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成与败
作者:文人鬼   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节     
    失败是成功他娘,要想“娶得”成功,必先经得住丈母娘的考验。
    京师太庙前的广场上,朝廷众臣正在等候祭祀仪式开始。
    站在众臣当中,徐祖辉用余光扫了一眼旁边的黄子澄和齐泰。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一脸喜悦,容光焕发,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今日,皇帝祭太庙,将宣布两件事情:一件事是东昌大捷,另一件事就是恢复黄子澄和齐泰的官职。
    朱棣战败,徐祖辉是高兴的,但黄子澄和齐泰官复原职就不是一件令他高兴的事了。
    自建文元年十一月朱棣上书后,皇帝名义上罢免黄子澄和齐泰的官职,可实际上仍将两人作为智囊留用。朝中大小事务,皇帝都会咨询两人的意见。
    徐祖辉曾经想要外出领兵,北上围剿朱棣,可却没有成功。这一切都拜黄子澄、齐泰以及那个方孝孺所赐,是他们劝阻皇帝。
    如今,黄子澄恢复了太常寺卿的官职,那徐祖辉的话语权在皇帝那里将会进一步削弱。齐泰恢复兵部尚书的官职后,他徐祖辉再想从兵部手中获得兵权,那就更难了。
    “大哥,你可听说了东昌大捷?”徐增寿凑到徐祖辉身旁,低声道,“盛庸竟打败了燕王,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徐祖辉瞟了徐增寿一眼,依旧不露声色,没有一点要与自己弟弟谈论一番的意愿,只是应了一声:“嗯。”
    “大哥,好像不是很高兴的样子,莫非也知道了那两人即将官复原职?”徐增寿旁敲侧击,将话题引向黄子澄和齐泰。
    徐祖辉嘴角微翘,冷冷一笑:“他们官复原职与否,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有什么不高兴的。”
    徐祖辉知道,他这个的弟弟——徐增寿的心是向着姐姐和燕王姐夫的。
    朝廷的东昌大捷,在他弟弟那里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现在他弟弟心里还不知是怎么滋味呢。
    他弟弟的心思,他徐祖辉怎么会不知道呢?不就是见缝插针,想借助黄子澄与齐泰复官的事来挤兑他。
    或许,还想趁机说服他,让他也倒向那个北平的妹夫。
    他弟弟的这点小心思,岂能骗过他徐祖辉?
    见徐增寿还想说什么,徐祖辉抢先道:“增寿,你的兴致好像也不高啊?”
    “大哥,我……”
    “你是不是担心,庶人朱棣会被盛庸擒住啊?”徐祖辉一点都不留情面。
    徐增寿碰了一脸灰,却又不服气:“大哥,你说哪里的话,我乃是朝廷的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怎么会担心一个反贼呢!我只是为姐姐觉得不值,担心小妹也跟着遭殃……”
    “哼!你还好意思说徐妙锦!要不是你纵容,她怎么会跟着反贼走呢?”徐祖辉狠狠瞪着徐增寿。
    徐增寿针锋相对:“大哥,这怎么怪我呢!要不是你反对小妹和郑海在一起,她怎么离家出走?”
    兄弟两人话不投机,转眼间,言辞变得激烈,眼睛里就迸出了火花。
    周边的大臣知道徐氏两兄弟向来面和心不合,兄弟关系不是很好,都慢慢躲开了。
    朝臣们可不愿搅和到两人之间,一个是魏国公,一个是都督府左都督,都是有权势的人。冒然搅和到徐氏两兄弟的争执中,搞不好会两边都不讨好,因此,他们都识趣的走开。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明哲保身、隔岸观火,至少李景隆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充当一个和事老。
    李景隆走到两人身旁:“魏国公、增寿,你们都歇歇火吧,这可不是家里。要是让有心人捅到陛下那里,就不好了。”
    徐增寿对李景隆抱了抱拳:“曹国公,增寿还有事情,先走了。”
    说完话,徐增寿就离开了,留下李景隆与徐祖辉自己说话。
    皇帝朱允炆虽然免了李景隆的罪责,但却不再予以重用,身份和地位一落千丈。
    李景隆和徐祖辉一样都不希望黄子澄和齐泰官复原职。因为他回到京城后,听到黄子澄曾建议皇帝杀了自己的消息,从此便与黄子澄势不两立。
    而曹国公徐祖辉是李景隆少数可以攀得上关系的人,其他人都不屑于与他这个败军之将扯上关系。
    盛庸在东昌打败朱棣,取得大捷,这无疑是当众打了李景隆一巴掌。与盛庸两相对比之下,李景隆就成了一个笑话。
    “曹国公,知道今天陛下祭祀太庙要宣布的两件事情?”魏国公兼太子太傅徐祖辉盯着李景隆。
    李景隆叹了一口气:“知道。”
    “你既然知道,又何必要来呢?”
    “我也想称病不来,”李景隆恨恨地瞪了一眼黄子澄的方向,咬着牙道:“可是,有些小人,在陛下面前嚼舌根……我若不来,更会给人留下话柄……唉!”
    李景隆心中冒出一个词:成王败寇!
    要不是,皇帝朱允炆仁厚,不追究他的战败之责,兴许他如今也成了一缕青烟了……
    见到皇帝的轿撵出现在广场边,黄子澄对众人轻喊了一声:“陛下要到了,诸位臣僚请各就各位。
    建文三年正月十七日,这一天,李景隆压力山大,而朱允炆却非常高兴。
    站在太庙的祭台前,朱允炆手持三炷香,向朱元璋与朱标的牌位行礼。
    “皇爷爷,父皇,朕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朕的大将军在东昌取得了大捷,四皇叔并非不可战胜……”
    手中的三炷香冒出一缕缕青烟,淡淡的檀香味飘荡在空气中。清香入鼻,朱允炆一身清爽。
    在香坛上插上三炷香,他静静地看着太庙中的画像。
    青烟袅袅,仿佛是沟通天地的信使,传递胜利的喜讯。
    他闭上眼睛,虔心地向上苍祷告,向祖先祷告,感谢上天庇佑,感谢他的祖父朱元璋与父亲朱标的庇佑,感谢神人赐下的凝命神宝……
    东昌大捷是自北伐燕贼以来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也将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朱允炆相信,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他将很快打败朱棣,完成削藩的历史使命。
    而同一时间,远在北平的对手燕王朱棣也在祈祷。
    不过,朱棣不相信上天,他更相信自己的谋士和手下的将领。
    与朱允炆的庆功大会不同,朱棣召开了一次战败总结大会……
    【注】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冬十月,召景隆还,赦不诛。”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建文)三年春正月……丁丑,享太庙,告东昌捷。复齐泰、黄子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