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超级挥霍登峰造极
作者:王文达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最新章节     
    堂堂一国之君,嫖妓宠妓、并且与宠妓之情夫上演“三人转”,这本身就已经够奇葩够热闹够荒唐;而今,举国名妓不但册封为妃至显至贵,而且登上了国家至高至尊的太后听政大位!大臣们听罢徽宗的介绍、看着徽宗的这一神操作,不知是惊是吓还是懵,一个个目瞪口呆,全成了泥塑木雕一般,大厅里瞬间陷入了死一般静寂之中,静得能听到许多大臣沉重的喘气声、个别人脚底板在地上的摩擦声,还有使劲攥拳时指节的咯吧声和喉咙里吞咽唾沫的咕噜声。这样的氛围,令人感到憋闷甚至恐怖。
    徽宗双目圆睁,以凛然不可侵犯的眼神,扫视着大厅,凝视着众臣。他看到,有的大臣在看着他,有的则看着李师师;可以看出,许多人的眼光都充满了疑惑、不解,有的甚至就是气愤和憎恶,还有的简直就是敌视。他知道,这是对他这一决定的无声抗议,也是跟他的对决。他更知道,在这场对决中,他不能屈从于这些人的抗争和压力,更不能输;因为这是对他威严和力量的又一次检验,而在这种事情上的检验,更能说明问题。他必须让这些人彻底明白,江山是我的,大宋是我的,万事都由我,一切我说了算,我说红就是红,我说黑就是黑,你们只有完全臣服,别无选择。他两手拄在龙案沿上,两腿在龙案下有节奏地颤悠着,目光从一个个大臣的脸上扫过,自己满脸洋溢出的是自得、无视和轻蔑。他期待有人跳出来质疑、反对或抗议他的决定,只要有人敢于质疑或有不同意见,不管是谁,他都要严厉惩治,以此杀鸡儆猴,如此一来,还有谁再敢挑战他的皇威?还有谁不会对他无条件服从?不然,我这个皇上还能当好?还怎么能称得上千古一帝?
    一时间,徽宗和众臣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峙和僵持态势,而这种态势,这种气氛,却令人倍感压抑,许多人觉得胸口发闷,头顶发热,手心额头在冒汗,似乎这大堂上有一团暗火在脚下灼烧,随时都会顶起地面而“腾”地一下燃起熊熊大火。许多人已经在探头探脑地张望着探询着,大概是期待有人能站出来,以舍得一身剐的精神,替自己发声,以申明大义。
    正在君臣的暗中较量几近巅峰、朝堂上似有火星迸射之际,突然,一个高亢嘹亮的声音响彻大厅:“皇上万岁万万岁!明妃娘娘千千岁!”
    这才真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高声呼喊,不亚于暗夜里一声惊雷,把所有人都震得浑身一抖!徽宗循声望去,原来是王甫振臂高呼出来的。蔡攸立即响应,接着是高俅、梁师成、童贯、何执中和郑居中、王宁等人,杨光华和蔡京也随之高举拳头呼喊起来。这种响应其实就是一种表态。太师和宰相、太尉等重臣都表态了,附和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虽然仍有少许人以鄙夷的眼神看着王甫等人,但口号声和掌声却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宏大,把大厅的气氛推上了高潮。
    徽宗听着这震耳欲聋的口号声,看着朝堂上林立的胳膊、拳头,又转头看了一眼明妃那无比优雅俊俏美艳迷人的脸庞、和充满自信惊喜的眼神,脸上露出了得意、快慰和欣喜愉悦的神色。徽宗想,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重大事件,也是对自己执政能力和帝王威信的检验。这种大获全胜凯旋而归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早朝结束,直至此后几天。
    李诗诗成了李明妃,闻名大宋全国的超级妓女,竟然坐到了高高的朝堂之上,并且坐在太后垂帘听政的位子上,而大宋的一众大臣,居然齐呼“明妃娘娘千千岁”。不知是徽宗帝有了病,还是整个大宋朝廷有了病?这究竟是好笑,是奇葩,还是荒唐?是,应该都是。
    可徽宗帝却居高临下俯视众臣,犹如得胜回朝的将军,一脸得意神色,获胜感成就感满满,到了这种地步、这种程度,后人也只能呵呵了。
