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优秀的战略战术
作者:行早的鱼   不能忘却的197653最新章节     
    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就要面对朝鲜战争。几十年以后,我们看当年的那场立国之战,那一仗之中,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逼退到三八线以南,取得了战略层面上的伟大的胜利。
    但是面对世界上排名最为靠前的十几个国家,当年的那场胜利得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当时的我军无论在后勤运输,还是士兵的武器装备,以及攻坚型的重武器,包括海陆空等很多方面都要全面的落后于美军。
    而在朝鲜战场上,美国的海军和空军已经是全世界第一的存在,就算是志愿军有勇敢的作战精神,可在战场上,人类是无法和枪炮抗衡的。
    太平洋战争教会了世界一件事情,依靠人海战术根本行不通。当时,悍不畏死、依靠人海战术冲锋的日军,在美军的重火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那为何我们能在十七国联军下撑住,还和美国打上五个来回,最后还让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呢?
    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做一下分析,先看一下战略层面。
    中央将“边打、边稳、边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方针,要求志愿军部队:
    “有策略地打”、“稳当地打”、“有目的地打”。
    从五次运动战役的胜利到朝韩停战可以看出来,这个战略指导是十分正确的。
    一、“有策略地打”——先打伪军
    所谓伪军,指的就是李承晚领导下的韩国军队。志愿军到达朝鲜半岛之后,中央多次电联志司,明确表示“先打伪军”、“我们可以打赢伪军”。
    美军进军朝鲜必然不会全部动用本土的兵力,因此势必会通过武装李承晚的军队,来对抗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而李承晚的伪军数量虽然占联合国军的四分之三,但是其装备和军队作战力却远在美军之下。所以,志愿军打败伪军的赢面很大。
    从战略意义上看,李承晚的伪军部队相当于美军在朝鲜半岛上“爪牙”。如果美军失去了伪军的力量,则很容易陷入孤立之中,到时候志愿军再合力打击美军就会容易许多。
    于是,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先以一个军的力量钳制美、英军队,然后集中三个军逐一歼灭李承晚的三个师。
    志愿军的“出其不意”的安排令美军主力部队扑了个空。与此相反,李承晚的伪军本抱着“候补”的心态作战,没想到却被打得团团转,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据统计,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成功歼敌余人,其中有7584人属于李承晚三师,俘虏敌人4741人。
    二、“稳当地打”——以“缓胜”的指导思想,主打“小歼灭战”
    1950年12月24日,志愿军取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歼灭敌军人。
    然而,前两次胜利并没有冲昏中央和志司的头脑。在第二次战争胜利后,开始思考朝鲜战争的发展走向。
    中央和志司认为,我军若是能在对方阵营沉浸于失败情绪的时候,迅速出击,或许有速胜的可能。但是,就当时的局势来看,更加偏向于“缓胜”的心态。
    志愿军的参战,不在联合国军的计划之内,所以敌军在短时间内没有缓过来是正常的事。而且我军刚刚经历了频繁的、长期作战,战士们的体力和精神都有透支的危险。
    一旦敌人开始反攻,我军就会很难招架。
    果不其然,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开始对中朝联军驻地开始大规模的反攻。正在休整的中朝军队被迫转入防御作战,匆匆忙忙与敌人展开第四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原来撤退至釜山地区的联合国军又打回了三八线附近地区。但由于志愿军的顽强抵抗,敌军未能再进一步。
    联合国军的武器装备占有较大优势,机动性较强。志愿军曾经多次尝试围攻美军一个师或者一个团,却经常碍于对方飞机、坦克的反攻而不得不放弃。这些经历大大打击了将士们的作战信心。
    在正式发动第五次战役之前,中央多次强调要让将士们重拾信心,不要为了无意义的小胜利浪费兵力。
    又叮嘱说,我们每次作战不必抱有太大的野心,在每次战斗中,我军能够歼灭敌军一个营,至多两个营就够了。
    这种小规模的歼灭战虽然看上去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力不大,但实际上是在无形中瓦解敌人强大的力量。等到小歼灭战达到一定数量,志愿军就可以对敌军发起全面的围攻。
    1951年4月,中朝军队向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
    在西线,志司以一个兵团正面迎敌的同时,在左右两翼又派遣了2个兵团,从侧面迂回包抄,采用小歼灭战的方式分割敌人的主力军。在此次战役中,志愿军大获全胜,歼灭敌人余人。
    三、“有目的地打”——以打促和
