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者:木允锋   我有一个聚宝盆最新章节     
    第177章 祖宗之法不可变!
    南京。
    “简直荒谬,他以为他是谁,江南之主吗?”
    代理礼部尚书贺世寿,看着堵胤锡带来的信。
    当然,是给监国的,但监国其实不怎么管事,毕竟她还在守孝,所以看完知道与她无关之后,就很失落地甩给马士英,剩下就是马士英为首的内阁和九卿廷议来处理了。监国朝廷建立之后,目前政务处理依旧延续了廷议制度,依旧是阁臣和九卿共同商议,而且也不准备改变,事实上这个制度在目前来讲完全符合各方利益。
    没必要改变。
    而且廷议本来也是明朝后期面对重大事务时候通用的惯例。
    崇祯就经常召集内阁和九卿这样廷议。
    首辅都得廷议决定。
    至于杨丰的开价……
    第一,收复南京后,左良玉抢的银子全归他。
    而粮长是通过划片,在每万石税粮的片区内,由土地最多的担任,由他负责征粮,准确说是里甲负责带着民夫把粮食送他那里,他送指定官仓,这个倒不重要,朱元璋这套的关键就是南京属于水运中心,所以运输相对简单。
    左良玉抢的那些银子肯定归他,然后由他主持分配,毕竟高杰等人都还在等着,而且杨丰在分配方面称得上信誉卓著,后者也接受他的分配。
    尤其是对于苏松常嘉湖杭这块可以说士绅的核心区来说,因为他们最重要产业都是纺织,大量农田实际上种的是棉花,是桑麻,不产粮食。而他们的粮食大量从湖广运来。而杨丰要恢复征粮,因为距离关系,向其他各省的推行肯定不快,南直隶肯定是第一批,其实一条鞭法没有真正完成全国,南直隶是真正完成的,但部分省份依然收粮,所以也不可能从别的省开始。但问题是这一带大量农田都种经济作物,根本不种粮食,而种田的佃户也不会高价去买外地粮交税同时种棉花。他们会自己种水稻,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然后这些地方的纺织业会面临原料短缺,外省原料就会涨价,士绅们在纺织业上赚的钱会锐减。
    第二,恢复税收征粮。
    甚至外省纺织业趁机崛起。
    这些文臣和他们背后的士绅们就算眼馋,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比如山东。
    三次而已。
    话说朱元璋定的,那就没有对士绅好的制度。
    这个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重要的是……
    这,这就只能说是无理取闹了。
    而且征银需要佃户卖棉花卖粮食换银子来交税,作为控制贸易的士绅还可以压榨一次,但直接收粮食就没有他们压榨的余地了。
    准确说全面恢复朱元璋时候的税收体制,即完全废除一条鞭法改革后的征银,在地方恢复粮长制度,并由粮长征粮运输到官仓。
    他们的原则就是牺牲那些勋贵来满足杨丰的胃口,至于合法性的事情这个更好解决,城内勋贵都附逆了,他们都把左良玉部下大将请到自己家,让自己的女人在床上伺候了,这还不算附逆那怎么才算附逆?
    就算有铁券也不行啊!
    铁券就免三死,免一次划一道,三次划完就作废。
    但是……
    认命吧!
    这個没什么悬念。
    尤其是他那个是由粮长负责征税的。
    他们肯定认命。
    这个制度很坏。
    等进城就是给他们一人找三十项死罪也没问题,再说附逆本来就不在免死范围,所以要么砍头抄家,要么别再纠缠你们的银子。
    收不够自己补啊!
    必须收够一万石。
    缺多少自己就拿粮食补多少。
    这他玛完全是祸害士绅的制度啊!
    当然,有些好处,比如粮长做好了可以当官,甚至洪武朝尚书都有从粮长提拔起来的,但问题是现在地方够资格当粮长的士绅,有哪个缺官做?谁不是举人进士,谁家不是世代簪缨,缺这个不值一提的机会吗?
