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杨父担心
作者:孤独将至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最新章节     
    杨父收敛住羡慕,庆幸道: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原本我还担心咱们家又买了这条大船,村里人知道了得说酸话,闹得不安生。
    这下子,老林家40多米的船都开回来了,我们这条25米的也不算什么,村里这几天也在传这事呢。”
    童瑶:
    “没事的,这次不光我们家买,吴伯和梁伯、大哥二哥他们也买了,一下多了几条船,大家伙关注点自然会降低了下来。”
    杨父惋惜道:
    “可惜这条船不全乎,还得去造船厂装设备,不知道啥时候才搞好。
    老林月中就出发去外省了,先捞毛虾,不对,他们船多,都是合股的,还同时在那边捕捞春汛鱼种。
    等四月份乌贼汛期到了,他们就开始捕捞乌贼,乌贼汛期过,紧接着捕捞海蜇。
    哎呀,全是钱啊,我们这十多米的船没法跑那么远,不然他也带我们。”
    童瑶诧异:
    “爹,林叔他们捕捞的海货,都是平分的吗?”
    杨父:
    “也不算,他们村团结得很,大船合股买,二三十米的大船好几条呢,跑那么远的地方,鱼货就按照当初买船的分利分钱。”
    这么说,童瑶和杨清桦心思就歇了。
    自家的几条船都是自个出钱买的船,不存在合股。
    要是贸然加入他们……额,自家海运一向不错。
    到时候双方鱼货不一样,难免有些想法。
    不是将人往坏处想,实在是利益动人心。
    别看杨父一口一个老兄弟,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忙。
    关系早就淡了下来,相当于熟悉的陌生人。
    林自辉那边人那么多,到时候人家说,我们带你家出海,分成这块,也要让点利出来。
    这种情况咋办。
    算了吧,以后出远海,童瑶也打算组自己的船队。
    杨清桦大差不差,也是这么个想法。
    不过,这会没说,反倒是劝老爹:
    “爹,我们先不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近海那么多鱼货,够我们捕捞的了,别想那么远。”
    童瑶也道:
    “对,鱿鱼春汛快来了,到时候我们要多捞点,晒鱿鱼干啊,四个村的船一起捕捞,鱿鱼也是晒干给我们收,这就是一大笔的利润了。”
    杨父听完,也觉得不着急了。
    不过,反倒是担心道:
    “咱们这边鱿鱼确实多,春汛还有不少廉价鱼,也要晒干,到时候你姐夫那边收新鲜的货就少了起来,这样一来,咱们咋相处?”
    这问题是真的存在的。
    收购点收鲜货赚钱,他们现在是收干货。
    就意味着利益会起冲突。
    收购点其他老板不用操心,毕竟大家伙生财有道。
    时代在变化,也不能阻止新鲜产业的出现。
    但赵有富怎么说也是自己女婿,算自家人,到时候埋怨起来可咋办。
    杨父不担心卖不出去,万事有小磊呢。
    没错,谢磊在杨父心里都成万能的了,心中大半底气来源于他。
    而且,而且杨父都跟童瑶两口子出来见过不少世面了。
    无论是县城还是市区,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大把大把的人。
    不愁鱼干卖不出去,就怕你没货。
    童瑶将黏糊糊杨父的小崽子交给杨清桦抱着,对杨父笑道:
    “爹啊,你就别担心这个了,姐夫精着呢,他也在打听县城那边有没有店铺出售。
    瞧着吧,他要是买到店铺,绝对会把新鲜鱼货运到县城卖,不光这个,有些海鱼他也会晒干拉过去卖的。”
    杨父震惊了:
    “这,这个赵有富,我咋没听他说过呢,要是他也买鱼干,那不就是和我们抢生意吗。”
    童瑶:
    “这不是大年三十那天你喝高了吗,姐夫只能和我,还有阿桦说了。
    这也不能算抢生意,谁都能晒鱿鱼干,杂鱼干啊,只要有门路卖,谁卖都行。
    我们也算是先行一步,在市里买了店铺,只卖给小磊,也不太保险。
    万一他和肖老板一样,说压价就压价,我们到时候可不就被牵着鼻子走了吗。”
    童瑶上辈子没做过生意,没有真刀真枪的经验。
    但也看过手机,新闻头条什么都有。
    再就是,经历过肖老板那边压价。
    她也明白一个道理,鸡蛋真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得找到不同的销路才行。
    不然就会沦为成为被动方。
    童父走进来,听到这,赞同闺女:
    “对,就像我们卖果一样,谁都能挑到镇上卖,一个道理。”
    杨父吓半死,喃喃道:
    “那,那咱们还不如多买点铺子,不然以后大家伙都挑鱼干去县城卖咋办,还有小磊那孩子,不能干这事吧。”
    童瑶失笑:
    “那谁知道呢,反正咱们船那么多,开年捕捞大把鱼货。
    无论是新鲜鱼货还是干货,都不愁卖啊,姐夫他们怎么说也是主要收购新鲜鱼货,不会专门搞干货的。”
    作为枕边人,耳濡目染的,杨清桦自然有所长进:
    “对,像深海鱼,虾蟹类,就没法晒干,只能冰好,第一时间卖给外头。”
    夫妻俩并不想把鱼干生意分出去,找人合股之类的。
    赵有富是姐夫也不成啊,牵扯利益最麻烦了。
    到时候闹矛盾,搞得里外不是人。
    又不是出海捕鱼,命运都拴在一条船上。
    哪怕是童华夫妻俩帮看店,童瑶夫妻俩也只是以发工资的形式。
    几人在船舱里商量,甲板上的童木四人早就缓过劲了。
    到底年轻,能适应渔船在大海上的颠簸。
    这会在甲板上稀奇又新鲜的讨论。
    “原来坐船是这样的,好像走在云朵上,飘飘忽忽的。”
    “对啊,我就刚上船那会头晕,现在没感觉了。”
    “阿瑶表姐给我吃了酸梅糖,感觉好多了,我也能出海了吧,哈哈。”
    “我也可以,我不想回家了,直接跟表姐和表姐夫出海多好。”
    “你想得美,起码要插完秧才能过来,还有春种,地里那么多活,不忙完,你娘才不给你出来。”
    “哎呀,要三月头才种田啊,到时候回去几天就行,春种有我哥他们呢,不缺我。”
    “好像也是,那我们去和阿瑶表姐说说。”
    “咋不和表姐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