    1951年夏天,抗美援朝战争局势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曾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平壤的联合国军被逼退至三八线以南,志愿军的顽强死守使得美军难越雷池。
    双方势均力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为了巩固战果、顺利推进和谈,志愿军实行“边谈边打”的战略方针。中央强调,我们在与敌人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也继续军事斗争的准备。有必要时可以以打促和。
    果然,停战谈判刚开始不久,美国方面就以各种借口和方式阻碍谈判的继续。
    7月,美军以武力相威胁,企图逼迫中朝双方重定分界线。志愿军进行迅速的战术反击之后,美军才乖乖回到谈判桌上。
    之后,美军又以沿海岛屿不受军事分界线限制为由,企图强占半岛附近的岛屿。志司遂下令命志愿军以武力收复岛屿,堵得美国当局哑口无言。
    谈判后期,在处理战俘遣返问题上,李承晚当局不顾朝中两国意见,就地释放战俘。此举令中朝两方感到十分不满。
    于是在7月13日,志愿军向金城地区驻守的韩国军队发起进攻。短短数日,志愿军歼敌余人,收复多处阵地。
    此战结束之后,李承晚当局终于放弃抵抗,被中断了的朝韩和谈才得以重启。
    从第五次战役结束到停战协议签订,期间竟持续了两年之久。即使放眼世界战争史,这样的例子也是十分罕见的。
    说完大的战略方面,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志愿军的战术层面。
    第一个就是擅长“运动战+黏住打”,这是志愿军在五大战役阶段的一种常用战法。
    所谓运动战,要领就是穿插。利用敌军的薄弱之处,在敌人的正面利用地形和工事掩护,牵制对手,然后绕到对手后方,切断敌人的退路和补给线,形成包围态势。
    比如1950年11月,38军113师在14个小时中就进行了72.5公里的极速行军,用穿插的战术,在最短的时间中就出现在了联合国军队的后方,将老美进行分割包围,让联合国军瞬间就成为了瓮中之鳖。
    然后再进行各个击破,给予老美最大的伤亡,有力地歼灭了老美的有生力量。
    所谓黏住打,就是尽量避免形成远距离对射拼火力的局面,尽量接近敌人,利用美军害怕近战的心理,使敌人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后来美军详细描述了跟志愿军的交战情景。
    志愿军提前在美军阵地视距外集结,匍匐向美军阵地缓慢前进,利用伪装躲过美军的战场和空中侦查,等到接近美军阵地十几米的地方,突然发起冲锋,美军的远程火力优势荡然无存。
    第二个是,擅长夜战,攻击动作隐蔽大胆。
    志愿军的战术本质上反映了它的游击队性质,在物质困难条件进行的多年战争已经使其建立了一种攻击模式,这种攻击模式被证明对拥有武器和装备优势的军队是有效的。
    一位海军陆战队军官员恰当地定义了志愿军的攻击是“聚焦目标”。
    白天潜伏,夜间进攻是志愿军的常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在没有夜视器材辅助的情况下,黑夜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任何军队在暗夜条件下的活动能力都远不如白天。
    说的通俗点就是:没有夜视装备条件下,夜间作战对谁都是不利的。
    既然不利,那么为什么还要打夜战呢?因为不利是相对的,如果昼间作战更不利的话,那么必然只能选择在夜间作战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武器装备相差极大的话,昼间作战武器效能发挥可能是20比1,但夜间作战可能会缩小到5比1,这样尽管对方依然占据武器优势,但是却可以将双方武器的差距缩小。
    在解放战争中,夜战的应用就很多,不过国军无论是空中力量还是地面炮兵都远谈不上十分强大,因此解放军作战主要是在昼间进行的。
    但在入朝之前,我军即已了解到美军技术装备十分强大,因此13兵团在先期的战术训练中,即进行了针对性的夜间作战训练。
    在此之前,夜间作战仅仅是昼间作战的一个补充,在针对性训练中,部队先是在白天进行演练,然后再转到夜间。
    训练中,军师级干部下到连、团级干部下到排、营级干部下到班进行具体指导,使得为期2个月的整训取得的成效极大。
    入朝作战后,美军强大的武器装备优势果然迅即展现了出来,尤其对我昼间行动造成了极大影响。
    据美军战史统计:朝鲜战争的第一年,仅美国空军就出动了架次,投下了炸弹吨,凝固汽油弹3435万升(注:加仑换算成升),发射火箭弹枚,枪炮弹9800万发。
    平均每天美国空军就出动近700架次,投炸弹266吨,凝固汽油弹9.4万升,火箭弹700多枚,枪炮弹近27万发。
    当时中苏空军仅能与美军争夺鸭绿江附近制空权,而志愿军前三次战役仅有36门高炮及每个军十多挺高射机枪防空,对美空军的威胁不大。其对地空袭、扫射极为嚣张,给我地面部队的开进、物资的运输造成了很大损失。
    如我汽车部队入朝仅半个月就被美空军摧毁330余辆,美空军对我112师指挥所一次袭击中,更是使得我干部战士伤亡272人。美空军甚至有因追逐射击我地面目标,飞得过低而撞上电线或低山而坠毁的情况。
    极其严重的空中威胁是我军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队在白天的运动受到很大限制,而进攻作战则只能转入夜间或天气恶劣的白天进行,因为这种天候下,美航空兵对我的威胁程度会降低。
