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贪心不足
作者:北城二千   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呜呜呜——”
    腊月中旬,当沐春率领十五万明军在西南进行改土归流时,比他更西南的大陆上也即将欢送一支庞大的队伍。
    毗奢耶那伽罗帝国东部的内清尔港口上,此刻这座城池的官员正在码头上与一群身穿圆领袍的大明官员走动,而码头上则是数以万计的本土贫民在搬运物资上船。
    那一艘艘大船无不彰显着它们的份量,以及它们身后大明王朝的实力。
    拉姆是毗奢耶那伽罗帝国治下内清尔的官员,一个半月前他负责接待了这支舰队,而这支舰队也为他们的航道带来了和平。
    “如果可以,我真不想让您和您的船队离开,内清尔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平过了。”
    当队伍停下脚步,拉姆也诚恳的看向了他身旁的郑和与陈瑄。
    “这点您可以放心,即便我们离开,我们也会在合适地方留下部分舰队,保持航道通畅。”
    郑和与拉姆说着自己的想法,拉姆闻言也叹气道:“可惜国王不愿意将内清尔的土地划出来,不然我们可以成为长期的朋友。”
    “我们现在不就是朋友吗?”郑和爽朗一笑,随后将目光放到了内清尔港口上。
    内清尔港口与此前郑和他们经过的许多港口不同,尽管港口内部有各式各样的船只穿行其间,但那一栋栋充满了印度教风格的建筑却是郑和他们没有接触过的。
    在港口附近的文化建筑区域,那里散落着许多古老的印度教教堂和古印度建筑。
    毗奢耶那伽罗帝国是一个立国不满百年的国家,但它却是印度次大陆上最后一个印度教国家。
    它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国土基本处于德干高原范围,尽管占据了大半个南印度,可饥荒问题却从未间断过。
    大明舰队的到来,无疑给了内清尔数万饥民一条活路。
    他们热情的帮助大明舰队搬运货品,而大明给他们的报酬则是十文钱。
    这看上去不多,但在昆仑角以东的整个航道来说,永乐通宝无疑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货币。
    不管是成色还是信誉,永乐通宝都是当下商人的首选。
    只可惜永乐通宝往往只能在与大明舰队贸易时获得,相比较市场来说,数量十分稀少,不然它恐怕很快会成为航道上最坚挺的贸易货币。
    “感谢您为内清尔带来的繁荣与和平,我已经和国王提到了您即将前往西边古里的事情,国王也同意您在古里建设官厂,但留守的人不能超过一千人。”
    拉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郑和听后也高兴道:
    “这实在是太好了,有了古里的官厂,那我们一路上的航行补给就能得到保障了。”
    “是我们应该谢谢你们才对,你们的商人在这几个月从孟加拉为我们购买了许多粮食,缓解了内清尔和许多城邦的饥荒问题。”
    拉姆说着大明商船买卖粮食的事情,尽管这在郑和他们看来是正常的贸易行为,毕竟商帮们下西洋就是为了赚钱,而被拉姆称为孟加拉的榜噶喇国本就拥有充足的粮食,这无疑很适合做粮食贸易。
    对于商帮们的商人来说,花三百文在察地港买一石粮食,然后转手五百文卖给内清尔百姓,这其中利润简直赚翻了。
    二百多艘商帮船只,几乎每艘都能运载两千石粮食抵达内清尔。
    在郑和忙着清理航道海盗的时候,商人们来来往往两趟,给毗奢耶那伽罗帝国东部沿海城邦运来了不下百万石粮食。
    东部沿海城邦饥荒得到缓解,商人们也借此机会赚的盆满钵满。
    并且由于当地百姓没有足够的铜钱,因此他们基本使用香料、黄金、白银来和商人们购买粮食,这无形之中又让商人们大赚一笔。
    对于一些商帮来说,跟随郑和航行到这里,便已经将武装商船的成本收回了一半,因此许多人都希望郑和早早清剿完海盗出发。
    正因为他们无形中的催促,郑和这才决定在清剿海盗结束后向南边的锡兰进发。
    “好了拉姆,我们该走了。”
    郑和看着已经出港大半的舰队,回头与拉姆交代了一声,而拉姆闻言也拉住他说道:
    “南边的锡兰国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国王贪婪好色,你需要防备他。”
    “我会的。”郑和郑重点头,随后作揖告别了拉姆,带着舰队向南方海域继续进发。
    甲板上,感受着反方向的季风,陈瑄不免抱怨道:
    “每次都因为清剿海盗而耽搁了时间,搞得每次都得逆风而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郑和爽朗一笑,而陈瑄闻言也看向郑和。
