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叛贼杨舫、张淮橞就在里面,都不准退!”
“杀叛贼杨舫、张淮橞,救出陛下!”
隆武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夜,越国公杨舫、英国公张淮橞率燕山卫及吉林卫与李政之子李樾所率上直其余兵马于紫禁城内廷交战。
由于玄武门失守,杨舫、张淮橞率军掩护朱仲检拒守内廷三大殿宫墙。
李樾令人用炸药将宫墙炸出缺口,并命令麾下士兵进攻。
尽管李樾等一众武官都指责杨舫、张淮橞为叛贼,但他们手下的底层士兵却都十分清楚,真正的叛贼到底是谁。
兴许正是因为心虚,所以他们没能爆发应该表现出的战斗力。
“砰!”
一声枪响,李樾差点被子弹击中,他下意识往坤宁宫看去。
“李樾,你他娘的胡说八道是有一手的,有本事别叫手下的兄弟送命,老子和你单挑!”
宫墙背后响起了张淮橞的声音,李樾气得恼怒,干脆摆手:“把宫墙都给我炸塌!”
在他的命令下,许多士兵开始用手榴弹进行爆破。
由于内廷三大殿的宫墙不过尺许厚,在叛贼的进攻下,很快便有多段宫墙倒塌。
杨舫、张淮橞率军反击,吉林卫和燕山卫手中拥有反坦克火箭筒及自动步枪等多种单兵武器,加上防弹衣及护具足够多,一时间李樾所部死伤惨重。
“外面的弟兄临阵倒戈兴许还有一线生机,大明朝是天家和百姓的天下,而非权臣的天下,兄弟们……”
“砰!”
杨舫、张淮橞使用喇叭向外反向劝降,尽管被李樾举枪打断电线,可军心动摇已成事实。
普通士兵士气低下,外面坦克进不来,装甲车扛不住反坦克火箭筒,加上杨舫、张淮橞他们布置了诡雷和地雷,一时间李樾竟然攻不进去。
双方僵持整整一夜,而杨舫也一直在明码电报世界,将李樾强攻紫禁城的消息公布世界。
他的几份电报,让潜伏在北京的各国探子收到了消息,不断把消息往外送。
等李政反应过来,带着郑令尧等人赶来时,第一件事就是沉稳下令:“用电报和他们谈判!”
由于不能在紫禁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李政也没有办法攻入三大殿,只能与杨舫、张淮橞和谈。
李政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朱仲检必须留在北京紫禁城内,不得离开紫禁城。
李政掐准了吉林卫和燕山卫的弹药不足,所以想要拖时间来想办法解决杨舫和张淮橞。
然而面对他的条件,杨舫、张淮橞则是选择了拒绝。
他们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李政、郑令尧致仕。
尽管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可其它权贵未必有李政和郑令尧的野心,天家的地位还能得到保障。
这一条件,无疑触怒了李政和郑令尧,二人开始下令继续强攻三大殿。
只可惜他们估算错了,杨舫早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足够吉林、燕山二卫维持现有烈度一周的战斗。
尽管燕山卫和吉林卫中有不少人反水,但人数也不过二百余人,镇压他们过后,二卫还有六千四百多人。
经过刚才的战斗,二卫还有六千人左右。
在李政不敢使用航空炸弹和火炮的情况下,他们足够支撑到地方宗室和部分将领的勤王电报。
只要外部乱起来,他们的条件始终会被同意。
李政和郑令尧终究无法代表所有权贵,维持现有的局面是所有权贵的想法,而李政和郑令尧如果做不到,那他们就得下野致仕。
清晨,宁王、安王、汉王等内地二十八王先后致电李政,并整军控制了王府所在城市,勤王军队随时准备北上,地方局势剑拔弩张。
由于光宗的开放政策,宗室们的兵力急剧增加,加上他们打着维护天家的口号,从道义上讲,他们便已经占据上风。