    而且想想就知道,杨丰不会简单拍脑门子就想这么做,这个家伙在山东就搞人口普查,田产普查,所以他改回征粮是假,借机会搞人口和田产普查是真的。而且山东士绅家奴婢超过法定数量的都要交丁银的,每个奴婢都是有人头税的,他清查完肯定也要江南士绅交人头税……
    后者僮仆数千的一堆啊!
    每年光给奴婢交税就得交几千上万石。
    不交就释奴。
    不释奴就交税。
    不想释奴也不想交税,那这都是你的义子义女,以后都有权分家产。
    这是一套组合拳。
    另外这个制度也毁了地方官员一个最重要的捞钱手段,火耗这个东西直接没有了,火耗是收的银子重铸之后的损耗,他都不收银子了,哪里还有什么火耗?虽然征粮也有损耗,这个东西是自古就有的,雀鼠耗嘛,南朝大臣看着家奴一车车往家里运粮,疑惑地问都是从哪里来的?家奴回答雀鼠耗,大臣笑着说道,好大的雀鼠啊!但问题是收粮的是粮长。
    不是地方官员。
    地方官无权收税。
    而粮长缺了粮食要自己补的,他也不会搞这个。
    那地方官吃什么?
    他还有第三。
    恢复矿监和税监。
    这混蛋就喜欢戳江南士绅肺管子啊!
    一套恢复朱元璋的恶政,一套恢复万历的恶政。
    他不知道当年为了矿监和税监死了多少人吗?
    而且矿监税监还是太监,他准备向皇帝上奏,请皇帝陛下把王承恩派来当这个税矿总监,而且这个总监只对皇帝负责,甚至监国都无权管,他的性质算是皇帝陛下派来监督监国的。当然,实际上只听他的,毕竟他可以让李自成替皇帝给王承恩发圣旨,而一旦设立,那各地海陆关卡,各地工商业税,统统都归税矿总监来管。倒是税收可以按照万历时候规矩,一半进户部然后剩下一半里面再一半送皇帝,或者说送给李自成。
    好吧,还有李自成一份。
    所以想想就知道李自成会不会支持他。
    而剩下的留监自用……
    毕竟干活得给钱。
    太监们冒着被烧死被扔长江被诬陷为盗贼杀死的危险,不给钱是不行的。
    万历时候税监矿监的税收并不是真的全归万历,他能拿到的就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而已,大头归户部,剩下是办事的太监们的。
    杨丰要恢复这个制度。
    他就这三项要求。
    但光这后两项,就已经足够让江南士绅忍无可忍了啊!
    马士英淡定地看着一片怒色的衮衮诸公们。
    他一点不怕。
    就冲着他扶公主做监国这一点,杨丰就算来捉他这个逆首,最后也一样会少不了他的好处,杨丰现在就是故意借这件事敲诈江南士绅而已。这两项改革或者用杨丰的话说王政复古,恢复大明祖制,万历也是祖制啊,他难道不是崇祯祖父?祖宗之法不可易,大明之所以闹到现在这种地步,就是因为把祖宗之法改了,这祖制能改吗?大明皇帝的合法性就是太祖高皇帝,把祖宗之法改了当然要社稷动摇,现在恢复祖宗之法才是让江山稳固的最好办法。但就目前这种局面,想恢复其他各省的,那真是个长远任务,也就是南直隶,说白了杨丰在报复南直隶的士绅们,后者当初不愿意给他银子,那这次他就让这些家伙刻骨铭心。
    三百万不给?
    那以后就一年三百万吧!
    “诸位,老朽忠心为国,却不想引来这场祸事,老朽是无话可说了,若杨丰真奉旨前来,抄家凌迟老朽都认了。
    死就死吧!
    老朽无愧于心,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了。
    只是连累诸位了!”
    他一副我摆烂了,你们随便的架势叹息道。
    贺世寿和户部尚书张有誉鄙视地看了看他……
    都是这个混蛋害的。
    当然,他们也知道,其实根本原因是他们太心急,他们太急于搞出这个监国结束这场战争,避免他们的财富被洗劫,所以根本没往更深处想,匆忙就跑来接受了自己的官职,结果现在统统成了逆党。
    “用宾,丰生究竟欲何为?”