    “刚才拉姆说锡兰国的国王贪婪好色,你说他会不会拒绝我们上岸?”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两人交谈间,陈瑄不免笑道:“若是他拒绝我们上岸,那我可要按照殿下的吩咐来办了。”
    陈瑄口中吩咐,无非就是展示展示武力,而郑和闻言也轻笑道:“只要我们不开第一枪就行,其它的你自己做主。”
    “好!”闻言,陈瑄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
    在他们的交谈中,舰队也渐渐向南方行驶,并在中途停靠了毗奢耶那伽罗帝东部的一些城邦。
    对于舰队的到来,这些城邦都表现得十分热情,因为郑和舰队的到来无疑会给他们大部分人带来几日的就业。
    在渐渐向南行驶的同时,郑和与陈瑄所获得的锡兰情况也越来越多,局势逐渐明显。
    自唐末海上贸易兴起开始,锡兰岛作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之间的交通要道,无疑成为了各国海上中转和贸易的交汇点,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此时,锡兰岛上有两大王国,分别是位于北部的贾夫纳王国和位于中南部的甘波拉王国。
    此时南方的甘波拉王国是布瓦奈卡巴胡五世,不过真正掌握王国的,却是首相亚烈苦奈儿。
    由于甘波拉王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此作为首相的亚烈苦奈儿在执政期间对来往的商船做出了许多针对性政策,每一条政策都压榨过往商船,名声极为狼藉。
    面对这样的人,郑和自然也准备小心对付,而陈瑄则是磨拳擦脚,准备抓住机会就展现东宫所交代的武力影响。
    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时间来到腊月二十四日,郑和所率的下西洋舰队也抵达了马纳尔海湾。
    不同之前的各国欢迎,来到马纳尔海湾的他们不但没有得到欢迎,还收到了示意他们“远离”的旗语。
    “娘嘞,还真的敢赶我们走。”
    陈瑄气笑了,他没想到这么一个偏远小国居然真有勇气赶他们。
    “按照我们之前说的,这种事我来处理。”
    陈瑄偏头看向了脸色不太好的郑和,自己脸上带着笑意。
    “你来处置。”
    郑和颔首,转身便走回了船舱。
    陈瑄见状,笑着对自己的儿子陈佐开口道:“派点弟兄坐沙船上岸,记得客气一点,我们不能先动手。”
    “是!”陈佐轻笑作揖,已经明白了自家父亲口中意思。
    不多时,一艘沙船在二十余名明军的驾驶下进入马纳尔海湾,而码头上则是聚集了数百名身穿简陋皮甲和锁子甲的锡兰国士兵。
    “这里不能上岸!”
    他们用僧伽罗语驱赶明军,好在明军带来了从内清尔雇佣的翻译。
    “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官方船队,这次来锡兰是为了和锡兰建立贸易,同时补给一些粮食淡水的。”
    “这是我国使臣带给国王的礼物。”翻译一边说,一边让兵卒划船靠近码头,将三个大箱子吃力的抬上了码头,但人却没有走上陆地。
    “你等我们通传。”听到对方的僧伽罗语,几名将领对视过后便让他们等着,不给上岸机会的同时,也派人带着这三箱礼物前往了王城通知消息。
    几个时辰很快过去,眼看他们这么久还没讨论出结果,翻译只能开口道:
    “我们先回舰队,明天的中午会再来询问的。”
    他解释着,不过锡兰国士兵却依旧虎视眈眈,最后明军只能划船返回了舰队。
    回到舰队后,他们第一时间将事情汇报给了陈瑄,陈瑄听后则是抚了抚须:
    “明天这个时候再问,最好让他们先动手。”
    “是!”百户官闻言作揖,而后退下了坐船。
    陈瑄见状也看向了不远处的陈佐:“让弟兄们把野战炮、定装火药和铁炮弹都准备好,上了陆地就别用石弹了,攻城没有铁炮弹威力大。”
    “是!”陈佐应下,转身让军队准备去了。
    也在他们准备期间,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第二日正午,锡兰山国仍然没有给明军上岸的机会,并说送消息去王城来回需要三天。
    见状,明军便再度返回了坐船,而与此同时的锡兰山城也迎来了一辆马车和一名马纳尔港的官员。
    锡兰山城虽然和山有关,但距离山区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距离。
    锡兰国立国时间很长,而锡兰岛上人口更是从公元前便已经迁移上岛。
