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终章
作者:花萌轩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最新章节     
    长安雍王府对于洛阳形成了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等到长安的军队把洛阳叛军再次赶出了潼关之后,反倒是不再急切着继续对洛阳方向进攻了。
    只不过等到安西雇佣军以雷霆之速控制了关中和益州地区之后,雍王府立刻就是对这支安西雇佣军进行了改编,并且改编为大唐长安雍王府平叛军,而陆仝被任命为雍王府平叛军的第一任指挥使。
    而完成了对雍王府平叛军二十万军队的改编之后,立刻就是从益州方向进军荆州和豫州等地,然后迅速的用武力征服了大唐的中原地区。
    平叛军每征服一地就会首先控制当地的世家大族,凡是反抗平叛军的世家都会被夷为平地,而愿意归降的世家大族却是会被留下一条生路,但是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制就是雍王府的底线。
    当然也会第一时间在各地建造公立学校,并且规定六岁适龄儿童都要进入学校上学,而且为了防止老百姓会反感和排斥这个政策,雍王府各级官府还会为这些学生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一定分量的粮食口粮作为津贴,果然这样的优待条件让大唐的百姓们都是趋之若鹜。
    至于雍王府平叛军也是随着征战的地方越来越多,数量扩张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每一名降兵都是会被平叛军进行特殊训练,然后就是能让降兵成为一名合格的平叛军。
    苏无名来到苏宁的面前询问了一句,“王爷,现在的洛阳已经是孤城,我们的平叛军是不是要攻破洛阳?”
    “不急!以前都是洛阳给我们长安派使者,这一次本王也要给他们派使者。”然而苏宁却是准备再给那个开元女皇一个机会。
    “招降?”
    “对!苏无名,你和那位开元女皇也算是老相识,这一次就劳烦你跑一趟洛阳。”
    “是!王爷,不知道我们雍王府的条件是什么?”
    “清河崔氏必须要灭族!只要洛阳那边愿意向雍王府投降,雍王府可以饶恕那位开元女皇家眷一命,但是她们必须要离开中原之地,本王会安排他们前往东瀛做一个藩王。”
    “啊?王爷,洛阳的开元女皇应该不会答应的吧?”
    “哼!本王已经给他们活命的机会,要是不知道珍惜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是!王爷,无名知道该怎么做了。”
    其实洛阳的那位开元女皇是不是同意投降都是不重要,因为自己已经控制了整个天下,一座小小的洛阳孤城真的算不了什么。
    而且就算是开元女皇真的向自己投降了,自己也会想办法搞死他们这些李氏残余,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防备自己的时候,自己就是已经决定要帮他们全家送去西天了。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就是苏宁一直以来的性格,所以要怪就要怪李隆基选错了欺负对象。
    ……
    苏宁确实是非常的讨厌世家大族,可能每一个国人都是不喜欢这些玩意儿,因为国人太向往真正的公平公平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世家大族曾经是国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富甲一方,更在社会文化和政治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便是世家大族与皇权共治的经典例证。
    当时,世家大族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网络,在政治上与皇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平衡。
    司马睿能够成功登基,背后少不了琅琊王氏的支持。
    那么,世家大族的权力本质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他们的权力不仅仅来源于财富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知识和文化的垄断。
    古代中国,知识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书籍和口传,而这些资源在早期是极其稀缺的。
    世家大族凭借其积累的知识资源和文化传承,在社会上树立了无可撼动的威信。
    这个威信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官员任用,也深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世家大族通过三大放大效应逐步巩固了其地位。
    首先是知识的垄断,古代书籍珍贵,普通人难以获取,而世家大族则通过家族内部的传承和教育,牢牢掌握了这些资源。
    其次是社会网络的构建,世家大族内部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交圈,这个圈子不仅帮助他们在政治上获得更高的地位,也巩固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是社会声望的巩固,世家大族通过与高声望的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地位。
    他们的社会声望不仅来自于祖上立下的功绩,更来自于长时间积累的家族声誉。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世家大族的辉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唐末的黄巢起义对世家大族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许多世家大族在这场动乱中消失殆尽。