    同时夜间作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军地面火力太强,在昼间作战的话,有利于其火力的发挥。在夜间作战,双方交战距离缩短,且战作一团,美军的重火力优势不易发挥,实际缩小了双方武器性能的差距。
    在我军尽可能以夜间作战为主的情况下(但不可能白天不作战,一方面志愿军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白昼作战;另一方面美军是以白天为主进攻的,我军不可能不应战),伤亡战士中,70%到80%为炮火杀伤,7%到8%为空袭杀伤。
    如果志愿军不在夜间主动进攻,恐怕就不仅仅是牺牲大了,连作战任务都是无法完成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大部分进攻是在夜间进行的,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歼灭北极熊团、奇袭白虎团、全歼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这些辉煌战绩都是夜战的成果。
    因为美联军好像一到夜晚就摸了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黑夜是有月光的,并非都是漆黑不见五指。志愿军的进攻行动大多会选在月夜进行,后来美军总结经验称其为“月夜攻势”。
    志愿军在夜间向美联军阵地发起突袭,他们利用黑暗,悄悄接近美军阵地,与美军纠缠在一起,让美军的炮兵和战机无法轻易发起攻击,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可月亮的光线并不是很强,天气差和月初、月末的时候,月光很微弱。志愿军当时的夜战并非战斗级,而是军师级,甚至兵团级的战役级夜战。
    大规模部队在夜间行军和作战,如何确保识别和联络?如何不迷路呢?
    志愿军的办法是:
    有条件的话,胳膊上缠一条白毛巾,班组多使用小喇叭、军号、口哨等简易器材进行联络,各种不同的号音代表不同的含义。如“一长一短”是经常使用的,代表请求火力支援。
    而在班组之上营以下分队则设置信号组,每组2到4人,装备60信号筒、26信号枪,如果一个信号组不够,那就设置多个。
    营以上部队则用各种有线、无线通信及骑兵通讯员等进行联络。
    朝鲜多山地,部队往往在行军或进攻时会找好向导,负责带路;侦察兵在白天大多会勘测好路线,同时领导干部会分头参与看地形,然后回来汇总讨论,在黄昏前确定各部的行军及进攻方案。
    志愿军前进时多采取自然路线,如河水冲击地形或溪流河床,一遇到敌军的阻力就进行展开。战斗小组然后从战术纵队中一个又一个地脱离,然后用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开火以接近敌军。
    一旦交战并受到火力攻击,攻击者就会卧倒,在炮火间隙跃进,会继续前进直到再次遭到火力打击;当志愿军部队完全投入进攻时,即便伤亡惨重,也不会放弃进攻。
    其他人员会挺身而出,攻击一直持续到取得突破,通常正面攻击的兵力是一个排或者两个排。
    在巩固形势后,作战部队然后爬向或者向下一个排阵地的开放侧翼蠕动,攻击的每一步都非常隐蔽和大胆,对营正面阵地进行数次这样的突破的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攻击模式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作为志愿军使用迫击炮作战的一个例子,以下来自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现场报告:
    “五到九名志愿军战士组成的巡逻队被派往主力部队的前方,试图定位或确定(我们的)正面和侧翼阵地。
    在这些巡逻队撤退或被击退后,志愿军向那一地区进行白磷迫击炮弹炮击,企图造成人员伤亡。
    通过密切观察区域内营救伤亡人员的活动,他们试图确定我们前线的位置。 在确定了我们的前线阵地后,志愿军会向我们的前线发射白磷弹以作为标记。
    在此过程中,志愿军的突击部队会向前爬到尽可能靠近我军阵地的距离,在给定的信号下进行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信号是三声警笛声响起。 进攻的部队随后跃起,并在一个完美的小队队形冲到了我们的阵地前。这一攻击使志愿军突破了我们一个排的阵地,我们在黎明前发动的反攻才恢复了防线。”
    夜间作战极其强调第一天晚上的成效。
    通常要求在第一天晚上即打乱敌防御部署,占领部分核心要点,同时穿插部队要切断敌后路,到第一天拂晓前即完成打乱敌军并包围的部署。
    白天到后,各部相机继续攻击或固守等待天黑,进行第二轮暗夜攻势。
    为了确保晚上各部队不至于迷路,另外还大量设置路标、标兵、联络哨,如117师的一个战斗班负责制作路标,一口气便做了2000个。
    而路标标示的使用也很明确:在雪地上使用黑色标示;在无雪地带则使用白灰做白色标示。
    当时做路标时还出现很有趣的一件事:38军缴获的美军物资中,有咖啡粉,但战士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不是火药,尝一尝又苦得要命。于是便将其做成了路标材料,后来首长得知后也是哭笑不得,好东西就这么给浪费了。
    夜间作战减轻了美军航空兵和重炮对我军的杀伤,为志愿军很多次胜利奠定了基础。
    还拿前面说到的38军113师穿插三所里之战举例子。
    大家都惊诧于其在14个小时内直线攻击前进了72.5公里。其实这14个小时中,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暗夜条件下完成的。
