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来吧,展示!
作者:金满满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最新章节     
    年糕儿凭一己之力,把客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她身上,也在吃饭的过程中,让两个果冻厂的负责人知道眼前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却是他们当地的小名人!
    难怪在批发铺的时候,路过铺子跟前的人,哪怕不买东西,也会喊一声“年糕儿”,原来是大家都认识她啊!
    一个负责人:“你还认识城里的记者啊?”
    年糕儿:“嗯,郑伯伯就是记者,经常写作文印到报纸上,早先他来我们家写我和年初夏的作文,还给我们家人拍了照片。里面那张全家福就是郑伯伯拍的照片呢!”
    两个负责人对视一眼,这……
    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还出了个写作文上过报纸和电视的小名人啊!
    赵明明趁机说:“是啊,年糕儿可是咱们这儿唯一一个去过北京,去过电视台的孩子呢。”
    年糕儿看了两个伯伯一眼,大声说:“我爸爸和我幺爹也去过北京,我幺爹现在在北京找着活干了!”
    两个负责人再次对视了一眼,这孩子看起来怎么着也有八九岁,那她幺爹咋说也有五十多了,一个老头子去北京能干啥活?
    年糕儿没等那两人追问,自个儿已经说了:“我幺爹特别喜欢学物理,还会说外国话,北京来了两个伯伯,专门把我幺爹请过去干活的。”
    年糕儿和村里人不懂年老爹被接去北京究竟干啥,但是这两个负责人好歹见过世面,听到年老爹会说外国话,懂物理,还是北京来的人把年老爹接到北京去工作,顿时觉得不简单。
    这哪里是去找活啊?
    这是国家来的人,找专项人才啊!
    国家正处于一穷二白的时候,急需有本事有学识的人才,像年糕儿她幺爹这种专项人才,千金难求啊!
    饭后,两个负责人特地在村子里转了转,发现赵明明和年糕儿一家在村子里的口碑都很好,村口的那些老太太对他们家人都赞不绝口,一致认为赵明明两口子脾气好,人品好,会做生意有头脑。
    两口子虽然是外乡人,但是能在短时间内在芋头村站住脚跟,说明一家人的综合方面都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可,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另一个,那个叫年糕儿的小胖孩家庭背景更是被村里人说的一清二楚,小胖孩爹妈都是好心肠的人,家里本来就穷,却还愿意养那个没爹妈照顾的秦富贵,家里孩子吃啥,那孩子也跟着吃啥。两口子身上有村里所有人都认可的好人品。
    赵明明的媳妇跟小胖孩家好像是亲戚,总之,小胖孩爸妈进城打工,小胖孩和收养的秦富贵一直在赵明明家吃喝拉撒,平时也帮着看铺子啥的。
    两个负责人打听完这些,才慢慢溜达回去,两人一致觉得除了地方偏了些,他们对于这家批发铺的整体考察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
    店铺的位置重要,店铺的人也重要,一个有能力的老板,可以把小小的店铺盘成大店铺啊。
    xx果冻是个新品牌,如今的果冻市场鱼龙混杂,xx果冻特别希望能在果冻市场开辟出一条新的赛道,成为果冻市场上叫的上号品牌。
    那两个负责人出去溜达的时候,年糕儿也快速地从赵明明那里得到了xx果冻的基本情况。
    这家果冻厂新建一年,老板曾经在国营单位工作,后来犯错被开除了,自己就想出来单干,结果资金不够,就想方设法找到另外两个投资人,合伙开了这家果冻厂,这位老板是实际操作人,也就是果冻厂的厂长。
    另外两人不参与营业,但都分别在重要部门安插了心腹以牵制实际操作的这位老板。
    而厂长为了不让对方的人在工作中设置阻碍拖后腿,根据他在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精简了流程后,制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既能保证工作能快速的进行,又能去掉不必要的关卡。
    这也是对方没有办法答应先发货,卖完再收款的原因。
    年糕儿抿着小嘴,听赵明明讲xx果冻厂的背景和情况,年糕儿点点头,“意思就是那两个伯伯就算是想先给我们发货,但是因为没有钱进到会计那边,他们的仓库也不会发货,对不?”
    赵明明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年糕儿叹口气,“要是这样的话,确实有点麻烦呀!”
    她正感慨呢,那两个负责人从外面进屋了,“我们刚刚参观了你们的村子,挺好的,挺大一个村落啊!”
    赵明明:“前后三庄一个村,往前往后都有村,确实不小。”
    两个负责人坐下来,咧着嘴,表情有点为难的样子,“小赵啊,我们刚刚研讨了一下,先发货再付款这模式肯定不行,我们就商量了另一个法子,可以先付一半货款,合同上就是先付百分之五十的货款,你觉得咋样?”
    赵明明扫了眼年糕儿,年糕儿抿着小嘴小脑瓜里疯狂选择,一半的付款啊?就算是一半的货款,相对于价格更贵的果冻来说,也是不少钱。
    更何况,真要这么支付的话,等于钱还是压在了货上,不但年糕儿从果丹皮那边赚的钱要压在果冻上,果丹皮那边本该付给老板的钱也要压在果冻上……
    年糕儿的小眉头皱了一下。
    赵明明当时就咂了下嘴,“百分之五十的货款……这就等于我们手里没有一丁点儿的流动资金,这生意做的太悬乎了!”
    普通老百姓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一堆果冻上,果冻能卖出去的万事大吉,果冻卖不出去,等于砸手里了,谁不怕呀?
    两个负责人当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做生意的哪有不冒险的?
    就像果冻厂能开起来,投资的大老板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都是一个道理。
    年糕儿:实在不行换一家果冻厂呗。两个负责人:……
    年糕儿不知啥时候从自己兜里掏出两个果冻,打开了慢慢吃,“赵明明哥哥,我吃果冻都一个味,甜甜的好吃,要是xx果冻的伯伯为难,那你就换一个果冻厂不就行了?这个果冻上面也有电话号码和工厂的地址,下午咱们去打电话问问呗。”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