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西北定突兀来信,长孙论瓦岗之义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699章 西北定突兀来信,长孙论瓦岗之义
    武德元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大败薛仁杲,将其俘杀,平定了西北广大地区。
    除了凉州的李轨,整个西北,已经全在唐皇李渊手中。
    而刚刚平定了薛仁杲的李世民,还没有休息片刻,就接到了一封从长安而来的书信。
    “左仆射白槐?他给我来信做什么?”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手中白槐命人传给他的书信。
    虽然白槐与李渊是好友加君臣,但白槐与李世民却没有多少交际,只限于世侄、藩臣关系。
    顶天了,就是李世民的妹妹李英嫁于了白槐的次子白宾,但交际实在算不上太多,也不算太亲密。
    展开书信,仔细阅读后,只见李世民眉头紧蹙,手指不断在桌子上敲打,显然是在纠结。
    正好这个时候随军的长孙无忌进来,看到了李世民的样子,询问道:
    “按理说如今陇西已定,大唐形势一片看好,何事能够让秦王殿下如此焦虑?”
    见李世民疑惑,长孙无忌便说出了同意的原因:
    但长孙无忌知道,若外部压力一旦消失,这种情况将会发生变化,到时候,拥有巨大威望和军功的李世民,会成为李建成最大的心病。
    李世民不是傻子,同样也明白这個道理,但让他现在停下脚步,就此做一个闲散王爷,他做不到。
    “为何?此事终究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李密在关东掀起风云,也不过鲜附之疾,本王也能须臾平定。”
    “最后,殿下不觉得如今的你,军功太盛了吗?”
    “而且本王不相信以父皇的睿智想不到这其中的深意,定是父亲故意放其东去,给王世充添堵,以免留他在长安搞小动作。”
    虽然如今李世民并没有抢夺李建成太子之位的想法,两兄弟的关系还算是和睦。
    “就以白氏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及白仆射与陛下的关系,今后不管如何,交好白氏都会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
    “依照白公信中所言,放虎归山,无外乎如是,答应了白仆射的请求,便是与白氏搭上了关系。”
    “而今薛仁杲败亡,李轨内部也是争斗不休,人心不附,败亡也就在眼下了。”
    “其二,我怀疑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深层原因,那就是白氏在筛选您与太子、齐王,谁更有能力,可成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其三,陛下放虎归山,是因为当初陇西未定,需要人挡住王世充。”
    见是自己的妻兄,李世民便没有隐瞒,将此事全盘告知。
    “想必这也是白氏惯用的伎俩,也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如今能够不远千里来信给殿下,而不就近找太子、齐王。”
    长孙无忌略微思索后,便劝李世民答应下来。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必定是关东,如今再放李密东去,只能是自讨苦吃,情况已经变了。”
    “再说了,父皇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于情于理,我都不能应下这件事啊。”
    “可见二人已经在白仆射心中留下一个只会媚上,而没有天下担当的形象。”
    “其一,这件事是白仆射亲自向殿下来信,他为什么不去向太子,甚至齐王,可见白公看重殿下,而看轻两人。”
    “早晚都是要自污的,何不以此换取白氏的人情?”
    “自古功臣多自污,利剑多藏锋,这都是有道理的。这次白仆射之事,正是殿下你授人以柄,却不致命的好机会。”
    所以他必须留有足够的力量自保,而交好白氏,将是一步妙棋,暗棋。
    虽然不知道今后会不会用到,但至少可以为自己增加一张底牌。
    他被长孙无忌说服了,于是连夜下令班师回朝。
    十二月,李世民丢下大部队,先行带着先行部队,抵达了长安。
    李渊派已经病愈的平阳驸马、右光禄大夫、临汾公、鸿胪寺少卿白宾骑驿马到豳州迎接。
    李世民见来人是白宾,十分高兴,拱手道:“没想到父皇派妹夫你来劳军,平阳没有意见?”
    白宾微笑着回道:
    “秦王殿下立此大功,父皇特地派我前来,以示对殿下的重视此战的重视,嘉奖。”
    “至于英娘,我的病业已痊愈,前些日子她带兵前往驻守苇泽关去了,以防备东边的窦建德,过些日子我也要过去,能有什么意见。”
    李世民有所意指的苦笑道:
    “此次脱离主力,只带着少部分前锋回来,可是为了让父皇骂的,恐怕到时候,父皇就没这么高兴了。”
    白宾并没有点明,而是躬身道:“殿下这是为了万民,也是为了陛下,想必陛下是不会生气的。”
    “希望吧。”李世民回应道,随后又转向跟随他而来的万余步骑,指着他们对白宾道:
    “我知道妹夫善治军,观我李世民之治兵如何?”
    由于李渊父母都是世族出身,生的一副好皮囊,因此李世民天姿英明威武,又加上军威严肃,让白宾好似看到了一位真龙。
    不由得内心叹服:“真是英明之主啊,不知道对大唐来说是福是祸。”
    于是口中称赞道:“大唐能够有今日,多赖殿下之功,殿下之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挟有得胜之气,自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殿下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将。”
    李世民大笑,接着便跟随白宾前往太庙,因为李渊决定,要在太庙献捷,以煊赫武功,制造大势。
    针对李世民的功劳,李渊下令封其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关东兵马全部受他节制调度。
    次日,李世民进宫劝谏李渊收回让李密东行的诏令。
    果然惹得李渊不喜,但李世民认为李渊封自己为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证明有东出之心,如今关中平定的基础上,再放虎归山,对大唐不利。
    在李世民陈明利弊之下,李渊终于动摇了,当即下令让人追回李密。
    此时,李密才过稠桑驿,抵达弘农郡,得知李渊反悔,召他回长安,十分惊恐,以为事情泄密了,于是决定叛乱。
    随行的王伯当认为李渊英明神武,这天下早晚被他所得,不应该叛乱,试图劝阻。
    谁知李密认为王伯当有貮心,想要拿他的人头去向唐皇请赏。
    王伯当慷然说道:“昔日我等众兄弟于瓦岗焚香立誓,结为异姓兄弟,我又如何会拿着兄弟的人头,去换取功名。
    既然公执意如此,某愿随同往,不过有死而已,生死相陪,以报知遇之恩,结义之情。”
    没了王伯当的阻力,李密杀了来使,率部袭破了邻近的桃林县,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意图翻山前往襄城,投奔旧将张善相。
    然李密的所作所为都被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
    他以为这是一伙窜入境内的溃兵,于是打探得知贼军意欲南下,便率兵埋伏在李密南下的必经之路。
    武德二年正月一日,李密率部通过一处狭道,盛彦师伏兵尽出,李密部被伏兵悉数尽杀,李密、王伯当一同死于其中。
    直到此时,盛彦师才知道杀的是朝廷的通缉要犯,于是将其传首长安。
    同月,李渊加授李世民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并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
    得知李密身死,其旧部徐世勣献黎阳以投降,众多原来的瓦岗将领,也都投降了唐军。
    但前提条件多是要收葬李密的尸首,李渊同意了。
    二月,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坟高七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