    这次成功的穿插是第二次战役大胜的关键,而第二次战役又是朝鲜战争的关键一役,这次暗夜突击行动将永远名垂史册。
    美军当时的照明弹虽然不足以在我军行军时造成多大威胁,但当我进攻其阵地时,则还是够用的。因此我夜间作战依然要抗击美军极强的火力,同时美空军并非夜间不出动,仅仅是对我威胁减轻罢了。
    因此,有的时候美军阵地是可以打下来的,但有时候也是不行的。如长津湖战场的下碣隅里、柳谭里及第四次战役时的砥平里等。
    美军机械化装备多,阵地构筑极快,其还配属有大量火炮、坦克,步兵分队则自动火器极多,美军弹药也近乎于无限。志愿军攻击时也忍不住感叹:(美军)步兵速射火器实在太多了,炮兵远战能力太强了。
    其组织防御时一方面以阵地轻重火力及坦克(充当固定火力点)进行一线抗击;同时以配属的炮兵对志愿军后续梯队可能的方向进行无限弹药量式的拦阻射击。
    所以志愿军得出的经验就是,如果不能在第一天晚上攻击中得手,那么之后的作战便极为艰难了。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需要注意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黑夜长度是不同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打得比较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役是4月底到6月初进行的,白昼时间过长而夜晚过短,限制了志愿军的运动及作战。
    而且志愿军战士在运动战时期极度疲劳,加之以炒面为主要食物来源,长期营养不善,大量战士得了夜盲症,后来是通过熬松针水进行改善的。
    因此,夜间作战,我军同样面临很大的困难,有些是智慧和战术可以弥补的,但有些则不能。所以,切不可以为夜战就是万能法宝。
    到了阵地战时期,双方战线固定,大规模穿插迂回已经不具备条件了,但对山头的攻防却达到了白热化。基本上是美韩等军队白天进攻,我军则在晚上进攻。
    吃够了夜战亏的美军甚至曾主动对志愿军发起夜战,但效果不佳;而志愿军继续对美军发起夜战,甚至还缴获了美军特意装备的带夜视瞄准装置的卡宾枪。
    那么,美军是怎么应对志愿军战术的呢?
    在美国空军的轰炸之下,志愿军后方的物资根本没有办法运到前方来,凭借志愿军的偕行补给,其进攻态势只能维持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之后,志愿军便会弹尽粮绝,开始回缩补给,等补给完毕之后,再一次发起攻势!李奇微称其为“礼拜攻势”,这一点也可从志愿军的前四次战役的进攻时间线之中得到证明。
    事实也确实如此,志愿军每次进攻都会携带五日份的粮弹,省吃俭用之下,再加上志愿军缴获的物资,也仅仅够志愿军坚持七到八天的时间!
    李奇微到了朝鲜战场后,指挥美军最大限度地去回避志愿军擅长的迂回、穿插、夜袭、近战等手段,充分发挥美军在后勤、空军、火力、机动方面的优势,构想出了一个经过周密设计的战术:
    那就是在志愿军进攻之时,联合国军不予接战,每天以20英里(约合32千米,这也是志愿军每日的最大进攻距离)的速度节节后退,尽量避免和志愿军近战、夜战,而依靠远程炮火给志愿军部队以最大的杀伤。
    与此同时,再令美军强有力的空军部队则全力以赴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
    等到志愿军耗尽粮弹的时刻,再用机动部队突然出击,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将志愿军主力全歼在堪萨斯线(美军以三八线为基准的一条战术划线)上。
    按照他的设想,这次对志愿军的歼灭战,将是一次美军在自己设计的时间和地域,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的一场战役。
    在一向依赖装备的美军中,这堪称罕见的经典谋划。
    这个战术,李奇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曾进行过尝试,并且颇有成效。
    我们接着说志愿军的第四个战术特点,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手榴弹。
    美军刚开始接触志愿军时,就发现志愿军的这个其他军队都没有的特点。
    志愿军进攻时,美军阵地往往会遭到好几轮“手榴弹雨”的打击,志愿军扔得又多又准,几十颗手榴弹一起飞来时,根本无法躲避,美军对此苦不堪言。
    我军重视扔手榴弹,可谓是个老传统,从红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炮兵火力不足,攻坚作战想加强火力支援,就只能通过步兵在敌人阵地前大量投掷手榴弹来弥补缺陷。
    手榴弹这种武器生产简单,成本又低,自然成了艰苦时期人民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在抗日战争中,许多基层分队、游击队没有枪,那没关系,发几枚手榴弹就可以武装一个战士。
    很多日伪军进村“扫荡”,迎接他们的往往不是步枪子弹,而是成千上百的手榴弹。一场战斗下来,手榴弹可以把敌人从村头炸到村尾。
    到了朝鲜战争,美军也体验到了什么叫“手榴弹雨”。
    1951年美军第2步兵师对志愿军的作战研究中,这样写道:
    “敌人喜欢以手榴弹投手为先头部队,我们发现,这些投手几乎只装备手榴弹。他们的手榴弹会放在腰间的一个布袋里面装着。
    他们大量使用手榴弹,在手榴弹攻击时,有一大堆冲锋枪兵夹在手榴弹兵中前进。他们在后方还喜欢布置3-4挺机枪,我军想要反击时,会被机枪压制。”
    “大量手榴弹”是多少呢?
