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同国
作者:木允锋   我有一个聚宝盆最新章节     
    第190章 大同国
    凌迟完多铎的杨丰,紧接着到京口迎接了懿安皇后。
    当然,他实际上是来迎接懿安皇后的。
    凌迟多铎只是顺便。
    而我大明懿安皇后虽然是历经两帝,但其实还不到四十,她是十五嫁给天启,今年才三十八,虽然在多尔衮手中做了大半年俘虏,但实际上一直没受什么欺辱。毕竟多尔衮打着的旗号是崇祯已经遇害,现在西安那个是假的,他是受大明嗣君也就是朱慈烺的邀请,兴义师入关为大明平乱。
    至于占据京城……
    割让的。
    这是给清军的酬劳。
    以当年宋金分界线,这条线以北都给我大清。
    理论依据当然是这原本就是当年金国的,我大清之前自称后金,当然有理由恢复金国疆域。
    而西安就不用说了,那属于闯逆扶持傀儡的伪政权,至于江南监国朝廷则属于被奸臣杨丰为首控制,抗拒大明皇帝的割据势力,佯为忠臣,实则行割据之事。
    然后以宁南伯左良玉为首的忠臣义士试图拨乱反正。
    但惨遭毒手。
    当然,这都是他们自称的,用来忽悠控制区的,但实际上朱慈烺始终没有以大明皇帝名义发任何旨意,多尔衮替他发出的那些,因为没有他的签名,在不能行玺的情况下,也统统被视为伪造的。但无论如何,多尔衮终究得维护这个哪怕自娱自乐的理论体系,而北方投降的包括吴三桂等实权派,也靠着这个理论体系忽悠属下。
    说忽悠也不对。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但无论如何,有这么套东西终究颜面上好看些,还能有个牌坊立着。
    这种情况下对张嫣也罢,对朱慈烺也罢,都需要保持起码的礼节,甚至朱慈烺偶尔还被安排露個面,多尔衮牵着他的手,然后一帮投降的官员欢呼明清兄弟一家亲,而张嫣也被多尔衮单单拨了一处宫殿,就这样直到作为交换品被送到宁海城……
    京口。
    “豪格没把大玉儿杀了?”
    杨丰饶有兴趣地问正是好年龄的懿安皇后。
    这可是全国海选的。
    尤其是明末政客都喜欢在民间偷偷选人培养,然后送进宫当内应,所以明朝后期这些后妃都是真正绝色,这可不是我大清只限于旗人,所以选择范围严重受限,以至于成色暴跌。
    几千万少女里选出的,和几十万里面选出的可不是一个级别。
    “柱国为何有此问?”
    张嫣笑得很嫣然地说道。
    “好奇而已。”
    杨丰说道。
    “那想来多尔衮也与柱国一般想法了。
    老身去宁海城是多尔衮亲信何洛会率领三千兵马护送,在路上的确遭遇过据说反贼,至于那大玉儿回去路上还会遭遇多少反贼,就非老身所知。倒是柱国对其称呼颇为有趣,据说这还是她闺名,过去别说是大明民间,就是建虏里面知道的也没多少。
    柱国从何得知?”
    张嫣拿团扇遮嘴,明显笑得很开心地说道。
    话说民间谣言,都已经编造了无数版本杨柱国和大玉儿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懿安皇后这笑容也很正常。
    “呃,这个,是神仙告诉我的。”
    杨丰厚颜无耻地说道。
    “连她与那多尔衮私情?”
    张嫣说道。
    “这个倒是用不着神仙,就算建虏里知道此事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也不是很在乎这个,据我推测,她回去后很可能会下嫁多尔衮,以此来巩固双方的同盟。”
    杨丰说道。
    “太后还能下嫁?”
    张嫣惊愕地瞪大眼睛说道。
    “当然能,大玉儿一家三代都给黄台吉做妃子,再有个太后下嫁又有什么大不了?如此多尔衮与大玉儿地位都稳固,福临更不用怕被踢开,无论他在哪里,他新爹和旧妈都能保他依旧是皇帝,两黄旗也可以说,这皇位依然是黄台吉后代的。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杨丰笑着说道。
    “如此岂非掩耳盗铃?”