    由于全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因此岛上人口足有百余万之多,不过其中有三成是北边的贾夫纳国之下的泰米尔人,剩下七成则是僧伽罗人。
    在石砌的都城中,拥挤的街道和密集的石屋、木屋便是这座都城最有价值的物品。
    生活在都城中的僧伽罗人勉强能靠着农业生活,但关于许多手工商品则是需要从海上贸易获取。
    面对郑和所率大明舰队的抵达,锡兰国内毫无疑问分为两派。
    他们对大明并不了解,只从航道上的其它商人口中得知了中国、大明等词汇。
    国相亚烈苦奈儿反对与大明交流,大臣耶巴乃那则是认为大明的富裕早就传播海外,锡兰可以借此机会与大明拉上关系。
    二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即便发展到了眼下也没有停止,不过这一切将会随着这三箱礼物而宣告暂停。
    当箱子之中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商品出现的时候,人在家中办公的国相亚烈苦奈儿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刀,走下台阶拿起了一匹丝绸。
    “这丝绸比起那些商人们送来的,要好上太多太多了,如果拿到市场贩卖,应该能卖出十个苏瓦纳黄金。”
    亚烈苦奈儿不过五尺出头的身高,脸上留着浓密的大胡子,身上穿的五彩斑斓,头上的帽子还有许多宝石。
    光他这一身扮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锡兰山国的国王。
    在他欣赏大明瓷器和丝绸的时候,站在他身旁三十多岁的一个中年人便开口道:“父亲,我们或许可以让他们上岸,然后从他们船上征收一些货物。”
    “嗯!”亚烈苦奈儿眼前一亮,回头高兴道:“纳颜,你的想法不错,我们可以像对帖木儿、阿拉伯的那些商人一样,对他们强征货物。”
    “这件事情就交给伱去办,你带五万大军去马纳尔,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实力。”
    “是!”听到自家父亲的话,纳颜当即走出了自家那比王宫还要繁华的府邸。
    很快,他便开始在锡兰山城四周征调男丁,但凡被征调的男丁,纳颜都会发给他们一面木质的盾牌,以及一杆七尺左右的长枪,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在征调男丁的同时,他也让人给马纳尔的官员送去消息,让他返回马纳尔欢迎郑和前来锡兰山城,同时准许他们的船只靠岸。
    在这样的命令下,抵达锡兰三日的明军终于得以上岸,不过由于陈瑄的克制,上岸的明军仅有两千余人,而被明军雇佣的当地土民则是多达数千人。
    他们为明军收集淡水和蔬菜,明军则是利用船体和捕鱼网的优势在海内进行捕鱼,运到岸上后,用海鱼和货币与他们交易。
    与此同时,郑和也准备好了前往锡兰山城。
    “我还是不觉得你这个时候过去是好事,我总觉得有什么阴谋。”
    陈瑄的嗅觉很灵敏,他察觉到了马纳尔的军队在不断地增加,郑和也同样。
    “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不过他们既然准许我前往都城,不管他们要对我怎么样,我都有办法应对。”
    郑和十分自信,他虽然是一个太监,可也是跟随朱棣在漠南、漠东厮杀了十几年的太监。
    论带兵打仗,他其实并不差。
    “好,那你多带些护卫。”陈瑄担心郑和安全,郑和也点了点头:
    “我带三千人去,顺带再带二十门野战炮。”
    “如果锡兰国的军队在我走后有不善的举动,你不用顾忌我,直接动手。”
    郑和郑重交代,陈瑄也咧嘴一笑,抚须道:“放心,你不说我也知道怎么说,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
    “那我走了。”郑和没说太多的话,毕竟他和陈瑄已经配合了一年多的时间,许多话不需要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秒懂。
    在陈瑄的注视下,郑和整队三千兵马,携带二十门野战炮,在锡兰官员的带领下前往了锡兰山城。
    锡兰的官员们虽然好奇野战炮是什么,不过这个时代并没有很多国家将火炮放到舰船上,更别提放到舰船上来经过锡兰了。
    因此,他们虽然好奇,却并不知道火炮的威力,更没有尝过它的厉害。
    他们踏上了前往锡兰山城的道路,而锡兰山城的许多大臣也知道了亚烈苦奈儿的想法,因此纷纷对他谴责了起来。
    “大明比我们强大,他们有数千万人口,上百万军队,不是我们能阻挡的。”
    充满印度风格的王宫之中,三十七岁的大臣耶巴乃那正在据理力争,同时他还看向了国相亚烈苦奈儿:“郑和的军队有两万多人!”
