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起店名好难哪
作者:金满满   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最新章节     
    当天下午,常娥去学校帮年糕儿请了一节课的假,跟赵明明一块儿带着年糕儿去办理营业执照。
    赵明明和嫦娥压根都找不到工商所的办公点在什么地方,年糕儿轻车熟路地把俩人带了过去。
    常娥:“年糕儿咋对这里这么熟悉啊?”
    赵明明小声跟常娥说:“你忘啦?她之前的小孩营业执照被没收后,她就打听到了地址,天天来要她的营业执照,估计都不知道吃了人家多少东西了!”
    常娥:“哈哈哈,年糕儿可真是太棒了!”
    在前面带路的年糕儿听到常娥姐姐说她的名字,还回头看了常娥姐姐一眼,“常娥姐姐咋了?”
    常娥笑着说:“我跟你赵明明哥哥夸你厉害呢!”
    年糕儿正了正望葵小包,走到一扇门半掩的门跟前,伸手敲了敲门:“朱叔叔,我来办理营业执照啦!”
    这次有赵明明跟常娥带着过来,营业执照办理的十分顺利,手续都是赵明明签字的。
    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前,朱同志跟赵明明和常娥详细说了工商管理费的事儿,就怕到时候人家不知道,以为他们乱收费。
    年糕儿在旁边听到了,震惊:“收多少钱啊?”
    朱同志说:“百分之零点五到一点五,绝对不会乱收费的。”
    因为这个费用,经常有要办理营业执照的人当场被气走,觉得被乱收费了。
    还有的人办理的时候答应好好的,该缴费的时候说啥都不肯交,慢慢就传出他们工商所的人没良心乱收费的话,其实他们也很冤枉啊!
    他们收的那些费用,全都是公家的钱,全是上账的,一分钱没落他们腰包里啊!
    可惜这事儿他们没地儿说理去,老百姓不听啊!
    年糕儿的小脑袋快速地算了下账,“那也没多少。收就收吧,要不朱叔叔你们的工资咋来呢?你们都为老百姓服务了,没道理不拿工资的!”
    朱同志:“……”
    赵明明:“年糕儿想得开的,这样说挺对的。”
    年糕儿:“要不咋弄呢?活总得有人干吧,干活的人总得吃饭吧。”
    朱同志在营业执照的小本上写字:“你们的铺子叫啥名啊?不能光叫批发铺,要不其他人家也开个批发铺,这不就重名了?”
    赵明明跟常娥看向年糕儿:“年糕儿,你想叫啥名儿啊,你给起一个吧。”
    朱同志说:“我建议你们起个通俗易懂的,还能让人家一下就能记住的,没事儿,别着急,慢慢想,尽量别跟集上其他人家的店名重复,要不人家会弄混。”
    年糕儿抓了抓小辫儿,“起啥好呢?”
    常娥:“要不起个吉利的名儿吧。有钱咋样?年糕儿最喜欢这样的名儿了。”
    朱同志一听赶紧说:“起名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起类似赚钱、发财之类的店名,人家一看就觉得店老板光想着赚顾客人的钱了,多不好?”
    年糕儿点头:“原来是这样啊。啥样的名通俗易懂还能让人一下子就记住呢?”
    朱同志看了看年糕儿说:“比方说你们家的铺子是卖好吃的,零嘴的,那这个零嘴一般是给啥人吃的?老太太?小孩儿?还是小伙或者是姑娘?”
    年糕儿点头:“那必须是个小孩儿吃的,老太太的牙不好,很多好吃的都吃不了。馋嘴孩批发铺咋样啊?”
    赵明明:“说人家小孩馋嘴,万一小孩不高兴咋办?”
    年糕儿:“那贪吃娃批发铺咋样啊?”
    常娥:“馋嘴和贪吃是一个意思吧?”
    年糕儿:“那小孩本来就馋嘴贪吃,咋还不叫人说呢?”
    赵明明:“我要是说你馋嘴,啥都爱吃,你高兴不?”
    年糕儿:“有点儿不高兴。我一点儿都不馋嘴。”
    屋里的大人同时看向年糕儿。
    朱同志看了看自己办公桌,他抽屉里还放了饼干,他要不要拿出来问问年糕儿吃不吃?
    年糕儿要是吃了,证明她就是馋嘴小孩。
    大家为了如何起店铺的名字真是想破了脑壳,这时候门外走进来一个人,“朱领导,你看我今天带的资料还差啥?”
    朱同志随口说:“肖老板,你都跑三趟了,这会儿资料再不全,我就只能去你家看着你准备资料了。”
    年糕儿扭头看向那个办营业执照的人,突然说:“我知道批发铺叫啥名好了。”
    赵明明跟常娥同时问:“叫啥呀?”
    就连朱同志都好奇的看了年糕儿,“年糕儿想叫啥名啊?”
    年糕儿说:“叫小老板批发铺。好记不?”
    朱同志想了想,“老板”这两个字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话,添个姓,可通用百搭了。
    他们在外头都是这么称呼店主,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直呼人名听上去不礼貌的麻烦,还能在无形中抬高对方的身份,把对方架在老板的位置,让他们配合工作。
    如果添上个“小”字,“老板”两个字原本留给人年纪偏大的印象一下子就被削弱了,真正的简单通俗又容易记。
    朱同志:“这个名儿挺好的!”
    年糕儿顿时得意:“哼哼!”
    年糕儿:叫小老板批发铺!朱同志:这个名儿起的好!年糕儿:哼哼!
    赵明明和常娥:“那就叫小老板啦!”
    于是,朱同志拿起笔在营业执照上写上“小老板批发铺”的名字,“那就确认这个名啦!”
    朱同志写完,等墨水干的空隙随口说了句:“要是铺子做大了,知道的人也多了,还可以申请个商标注册,虽然要花点钱,但是注册之后就没人能抢走了……”
    朱同志这是在遇到年轻人办营业执照的时候,才会随口跟人家提一句,在他们看来,年轻人学习能力更强,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商标注册这事儿现在没啥人重视,以后说不好。
    毕竟自从开放之后,每年开铺子的人都在增加,这开铺子的人那么多,那能想到的好名儿就那么些,要是不先把好听的名儿给占了,以后被人抢走咋弄呢?
    朱同志知道大家都没入耳,没人重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跟年轻的店老板提一句。
    赵明明和常娥确实是一听了之,啥商标注册,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压根就没听过这事儿。
    不用想也知道,跟公家打交道的事儿,肯定是要花钱的。
    但是……
    年糕儿:“朱叔叔,商标是啥啊?为啥要让猪吃啊?我家猪卖啦,猪圈里现在是空的!”
    朱同志:“哈哈哈哈……不是那个意思……哈哈哈……跟猪没关系,年糕儿你等一会儿,等我把肖老板这事儿办完,我再跟你说,哈哈哈……”
    年糕儿:“……哦。”
    啥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