    张嫣说道。
    “就是掩耳盗铃啊,只是这年头谁不是掩耳盗铃?不掩耳盗铃又怎样,在这混乱的世道,一样都是苟着,掩耳盗铃过一天算一天吧!”
    杨柱国很惆怅地看着天空。
    他身后那些同样前来迎接懿安皇后的官员士绅们,全都深有感触,就连张国维,甚至带兵的陈子龙,许都等人也一样,被杨丰一句话搞得码头上气氛都黯然了。掩耳盗铃,大家都是掩耳盗铃的苟着,北边我大清掩耳盗铃,无视皇帝被俘虏的事实,继续让一个已经落入敌人手中大半年的小孩当皇帝。南边也掩耳盗铃,把个十五岁少女弄到皇宫里当监国,而且南北还一样都在给这种掩耳盗铃拼命解释。
    北边当然是忠心了。
    忠臣不事二主,福临只要活着一天他都是我大清的圣主明君。
    无论他在哪儿。
    南边实在不好解释,就干脆借势故意削弱皇权,正好各地耆老会需要争取更大权力,先造势再说,浙东文人们甚至已经开始宣传泰西女主了。
    实际上此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到过广东。
    就是虎门冲突。
    两艘英国船到澳门,原本想通过葡萄牙人和大明贸易,但被葡萄牙人设计坑了,不明情况的英国人恼羞成怒,回归海盗的老本行。消息灵通的浙东文人们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已经死了快半个世纪的伊丽莎白,开始出现介绍她的……
    当然,内容与她无关。
    明朝有着发达的出版业,什么版权,盗版,跟风,工作室全有,西游记火了立刻就出东游记,北游记,南游记,后面俩是一个人写的,不过准确说是一个工作室写的,速度快的几天一本。所以与伊丽莎白没有任何关系的伊丽莎白的故事,已经以伪游记方式上市,名字当然也不是伊丽莎白,但写的的确是英国。
    谙厄利亚。
    至于这个读音究竟是怎么音译而成已经很说了。
    明朝对这些海外国家音译,除了部分早就有的,新知道的可能是粤语音译也可能是闽南话音译,甚至还有可能是这些方言音译都属于二译三译,都不一定是从原主语言音译。
    如果闽南话音译拉丁语英国,然后再转成汉字再用官话转读,那就更别指望找出和现代接近的了。
    当然,英国是确定的,毕竟这个名字就标在地图上。
    不得不说浙东士绅为了掩耳盗铃也做足了工作。
    自有大儒辩经啊!
    只要他们选择接受一个统治者,自然就会为这个统治寻找法理依据。
    在一片黯然中,懿安皇后登岸进入镇江城,接下来她将转乘马车前往南京,因为入冬风向已经转为西北风,再继续坐船向南京风向不利。而杨丰当然带兵护送,他暂时还不准备回山东,主要是银子太多,处理起来需要时间,这可是将近两千万的巨款。另外还有各地秋收的粮食,除了苏州士绅必须给的两百八十万石,他还在湖广,江西收购不少粮食,现在已经开始向山东运输。
    这两省,尤其是江西,是目前大明受战乱和天灾波及最小的。
    当然,也一样遭受天灾。
    明末就没有不遭灾的省份。
    镇江。
    行宫内。
    “大同国?”
    杨丰拿着面前的小册子。
    他面前的镇江知府,一脸惶恐地站在那里,而一个年轻人,则老老实实跪在杨柱国面前。
    “回柱国,这是半个月前,在镇江城内售卖的,学生虽流寓镇江,但一直心忧国事,于书店偶然遇到,原本以为是向慕大同之世,劝人忠义者,却不想尽是些无君无父之言,学生担心这妖书继续传播,恐有愚民为其所惑,故携此书前来检举。”
    那年轻人一脸忧国忧民地凝重说道。
    镇江知府强颜欢笑,堆起满脸笑容向杨丰一拱手。
    “柱国,一本书而已,或许有些狂言也无足挂齿。
    如今书商都如此。
    这些只为卖钱的,都喜欢弄些耸人听闻的东西,不然没人买,但也只是为了银子,要说他们有什么别的心思,这个就笑话了,写这些书卖的,都是些不得志秀才,甚至童生,被雇了胡编乱造而已。
    连名字都轮不到,多数都是书商名字。”
    他说道。
    话说他也没想到突然发生这种意外。
    杨丰护卫懿安皇后入住行宫,紧接着这个年轻人就上门检举,杨丰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自然有权接受民间检举,事实上他到哪里都鼓励民间向他检举,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拿着这本大同国,检举作者蛊惑人心,意图以妖书搅乱大明。不过这件事本身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书在明末的江南真不稀罕,那些书商为了赚钱,都是编得耸人听闻些,不把内容写的夸张点没人气啊!
