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努力上电视
作者:金满满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最新章节     
    刘厂长闻言,不由点点头说:“主要是这地儿挺好的,人也多,就是这路看着不好走,一下雨,应该到处都是泥,不方便。”
    赵明明摇头:“不方便也没办法,我听当地人说这地儿原本是个野天湖,早些年是个黑市,后来才慢慢形成市场 。”
    两人一阵感慨,跟刘厂长说话期间,看门店的常娥还做了两单生意,一个拿货五箱,一个拿货十二箱。
    刘厂长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开口:“当初到我厂子里拿货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本地周边的,拿的货也不多,没想到在这里开个批发点,生意也这么好!”
    关键他家厂子那边的本地生意也没受影响,外地的确实变少了。
    看来,靠近这一片的批发商知道这边有批发点后,纷纷选择了近一些、成本更低的地方批发。
    刘厂长不由自主地感慨:“现在就咱们这一片的生意能做成这样,你说这要是把生意做成全国的,那这生意得多好啊?”
    赵明明一阵咂舌,还要做全国的生意?
    他那厂子也不大,野心倒是不小。
    两人在这边说了老半天话,眨眼到了中午。
    赵明明正打算带刘厂长回家,年糕儿朝这边跑过来:“赵明明哥哥,刘伯伯,货到啦?”
    刘厂长没觉得小胖孩话多,就觉得这孩子爱操心,比小赵还要关心货的问题。
    刘厂长:“呵呵,货送到了,年糕儿这是放学了?”
    年糕儿挺了挺小腰板,“可不放学了吗?电铃一响我就跑过来了。赵明明哥哥,咱的货放哪儿了呢?”
    刘厂长:年糕儿放学啦?年糕儿:是啊,赵明明哥哥,咱的货放哪儿了啊?
    赵明明:“已经卸到家里了。对了年糕儿,刚刚你刘伯伯说咱这店周围的路不好,要是以后生意做大了,人家拉货的车没地方停。”
    年糕儿不懂,“咋没地方停呢?现在不挺好的嘛?”
    赵明明:“你刘伯伯的意思是现在能将就,那以后呢?”
    年糕儿抓抓小辫儿,刘厂长笑呵呵地说:“你赵明明哥哥的生意总要做大吧?那要是一直都是这么小的小店儿,那其他人说不定很快就跟在着学了。”
    年糕儿恍然大悟:“所以果丹皮的生意要变成大大的生意,这样其他人想学都没办法!”
    刘厂长:“哎,这孩子可以啊,小脑袋转的快啊,就是这个意思。小生意人人都能学,大家都不赚钱,大生意一般人出不起那个钱,只能抬头看着。”
    年糕儿好奇:“那刘伯伯家的果丹皮厂子是小生意,还是大生意啊?”
    刘厂长被小胖孩这话一噎,随即说:“我这不等着小赵的生意变大,我也有机会跟着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吗?”
    刘厂长其实是他村子那一片最早一起把家庭小作坊开成小厂子,同时还是最早把果丹皮从啥名称和包装都没有的三无产品,变成有正经包装的那批人之一。
    他吃亏在后续财力不足,再加上推业务是个老大难,在他还在努力积累资本的时候,其他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也跟风正规化起来。
    刘厂长的厂子不大不小,在周边都是大小厂子中间,只能算是还不错的,但绝对不是最好的。
    他有心扩大厂子,可惜经济状况不允许,再加上厂子里都是家族的人,老一辈思想保守,宁肯保持现状,也不敢随便改革。
    赵明明主动打电话过去,给了刘厂长找借口劝说老一辈的理由,让厂子里的人认定赵明明是个万元户,一次进货就是小一万,不差钱,长期下去厂子自然就能扩大。
    刘厂长很重视跟赵明明的合作的。
    年糕儿在旁边听着:“那刘伯伯,你家的厂子可要加油生产果丹皮啊,千万别到时候我们这边要货,你做不出来啊!”
    刘厂长:“那不能,我们那边都是做果丹皮的,我要是自己厂子做不 出来,我就跟别人家谈合作,让他们给我供货,都是赚钱的,没道理送上门的钱他们不干。”
    年糕儿瞪大眼睛:“刘伯伯真是太聪明了!”
    年糕儿说着朝刘厂长跟前走了走,“刘伯伯,你说我要再上一次电视,跟人说我家的果丹皮最好吃,是不是很多人都会过来买我的果丹皮啊?”
    刘厂长瞪大眼睛,“啥?上电视?谁上电视?你啊?这上电视都是有本事的人才上去的,你一个小孩也可以上去啊?你家是不是在电视台有人啊?”
    年糕儿:“我之前就上电视来着,也不是多难的事儿啊。好多小孩都上去了,我还看到了阿凡提呢。”
    刘厂长没吭声,他怀疑地看着小胖孩,真的假的?这么小的孩子,她咋上电视?人家凭啥找她啊?
    赵明明在旁边开口:“刘叔,年糕儿说得是真的,她确实上了电视,还上了两个电视节目,我们看电视的时候都看到了,她之前在街上卖东西,很多看电视的小孩都认出她了。”
    刘厂长:“哈啊?!!!”
    他赶紧看着年糕儿,认真地说:“那要是能在电视上说果丹皮好吃,那生意肯定会好啊。”
    年糕儿:“我已经给阿凡提写信了,偷偷告诉他芋头村果丹皮批发小铺的果丹皮老好吃了,要是我的信被小兔姐姐抽中读了,说不定就让更多人知道了!”
    刘厂长:“……”
    总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小孩儿这么小,想的有点儿天真啊!
    不过刘厂长没说打击孩子的话,而是鼓励道:“那要是被抽中了,可老厉害了!”
    年糕儿叉腰点头:“我也这么觉得呢。”
    虽然刘厂长持怀疑态度,但是赵明明是深信不疑,他总觉得年糕儿的运气比一般小孩要好,要不咋她写了那么多信,经常被抽中,还被幸运地选去参加电视节目了呢?
    年糕儿掉头对赵明明说:“赵明明哥哥,我信写好了,回头咱们去批发市场进其他货物的时候,把信寄了呗。”
    赵明明:“……”
    话说得好听,最后寄信的人还不是他?
    关键是,小胖丫到现在就以为寄信只要信封就行,压根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东西叫邮票,更不知道寄信是需要邮票的!
    常娥看看时间差不多,就收了货,锁上门,大家一块儿回芋头村。
    丁姑奶奶做好饭,把招财放一边儿玩儿,正跟鲁玉琴一块儿理货呢。
    丁姑奶奶确实嘴馋,刚刚趁鲁玉琴没注意,偷吃了一块糖。
    结果年糕儿回来的时候,看到招财手里抓了一个空糖纸,整个小孩儿差点儿炸了,“招财,你咋能偷偷吃糖呢?我的糖是要记在账上的,你吃了一块儿糖,我这货就对不上啦!”
    招财挥舞的小手里的糖纸:“噗噗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