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龙穴
作者:眀智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章节     
    第357章 龙穴
    群山环绕,荒草连天。
    立冬已近一个月,但基本上一直都是晴天,气温倒不是很低。
    河流还没有冻实,溪水潺潺而流,刮着一丝北风,山谷间飘散着饭菜的香味。
    路上铺着塑料布,十多个保温桶一字排开,工作人员和村民排队领饭。
    米饭还冒着热气,菜也很丰盛,两荤一素:红烧肉,炖鸡块,醋溜白菜。
    还有汤。
    牛大骨直戳戳的扎出洞沿,汤面上飘着一层油花,用勺撇一下,香味四溢。
    肖主任搞后勤还是相当有一手的,尽管是大锅饭,但照样做的有滋有味,连嘴比较刁的姚川也吃的赞不绝口,红烧肉炫了两盆。
    李定安早吃完了,端着一盒汤慢慢吸溜。
    又浓又鲜,放足了胡椒和辣椒,半盒下去,身上就起了汗。
    放下饭盒,舒静好递过茶杯,李定安摆摆手,下了车。
    旁边支着折叠桌,马献明和左朋抱着饭盒,头对头,不知在嘀咕什么。
    走近一听:
    “就想不通,这玩意为什么是铁包石?”
    “你还想怎么滴,想挖个纯金的不成?”
    “金的不敢想,但怎么也得是铜吧?当然,铁的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弄个实心的啊,铁皮包个石柱是几个意思?”
    “知足吧,能挖到就不错了……”马献明讥笑着,看到李定安,往里挪了挪,“吃过了?”
    “吃过了,聊什么呢?”
    “聊老左的那两根柱子,他嫌没什么价值。”
    李定安不置可否,坐了下来。
    只要是文物,就肯定有价值,具体是哪一种,要分开看。
    就像挖出来的这两根:虽然是铁包石芯,但都是典型的元代铁器锻造和石器雕刻工艺,都具有西方与蒙古族、中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元素,从考古的角度而言,还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左朋之觉得没意思,是觉得噱头不够大:铁皮包石柱,别说元代了,汉朝都能造的出来。
    至少从稀有性、科学技术而言,真就没什么价值。
    法器倒是挖出了两件,但只是普通的剑,都已经锈成了棍。
    也就是风水中所谓的斩龙剑,类似的东西江南一带不要太多,但凡是桥,十座中五座底下都有。
    哦对,又挖出了两块罗盘,也是铁的。
    花纹倒是挺多,不管是石柱,外包的铁板,还是刀和剑,以及罗盘:又是龙又是兽,又是星图又是八卦,但也只限于风水。
    别说蒙元皇室了,和司天监扯上关系都够呛,所以左朋觉得,就这几样,再怎么吹……哦不,再怎么宣传,好像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没吸引力就等于没竟争力,没竟争力就没游客,更拉不来投资。
    就凭当地的财力,再怎么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也就一度假休闲山庄的级别。
    马献明扒拉了一口米饭:“急什么,这才两根,不还有五根么?其中肯定有一根铜的……”
    因为有一块铜罗盘。
    “问题是不好找啊?”左朋看了看李定安,“李老师要是走了,更不好找了!”
    确实是个问题。
    范围倒是不大,李定安估计,至多方圆十公里。
    但问题是,这里是山。
    地面矿化度高,地表三分之二都是岩层,理论深度三十米的仪器,有时连三米都探不到。
    最快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缩小范围:从面到线,最好再能从线缩到点。
    这段时间,李定安就在忙这个:每天拿块罗盘在山里转。
    也确有成效:挖出来的那两根,就是这样找到的。
    但眼看离元旦没几天了,李定安一走,再没人能玩的转。
    “李老师,帮帮忙,能不能再多留段时间?”
    李定安摇摇头:“左局长,真没办法!”
    这是提前就定好的:元旦过后,科创局和保力就要正式进入项目筹备阶段,他这个负责人不在,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那能不能……借一下姚玉忠?”
    李定安顿了一下,又点点头:“我没意见!”
    不是……我没征求你意见啊?