    反正就是编呗!
    “狂言?”
    杨丰冷笑一声。
    紧接着他仿佛很投入般翻看着。
    至于为什么说仿佛……
    这他玛是他自己编的。
    他编的这本大同国,内容除了介绍目前各国大致的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改进了黄宗羲那套,后者书院议政,他直接改成耆老会和书院两级体系,把皇权踢到一边,天子垂拱而治,当个盖章机器就行了。总之以黄宗羲的设想为基础再加上目前各地现实,还有欧洲如荷兰制度做参照,自己编出一个幻想中的大同国。然后让自己手下,通过层层转售最终落到镇江一个书商手中,而后者最先在镇江出售,不过这时候应该已经流传到苏州了。
    明朝发达的出版业,民间极高的识字率,让这本小册子迅速泛滥。
    盗版已经有了。
    他手里这本明显就是盗版,估计是这个安排的人今天才刚买。
    之前他印的那批正版已经卖完。
    “这可不是狂言,都有根有据,不但引经据典,且都有泰西做参照,更何况各地耆老会都有,不少地方书院也的确成了士子指点江山之地,昨日在扬州还有几个书院学生堵着耆老会,要耆老会掏银子修缮受损书院。
    这是故意的。
    有人故意散播出来蛊惑民心。
    咱们都是陛下忠臣,虽然形势所迫不得不容些权宜之计,但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先撑过这段日子,局势稳定了还是得回到正途。
    大同国?
    别忘了咱们的国号是大明。
    此风断不可长,立刻查抄各地所有书店,有此书者一律查封,按照有一本罚一两来罚银,待交完罚银才许重新开业,另外民间持有者,限一个月内都交给学官,然后当众焚毁。一个月后许民间检举,私藏者一本罚银二十两,杖二十,检举者赏十两,另外追查其书商作者,以妖言惑众论处。”
    杨柱国恶狠狠地说道。
    紧接着他看了看那年轻人……
    “至于你,既然是生员,以后就跟着本官吧!”
    他说道。
    “谢柱国栽培!”
    年轻人赶紧说道。
    知府也赶紧答应,然后匆忙离开了。
    杨丰一脸深沉地玩着他手里的大同国。
    “得加速啊!”
    他感慨地说道。
    封禁?
    我大明的封禁相当于热搜头条。
    真的,不封禁反而好些,毕竟这个时代缺乏有效的广告手段,哪怕书籍也有一定的地域局限,传播扩散的速度相对较慢,但明朝有一个全国性的广告手段……
    邸抄。
    只要是朝廷的封禁,会和朝廷的其他政令一起,通过驿站系统,向全国所有城市发出,而各地那些抄邸报的,又会将自己从官府抄写的邸报,送到那些士绅手中。后者会立刻知道大明出了需要封禁的书籍,那么结果就是所有士绅都会去专门购买,而各地书商会立刻涌向源头然后采购带回去。这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广告,所以明朝封禁李贽封禁到遍布士绅后宅,甚至连女人都崇拜他。
    这不是封禁,这是广告,没有我大清抓住杀全家的果决,封禁到最后结果就是全国泛滥。
    的确得加速了。
    这时候各地士绅已经踏出了实际的脚步,相反理论体系还没跟上,毕竟各地士绅追捧的学派不同,对目前局势的理论解释也不同,那么就需要一个让他们豁然开朗的东西,让他们抛下心中最后那点负担,真正向着新时代的曙光前进。
    至于杨丰……
    当然在前面拿着大棒等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