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野的优秀,还用你说?
作者:风随流云   那年花开1981最新章节     
    第594章李野的优秀,还用你说?
    “小野你说的太对了,落后会不会挨打不好说,但一定会挨宰,”
    文庆盛拍了桌子之后,就愤愤的吐槽道:“我们前年进口了一批西德产的全自动油脂加工设备,但是投产之后总是隔三差五的出问题,”
    “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反复研究,但就是找不出问题原因,因为厂方不允许我们私自拆卸,
    于是只好向厂方求助,你们猜人家的技术支持费多少钱?
    而且人家工程师过来解决问题,工资按照小时计算,从西德上飞机就开始计时.”
    “问题是他们来了之后,还不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现场观看,折腾几天之后带着大笔的外汇就回去了,等过几个月,设备又坏了.”
    文庆盛顿了顿空酒杯,李野赶紧给他倒上一杯,让他润了润嗓子。
    然后他才气愤说道:“后来我生气了,我就让技术人员拆,大胆的给我拆,拆坏了我负责”
    “结果毛病找到了,咱们这边电压不稳,西德厂家故意把里面的一组控制器灵敏度调的非常高,可不就动不动出问题吗?”
    “你说这个学费,花的冤枉不冤枉?如果这设备是咱们自己生产的,他敢这么消遣人吗?”
    “.”
    李野默默的再次给文庆盛倒了一杯啤酒,希望可以压压他的火气。
    在八九十年代,这种事情太多了。
    一层窗户纸的事儿,就敢一刀宰你个欲仙欲死。
    谁让你落后呢?有本事你别进口啊!
    而且绝大部分人,可没有文庆盛的胆量和资格,一旦破坏了设备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可是要担责任的。
    文庆盛吐了口气,才对着李野说道:“我去年问你的时候,你说自己的志向是制造业,我还有些奇怪,学经济的不想进计划委员会,却迷恋什么制造业?”
    “现在我明白了,你是不想落后,不想挨宰啊!”
    李野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们落后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有迎头追上的能力,如果是南洋那边一些重视轻工业,却忽视了重工业的国家,才是真的很难翻身呢!”
    落后的经济体想要发展工业,一般有两条路线,先重工――后轻工,或者先轻工――后重工,
    前者投入太大、见效太慢、失败率高,但只要走通了,后劲儿越来越足,
    后者投入小、来钱快,但是最终会被卡脖子,一辈子挨宰。
    可是绝大部分落后的经济体,都是选择了第二条路,只有内地这个古老的帝国,才走了又苦又难又累的第一条路,而且还真的走通了。
    后来南洋那些国家整天说着要抢内地的饭碗,然而最后都是受限于重工业不足,就算是饭到了嘴边,也没办法敞开了肚皮全吃下去。
    潘小瑛看着平静淡定的李野,眼神闪烁,就跟当初柯老师“看中”了李野的时候一模一样。
    先不说李野的眼光如何,就是李野能拉来外汇投资这一条,就是一块金坷垃了。
    于是潘小瑛笑着问道:“小弟,你再过几月就开始实习了吧?如果是想进制造业,来我们这边怎么样?”
    潘小瑛的下一站跳板应该是邮电系统下属的506厂,506厂现在正跟鹏城风语公司合资,如果能把李野给拉过去潘小瑛觉得是如虎添翼。
    李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笑着反问潘小瑛:“潘姐,你还没跟我说,你们到底有没有答应富士通那边的合作呢!”
    “跟他们合作?”
    潘小瑛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爷爷说了,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既然咱们自己能生产,为什么还要花外汇进口呢?”
    “而且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研制成功了程控交换机,他们能降价吗?才两年的时间,竟然降了三分之二.”
    “.”
    李野心说这才是主要的原因吧!
    83年跟富士通签订协议,85年1月才刚刚开通,一万门电话,竟然要了303万美元,
    结果现在85年秋天,一下子“优惠”了三分之二,你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这要是在几十年后,是要投诉保价的!
    不过潘小瑛也通过这几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实力。
    看,我家里可是有人的哦!过来跟我,大姐罩你。
    文乐渝低下了头,小口小口的吃菜,免得让潘小瑛看到她那不屑的嘴角。
    【李野的优秀,还用你说?还用你罩?你想得美。】
    果然,潘小瑛话音刚落,柯老师就道:“小野的毕业实习还要过一段日子呢!现在还不急,让他好好考虑考虑,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潘小瑛眨了眨眼睛,有些遗憾的笑了。
    看来柯老师是要亲自调教李野了,自己这个儿媳妇,可抢不过亲婆婆。
    “潘姐,你们那个电讯升级试点,还要多久才能完成啊?”
    李野看到柯老师站出来了,便转移话题免得潘小瑛尴尬。
    潘小瑛道:“差不多要到明年春天吧!设备调试初步完成了,但是还需要培训足够的技术人员,
    等到你实习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告一段落,等着506厂的产能上来,就会大规模的铺开”
    李野微微颔首,然后问道:“那么潘姐,你们这一次的升级试点,包不包括跟海外接驳?”
    “海外?”潘小瑛看了看李野,眯眼笑道:“小弟,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就八十年代内地的国际电话,拨打起来不知道有多难,直到“程控交换”和“数字传输”技术全面应用到电话通信中之后,才突然之间“畅通”了。
    李野说道:“我们在日笨参加电影节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海峡对岸的同胞,后来才知道我们之间的电话是不通的,但如果能够想一些变通的办法”
    “.”
    饭桌上的所有人,都定定的看向了李野。
    李野总是会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点子,吸引他们的目光。
    要知道现如今,海峡两岸还没有通讯往来的条件呢!如果能够拨通对岸的电话,可就有的说道了。
    潘小瑛的双眼之中,已经有了兴奋的神采。
    她就是个官迷,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道道。
    “小弟,你详细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变通?”
    李野直截了当的道:“绕道,想办法绕道其他海外国家,间接实现两岸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