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千里边疆连烟起,始闻大食通航路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799章 千里边疆连烟起,始闻大食通航路
    弘道二年六月二十日
    天子李贤临门下省,于政事堂召集诸相,商议国事,并定明年年号“继昌”,准备在过两日的大朝会上宣布。
    同时,当前还有一件紧急之事,便是商讨突厥反叛,吐蕃与西突厥联手寇西域之事。
    正月,西突厥诸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手这些年恢复实力的吐蕃人南北夹击大唐在西域的诸州、诸镇。
    三月份,单于都督府云中都督舍利元英属部,阿史那骨咄陆听闻唐高宗逝世,大唐西域烽火连天,瞅准时机,纠合阿史德元珍抄掠草原,叛出大唐,劫掠边境。
    并州及单于都护府北境俱为其害。
    同月,东北的东胡部落室韦叛乱,劫掠辽东各州,又有契丹余党作乱,辽东军报一日一封。
    “北境烽烟,西域难继,东北戡乱,今之大唐,谁可为帅?”
    虽然李贤长于朝政,但疏于军事,加之开国将校多逝世,可称名将者愈发凋零。
    “陛下,边疆纷乱,盖因高宗新逝,夷狄素来畏威而不畏德,或可仔细遴选战将,平复不难。”
    “只是西域距离长安颇远,又身兼西突厥、吐蕃两国夹击,只是安西都护恐难兼济,臣请增兵。”
    中书侍郎李峤出列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卿之所言老成之言,然领军者谁?”
    “陛下。”白望宗一步跨出恭敬献策道:
    “西域之事,可交由左武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解决。”
    “至于北境之事,现如今原兵部尚书、平阳郡公薛仁贵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旧在世,或可为帅。”
    “东北虽乱,但都是小部,可遣一良将坐镇,只需稍微胜上两三仗,那些部落便知事不可为,早晚遁入深山,祸乱可定。”
    “另,臣有事关西突厥密事呈上,请陛下准许。”
    原本面对这种数千里国境线,连番烽烟的情景,还有些紧张的李贤,在白望宗的一番安排下,担忧之心消散殆尽,这就体现出国有老臣的重要性。
    “右仆射老臣稳重,都依照右仆射之言,至于西突厥密事,右仆射请试言。”
    “回禀陛下,此事非臣之所言,而是转托臣族兄之所言。”
    “哦?还有内情?”
    “是的,陛下知晓,臣出自白氏,臣之族弟白隆,乃白忠国公白遐嫡孙,白国公、东海大儒白颖之长子。”
    “今岁正月,白忠国公寿终正寝,族弟返乡奔丧,臣往奉先帝之命,前往吊唁,得与之相见。”
    “与白国公喜文学不同,白隆长于商事,自幼随商队出游四方,多次顺着河西走廊,深入西域以及远西,乃西域有名的大商人。”
    “臣与其交谈,得知自当年白忠国公退却西突厥入侵西域后,西突厥便将目光转入更西,近些年与西边波斯人建立的萨珊国以及大秦人建立的拂菻常年大战。”
    “前几年,萨珊国被大食人击败,建立了大食王国,首领自称哈里发,高宗在时,曾向我们派出过使者,传闻每天都要拜五次天神。”
    “也正是因为西突厥西边没了敌手,故而才将目光盯着大唐,而吐蕃人困居于高原,若没有西突厥的帮助,绝无在西域与我大唐相抗衡的实力。”
    “故而臣以为可派遣使者往大食国或者拂菻国联络,商议东西共击西突厥,如此大唐西域才可长久稳定。”
    听完白望宗的话,李贤第一次对远方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也第一次清楚大唐周边的地缘政治。
    但自己比较年轻,有些事把握不准,于是看向一旁的一名老者,询问道:“左相,右仆射的话,你怎么看?”
    老者恭敬的拱手道:“右仆射之言,乃根除西突厥之祸患之言,陛下可听之任之。”
    此人正是高宗时期被罢相的裴炎。
    去年年末,李治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深知枕边人的心计,不是李贤可以比拟的,于是便着手开始准备后事。
    先是将吏部尚书白望宗提到尚书左仆射,然后由李贤再亲自将白望宗提为右仆射,负责尚书省,让这个历久弥新的文武全才作为李贤的左手,辅助他处理国政。
    接着是礼部尚书李峤,加“同平章事”衔,得入政事堂,成为李贤的右手。
    等到李贤登基后,擢升李峤为中书侍郎,负责中书省,加上李峤在士林中的威望,辅佐他把控国家文坛。
    最后起复赋闲的裴炎,任命他担当左相,负责门下省,随帝咨询。
    并留下遗命,让裴炎、白望宗、李峤三人作为李贤的辅政大臣,好让国家顺利过渡到李贤手中。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由右仆射去办,不过朕还是有所疑问,据朕所知,大唐通往这大食国的道路都已被西突厥阻绝,我大唐使团何往?”
    面对李贤的疑惑,白望宗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臣所言遣使,非是从河西往,而是从江南往。”
    李贤立即来了兴趣:“细言。”
    “陛下也知道,天下大商,白氏领衔,特别是对海外的远商,首屈一指的当是白氏诸商人。”
    “据臣那族弟白隆所言,通往大食国不仅可以从河西经由西域诸国,穿过西突厥。”
    “还可从江南沿海岸出发,往南经由真腊,再转天竺诸国,沿着天竺海岸线一直航行,便可抵达大食国南岸。”
    大唐商队远航四方,加上万国来朝,自然是有万国舆图的,随着李贤让人将藏库中的万国坤舆图拿出来。
    顺着白望宗的所言,一条在迷雾中的航路便在地图上清晰的浮现出来。
    “右仆射,你那族弟亲自乘船往南方去过吗?”
    白望宗摇摇头:“只是因为他喜商事,故而对此有收集,几方汇合之下,才推断出通往大食还有其他路线,因此具体航路还需要派人仔细探查。”
    看着江南那绵长的海岸线,以及在南方繁多的小国,滇黔往西南虽有标注,但模糊的板块,李贤露出沉思。
    “以往朕只知道长安多有番邦外域之人前来,听他们说多是从西域而来,故而大唐商税多出于西域,却不知在这江南之地,也有番邦商人。”
    “右仆射,如此一看,若这航路一通,这江南之地,或可复制长安之繁华,我大唐国库可增否?”
    面对李贤的询问,白望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也是白隆给他的任务,游说朝廷同意大面积开航路。
    “依臣之见,若大唐广开航路,复制西域之路,南洋商路的中心便可设在扬州、苏州、杭州这一带”
    “再通过大运河,连通洛阳、长安,与西域之路串联,大唐便如同打通了经络,国库起码能够提升三分之一。”
    激动,没错,不仅是李贤,就连裴炎、李峤等大臣都激动了起来。
    若国库凭空增加三分之一,那么便可再多养数万大军,也不需要如今这样,一遇到战事便东挪西挪。
    仅靠屯驻在边疆的边军,便可镇压治下宵小不服。
    突厥人平了又叛,叛了又平,不就是因为大唐在北境的兵力不够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