正午,西部的凉王、雍王等藩王也开始控制就藩之地的城市,向北京致电。
此时,响应勤王电报的宗室亲王、郡王已经多达一百九十四位,兵力难以估算,但起码不会低于三十万。
眼看冷战即将演变为热战,加上二百多个府的控制权丢失,李政和郑令尧也受到了其它权贵的施压。
只有维持现状,他们才能更好的维持现有生活,他们要的是权力和金钱,而不是战争。
黄昏前,所有亲王、郡王响应勤王电报,由李政等势力所控制的大明朝廷已经丢失三百二十四府,而整个大明也不过一千二百余府。
除了宗室,地方的保皇派将领也开始表态。
南中都指挥使,南国公(王瑄)王茂恭响应勤王电报。
渤海、大宁、漠北等地都司皆响应了勤王电报。
眼看大半财政丢失,李政与郑令尧狗急跳墙,对三大殿的广场使用了火炮。
不过担心伤害到朱仲检,他们只敢使用口径小于70mm的火炮进攻。
亥时,随着响应勤王的电报越来越多,北京紫禁城外也聚集了数十万计的抗议队伍。
他们不瞎不聋,紫禁城内的枪声和炮声持续了多久,他们都心知肚明。
尽管平日里他们以“反帝制”为口号,但当作为皇帝的朱仲检遭遇危险时,他们却还是站了出来,用行动来表态。
亥时三刻,迫于压力,李政下令军队停止进攻,并有序撤出紫禁城。
亥时五刻,李政与杨舫、张淮橞各退一步,李政交出开城门的祝敬等七十三人,同时辞去海军都督之职。
亥时七刻,李政向外发布电报,宣布自己辞去海军都督职,并解释了前因后果。
在他们的解释中,这次并非叛乱,而且燕山卫百户官祝敬等人谎称燕山卫和吉林卫挟持皇帝,故而引发冲突,双方死伤有限。
亥时八刻,杨舫、张淮橞等人以朱仲检的名义发布电报,宣布叛乱平息,祝敬等人以造反的罪名凌迟处死……
尽管李政暂时落了下风,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以户部丢失大半税源的结果。
宗室们占据不少府县,借此得到了一个个稳定的税源,地方的部分都司也是如此。
失去了大半的税源,加上宗室和保皇派都司不断扩充军备,以此想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权贵们在罢免李政海军都督后,则是扶持郑令尧开始扩军。
朱仲检被限制在了紫禁城内,杨舫和张淮橞手中二卫兵马也仅存五千余人,只能保护他的安全,护送他前往其他地方的想法则是成了一种奢望。
大明朝廷的权威经过这次事件而衰落,由于事情发生在壬寅日,所以也称“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后,大明朝廷还能掌控一百二十万军队,宗室们则是不断招兵买马,地方之前响应勤王的七个都司也同样招兵买马。
尽管从地盘、财政和军事上依旧是朝廷占优,但权贵们并不愿意打仗,所以热战并没有爆发。
时间很快从跌宕起伏的隆武二年迈入永历元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大明再无心将注意力放到境外,而是都放在了境内。
元年二月,李政任兵部兵马司侍郎职。
三月,蒋裘任海军都督,同月法国爆发革命。
四月,世界各国跟上大明脚步,开展军备竞赛。
这一年,由于丧失大半税源,大明军费占比财政收入从原本的17%上涨到34%……
随着军备竞赛展开,大明的军费进一步上涨到了38%,各国见状纷纷上涨军费。
九月,日本地区被煽动而爆发民族叛乱,海军联合日本都司镇压,死难者十数万,北京方面遭到宗室和地方都司谴责。
十月,南中及云南、四川爆发叛乱,很快被镇压,镇压结果不对外公布。
二年四月,李楙拔擢为四川布政司教谕,负责全省教育工作。
七月,胡粟被拔擢为安西副指挥同知。
十月,东洲南国余孽作乱,诸藩王不动兵,东洲都司仅三万六千兵力,镇压叛乱吃力,朝廷调海军大明洋三卫前往镇压叛乱。
十一月,北国宣布独立大明属国体系外,并举兵十二万向北洲三司发起进攻。
