大臣。他们德高望重,对于谦颇为重用。然而随着三杨相继离世,宦官王振获得了朝政大权。朱祁镇对王振非常信任,无论是勋贵外戚还是文武百官都要对王振阿谀奉承、百般讨好才能保住仕途】
    大明朝所有人:“......”
    刚刚结束殴打被胖大哥扶到一边的朱高煦还心有怨恨,他可没忘记于谦在天幕上痛骂自己的事,不过于谦现在还没入仕呢,自然而然的把矛头对准了于谦的主子朱瞻基:“我的好侄儿,你儿子不行啊,竟被宦官玩弄于鼓掌之中!”
    朱瞻基:“......”
    你还是赶紧闭嘴吧! 别一会又被打了。
    果然,朱高煦话语刚落,朱棣爱的踹踹马上又来了:“大明被宦官把持你很高兴是吗?我让你高兴!让你高兴!”
    拦不住朱棣的朱胖胖很无奈,二弟你这是何必呢,这时候不说话才是聪明人好不好?
    【生性正直的于谦不愿意攀附王振,每次回京奏事都不带任何礼物。同僚劝他不要得罪王振,于谦却说:“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带着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百姓对我议论纷纷。讽刺了当时官场的不正之风,也表达了自己坚持操守、清廉为官,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王振听说后心生怨恨,恰巧有个御史和于谦名字类似,还得罪了王振,王振误以为是于谦然后直接将他下狱论死。过了三个月才知道抓错了人,这才把人放了。经此一劫于谦也不改正直本性,在地方安抚流民、赈济百姓】
    【1448年,51岁的于谦被召回京出任兵部左侍郎。次年,瓦剌太师也先南下进犯,王振怂恿朱祁镇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于谦极力阻止,可皇帝哪里愿意听他的?铁了心要去讨伐瓦剌。于谦无奈,只能留守北京主持兵部的工作。事实证明于谦的反对很有先见之明,由于王振的瞎指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被俘,大明由盛转衰。
    朱元璋丧气的闭上了双眼,也不知道他老朱家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有个这样的后代,真是把他的老脸都丢尽了。
    朱瞻基这边也深觉丢脸,当天幕说到朱祁镇的时候迅速把头低下。当然最丢脸的还属已经登基成为皇帝的明宣宗朱瞻基,此时于谦正陪着他看天幕呢,于谦身为受害人,而他儿子却是加害者,真是让他抬不起头!
    【消息传回北京后朝堂震动,朱祁钰连忙召开朝会商量对策。徐有贞第一个说话了,建议迁回南京。迁都?这和宋朝的皇帝有什么区别?于谦厉声反驳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是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朱祁钰觉得于谦说得对,当即同意坚守北京,并让于谦负责北京城防】
    听罢,各个位面的朱瞻基深深的松了一口气。俗话说得好,当老天把你的门关上的时候肯定会给你开一扇窗,虽然他生了个煞笔儿子朱祁镇,但好歹还有朱祁钰这个争气的儿子啊。还好还好,大明保住了!
    然而激动的朱瞻基还是激动早了,他早忘了后来朱祁镇还复辟了呢!
    【此时北京城里人心惶惶,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军民百姓,都想起了三百年前的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中原沦陷的事。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于谦真的能挽救大明吗?当时明朝有两个最棘手的问题:第一是皇帝还在瓦剌手中;第二是朝廷无兵可用。明军中最精锐的力量是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军营和神机莹】
    【他们都是朱元璋和朱棣留下的最重要的军事遗产,在土木堡之变中,三大营全军覆没,北京城内仅剩下老幼病残。为了应对也先的入侵,于谦紧急从各地调兵马入京,并在三大营的剩余兵卒中挑出可用之兵,重组为团营,并推举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要说现在心情最复杂的人是谁,那肯定是三大营的精锐将士们。他们上一秒还沉浸在天幕说他们是大明最精锐的将士中,下一秒就听到他们都死在土木堡之变中了。有些士兵甚至气得“呸!”了一声,心里恨极了朱祁镇。
    他们并不是畏惧死亡,在选择当兵的那一刻他的命就是国家的了。将士的任务本就是保家卫国、守护身后的黎民百姓,死不足惜。可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个愚蠢的皇帝和把持朝政的宦官去死,更不愿意以如此屈辱的方式逝去。所以他们觉得晦气也属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