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成功了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如此,三天后,三颗玉米上的六颗棒子已经成熟。
    杨小涛随即采集,小心挑选出来,然后当成父母本的纯合子进行种植,按照先前的实验方案进行杂交。
    只是这次,杨小涛有了更多的期待。
    “幸运女神,嫦娥姐姐眷顾,这次可得行啊!”
    时间一晃来到六月底。
    院子中,有四垄杂交玉米已经长成了。
    这四垄中,看起来玉米长的一个样,但在杨小涛的笔记本上,却是代表着四种可能的染色体排列组合。
    这些都是从最初使用幸运符后获得的父母本中实验出来的。
    随后的实验中,杨小涛也发下,这些父母本中蕴含的能量并不是最多的,按照小薇的衡量标准也就是中等水平。
    但,或许这就是当初实验失败的原因。
    最强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杂交优势,也不一定要选最好的来,只有互相弥补契合的,才能发挥出杂种优势。
    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现在,就等一场风了!”
    杨小涛合上本子,小薇也放缓了能量催熟,让这些玉米自然生长。
    就在杨小涛等风来的时候,沉寂一段时间的许大茂再次活跃起来。
    最近农村开始收拾庄稼,许大茂就趁着放电影的功夫,下乡捞土特产。
    也带回来乡下的消息。
    杨小涛也听到一些,现在乡下生活更加困难,不少村子为了完成公余粮,全村人到最后一起饿肚子,更有村子的人为了完任务,将种粮也都交了上去。
    到了春夏时节,全村人去挖野菜,做糊糊。
    所谓的呼呼,就是把玉米棒子、玉米秆、棉花壳、红薯秧、榆树皮、榆树叶等能找到的都磨成粉,煮成的糊糊。
    就这,也就是吃个六成饱。
    农村生活情况如何,杨小涛都不敢想象。
    前世记忆里,未来的几年可是闹饥荒啊,再加上大锅饭存在的弊端,一些村子能够一碗水端平,有些村子就办不到。
    村干部、炊事员多吃点,他们的孩子老婆爹娘沾点光,做出来的饭还能剩多少?
    村子的人吃不饱,人就浮肿,干活没劲儿,就连牲畜瘦得都能被风刮倒。
    这样下来,土地谁种?粮食从哪里出?
    杨小涛又惦记着杨家庄的事,只是这时候村里人都忙活着,没人上来,他也不知道具体消息。
    时间就在这等待中一天天过去,进入七月,天气依旧炎热,没有一点风的迹象,不由得让人着急。
    这天,杨小涛在家休息。
    中午睡起觉来,天空便阴沉起来,心里突然生出迫切的激动。
    “来吧,快来吧。”
    昨天工厂天气预报里说有大风,这就是杨小涛一直苦等的。
    院子里,陈大爷摇着蒲扇乘凉,旺财趴在阴凉地里,嘴里还嚼着不知哪来的骨头。
    一个留着西瓜头的小屁孩,穿着开裆裤,晃着屁股在院子里歪歪扭扭的走着,不时传来贾张氏的喝彩声。
    旁边,一大妈笑呵呵的,眼睛里都是羡慕。
    更远处,三大妈抱着阎解娣,看着阎解放领着阎解旷玩泥巴,脸上的笑容也没落下。
    前院,许大茂拎着袋子潇洒的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三大爷一脸的笑容,在他手上也有一个袋子。
    两人一前一后,有说有笑,话语中存在某种默契。
    中院,傻柱在水池里洗菜,旁边秦淮茹穿着半袖刷刷的洗着衣服,两人不时说上一句,傻柱洗菜的动作更慢了。
    另一边贾东旭晃荡着走进来,看样子应该是喝了不少酒。
    易中海端着水杯,和身边的刘海中说着话。
    整个四合院一副祥和的场景。
    “来了。”
    午后,杨小涛靠在门框上,突然感受到一丝凉意,然后风的声音开始响起。
    “陈大爷,今晚吃火锅啊。”
    杨小涛起来,陈大爷眯着眼睛,“小涛,这大风来了,你不赶紧收玉米?”