    在第二次战役当中,美骑一师步兵回忆:“和中国军队一夜的战斗当中,仅仅扔进我的战壕里的手榴弹多达63枚。许多人被手榴弹的破片炸伤,防线被中国人的冲锋枪和手榴弹突破,我们被打得猝不及防。”
    63枚只是对美军一个阵地的投弹量,如果全部美军阵地遭受的手榴弹加起来,估计也有上千枚手榴弹了。
    想象一下,志愿军在夜袭前,部队会匍匐抵近到敌人阵地前。当冲锋号响起来的时候,所有战士一齐动手,成千上百的手榴弹被齐刷刷地投向美军阵地,这给许多美军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我军的军事训练体系中,手榴弹投掷训练一直是极受重视的课目,加上长期的战争磨炼,部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神投手。
    这些神投手知道在各种地形下如何使用手榴弹、如何把握最佳投掷距离、如何利用手榴弹完成压制和掩护等,进攻、防御样样精通。
    比如在第五次战役中期间,志愿军193师577团向美军驻守的233.2高地发动夜袭。当夜,大雨倾盆,美军为防止夜袭,在233.2高地升起一个又一个的照明弹。
    577团决定采用侧袭,让一个3人的战斗小组爬上233.2高地侧后的一个高地,3人用背包带将大量手榴弹运到悬崖上,运了100多枚。
    3名战士中,傅永甫是一位神投手,他扔的手榴弹距离远,精度高。在三人协调下,2名战士负责拧开盖子和传递手榴弹,傅永甫专心负责投掷。当夜,美军阵地突然下起了一阵“手榴弹雨”。
    傅永甫扔手榴弹扔得又快又准,从晚上11点开始,他在短半小时内投出104枚手榴弹,突然间,美军阵地各处响起了爆炸声。
    手榴弹的投掷没有声音,美军找不到志愿军的攻击方向,只能胡乱开枪,大量的美军被手榴弹的破片杀伤。随着冲锋号的响起,潜伏多时的5连也趁机发动进攻,美军大败而归,我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233.2高地。
    在一个小时的战斗中,傅永甫用手榴弹炸死炸伤美军多达70多人,有力地帮助连队夺取了高地,荣立一等功。
    志愿军运用手榴弹,不光扔得“多”,还扔得“巧”。上甘岭战役期间,有一位志愿军副班长蔡兴海靠扔“空爆弹”,扔出了一个三等功。
    上甘岭战役期间,597.9高地上的副班长蔡兴海带领9名战士固守阵地,由于缺少炮兵火力支援,蔡兴海和9名战士准备了大量手榴弹。
    蔡兴海是一个神投手,但和其他战士不同的是,他扔手榴弹有个绝招叫“空爆”。蔡兴海经验丰富,扔手榴弹前,一眼就能测出距离,然后估算出拉环后的延迟时间,他扔出的手榴弹可以准确地在敌人头顶爆炸。
    为了让其他战士掌握投掷时机,他还设计了一套手榴弹的投掷动作标准:“拉燃手榴弹后,拿着手榴弹在头上转一圈,然后再扔出去。”因为转上一圈的时间,基本上是两秒,这样就不会出现了战士紧张算不好时间的情况。
    1952年11月2日,敌人对蔡兴海坚守的597.9高地发动了多达7次进攻,蔡兴海和9名战士在一天内投掷了上百枚手榴弹。
    这些手榴弹大多在敌人头顶爆炸,产生的破片像天女散花一般,炸得敌人屁滚尿流。
    阵地就在美军眼前,美军却难以抵近一步,敌人步兵一天内就死伤400余人,597.9高地的志愿军则无一伤亡。
    此战,蔡兴海表现突出,荣立特等功,同时获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可以说,手榴弹是志愿军特有的“大杀器”,每次攻坚战斗,都有手榴弹的功劳。
    仅1950年10月至1951年,后方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向前线运送了近120万枚手榴弹。
    1952年之后,手榴弹生产达到了巅峰,共向前线运送了160万枚各型手榴弹,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作战。
    第五个战术,那就是“三三制”步兵战术。
    在战争年代,志愿军战士都是从多次战斗存活下来的老兵。在战场他们总结了一套精妙的步兵战术,那就是“三三制”步兵战术。顾名思义,三三制战术,就是将一个整体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若干人。
    在集体作战中,一组上前火力压制,一组负责冲锋,另外一组负责扫清后面的敌人,三组相互配合一同进退。