    左朋犹豫了一下:“李老师,领导的意思是,能不能请你帮帮忙,协调一下?”
    “左局,我不是不帮,是真帮不了!”
    李定安的语气很温和,但态度很坚决:伱能协调,能借来人,我肯定没意见,反而乐见其成。
    但如果说让我帮你协调,帮你借人?
    对不起,无能为力。
    姚玉忠不是阿猫阿狗,那特么是死刑犯……
    瞬间,左朋一脸踌躇。
    想起来觉得很容易,操作起来才知道有多难:米书记亲自出马,联系了沈阳当地政法口的朋友。朋友一听要协调一监,当即就拒绝了,甚至没犹豫一秒钟。
    没错,一监是有沈阳两个字,但那是省直监狱,归省监狱管理局管理。但如果调人,省监局都不行,得报到司法厅。
    何况还是死缓犯,如果没有主管政法的省领导签字,省厅都不敢调人。
    米书记倒是认识一位辽省的领导,虽然不在政法口,但觉得他应该能说上话。
    但人一听姚玉忠的名字,直接就把电话给挂了。
    后来才知道,因为清西陵被盗,近期全国都处于“严打盗墓及走私文物”的高峰期,像姚玉忠这种,属于重点监察对象。
    别说协调借用,见都不让见。
    那李定安怎么想见就能见?
    再一打听才知道,李定安不但深度参与了清西陵案,更是办案组主要成员之一。
    除此外,他与辽省,以及公安部门,都有极为深厚的关系。
    自然而然的,主意就打到了他这里。
    但李定安拎的极清:既便帮忙,也只仅限于我个人,其他免谈。
    那老神棍一看就没安好心,弄出来绝对搞事。
    那他弄个毛?
    反过来再说,还人情也要有个限度:就这山顶上的罗盘,崖上的庙、崖下的峡谷,以及两根铁包芯的石柱,以风水国学为噱头,当地扩建个小景区绰绰有余。
    当然,谁不想得到更多呢?
    “别着急!”李定安拍了拍左朋的肩,“那老神棍不是说了么:阵眼十有八九在山顶……你也已经在修路了,等把挖掘机弄上去,挖开天心(罗盘正中)的阵眼,说不定真能挖出好东西……”
    左朋精神一振:“金印?”
    李定安顿了一下:“还不知道!”
    你尽听那老神棍瞎忽悠?
    别说,从沈阳回来,李定安也以为真有金印,但然并卵,就挖到了两柄锈剑。
    所谓的驱龙桩,也不过人腿粗细,将将两米高,还是铁皮包石芯,与期望并的不是一点半点。
    李定安估计,照这么挖下去,能挖到一根铜柱、一方铜印都不错了……
    又聊了几句,李定安站起身:“我先走了,你们慢慢吃!”
    马献明停下了筷子:“去哪?”
    “当然是进山,得尽快把剩下的几根找出来……”
    “辛苦李老师!”左朋连忙站了起来:“我陪你!”
    “不用!”