    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逐渐削弱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宋代印刷术的普及,使得书籍价格大幅下降,知识不再是世家大族的专属资源,普通百姓也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与此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更是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任用的垄断,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有才学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国家的栋梁。
    世家大族的消亡并非一夕之间,而是一个逐步瓦解的过程。
    随着平民社会的兴起,原本固守于世家大族的权力和资源逐渐被分散和削弱。
    宋代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依赖世家大族的支撑,皇权的强大和科举制的普及,使得世家大族的地位逐渐边缘化,最终走向了消亡。
    然而,世家大族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
    宋代以后,宗族的观念逐渐取代了世家大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宗族都通过集中资源培养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而为家族争光。
    这种家族内部的相互扶持和责任感,成为了中国社会延续至今的重要文化基因。
    综上所述,世家大族的兴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刻变迁。
    他们曾经凭借知识、网络和声望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改革,世家大族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权力基础,最终走向了历史的边缘。
    而中国社会的重心也从世家大族转移到了更广泛的平民群体和宗族组织,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这一次苏宁的出现加入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世家大族提前数百年成为了历史名词,以前那些世家大族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事情再也不会出现了。
    ……
    如今的局面让洛阳的开元女皇李令月心若死灰,这一刻她已经明白了过来,李氏皇族已经彻底的走向了灭亡。
    雍王的平叛军不光消灭了天下的世家大族,还彻底的把世家大族连根拔起,当然分散在大唐各地的李氏皇族全部屠杀殆尽。
    如今李氏皇族只剩下洛阳城内的几十人苟延残喘,很明显雍王府一定不会放过这些人继续苟延残喘的,不由得就是让开元女皇李令月疑惑苏宁对李氏哪来的这么大仇恨。
    其实现在的开元女皇李令月感觉特别的后悔,要知道会是今天这一步何必要造反称帝,要不然绝对不会给了苏宁那个家伙可乘之机,而错误的代价也是她们李氏皇族的灭族。
    只见苏无名直接以太平公主称呼女皇李令月,“苏无名拜见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这个称呼好像是远古时代一样,现在也就是你苏无名才会这样称呼朕了。”果然龙椅上的开元女皇李令月有些感到错愕了起来。
    “太平公主,我们的雍王愿意为洛阳留下一线生机。”
    “噢?说说看!我倒要看看你们那为雍王如何大慈大悲的。”
    “只要洛阳打开城门向雍王府平叛军投降,洛阳城内的皇族都是可以免于一死,不过需要被发配到东瀛做藩王。”
    此时的开元女皇李令月却是忍不住冷嘲热讽的说得,“哼!苏无名,你们的雍王不是口口声声说要遵血诏吗?这回怎么又是愿意抗旨不遵了?”
    “太平公主,现在的洛阳已经成为孤城,开城投降自然是洛阳唯一的选择,我们雍王府自然也不想多造杀孽。”
    “苏无名,朕要是拒绝呢?”
    “太平公主,何必呢?难道你不想为李氏皇族留下一些血脉吗?”
    “哈哈,与其让李氏皇族的后人苟延残喘,还不如轰轰烈烈的选择死亡,哪怕是见到了李氏的祖辈也是无怨无悔。”
    “太平公主果然不愧是女中豪杰,苏无名佩服。”
    接着苏无名就是对着龙椅上的李令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却是直接转身离开了这座洛阳皇城,心里也是对盛唐崩猝的事情感到惋惜不已。
    历朝历代的兴衰和灭亡都是有其规律的,灭亡的时候不是因为天灾就是外界的兵祸,但是像大唐这样在最强盛的时候灭亡,还是仅见的,当然所有的责任都在于他们皇族内部的倾轧和争斗。
    而没有了后路的开元女皇李令月当天晚上就是自缢而死,紧接着洛阳的那帮“忠臣猛将”直接打开了城门,然后城外的平叛大军威武雄壮的进了洛阳城。
    “王爷,该如何处理李令月的尸体?”
    “难得的一位女中豪杰,把她安葬在乾陵旁边好了,我想她一定是获得父母的疼爱。”
    “是!王爷,那余下的李氏皇族如何处理?”
    “全部赐死!这是大行皇帝的血诏,我们做臣子的必须要遵守。”
    “可……可是他们已经投降了,我们雍王府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哼!本王要的是开元女皇投降,既然她已经用行动拒绝了,也就不需要在给他们机会了。”
    “是!王爷。”
    随着洛阳开元女皇李令月的自缢身亡,李氏皇族也是全部成为了历史的尘埃,全天下再也没有一个李唐皇室的族人。
    ……
    熟悉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在封建时代,不论是哪个王朝,最害怕的就是得国不正。
    所以苏宁才会毅然决然的杀掉所有的李氏皇族,反正这是来自于唐玄宗李隆基临死之前的血诏,绝对不可能为自己留下任何的麻烦。
    其实在雍王府控制了关中和益州地区的时候,姚崇和宋就是想要联合众臣劝诫苏宁称帝,但却是被苏宁毅然决然的给拒绝了。
    等到雍王府平叛军完成了整编并且迅速的占据了天下,并且让洛阳城变成了一座空城的时候,姚崇和宋又是再次提出了让苏宁称帝,但是苏宁感觉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就再次拒绝了。
    当然姚崇和宋都明白这就是一个三辞三让的戏码,所以等到平叛军攻破了洛阳城之后,三辞三让的戏码也就是正式的结束了。
    “姚阁老,宋阁老,新朝的国号选好了没有?”