    在作战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相互调整好距离,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还能组与组之间相互策应。
    在枪林弹雨中,志愿军战士往往用这个方法保持一定的冲击力和韧性。一个步兵班在经过调整后分成三到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前进另外一个小组掩护,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向阵地逼近。
    志愿军采用的这种灵活的战术让美军感到十分的头疼。因为在他们看来,冲锋时漫山遍野的志愿军,其实队形稀疏又难以被密集的火力笼罩,而当他们发现防线上有薄弱处后,几个小组又会不断地向薄弱处靠近,然后冲击阵地。
    第六个战术,是坑道战术。
    要是碰上阵地战的时候,步兵战术就不大奏效了。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敌人的炮弹,而且美军还对火力网的搭建非常有心得,所以在战场大的情况下,要想利用三三制战术向前冲无异于将战士们往火坑里推。
    就像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每秒都要发射六枚炮弹,整个阵地上到处都是硝烟弥漫,山头直接就被削减了三米,泥土也被高温打成白灰,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我军曾在阵地上搭建工事来缓步推进,但遇到美军的强大火力网也是捉瞎。
    为此志愿军战士们开辟了新的战术,那就是坑道战术。敌人一开火,战士们就躲在坑道里,并留下观察位置。
    有了坑道战术,志愿军可以避免敌人的炮火伤害,用以缓步推进。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躲在坑道中开枪,敌人们一旦夺取了阵地我军再次反扑,有时候一天内阵地就要相互争夺三十余次。
    除此之外,一些偶然的小因素,也让志愿军占了不少便宜。
    志愿军前期大量装备日制38式步枪,这种步枪是日军侵华时的制式步枪,其特点是口径小、射程远、弹道稳。同时,为了适应中国东北冬天的寒冷气候和华北地区的沙尘,还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特性。
    而志愿军经常打伏击战,与这种步枪的特性完美契合。
    在山地丛林伏击,步枪的射速就不那么重要了,需要的是首发命中和高精度,在朝鲜寒冷的冬天和志愿军落后的保养措施,需要枪支的可靠性。
    而38式步枪完美契合了这些特点。
    我们再来看几个典型的志愿军攻防战例。
    进攻时善用地形的范例:
    1951年11月26日,第40军120师359团在零下25度左右的严寒中,踏过200米宽的冰水,用枪刺、枪托猛冲猛打。
    美军根本没想过这么冷的天还有人敢过江,乱成一团,1个半小时就打垮了1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以及1个坦克营,美 23 团 1 营营长沃尔夫少校和大部分军官阵亡,只有北面219高地上绰号“铁石连”的b连还完好无损。
    359团3营8连一转身扑向219高地,高地上的火力相当猛烈,8连长仔细观察地形后发现美军前面有很多大型岩石,于是将部队隐蔽在岩石后,分为两组,一组突然连续开火压制美军。
    趁其躲避之际,一组迅速冲出,逼近到接近手榴弹投掷距离就齐刷刷的投出手榴弹,马上转身退回岩石隐蔽,炸得美军一片惨叫,想还击又没了目标,这样来来回回炸到天亮,一百三十人的b连只剩40人幸存。
    进攻时步炮协同的范例:
    1951年10月,190师572团9连奉命攻打英军29旅克劳斯特团2连,在马良山高栈下里新村设置的一个警戒阵地,支援9连的有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连,一个山炮连和7门迫击炮。
    9连由1个排担任右翼主攻,1个排跟进,一个排从左翼迁回断退路阻增援,榴弹炮连在几公里外负责压制和拦阻增援。
    而山炮连则利用夜晚,用了三天把三门山炮隐蔽推到前沿300米处,在英军毫无察觉的直接瞄准英军工事。
    攻击前夜步兵轻装进入阵地严密伪装待命。
    17日15时,山炮在敌人眼皮底下逐一击毁工事,十分钟后榴弹炮连开火,不待敌人火力复活,步兵直接跟在炮弹炸点后面迅速突入阵地,攻击点选在守军阵地的右翼,其工事比较薄弱,突破后可直取主峰分割围歼。