由于藩王侵占大量州府,所以此时的北洲都司仅二万四千兵力。
尽管武器先进,有海陆空军配合,但因为数量较少,仅击退北国军队后,便无力深入灭国。
腊月,朝廷增派东海、北海、南海等九卫兵马前往北洲覆灭北国。
三年四月初五,宁王朱庶濠起兵,以“天子受权臣郑令尧、蒋裘挟制”为由,率六万勤王军发起勤王。安王响应勤王,率四万勤王军在山南地区攻城掠地。
初六,朝廷谴责宁王、安王此举为叛乱,并让朱仲检发布谴责电报。
谴责同时,朝廷调派南军都督李敏中为平叛将军,调派湖广、河南、南直隶、四川等兵马镇压宁王叛乱。
新任西军都督张保率波斯、河中、山南等地兵马围剿安王。
接到调令后,四川未动兵马,只有湖广、河南及南直隶兵马被调动前往镇压。
南阳府及四周诸府百姓出逃,宁王占据襄阳、归德等府,朝廷官兵将其包围。
许多中原的资本商人,趁着战乱将物价上涨。
初十,开封各商城粮食遭到哄抢,物价不断上涨,一斤米甚至卖出了十文钱的高价,许多物资受到人为阻碍,无法运进湖广及河南地区。
许多民营工厂因为原材料受阻而违约变卖,大量工厂被兼并收购。
被收购后的工厂为了提升利润,开始以战争成本提高为由,将工人从每月三两的工价降低至二两。
闹事的工人被兵马司驱散,为了生计,大部分工人只能忍受委屈,继续工作。
由于军费提高,朝廷开始降低各种税收的起征点,加上物价上涨,大量中产阶级遭到朝廷和上层资本的收割而破产。
五月初二,宁王叛乱被平,宁王饮弹自尽。
朝廷俘虏叛军三万九千人,击毙一万四千人失踪七千人,官军死伤八千二百人。
六月,西军都督张保率军七万进入山南,在山南都司三万兵马的带路下,七万西军的钢铁洪流仅花费半个月时间就收复山南。
安王失踪,四万勤王军被俘三万,击毙、失踪一万余,官军伤亡不足四千。
官军用两场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夺回了南阳府和山南三府的实际控制权。
九月初二,英国公张淮橞在紫禁城巡视时被燕山卫一名兵卒袭击身亡,海军都督蒋裘趁机率军接管紫禁城,控制燕山卫及吉林卫兵卒。
越国公杨舫得知消息,脱甲割须并焚毁自己居住的房间,伪装吏员逃出紫禁城。
初二夜,蒋裘以朱仲检的名义发布电报,称杨舫指使兵卒袭击张淮橞,并畏罪自焚。
彼时朝廷兵威盛,各藩王兵马新募,武器生产缓慢,并没有立即翻脸,而是默不作声,都在积极发展军备。
腊月初二,蒋裘、郑令尧以朱仲检名义发布电报,令南国公王茂恭入京担任中军都督。
初三,王茂恭以年老为由推辞。
四年正月十六,蒋裘与郑令尧以王茂恭年老为由,罢免其南中都指挥使之职,同时调西洋等六支舰队屯兵察地港,
二十日,王茂恭迫于压力致仕,蒋裘与郑令尧任命王茂恭之子王德为南中都指挥使。
四月,胡粟擢升安西都指挥使。
五月,背景薄弱的李楙难以升迁,他开始以教谕的身份来影响四周的百姓。
彼时由于全国范围的工价降低,工作时间增加,工人们怨声载道。
李楙的学说,很快得到了工人们的认可。
七月,郑令尧为解决财政问题,宣布将农业税征收起点下调到户均三十亩,地方上引起了不少骚乱,但都被镇压。
作为大明七大粮仓之一的成都平原受祸害最严重,而20%起征的农业税则是令农民苦不堪言。
八月初九,李楙作为四川布政司代表前往京城讲述四川百姓压力,但并未得到重视。
期间,李政见到了李楙,十分赏识他,并将他留下,平调礼科都给事中。
在北京期间,李楙并未宣扬自己的学说,而是改变口风,谨言慎行。
九月初二,在公众视线中已经死去快一年的杨舫于吉林发布电报,控诉蒋裘买凶杀人,将英国公张淮橞枪杀后嫁祸于自己。
同日正午,杨舫发布《奉天勤王檄文》,其中以:“国家养民三百载,吾军民世受世武帝恩泽,今国家危难,天家存亡朝夕之间,吾军民虽死何憾。”为由,起兵勤王。
九月初三,大宁、漠北各地军队响应越国公杨舫号召,起兵勤王。
九月初四,辽东都指挥使曹孟明被麾下武官所杀,辽东响应勤王!