    “王爷,我们一致选定了“雍”或者“楚”为国号。”
    “嗯,大唐属五行土德,而雍同样为土德,至于楚却是为木德,两位阁老以为同为土好,还是以木克土好?”
    “一切皆有圣裁。”
    “行吧!那就定国号为楚好了。”
    “是!王爷,这份是内阁和礼部官员制定的登基大典,还请王爷能够决断。”
    “好!先留下好了,一会本王再好好的看一看。”
    “是!王爷。”
    作为皇帝本人,苏宁需要在圜丘祭告上天,让老天爷了解到,人间的老大换人了,老天爷你批准一下。
    当然,老天爷同不同意那就是“天心独运”,作为凡夫俗子又哪配知道,反正老天爷不会跳出来反对就行了。
    然后就是皇帝的亲军摆放金椅在祭坛东面,方向朝南,代表的是“坐北朝南,南面称孤”。
    又在金椅子面前放了一套帝王冕服,等着皇帝苏宁亲手把他埋掉,这是古代一种祭祀上天的方式,通过埋葬物品祭祀上天。
    然后百官带头朝苏宁埋东西的地方跪拜并奏报,瘗礼成,意思就是说请雍王您即皇帝位吧。
    并且他们还是扶持簇拥着雍王苏宁坐上金椅,当然苏宁这就是为了显示自己是被拥戴上去的。
    然后苏宁自己亲自到爹娘面前祭拜,再穿着厚重的衮冕服去祭祀天地,天地祭拜完了再去宗庙祭拜列祖列宗,祖宗们拜完了又回到爹娘面前行五拜三叩礼,再回到太极殿即位。
    光这来回倒腾的路程都能把苏宁折腾死了,更别说苏宁还穿的又厚又重的衮冕服。
    当然了这个祭拜的过程别以为就是单纯的走路,走到地方拜,拜完又走,跟走马灯似的转,那可不一样,这中间还有许多细微的操作。
    等到苏宁坐到了金椅上之后,百官们立刻拿着衮冕服给他套上。
    等到衣服给苏宁套好了之后,官员们回到刚刚排好的队列里,先给伟大的皇帝陛下鞠躬,随后庄严的音乐响起,百官们进行了整齐划一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伏地挺身运动并连续四次,随后平身,音乐停止。
    接下来又是一套繁琐的百官送宝流程,大致上的意思就是:陛下您老人家今天即位大喜的日子,我们百官啊,就一起送个玉宝给您老人家,以后这玉宝就代表您的身份了,我们百官见宝如见人。
    当然了,这么大块玉石头不可能皇帝陛下本人拿着,那多没牌面,于是尚宝卿站了出来,把玉宝收入匣中。
    玉宝跪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尚宝卿受宝、收入内。
    而送这块玉石也很麻烦,需要“总揆百僚”的宰相走上去然后跪下,从下跪的捧宝官手里接过献给皇帝,所以姚崇和宋这两个老头也是累坏了,献完起立,然后再次伏地挺身后平身。
    礼毕才回到队列里,回到队列又要鞠躬加两次伏地挺身,平身之后再鞠躬,苏宁发现居然还要跳舞......
    随后左膝下跪,三次叩头外加山呼三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又是跪右膝展示手上的笏板,又是鞠躬外加四次伏地挺身再平身,整个祭天典礼才宣告结束。
    随后又是回到了太极殿,百官称贺,当然这一切都会被记录在《大楚会典》里。
    百官跟着皇帝回到太极殿站好,皇帝走上御座这一过程又是一顿吹拉弹唱,直到皇帝坐上御座后音乐才停止。
    皇帝坐上御座,鞠躬跪拜伏地,背景音乐响起,连续四拜然后挺身平身,然后捧表官带着即位诏书跪着走到已经放好的案几面前,拿给受表官,受表官跪着放好然后退下,然后宣表官跪着上来进行宣读即位诏书。
    这套繁琐的礼仪下来都快把苏宁搞烦了,可是看到殿下各位当官的也不容易,有些七老八十的老官员这一套流程下来,怕不是半条命都没了,而且他们都是在陪自己玩,所以苏宁心里所有的火气都是已经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