    同时,该连采取了翼侧迁回、两面夹击的战法,迅速将守军包围割裂,使其腹背受击,首尾难顾,仅15分钟就歼灭了还龟缩在掩蔽部的英军,赶来增援的英军被榴弹炮连炮火封锁无法前进,9连趁机修补英军工事。
    16时35分,英军增援部队冲过拦阻线,但被固守阵地的9连击溃,9连立即撤出,山炮连立即将炮隐藏,当英军对阵地实施炮火打击时阵地己空无一人,由于组织严密,撒离战场快,避免了英军报复性炮击杀伤。
    进攻时敌前潜伏的范例:
    1953年6月9日夜,179、181师的20个连趁夜越过北汉江以东的鱼隐山883.7高地前沿,在天亮之前全部进入敌人阵地前方只有200米的树林里潜伏。
    18个小时,在敌人哨兵的眼皮底下,志愿军战士一动不动,增大了攻击的突然性,缩短了接敌距离。
    期间敌人炮兵射来的炮弹伤亡了30多人,硬是连一声呻吟声也没有。
    直至20时20分,两百多门火炮覆盖了883.7高地,先打工事,再打铁丝网和雷场。当炮火延伸后,守军钻出防炮洞准备抗击冲锋,炮兵又转了回来覆盖刚出来的敌人,敌人只能进防炮洞躲避。
    然后炮兵又延伸,敌人又出来,炮兵又转了回来,这样敌人出来了四次,伤亡了四次,当炮火再一次延伸时,敌人就不出来了。
    这时15个步兵连,同时一跃而起发起冲击,仅用一分钟就冲上敌人阵地,许多敌人都被堵在洞中消灭了,战斗只用了短短的五十分钟。
    进攻时选择突破口的范例:
    1950年12月,美军在号称固若金汤的临津江南岸沿阵地以待,陡壁悬崖上的阵地前到处都是铁丝网和地雷。
    这段江面水深没腰,登岸后又是陡崖和大大小小的地堡,116师如何突破这条宽达百余米江面呢?侦察部队先用了十天的时间,对地形地势做了详细侦察,查清了江水的封冻厚度、水深,以及地雷场和地堡群的位置。
    在选择突破囗的时候,有两个地点可选择,一个是沙尾川,这是一个突向敌人的江湾地带,水流缓冰层厚对攻防很有利,另一个地点是凹向敌人的江湾——新岱,岸边全是7-8米高,很难爬得上去的陡崖,江湾两侧还配置着交叉火力,水流急冰面太薄,只能勉强过人,敌人不太防范。
    116师师长汪洋决定从凹向敌人的江湾——新岱这个地方进行突破。
    12月30日夜间7个步兵营和18个炮兵连7500人,还有500匹骡马冒着大雪提前一天潜伏在距敌人最近处150米的江边。一夜之间挖出几百多个掩蔽部,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足迹和车迹也无影无踪,部队在零下30c严寒中静悄悄的等待。
    漫长的18小时里,116师在敌人眼皮底下,连马也没嘶叫一声。
    16时40分,155门火炮开始火力准备,把地堡和突破口前障碍物全部炸飞,7500名将士一跃而起,冲入齐腰深的冰水,仅仅5分钟就踏上对岸。
    因为突破口的选择一反常规,完全在敌意料之外,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进攻时包围的范例:
    1951年2月14日,116师冒着风雪穿过横城,绕过砥平里连夜奔向砥平里以南的德山里,准备在德山里阻止美军增援,凌晨3点前卫部队到达砥平里以南的注岩里镇,很意外的发现美军第2师第9团l连和第2装甲侦察连在此驻守。
    汪洋师长当即决定把这些美军打掉,三个步兵团立即展开悄悄抢占周围有利地形和制高点,一个团在注岩里正面,一个团在原州方向阻击原州敌军,一个团迂回到注岩里背后断美军的退路。
    所有人就位后,所有火力立即猛烈射击,掩护2个步兵连在注岩里南面展开,美军纷纷退往镇里形成环形防御圈,镇南面步兵被火力压制一时无法前进,但迂回到注岩里背后的步兵团趁美军火力在南面时从镇北面冲入镇内。
    汪洋立即调整了攻击,让迫击炮炸起烟云阻碍了美军视线,爆破小组房屋全速猛冲,在环形防御圈炸出一个缺口,美军害怕了,开始突围。
    这正中汪洋下怀,断美军的退路的一个步兵营,已经在公路边的一条小桥边布置了两个连,公路侧面高地上布置了一个连。
    当美军一靠近,所有火力都打向脆弱的卡车,美军被困在公路上被全歼,发现敌人后先迂回断其后路,攻击时始终保留部队在有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预防增援。
    堵美军退路同样是一个营阻击,一个营做预备队,一个营放在有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预防增援,一个步兵连在高地一字展开侧击,将火力发挥最大化。
