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讨北顺利反复人,各中心思事不成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865章 讨北顺利反复人,各中心思事不成
    乾元元年(至德三年)八月
    郭子仪带兵渡过河阳桥,于黄河北岸击败怀州叛军,擒获叛军大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李亨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右相。
    随后,李亨下达总进攻令,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
    又以郭子仪、唐道海、李光弼等人皆为元勋,难相统属为由,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位在诸将之上,不设元帅。
    九月,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
    九月二十一日,郭子仪领着王思礼率大军十余万围困卫州。
    与此同时,接到朝廷命令的其余几路节度使也纷纷出兵,汇合郭子仪围困卫州。
    淮西军节度使鲁炅从阳武出,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季广琛出酸枣,安西四镇、伊西北庭二军兵马使李嗣业出河内。
    如今的河北,除了卫州、相州、魏州在安庆绪手中外,其余各种都已经投降了朝廷。
    特别是史思明,得知朝廷收复两京后,一路带人退到范阳,夺取了安禄山存在此处的金银珠宝与粮草。
    又因为安庆绪的忌惮,史思明果断派使者向朝廷请降。
    李亨对此大加赞赏,不仅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还将河北节度使的职位给了他,使其身兼范阳、河北两军节度使。
    其子史朝义等封为列卿,又派宦官李思敬前去安抚史思明,命他率部讨伐安庆绪。
    而原来的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则被李亨改任为河中节度使。
    在当前朝廷军势大,中央强势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敢反对李亨的任命。
    实际上李亨这一手改封,一则削弱了李光弼的势力,还削弱了唐道海的势力,之前将潞泽分出河东,也是如此算计。
    不过李亨等人也知道史思明投降是无奈之举,听调不听宣。
    所以为了防止史思明被安庆绪说动,朝廷还是要对他有所防备。
    在出动郭子仪等数十万大军围攻卫州的同时,又命令河东军节度使唐道海、潞泽二州节度使白牛、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武德军节度使颜真卿等几路人马。
    将兵马拉到边境,随时防止范阳方面的史思明头脑发热,出兵相助安庆绪。
    十月,安庆绪领着崔乾祐、田承嗣二人,带着相州十几万大军南下救援卫州。
    然而被郭子仪设计击败,卫州被唐军攻克,安庆绪也连战连败,一路率残兵败将逃回相州,据坚城邺城而守。
    情急之下,安庆绪不得不连夜派薛嵩往范阳向史思明求救,并许诺以帝位相让。
    而这时候的史思明早已不满李亨对他的小动作,思及唇亡齿安,当即斩杀朝廷派来的官员,再次举旗造反。
    甚至因为被朝廷授任河北节度使的缘故,十分轻松的便得到了河北数十个州郡,仅有成德军所在地,因为颜真卿驻守,没有攻陷。
    十一月,正当唐军数十万层层包围邺城,并堵塞漳水意图灌城围困之际。
    史思明派出十三万大军南下救援邺城,不过仍旧心存自保之心,并没有冒然进军,只派部将李归仁率一万兵马驻于滏阳,与邺城遥为声援,观望形势。
    朝廷主帅鱼朝恩无奈只得分出一部分兵马向北列阵,防备史思明部。
    同月,叛军魏州刺史萧华,见朝廷围困邺城数月,自以为无路可逃,举城而降。
    李亨大喜,诏令崔光远代为刺史。
    在魏州换防的关键时刻,史思明瞅准时机,派兵大举进攻魏州。而崔光远初到城中,立足未稳,又轻信谣言,处死了本地骁将李处崟,自毁军心,魏州军大败。
    魏州落入史思明之手。
    十二月,史思明抵达魏州,在魏州城北设坛祭天,自称大圣周王。
    河中节度使李光弼听闻史思明自立,提议与朔方军联兵进逼魏州,使史思明不敢出战,之后再收复邺城。
    一旦安庆绪被消灭,史思明独木难支,也会随之失势。
    然而鱼朝恩却认为此计不可行,因之作罢,唐军只得继续围困邺城。
    但邺城城池坚固,安庆绪又深知城破必亡,所以死不投降,拼死顽抗,故而久攻不下。
    加之李亨并没有在军中设置元帅,只是以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作为监督,因此各军群龙无首,无统一指挥,各自为战。
    加之数十万大军停驻于此,军卒疲困,士气低迷。
    史思明见状果断出兵,距邺城五十里处扎营,挑选精锐骑兵,日夜袭扰城下。
    又派出死士伪装官军,妄杀运粮将士,焚夺粮饷物资,神出鬼没,聚散无常,致使唐军粮草匮乏,人心涣散。
    乾元二年三月六日史思明见时机成熟,遂引兵三十余万直抵城下,与唐军约期会战。
    唐军步骑近六十万在安阳河北岸列阵,等待史军来战。
    而史思明亲自率精兵五万前来,诸军望见后,都以为只是游军,所以并未多加注意,只是派出偏军对战。
    谁知史思明指挥军队奋力冲杀,唐军却实行添油战术,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白牛、鲁炅等人接连领兵迎战,死伤各半。
    后方的郭子仪尚未布阵,忽然间天气突变,狂发大起,飞沙走石,咫尺之间,人马莫辨,正在交战的两军大惊。
    叛军北溃,唐军也毫无斗志,向南溃败,丢弃的甲仗辎重堆积于路。
    史思明回营后立即派周贽追击,却被退守河阳的郭子仪击退。
    唐军主力败退,各部引还驻地后,史思明将大营移至邺城之南,城内的安庆绪也因此获得郭子仪营中数万石粮食。
    等到唐军退出河内,史思明立即转变态度,设计将安庆绪从城中骗出来,将其诱杀,并将其麾下兵马全部收入囊中,如此整个河北、河内尽归史思明。
    四月,史思明自称大燕应天皇帝,改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
    八月,登基仅仅四个月的史思明便决定南下,并没有沉迷权势。
    他一边让小儿子史朝清留守幽州,保护老家范阳,一边亲率各路兵马大举南下,侵略河南,想要效法安禄山,再次攻下洛阳,煊赫军威。
    而朝廷这边,败退至河南的唐军开始追究相州之败的责任。
    观军容使鱼朝恩,直接将相州之败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
    李亨便顺水推舟,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任命李光弼接任朔方军节度使,并将其召回朝中任职,不过右相之位依旧。
    虽然被夺了兵权,但郭子仪仍以大局为重,忠心朝廷,对李亨做出的一切安排,全部接受,没有丝毫抱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