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他们咋不信呢?
作者:金满满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最新章节     
    常老四忍不住对年糕儿和凌寄说:“你俩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跑到我们家来胡说?”
    年糕儿说:“没胡说呀,我们可是好心好意跑过来告诉你们的,你们咋不相信呢?”
    两个小屁孩跑来他们家说这些话,换谁,谁能相信啊?
    常老四问:“我问你俩,你俩是芋头村过来的?”
    年糕儿点头:“嗯。”
    常老四:“那你说,是谁带你俩来的?”
    年糕儿别过脸,含糊:“大人在后头呢。”
    常老四叹气:“小姑娘啊,你说的这些呢,我们不是不信,就是……等你家大人来了之后,再仔细说说,成不?”
    年糕儿看看太阳的方向,那得等到啥时候啊?
    她跟凌寄还指望回去路上跟赵明明哥哥照面呢,这样才能赶得上吃赵明明哥哥做的蘑菇炖小鸡儿啊!
    常家人都有点懵,主要是这消息太突然了,跟他们之前从媒婆那听到的话完全不搭边。
    就好像突然之间,年武从一个老实本分的勤快人,变成了一个只会偷鸡摸狗、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了。
    这……这……常娥的如意对象,眨眼成了人渣,换谁谁受得了啊?
    啊,这满村的人都在等着看常娥的笑话,常家人还说常娥可算是找到对象了,能顺利嫁出去,再也不用忍受村里其他人的闲话和白眼了。
    结果……
    年糕儿犯愁,她咋觉得大家有点不相信她说得话呢,是因为她是小孩吗?
    那要是换凌寄这个大一点的小孩说,他们会不会相信啊?
    于是,凌寄开口了:“年糕儿不会撒谎,你们村的祖坟被人偷挖,还是她帮忙报得信,就是因为她之前路过常家村,她一直嚷着不能让常家村的姐姐被她四叔那种人骗。”
    年糕儿当即给了凌寄一个“你真棒”的眼神,凌寄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常老四绷着脸没说话,祖坟的事儿他知道,但是通风报信跟小胖丫现在说的不是一回事儿。
    常家另外两个兄弟坐在旁边都没吭声。
    常老四的媳妇儿一看就是老实人,脸上露出点焦急的神色,“她爸,我觉得孩子不至于特地打听到咱家来说瞎话。”
    关键还是这么小的孩子,哪怕是有人教他们背那些话,只怕他们也背不出来。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孩子在村里听其他人说的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她四叔是啥样的人。
    要不,哪个孩子无缘无故能编出她四叔偷她小猪的话?只有真发生过的事儿,孩子才真有记忆,要不那么小的孩子,压根想不起来说。
    年糕儿见他们不说话,就觉得他们肯定是不相信自己说的话了,年糕儿叹气,看来赵明明哥哥也找不着对象了。
    想到中午的蘑菇炖小鸡,年糕儿决定还是抓紧回去吃午饭吧,要不大鸡腿都被秦富贵抢吃了咋办?
    就在年糕儿打算跟凌寄一起走的时候,常娥突然开口:“年糕儿,你等一下。”
    年糕儿站住脚,转身:“常娥姐姐,还有啥事儿啊?”
    常娥问:“年糕儿,我问你,年武不是你四叔吗?你为啥要坏你四叔的事?不是咱家人不相信你说得话,而是咱们这发生过这样的事儿。”
    就是有一对男女看对象,男方没看上第一家的姑娘,就去相了第二家,当场就相中了。
    各方条件都很满意,两家很快把事情都定下了。
    结果,没被看上的第一家人心里不平衡,故意从中作梗,编排第二家姑娘的事乱传,最后把人家好好的婚事给搅黄了。
    说难听点,他们这种地方,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时候为了不让别人好过,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没少干。
    常娥原本的婚姻就比别人不顺,好不容易相到一个为人老实,彩礼谈得也比较爽利的对象,结果跑来俩小孩跟他们说对象人不行。
    谁心里没有点想法啊?
    年糕儿叹气:“年武是我四叔,但是他人真不好,我不能叫好姑娘被我四叔给骗了。我奶家的日子可不好看,我不想好姑娘被人骗得嫁过去,过着比我妈以前还苦的日子。”
    年糕儿最后这句话说的,顿时让常家人把脑袋抬在起来,“你妈的日子过得苦吗?”
    说别的他们可以不信,但是自己妈妈过得好不好,这可是孩子最真实的感受。
    这小胖丫说她妈妈日子过得苦,他们自然就警惕起来了。
    年糕儿说:“没分家之前,妈妈天天被我奶打骂,有好吃的好喝的,我奶都偷偷藏起来自己吃。我奶可凶了,长得又高又壮,我妈妈又瘦又没力气,她干啥我奶都说她不好,尽打她。”
    常娥的妈一脸惊恐地看向常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家死都不能嫁呀,恶婆婆呀!
    年糕儿继续说:“好在分家了,我奶欺负不到我妈,我们家日子才好过起来。但是常娥姐姐,你刚嫁过去肯定没法分家,你长得这么瘦,等我奶腰养好,你肯定打不过她。”
    常娥抿了抿嘴,脸色发白。
    年糕儿叹气:“这是常娥姐姐一辈子的大事儿,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啦,你们要是不信,就去芋头村去打听打听,看我有没有瞎说。”
    常老四在犹豫,他当然舍不得闺女嫁过去受罪,但是先前附近村子里发生的那事儿吧,还是给了很多人教训。
    好在常家老大开口:“爸,这事关小妹一辈子的大事,我觉得还是考虑一下!”
    老二也附和:“大哥说的没错,小妹婚事拖到现在,可不是为了嫁个偷鸡摸狗的玩意儿,这事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有句话咋说来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成,常家两个哥哥就觉得,不能光听小胖丫的一面之词,但无风不起浪,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法子去芋头村打听一下。
    不错一桩婚,但也绝不能叫人骗了他们家小妹。
    只是,常娥有些疑惑的朝着外面看了一眼,两孩子来他们家,这么久了,还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
    虽然两人确实是骑着自行车来的,但是推自行车的也是个孩子。
    她好奇带着这俩孩子来的大人去哪了?
    两个这么小的孩子跑到陌生人家里说半天的话,大人不担心吗?
    常娥问:“年糕儿,你能不能告诉姐姐,你家大人在哪呢?”
    年糕儿抿了下小嘴,又朝门口看了一眼,对上了凌寄的眼神。
    凌寄开口:“在后面,应该快到了。”
    年糕儿赶紧看向常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大人快到了!”
    这个时候常家人还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对,以为孩子说人快到了,是大人在村里其他地方跟人说话耽误了。
    赵明明:年糕儿!凌寄!年糕儿:完蛋,被发现了!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事情不对劲了,因为家门口突然来了四五个人。人还没进门,铿锵有力的声音就已经传了过来,“年糕儿!凌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