    两个连不隔桥列阵,如果隔着桥,敌人坦克突破侧面高地火力到达桥边,轻武器打不到美军,如果炸坦克又隔着桥,另外,万一美军在背后出现的话,那断桥就避免了腹背受敌。
    这个小小的阵地布置的玄机可谓高手。
    防御范例:
    1951年2月4日,缺乏弹药、减员严重的114师1营,坚守着350.3高地。营长曹玉海利用美军不善夜战的机会,以12名战士偷偷摸进进攻美军阵营,炸毁两座大桥,消灭迫击炮阵地,打乱了美军进攻节奏。
    最后全营只剩下两个伤员守着阵地,保证了横城反击战的胜利。
    1951年四月,344团一连负责防守华川水库五百平方大小的288.4高地。
    连长赵志立在几天内,每天挖十四个小时,把阵地正面的800多米宽斜坡挖成了断崖,挖出30多个即使155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也打不穿的防炮掩蔽部,全部破坏了靠近水库能登陆的地段。
    在美军高强度火力下奋战,打退十几次进攻,美军陆战三团伤亡400多人,也无法攻占高地,始终控制着公路,让美军形势一片大好的“狂暴作战”计划破产。
    1951年的5月22日,五三九团二营五连来防守杜武洞高地,营长马兴旺勘察了地形后,争分夺秒地构筑工事,将前沿20多米交通壕顶用圆木棚盖加土一米,顶部只留几个投弹孔,其余全封闭。
    并在临公路下坡埋伏了3个反坦克小组,不让敌坦克冲过公路去;又在距前沿阵地30多米处,设置了假阵地,放一个战斗组,吸引敌人火力。
    23日,美军前来进攻,五连先是用重机枪,把敌人压制在交通壕上面,然后隐藏交通壕里的士兵,不停的通过投弹孔抛出手榴弹。
    手榴弹在挤成一堆的敌群中炸开,美军全趴着没法发现手榴弹哪来的,就这样打退8次进攻,以伤亡27人的代价,打死打伤美第七师600多人。
    1951年6月,60师179团8连3排排长沈树根,在华川东北13公里处的鹫峰,摆出一个布局相当的完美阵地,无论敌军从左右两边迂回还是正面攻击,都会受到攻击,左右两边迂回则会受到两个班夹击,始终把正面高地用于牵制敌人。
    保持不停的移动,实施机动防御,让空阵地去承受敌人的火力,打出一场敌我伤亡比达300:4的经典以少胜多战例。
    1951年6月,63军188师8连在255.1高地阻击美军\"快速机动特遣队\"。郭恩志连长在阵地上,先用迫击炮向美军进攻队形四周各打了一发炮弹,等美军本能的集中到中间,再用重机枪向中间进行猛烈的射击,把美军队形劈成两半。
    郭连长准确把握战机,一声令下,用两个班从两边发起反冲击,以钳型包抄先切断美军退路,再从后面发起进攻,正面的步兵班也从阵地冲出。
    各种武器相互之间密切协同,被前后夹击的美军根本无法反击,很快即被全歼,之后8连守了13天,伤亡14人,而美军寸步未进。
    1950年10月,42军的371团2营4连奉命守卫烟台峰,一反常规在主阵地前侧设置了一个阵地,等夜晚敌人来偷袭时,静静的看着敌人爬过去后,才从敌人后面突然开火,和主阵地两面夹击击退敌人。
    战至下午,连长又使出从敌人背后攻击的战术,一个小分队紧跟着被打退敌人的身后,一直冲到半山腰隐蔽起来,等敌人进攻时,又一次从敌人后面射击,又和主阵地两面夹击击退敌人,一天共打退了30次进攻,守了5天,最后只剩三人。
    总体而言,中国军队进攻一般都是出其不意,而且总是迂回包抄,防守则是阵地上少数部队,主力则隐蔽集结于阵地侧后。
    即兵力上前轻后重,火力上前重后轻,并不时在阵地前派出小部队,以伏击纠缠战法,迫美军过早的展开,缩短美军对阵地的攻击时间。
    反冲击时一般从敌军侧后发动攻击,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工事小而坚,并相互构成交通沟,平均一百发炮弹仅伤亡一人,指挥员要预有多种方案随时应付意外的情况。
    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军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战术,结合了人力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有效地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些战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安全,还对美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