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夏宋拒白秩北伐,柔然衰天赐中兴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614章 夏宋拒白秩北伐,柔然衰天赐中兴
    刘裕代晋立宋,是因为军功之伟,又招降了北方顶级豪门白氏子弟,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
    短短几年的时间,天下由夏晋对立,走到了晋亡夏乱,柔然虎视,胡夏僭越,高句丽兴。
    就在白秩决定暂避锋芒,退回河北之后。
    不过两年的时间,就丢失全部河南之地,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解决了北方的威胁,早晚是可以拿回来的。
    始隆十八年,就在刘裕攻陷洛阳之际,白秩出兵北伐柔然。
    这时候,社仑已死,大檀成为了新的可汗。
    白秩亲自领兵二十余万,兵分两路,向柔然发动了进攻。
    为了彻底将柔然打趴下,白秩取出了匠作院的新作,马镫马鞍马蹄铁。
    这三样骑兵利器,是夏景帝白然时期,由匠作院发明的,但因为那时候夏国已经是北方的霸主,就将这三件东西封存。
    因为自从柔然出现的这几年里,六镇子民深受其毒害,年年叩关,六镇的百姓早就想出击了。
    如今北方出现了匈奴、鲜卑式的国家,是时候拿出这三件利器。
    如此收获,完全抵消了白秩这次北击柔然的支出。
    如今白秩摒弃了以往的成见,向六镇发出征召令,于是六镇子弟纷纷携马参军,只希望夺取军功,重振六镇。
    白秩率军追至兔园水,然后命令各军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
    在并州训练了五个月后,白秩开始誓师北伐。
    然才高兴没有多久,白秩就突然于盛乐崩逝,享年六十岁。
    十二月,满载而归的各军于盛乐汇聚,经过统计,这次夏军斩获柔然首级十余万,俘虏部民三十余万,缴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大概有数百万之巨。
    等走到长城之内,五原之外时,白戍等人才为白秩发丧,一时间大军呜咽之声此起彼伏。
    在夏国百姓知道了白秩所作所为后,大量士子官员如丧考妣,仿佛心中的信念轰然倒塌。
    大量底层的官员,纷纷遁入空门,寻仙访道,念经吃斋,只希望找回自我。
    白秩带领的二十万夏军已经深入了草原,正在与柔然数十万大军大战于盛乐。
    始隆十八年正月,白秩从六镇招募士兵,招募了十多万骑兵,均备足了骑兵三利。
    始隆十九年,这时候刘裕已经攻入关中。
    大夏丧师丢土,实非他没有能力之错,而是大夏的风气,容不下他这种无德之人。
    柔然原本鼎盛的国势,突然之间情转直下,一时间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
    六月,穷极全国之力,鏖战大漠一年之久的白秩终于击败了大檀所部,数十万柔然兵四散溃走,大檀也率部西奔。
    虽然白秩背弃家主,手戮亲族,弑兄杀侄,但登基为帝后,也不失为一个好君主。
    随军的白戍在陈法然等大臣的建议下,按下不发丧,只管以白秩的命令,下令南归。
    一些道德君子无法接受自己引以为荣耀的白氏发生如此丑事,竟然承受不住压力而自尽于学堂。
    只是受限于之前与朝廷反目,无法出兵。
    于是大夏一时间避世之风盛行,士林中皆以做官为耻,以辞官归隐为荣。
    所以不乏有弃印而去的牧守县令,导致当时的大夏竟然出现了“官荒”。
    “三学”士子不愿出仕,白氏诸子被屠戮,三学一时间风声鹤唳,不复以往繁荣之景。
    大量的名士高儒弃淇阳而去。
    好在白秩有足够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手段,重新恢复了学堂,大力招收寒门子弟,并重用愿意为他所有的世家子,勉强撑过了“官荒”。
    后来平定了河北,让许多百姓捏着鼻子认下了他这位无德之君。
    如今北却柔然,缴获颇丰,巨大的名望,让世人忘却了他背宗的前科,纷纷为其哭泣。
    十二月二十日,班师大军走到晋阳。
    随军的齐王白戍在尔朱新兴、万俟问及等北征将领的簇拥下,宣称白秩留有遗诏,以白威无德无功为名,废黜其太子之位,改立白戍为太子,择日登基称帝。
    同日为白秩上谥号“明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
    立庙“世宗”,是为夏世宗明庄皇帝。
    然正在淇阳的太子白威并不承认白戍的称帝,同样在淇阳为白秩发丧,并宣称白戍是矫诏。
    于是白威也在陈法然等文武群臣的拥护下,于淇阳登基为帝,同样为白秩上谥号“明宣”,立庙“世宗”。
    始隆二十年,白戍从晋阳出发,以尔朱新兴为镇南将军、河东都督,从高都攻打河内,进而攻击淇阳。
    又以万俟问及为镇东将军、冀州都督,向东攻打邺城,图取冀州,歼灭白威赖以为继的冀州军。
    自己亲自领兵,过上党,直插淇阳。
    三月,尔朱新兴攻破高都,但攻打野王失利,停滞不前。
    不过白戍的主力却攻势甚猛,因为手下都是北伐的精锐军,白威手下的冀州兵根本无法抵挡。
    三月二十五日,白戍抵达淇阳城外,自己进驻了淇阳西边的护国寺,在此立下营寨,麾下大军将淇阳团团包围。
    并派出使者,进入淇阳,言明自己不想淇阳遭受战火,也不想屠戮群臣,所以让白威自己投降,不要螳臂当车。
    三月二十九日,白戍攻克皇陵,将白秩尸首安葬于此,并修明庄陵,邀请城中文武前来拜揭。
    白威愈失臣民之心。
    五月,万俟问及领兵攻破了邺城,淇阳城内的世家根基被破,人心惶惶。
    五月二十日,在陈法然、王问道、张为民等大臣的逼迫下,白威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民心,于是在宫中自缢而亡。
    陈法然等人带着白威的遗体,开城投降。
    白戍自此入主淇阳,正式成为了大夏新帝,并改今年年号“天赐”。
    天赐元年六月,因为遭遇大败,加之原先投降柔然的高车等西域诸国,趁机纷纷脱离柔然,向大夏递交降表,柔然元气大伤。
    柔然可汗愤悒发疾而死,其子吴提继立,号敕连可汗。
    六月二十一日,吴提可汗遣使贡马通好。
    天赐二年,白戍出兵攻打背叛大夏,自称刘氏后裔的胡夏赫连勃勃。
    夏军于陕川北部,击败了赫连勃勃的大军,尽收河套地区。
    此时的赫连勃勃已经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攻占了长安、击败了北凉,夺取了西域南路,建制称帝。
    关中只有天水一部,还有白成等夏人驻守。
    天赐三年,赫连勃勃病逝,其子赫连昌击败众位兄弟,成功登基为帝。
    但因为胡夏诸子之间的攻伐过甚,实力大损,被白成、冉亮发觉,出兵攻破了长安,擒获胡夏皇帝赫连昌。
    赫连昌之弟赫连定在平凉僭称帝号,胡夏势力退出关中。
    五月,白戍命秦王白成、都督秦、雍、凉三州诸军事的冉亮出击胡夏。
    成功于姑臧擒杀赫连定,胡夏自此灭亡,政权仅存在数年。
    天赐四年
    白戍派遣万俟问及东却高句丽,成功将高句丽赶出平州,兴复辽东郡。
    眼见大夏举事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