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考察的人来了
作者:金满满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最新章节     
    年糕儿这边跟赵明明说加工资,一掉头就去找常娥,“常娥姐姐,上回你说想添点钱做生意,我要是做果冻生意,你要投钱凑一份不?”
    常娥精神一震,“真的?那必须投钱啊。那……年糕儿,常娥姐姐要投多少钱啊?”
    年糕儿:“果丹皮批发要好多钱,果冻批发肯定也要不少钱。常娥姐姐可以先出一点儿,毕竟你和赵明明哥哥还有招财要养呢,可不能把招财吃饭的钱给砸进去。”
    常娥赶紧说:“常娥姐姐知道,那常娥姐姐要是六百,出六百行不?”
    年糕儿:“当然行啦,反正常娥姐姐说了,占一点儿也行的。但是常娥姐姐,幺爹跟我说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所以你要投钱做生意的话,就得知道做生意能赚钱,也可能会亏欠的道理。”
    常娥:“那常娥姐姐必须知道呀,谁家做生意就能保证一定赚钱呢?我爸早些年批发了一堆小玩意儿去街上卖,结果卖的不好,那批小玩意就亏了,最后送给村里小孩玩了。”
    年糕儿点头:“就是这个道理,既然常娥姐姐知道这个道理,那我就放心了。”
    这边找完常娥,那边年糕儿就去找秦富贵,“秦富贵,我要做果冻生意的话,你的八十块钱要投一点儿不?”
    秦富贵:“我能投一百不?”
    年糕儿:“当然能了,你得自己把买本子啥的钱留着,投进去就没法拿出来了,只能等着卖货赚钱回本了,知道不?”
    秦富贵点头:“我这不是每个月还有三块钱的工资吗?”
    秦富贵的工资早先是一块,后来变成了两块,过完年后,年糕儿给他涨工资了,现在是三块钱一个月,逢年过节去街上摆小摊卖货,年糕儿都会额外发工资,所以秦富贵现在是有钱的小孩。
    加上秦大伯一次性还给秦富贵的八十,秦富贵已经攒了一百多块钱了。
    赵明明又出差了,这次出差的目的地是电话联系过的xx果冻厂。
    临走之前,年糕儿跟赵明明说了老半天的话,核心的意思就是跟果冻厂的人谈业务的时候,得不花现金拿货。
    虽然年糕儿批发果丹皮赚钱了,但果冻的成本价格比果丹皮要高,这就导致如果是大批量的批发果冻,那价格肯定很高,把钱都压在货上太冒险了,年糕儿就是想争取先卖货后付钱。
    当然,人家果冻厂也不是傻子,所以年糕儿要教赵明明咋样说才能让人家接受先发货,卖完再付钱这样的模式。
    赵明明忧心忡忡:“年糕儿,这样能行吗?人家又不认识我们,我们这……不就等于是空手套白狼嘛?”
    年糕儿:“要不咋弄呢?要是叫我们一次性拿七八千的货,咱们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这样谈。赵明明哥哥你放心,只要他们愿意跟着你来看看咱们的批发铺,等于就成功了一半。要来那天你记得说一声,我跟常娥姐姐多搬点货到批发铺那边!”
    赵明明:这是空白套白狼啊!年糕儿:要不咋弄呢?
    批发铺的摊子铺的越大,人家看到越放心,自然就会相信他们的批发生意做的很大。
    只有叫人家相信他们是靠谱的生意人,人家才敢放心的把货发给他们卖啊!
    赵明明带上干粮,骑上自行车,揣着地图,又一次出差去了。
    常娥:“明明哥,有啥事记得打电话回来啊!”
    赵明明摆摆手:“知道了,放心吧!”
    一周后,赵明明回来了,跟他一块儿回来的还有个果冻厂的负责人,他们是专门来考察年糕儿的批发小铺的。
    对方千里迢迢找到他们,说明对方确实很有诚心,想做他们厂的生意。
    而果冻厂新建,非常正式地注册了现在xx牌子的果冻,就是为了让人容易记住名字,也为了便于推广。
    新产品正是需要推开市场的时候,果冻厂的业务员也各地跑销售,经常有人上门当业务员,还头回有人上门要搞大批量批发。
    他们当然迫切希望市场能打开。
    赵明明直接带着那两个负责人到了批发小铺那边,常娥提前接到了电话,一大早就请人帮忙拉了几车货到批发小铺。
    常娥把那些货很有技巧的摆在屋里屋外,造成了里外都是果丹皮的旺铺景象。
    为了显得正规,常娥还听从年糕儿的建议,把年糕儿屋里那张写字的桌子搬到集市上来摆着,充当收银台。
    为了应付这一天,鲁玉琴不但跟着去集市充当人头,年武也被她叫过去专门给人搬货。
    常娥跟年武相过亲,也大大方方跟鲁玉琴说了,结果鲁玉琴直接说:“就他那样娶着我这样的媳妇,是他上辈子烧了高香,还想娶你,也不看看他长得那样配不配!”
    常娥:“……我觉得你配他也老委屈了。”
    鲁玉琴摸摸头发,“我觉着也是,就是现在上了贼船,后悔没法子了。”
    年武:“……”
    当然,常娥在这方面很大方,不让鲁玉琴和年武白来,她给了两人一块钱一天的工资,所以鲁玉琴和年武都十分乐意过来帮忙。
    总之,赵明明带走果冻厂负责人来的时候,刚好来了几个外地的批发商户,正跟着常娥问价,对方一听价格,远比他们自己去批发的价格要便宜,便毫不犹豫的要了十箱。
    年武勤快地搬货,还十分有经验地帮对方把十箱果丹皮很有技巧地捆在自行车后座的两边,又稳当又结实。
    收钱都是现场结账,对方当场付钱的场景刺激到了果冻厂的两个负责人。
    赵明明说:“到我们这边来批发的人,批发三箱五箱的都是周边的,外地来一趟不容易,他们一般都是十箱起,最多的一次是一个人骑自行车拉走了二十箱,他用蛇皮口袋装果丹皮,箱子都没用才拉走……”
    对方忍不住说了句:“你这批发门市的位置虽然在乡下,但是这生意倒是不错啊!”
    赵明明点头:“是,要不果丹皮厂的厂长也不敢先发货啊。两位领导,我是真心想跟你们做果冻的生意,我这铺子你们也看到了,我们有好几处屋是专门用来当仓库的,还有专门针对学校学生的零食小铺,销售渠道完全不用担心……”
    年糕儿放学第一时间跑了过来,就看到常娥姐姐和四婶正在忙着整理果丹皮的箱子。
    年糕儿:“常娥姐姐,四婶,我赵明明哥哥今天来了吗?”
    常娥笑道:“来了来了,正在周边转呢,你赵明明哥哥就等着你来了之后,一块去回去吃饭呢。今天的下午摊不收,你四婶先回去吃饭,等她吃完来换我回去吃。咱们得叫他们知道,咱们这批发铺全天开门,正经的很!”
    年糕儿:“常娥姐姐今天辛苦啦,四婶今天辛苦啦!”
    年糕儿一掉头看到年武,她瞅了年武一眼,“四叔也在呢。”
    年武:“……”
    今天最辛苦的是他好不好?
    他一大早就被鲁玉琴叫过来拉平车拖货,像头驴子似的拉了足足三趟,平车堆的满满的,虽然鲁玉琴有帮忙推,可那货不轻啊,累人!
    拉货还不算,他在这边帮忙搬货绑货,累的都没机会喝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