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先帝自然不允许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统治地位。
因此,他被视为最有可能策划那几场阴谋的人。
那时候的宁逸,还是京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闲人王爷,招猫逗狗他擅长,阴谋诡计的事,怀疑谁都不会有人怀疑到他身上去。
就连后来的上战场,除了少部分宁逸党羽知道他们背后下了多大功夫外,其他人对此是一无所知。
这也是宁逸上位之后所做出来的那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事件,但朝臣们却都尽量地包容着他的原因所在。
他们都认为宁逸之所以会上阵杀敌,完全就是因为临危受命而已,而他能够登顶高位,也纯粹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去做的。
对上先帝,他们会百般挑剔,期望他成为一个毫无瑕疵的明君。
然而面对宁逸时,他们的底线却不断降低,只盼望他能够勉强履行皇帝的职责即可。
不知不觉间,朝臣们总是或明或暗地宽厚对待他,甚至在必要时帮忙收拾烂摊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宁逸及其党羽自然乐于坐享其成。
当宁隼划江而治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立刻察觉到其中必有古怪,当年之事必定另有内情。
明明先帝还有一个幼子在世,他们当年又为何坚信宁逸才是唯一的人选呢?
难道是因为他们从心底瞧不起先帝,以至于连先帝那个可能无法成才的幼子也一并轻视了?
在他们眼中,宁隼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错误信息究竟是他们自己得出的?
亦或是当时他们受到了某种迷惑?
这么多年来,众人都心照不宣地忽略了宁隼的存在,仿佛他从未降临于世一般。
如今想来,当年之事必有隐情。
这中间,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当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宁逸真的无辜吗?
当年那些不光彩的事情里,宁逸难道就没有插一手吗?
或者说的更严重些,有没有可能就是宁逸主导的呢?
这么多年,他们都被宁逸利用了?
一如当年他们可能无意间做了宁逸手上的刀。
如今,他们还有可能赎清当年的罪孽吗?
恍惚之间,整个大环境却是意外的和睦,就好像四海升平已经提前到来了一般。
至于这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只不过都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此刻,王丞相城外的庄子里,饭菜上了桌后,王勉屏退左右,以防万一,还让众人的贴身侍从远远地站着,严防死守。
“我们是否要早做决定?”王丞相率先发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决定自然是要做的,可我们如今皆有把柄被那位攥在手中,诸位真的决定壮士断腕、以求生机了吗?”兵部尚书紧接着说道。
“打肯定是打不过南边的!别的且不说,粮草兵马,我们如今一样都不占优势!
先说人马一事,想要在短时间内凑齐足以对抗守边军的兵卒和马匹,不说比登天还难,至少也得有三到五个月的筹备时间。
把各地驻守的守军都召集起来,耗时耗力。
若是就地抓壮丁的话,且不说会激起民怨,单是那些刚抓来的壮丁,又有多少能上战场呢?
还有就是太子殿下的战力,我们得凑够多少人才能有一战之力?”
“那……我们可有把握劝说今上同南边和谈?”有人愁眉苦脸地问道。
“和谈?除非李尚书有把握挟持那一位,咱们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然的话,冲着当今圣上如今油盐不进的劲头,和谈不和谈尚未可知,但咱们的九族一定保不住!”另一人瞪大眼睛说道。
“这……我们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吗?
宫里那位怎么就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了呢!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吗?
那退位让贤的诏书是不会写吗?
实在不行,老夫跟那钦天监监正说一说,请他尽快帮忙选个良辰吉日,好让宫里那位赶紧退位!”礼部尚书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奈和悲愤。
“不若,我们劝说今上下旨,让那边的划江而治过了明路,给他们一个正式的名分。
如此一来,双方以后井水不犯河水,便可相安无事,不再发生冲突,各谋发展。”
“此计固然可行,但恐怕我们的陛下会认为下诏有损颜面,从而不愿采纳。”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罢了!罢了!这些我们暂时也操心不上,不若尽快商量出两个合适人选来,去南方打探情报也好,同那边示好也罢,带够筹码,抢占先机,才是明智之选!”
“王丞相说的对!”
“丞相说的是!”
“……”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探讨后,这群狡黠如狐的大臣们为了避免引起宁逸的怀疑和猜忌,最终挑选了几人中相对来说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的王勉前往南方打探情况,并寻找适当时机向那一方传递友好的信号。
总之,一切都要视情况而定!
果不其然,次日早朝上,王丞相指使他的得意门生抛出了与南方议和的提议,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宁逸听闻此建议,起初怒发冲冠,几欲将那进言之人碎尸万段,但在经历了愤怒、狂躁以及扬言诛人九族等一系列激烈情绪波动之后,他最终还是恢复了冷静,只能做出妥协。
当着一众朝臣的面,他口头承诺愿意与宁隼一那方进行一次友好的和谈。
宁逸这会儿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决定还是按照原计划,先派人去南边打探打探情况,待了解清楚宁隼那边的虚实及底线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后续应对策略。
如此一来,既能显示出自己的大度和诚意,又可避免因冲动行事而陷入被动局面。
自认为熟悉政治手段的他,这会儿满腹算计,自认为能拿捏住人。
当然啦,为了显示这边和谈的诚意,一众朝臣有商有量的连和谈会用到的文书以及相关条款都提前拟好了。
为防万一,宁逸的私章也被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