事发突然,蒋裘与郑令尧只能来得及封锁山海关到居庸关沿边军事要地,同时调中原兵马北上驰援。
十月初五,杨舫通电全国,宣布勤王军将于正月十六进攻北京,希望北直隶百姓撤离当地。
彼时北直隶百姓约三千万,得知消息后,三千万北直隶百姓开始大规模撤离,资本则是趁机兼并大量民营工厂,同时哄抬物价,朝廷调西部和南部官军北上。
正月初二,朝廷在山海关到居庸关防线屯兵三十二万,与之对垒的勤王军则是二十四万。
除此之外,朝廷在朝鲜鸭绿江南岸还有六万军队,随时准备渡江奇袭辽东。
期间,杨舫几次派人营救朱仲检……未果。
战线上,勤王军士气高涨,而官军则是因为心知肚明而士气低落,每日的逃兵数量多达数百人。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双方僵持个一两年,官军的阵地上恐怕就没人了。
由于关外资源充足,所以杨舫并不着急进攻,而且在僵持中等待机会。
官军数量一百二十万,即便经过几年军备竞赛而上涨到二百万,可如今近四十万用于东北对峙,其它地方的兵力毫无疑问会变得十分薄弱。
这样的薄弱,对于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野心家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
“砰!”
三月初七,在北方对峙近半年后,广州齐王电报全国勤王,率军四万开始攻掠广东,朝廷急忙调兵平叛。
十二,凉王宣布勤王,开始攻掠碛北。
十五日,雍王开始攻掠西海。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不到半个月时间,大量宗室开始举兵,他们以“勤王”的借口扩张地盘,东洲、北洲、南洲、昆仑洲部分地区失控。
随着朝廷的兵力被不断调遣,二百万的兵力与如此庞大的疆域相比,相形见拙。
四月十五,郑令尧宣布扩军三百万,军费占比财政从降低税收起征点后的22%,重新上涨到了40%……
五月初二,北线的勤王军突然发动进攻,燕山防线岌岌可危。
五月初十,李政重新被任命军职,以兵部侍郎及中军都督府的身份前往燕山接管防线。
李政抵达燕山后,他开始着手从三十多万人里挑选出贪婪之辈。
他发军费四百万,挑选敢于出防线作战的士兵,最后挑选出四卫一万两千人。
尽管知道己方不是正义之师,但在每人三百多两的犒赏下,所谓意志与道德不过是虚无渺茫的东西罢了。
在李政的指挥下,这一万两千人游走于各个防线,给予了勤王军猛烈的还击。
相比较心虚而不想作战的其余三十万官兵,唯利是图的这一万两千人反倒是成了勤王军最大的对手。
这一切,被李政带来的李楙尽收眼底。
“引之,老夫这一支尖兵如何?”
坐在昔年燕山行宫的皇帝宝座上,六十多岁的李政得意似的询问李楙。
彼时的李楙褪去了几分土气,眉宇间似乎有些说不完的担忧。
面对李政这个被世人称呼为“国贼”的人物,李楙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天下之大岂无材勇。”
“都督之手段,下官叹为观止……”
李楙这般说着,可李政却看出了他的镇定,故此不免好奇道:“看来在你眼里,老夫这支尖兵估计不足以令你惊讶。”
“老夫倒是很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军队,才能令你真正刮目相看。”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李政愈发欣赏起了李楙,同时也了解了他的能力。
他不仅仅善于文章和理政,在领兵打仗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尽管他从没实实在在的带过兵。
“刮目相看吗?”李楙听到这几个字沉吟不语,但眼睛却从暗淡变得逐渐明亮。
良久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道:“灵魂、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