    说着陈大妈已经走过来,看着成熟的玉米就要上来帮忙。
    “大妈,没事的。”
    杨小涛当然不会去收拾,现在他就想看看,这杂交的玉米能不能承受住。
    陈大爷看杨小涛的神情不似开玩笑,再加上玉米也熟的差不多了,就是吹倒了也不妨碍收获,便也没多说。
    一会后,天阴沉下来,风起来。
    院子里的人回到家里,等待风雨到来。
    杨小涛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啃着,身边旺财靠在,柔软的毛皮带着温暖,小薇在里面钻来钻去。
    咔嚓
    红苹果咬开,露出里面白嫩的果肉,饱满的汁水流到地上。
    乌云越积越多,越来越重。
    天色一片昏黄。
    劈拉
    天空响起一道闪电,黑压压的如同夜幕降临。
    呼呼呼
    风随即狂暴起来。
    杨小涛看着摇曳的玉米,眼睛里带着些许期待。
    关上门,准备火锅。
    晚上七点,陈大爷和陈大妈坐在桌前,三人围绕着火锅,里面各种蔬菜煮的上下翻腾,身前的碗碟里盛着特质调料,三人就这样吃着。
    耳边尽是风声,雨声。
    “真是糟蹋东西。这么大雨也不知道收拾收拾。”
    易中海透过玻璃,看着杨小涛院里被吹倒的玉米,对着一大妈感慨说着。
    “谁说不是呢,浪费都没这样的。”
    “糟蹋粮食,会遭天谴的。”
    一大妈端着碗,看向外面同样不忿。
    “他啊,就是吃太饱了,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易中海不再看,关紧门窗,准备休息。
    “看着吧,早晚会吃亏的。”
    贾家,贾张氏看着落下的雨水,门口不断嘣溅的雨水,让屋子里一片安静。
    就是吵闹的棒梗,看着窗户外面雨蒙蒙的也没心思出去玩。
    再看贾东旭和秦淮茹,两人也没事干,就在床上躺着。
    “不行,这日子不能这样过了。”
    自从上次冒出个大胆的想法,就一直在心底里滋养着。
    大半个月过去了,贾张氏觉得是时候实行了。
    后院,刘海中家,许大茂坐在桌前,刘光齐领着刘光天坐在对面,三人面前一副扑克,玩的不亦乐乎。
    二大妈拿着许大茂送来的蘑菇在厨房里鼓捣,至于刘海中上午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夜色降临,杨小涛将陈大爷扶回家,俩人喝了点酒,不多,却在这风雨中格外犯困。
    回家的时候,打开院子的灯,看着被风吹弯腰的玉米,杨小涛只希望明天风雨过后,依旧是一片挺立。
    当然,若是全倒了,他也不会灰心。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失败了,就当是见到娘了。
    不怕。
    他有小薇,还有时间。
    躺在床上,听着风雨声,杨小涛很快陷入沉睡。
    第二天,睁开眼,耳边已经没有风雨的声音,温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一旁趴在地上的旺财已经晃着脑袋在屋子里转悠。
    这一觉,直接睡到响午。
    杨小涛一个激灵坐起来,顾不得洗脸穿鞋,直接跑到门口推开房门,看向院子里的玉米。
    哈哈哈
    哈哈哈
    杨小涛突兀的笑起来,越笑声音越大,越笑越猖狂,眼泪从眼角流出来。
    踩着泥泞的地面,杨小涛来到院子中间,只见在一片折倒的玉米里,一排玉米立的笔直。
    “找到了,找到了!”
    杨小涛兴奋的说着,浑然没有发现陈大爷疑惑的神情。
    “小涛,你搞啥?”
    陈大爷的声音打断杨小涛的兴奋,而后更是成了杨小涛喜悦的分享者。
    “陈大爷,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这玉米,没倒,没倒啊,你看看,它没倒啊,杂交玉米啊。”
    “成功了,成功了!”
    杨小涛光着脚,无与伦比的激动,任谁经历过数十次的失败,在成功的那一刻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
    陈大爷听到迷糊,却也道出个大概。
    “伱是说,研究玉米?”
    “对。大爷,你看!”
    杨小涛指着没有倒下的一垄玉米,走到一颗跟前将玉米棒子掰下来,手里掂量着,比起杨家村的玉米要大了一倍。
    “这玉米,不仅抗风,里面的玉米粒还比现在的大!”
    陈大爷不是没见过玉米,以前庄稼地里也见过大个玉米,只是都没眼前的大。
    不过,对于这个什么杂交玉米的东西,陈大爷没啥感觉。
    只是以为杨小涛将大个的玉米挑了出来,种在院子里罢了。
    “不就是大点吗?你这孩子在城里待久了,庄稼地的事多着呢。”
    杨小涛听了无语,有心跟他老人家科普一下孟德尔,解析一番纯合子和杂合子,什么叫杂种优势。
    但想到现在的文化水平,杂种这个词可是骂人的。
    何况,遗传学还是冷门,就是全国知道的人都不多。
    说了也是白说。
    很快,陈大爷就不理杨小涛,带着旺财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
    留下杨小涛自己站在泥土里,感受着大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