    李定安笑了笑,看了看他手里的筷子,“你好好看着修路。”
    左朋顿了顿,脸皮一红:真想去,哪还需要问,跟着走就是了。
    但他连筷子都没放,摆明是不想去。
    倒也不是不想去:左朋自认为身体够好,山区长大,且爬惯了山,但跟了李定安一天,他就受不了了。
    根本就追不上……
    李定安带的人不多:方志杰,舒静好,再加两个探工。
    舒静好做纪录,查资料,探工负责探测,方志杰做测绘。
    李定安已经堪察了近一周,从近五公里方圆的一个扇形平面确定到了一条直线,又将坐标从五公缩小到了一公里之内。
    当然,根据计算,坐标范围还能进一步缩小,但没必要。
    一公里,还是直线坐标,对堪舆和测绘而言已经是极小的范围,探就行了。
    他预计,今天下午,就能找到第三根石桩。
    也不远,离老道山的直线距离大约六公里,但开车的话,要绕二十多公里才能到。
    基本都是石子路,所以开了近一个小时。
    山倒是不高,山势也不算陡,就是石头有点多。
    到了地头,李定安带着三个人上山,让舒静好留在车里,一时随时随地的查询李定安需要的资料,二是做记录。
    舒静好倒是挺想上山的,但上周她一个不留神,脚下一滑跌了个马趴,差点破了相。
    从那以后,李定安就不让她上山了……
    ……
    不用吩咐,两个探工背好仪器上了山,按照李定安设定好的坐标,对矩离一公左右的一道山梁进行探测。
    方志杰开启了无人机,准备对周围地形进行精准测绘,李定安百无聊赖,也开了一台无人机。
    其实就是想着捎带着找一下墓。
    从沈阳回来之后,左朋的期望值无限拉高,一门心思的想把姚玉忠所说的七根驱龙桩,以及山顶上的阵眼挖出来,期望真找到金印什么的。
    所以对墓葬之类的就不上心了。
    当然,李定安也不是有多上心,能不能找到墓葬都无所谓。只是出于检验学习成果的心理,偶尔闲下来了温习温习。
    比如看到比较符合风水理论的地势和地形,瞎胡逑推理一番之后,再和《青囊书》上的内容对照一下。
    别说,准确率挺高,十次有八次,李定安认为的吉穴,还真就是吉穴。
    他觉得以后不捡宝,不做研究,给人看看风水什么的也应该能养活自己。
    比如雷明真和老雷那样的,就他现在这水平,看一次要他个几十万,一点都不夸张……
    转着念头,李定安将无人机升高,先顺着探测的山梁转了一圈。
    这一块的地形很特别,像一座倒立的巨斧,这种基本不用看:按风水的说法,这是典型的刀煞,吉穴基本没有,煞位倒是有好几个。
    山梁下的谷地也一样:前窄后尖,形如利刃……
    转了几圈,李定安随意的操纵着遥控器,无人机飞过山梁。
    旁边是几座山包,地势相对较平,像是蘑菇的伞盖,也有点像蒙古包。
    以风水学而言,这种地势叫做“坪”,是凶是吉,是好是坏,要结合周围的山势,与主山脉的方位与距离,周边的水流,甚至还要对照星位,以及与天体的角度。
    大致转了两圈,感觉还不错:有四座山包,两两平行,组合在一起,像是撇口的盆,也像一口敞开的门。
    山下有河,准确来说是溪,而且是两条,像两条蛇,呈“8”字型环绕,将其中两座山包圈在圈内,另外两座在圈外。
    处于主山正东,如果对照七曜,正好遥拜太白(金星)与昂宿。
    如果以势论,称之为山龙城门。
    以卦论,称之为山泽通气之卦。
    如果以形论,这是典形的斗魁局,即北斗的勺头。
    地形很不错,按风水的座山理论,至少有四处吉位。
    最好的是“8”字下面的圈里的山包,山势最高,在主山正东,且呈遥拜状。
    再看星位,恰好处于北斗的天权位,即平时所说的文曲星。
    按风水理论,命宫在丑未,昌曲所夹,为文曲星第四,主人富贵。说直白点:埋这儿,后代要么做官,要么大富。
    看了一阵,李定安下意识的念起了口诀:“双水蜿曲如蛇样,四魁互拜如星网,平行虽云变辅弼,遇水化龙亦飞扬……”
    天权……辅弼……化龙?
    嗯,要按口诀推算,这地儿还是处龙穴?
    龙穴既山的气脉结点,也就是所谓的吉穴。
    宜为宅,为阳则家人安康,为阴则子孙富贵。
    再具体看:从李定安认为是吉穴的那座山包到始发山脉,也就是青龙山的主脉:由低到高,起伏有序,且枝脚均匀,由细到粗,由嫩到老。
    这是风水龙脉中典型的进龙。
    《青囊书》:顺是开,向前往,进是龙身节节高,退是渐萧条。生强顺进皆为好,富贵兼寿考。
    主文华弈世,富贵双全,蛰蛰螽斯,满门朱紫,发福悠长,进益不替。
    特别是后半段,恰好应和“平行虽云变辅弼,遇水化龙亦飞扬”的那句歌诀。
    前面好理解,问题在于后面这半句:化龙?
    怎么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