    刚刚赶到并代理右都御史的刘宗周捋着胡子,摆出一副尊长姿态问一直不说话的杨观光,不过他这时候的年龄的确可以摆出这样姿态了,他算是目前浙江士绅一致尊崇的元老,自然要作为浙江士绅的代表在监国朝廷有一席之地。
    至于贺世寿和张有誉一个丹阳一个江阴,加上金声,南直隶在六部占了三个尚书,右都御史给了代表浙江利益的刘宗周,而袁继咸已经奉召赶来,作为江西士绅代表加入内阁,并兼工部尚书。
    总督湖广江西已经给何腾蛟。
    所以实际上就是南直,浙江,江西三省控制监国朝廷。
    山东当然也得有一席之地。
    杨观光就行。
    等收复南京,史可法肯定不能再当这个兵部尚书,可以给他个大学士,高弘图肯定也得给个大学士,剩下那些另外安排,像那些河南,山陕这些地方的统统滚蛋。后台都没有了,还留着他们干什么?尤其是山陕北直隶的,更是全都踢出去,留出位置分给闽粤湖广等省的。
    “蕺山先生,晚辈的确对此一无所知。”
    杨观光坦诚地说道。
    他真不知道。
    再说这件事本来就属于突发,杨丰自己也只是当机立断,或者说拍脑袋想出,其目的就是敲诈,或者说逼一逼江南士绅,看看他们底线是什么,成不成并不重要,但要看他们能不能忍,如果能忍……
    这都能忍?
    那过一两年再加码。
    真的,如果他们连这都忍,哪怕仅仅答应下来,然后以后想办法拖,也意味着他们不敢反抗,他们都不敢反抗了为什么不再逼一逼,得寸进尺?
    “用宾,山东群贤难道就任由他胡闹?”
    贺世寿愤然说道。
    杨观光忍不住笑了,他看了看这些家伙,这些其实都是老臣,他在这里面属于最年轻的,而且资历也最低,更别说刘宗周这种元老级别的,但很显然这些老家伙们还没清醒清醒,对现实的了解还不够清楚。
    “诸公,你们搞错了一件事,不是我们山东士绅推的杨丰,而是杨丰带着我们,我们需要听他的,而不是他听我们的。还有,诸位难道现在还不明白大明已经不是我们说了算吗?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江南能偏安一隅已经算是侥幸了,若无杨丰挡住建虏,此时多尔衮已经在这南京要诸位剃发易服了。若无高杰,黄得功等人在此守住,此时刘良佐与左良玉手下的二十多万乱兵已经洗劫江南,在各地屠城了,都已经是乱世了,还计较些钱财之事?
    我们为何听杨丰的?
    莱阳城破,张宏德父子皆死,家产被杨丰拿走,土地被其宗族瓜分,这就是斤斤计较的下场。
    他的确搞出些对士绅不利的,可我们都接受了,因为与张宏德的下场相比,一些钱财上的损失真不算什么,他清查我们田产,一年多交几百两银子的税而已,与那些满门屠灭的相比,这算得了什么?河南赤地千里,那些埋骨沟壑的世家大族,就算再想多交点税,以换取保护,难道还有机会吗?
    既然身处乱世,咱们又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那就得守这乱世的规矩。
    乱世的规矩是什么?
    用杨丰常说的话,下笔千言,终不如鸟铳一杆。
    诸位若不答应,不出十天他就带着圣旨来抄家了,高杰,黄得功这些会毫不犹豫为其前驱,别想他会给诸位什么面子,他连房海客都想杀就杀,蕺山先生,您不会觉得他不敢杀诸位吧?”
    他很坦诚地说道。
    老家伙们愕然地看着他。
    “诸位,他只是提议,就算咱们答应了,也得些时日去做,三五年也完不成,更何况以改银为粮为例,这一条鞭法也不过才推行数十年而已,如今改回来也不算错。至于税监,神庙时候也不是没有,虽说闹出些事,但终归也没酿成大乱,江南士绅也不是说就忍不了,如今正是非常时期,不妨先答应他再说。
    说到底他有圣旨。
    他有兵马。
    这兵马加圣旨,我等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如何相抗!”
    马士英在一旁笑着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