    “纳颜已经召集了五万人,并且已经在前往马纳尔的路上了。”亚烈苦奈儿轻嗤一声说道:
    “他走的是更近的那条路,而郑和被我带往了远的那条路。”
    “等郑和抵达都城的时候,纳颜已经率领五万人将郑和的那两万多人给覆灭了。”
    做惯了土霸王的亚烈苦奈儿过分高估了自身实力,他对军队的理解还停留在人数上,因此他并不打算和郑和和平共处。
    “哪怕灭亡了他们,大明还能派出更多的军队来征讨我们。”
    耶巴乃那并不认为锡兰国有阻挡大明的实力,可亚烈苦奈儿却皱眉道:
    “耶巴乃那,你是被那些商人的话吓破了胆子。”
    “据我知道,想要从这里前往大明,最快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并且还得按照规定季节出发。”
    “正常来说,大明要出兵攻打我们,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么遥远的距离和时间,大明即便想要惩罚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
    “如果我们能干掉郑和和他的舰队,大明反倒是会清楚我们的实力,他们会老老实实的给王国交税。”
    亚烈苦奈儿认为大明离自己太远,自己即使干掉大明船队,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可耶巴乃那不这么认为。
    他还想继续说下去,可亚烈苦奈儿却站了起来:
    “最多两天,纳颜就会全歼明军的舰队,到时候我会为大家送上华贵柔软的中国丝绸。”
    话音落下,亚烈苦奈儿便趾高气昂的走出了宫殿,殿内的数十名大臣瞧见他这副模样,面面相觑之间却又不敢说些什么。
    倒是耶巴乃那已经开始商讨起了,该如何面对大明的反扑。
    即便是他,也不觉得两万明军能斗得过五万锡兰军队。
    只是他们的想法对于明军,尤其是对于陈瑄来说是显得那么的可笑。
    在郑和率领三千军队离开后,陈瑄立马就安排陈佐率领五千兵马上岸驻守,一旦遭遇袭击,不用请示就可以反击。
    与此同时,纳颜也率领麾下的五千都城军和四万多兵卒向着马纳尔赶去。
    除了五千都城军能穿着锁子甲外,其余的四万兵卒身上也就多穿了件代表本国的号衣,以及脆弱的木盾和长枪。
    作为一位在靖难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名将,郑和绝非政治上的小白。
    在得知军队只需要三天就能抵达锡兰都城,而自己已经走了四天还未见到锡兰都城的时候,他就知道了锡兰国恐怕来者不善。
    骑在马背上,郑和看了一眼前方带队的锡兰使臣,随后用官话低声与身旁的指挥使交代:“让弟兄们时刻准备着,胸甲千万不能脱,再累也得穿着。”
    “是!”指挥使点头,随即看向了正在赶路的这三千明军。
    正常情况下,明军的甲胄都放在车上或挽马背上,兵卒只需要穿一身简单的鸳鸯战袄就足够。
    只是在大军出发时,郑和就交代了其余甲胄都可以放在马车上,但胸甲必须穿着。
    郑和已经了解了锡兰军队的情况,哪怕明军只穿着简单的胸甲,也能防御来自锡兰国的袭击。
    只要扛过第一波,他立马就能指挥全军着全甲突袭锡兰都城。
    想到这里,郑和策马上前,带着翻译来到了锡兰大臣的队伍中,笑着询问道:“我们距离都城还有多远?”
    “大概明天中午就能抵达。”
    大臣十分紧张,可还是说出了大概的时间。
    他本以为郑和还会继续问下去,却不想郑和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便降低了马速,渐渐返回了明军队伍中。
    大臣紧张的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而郑和也在返回本阵后与身旁的指挥使交代道:
    “明日抵达锡兰都城,你今晚让人密切关注他们的人马,一旦他们的人要趁夜色离开,你立马通知全军着甲,小心防备。”
    “是!”听到郑和的话,指挥使心里一紧,不由询问道:“要不要派塘骑传消息给平江侯?”
    “不用担心他们,他们的准备估计比我们的还要充分。”郑和轻笑开口,他可是太了解陈瑄了。
    陈瑄从舰队自刘家港出发时就憋了一肚子火,即便沿途击沉了数百艘海盗船,并且还在大古剌围剿了当地的土寇,可这些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满足他这个已经七年没有打仗的憋屈心理。
    郑和估计自己刚刚跟随锡兰使臣离开不久,陈瑄那边就已经让人构筑防御工事了。
    如果锡兰真的敢打,那陈瑄恐怕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