    这次早朝,没再议其他任何事项,徽宗向众臣公开李明妃身份地位,便成了唯一重大事项,因而早早便结束了。徽宗像一只斗鸡得胜的大公鸡,昂首阔步气宇轩昂神气活现得意洋洋地带着李明妃,在全体大臣众目睽睽的注目礼中,率先走出了大庆殿,直接回了明妃的新房。
    独具徽宗风格的大戏,演出结束后,似乎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一种特别的宁静之中。以往虽然徽宗不在办公大厅,但是因为杨光华受徽宗的全权委托,处理皇上的一应事项,因此每天来找他请示或者汇报工作的,也是络绎不绝。可这天除了蔡京下朝后顺便来过一趟,说了一下近期的几件事,之后就一个人也没再来。这倒正合杨光华的心意,他可以静下心来捋一捋思路,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和对策。
    其实,打从蔡京被贬到江宁、不久又被征召回朝之后,杨光华就全面调整了自己的政务处理方式和具体做法。他虽然身居太师高位,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实际上已经把权力全部放了下去,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政务,一律交由蔡京办理;军事上的全交给高俅。他自己只做三件事:一是代皇上在诏书、圣旨等文书文件上盖章签名;二是将收到的需朝廷包括皇上阅处的文书文件批转或交由蔡京高俅处理;三是密切关注徽宗动态,随时应对或奉诏处理徽宗的所有事项,以保证徽宗的满意,保持在徽宗心中的信任度、满意度、器重度和倚重度。这样做,不但保持了徽宗对自己的“四度”热度,而且得到了蔡京和高俅的极大满意和拥护。当然,更重要的是,没了他的制约和掣肘,蔡京和高俅可以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各自发挥着他们对徽宗帝的强大维护和支持作用。
    现在,名妓荣升贵妃、并登上朝堂尊位,可以说,徽宗已经把一个腐朽帝王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么,徽宗这个帝王、和他治理下的大宋,将走向何处、如何发展?杨光华需要心中有数,以保证持续的持久的主动。
    于是,送走了蔡京,杨光华让两个小太监在办公大厅门外轮流把守着,一有情况随时报告;他自己则从休息室的保密箱里,拿出了由皇城司报给他的有关材料,在桌上铺了一摞纸张,看似在写材料,实则是在逐项列出相关的内容,对徽宗和徽宗治下的大宋,进行详细周密的梳理和分析。
    不作如此详尽分析,并无多么强烈的感觉。经过一整个上午、半个下午的梳理分析,杨光华被强烈的、几乎是天崩地裂般的震撼了。
    徽宗作为帝王,已经真正成了彻头彻尾的玩乐皇帝。可以说,他的玩乐,已经超出了史上任何一位追求玩乐的帝王。虽然论荒淫暴虐不如殷纣王、汉灵帝、魏明帝、吴末帝和前秦厉王,但若论搞文学玩艺术,却是独步天下前无古人的,他是大宋顶流的画家书法家作曲家,还善于雕刻,善于古器古玩和古鼎,并且懂得各种奇石的欣赏和鉴定。他是真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水平,玩出了档次,玩到了极致。而若把荒淫和文学艺术二者相加呢?徽宗帝自然又成了古今唯一。
    作为李煜,对比徽宗,不禁觉得有点汗颜了。自己虽然也算是个艺术皇帝,能诗善画也懂作曲,可是比起这宋徽宗的全面丰富广博,那可是要差得远了。可以说在艺术上,文学上、玩乐上,宋徽宗绝对是大家,超一流的大家,也是人生的大赢家。即便是专门搞文学艺术的,就比如大宋本朝的苏东坡老先生,那诗那词,那书法画画,他都是很可以的吧?可惜东坡老先生不会作曲。呵呵,也没听说他会鉴定古玩古器,会玩雕刻。而在女人身上的功夫方面,徽宗可是又比殷纣王等帝王,又上了一个层次。徽宗不是残暴型的,人家是艺术型的,追求的是肉体和情感及精神的高度一致、高度和谐统一,这些恐怕是那些暴君之流望尘莫及的吧。
    而作为帝王,荒淫玩乐都是跟挥霍无度联系在一起的。此时,杨光华的眼前就闪现出了一幅幅徽宗大帝大肆挥霍、豪阔享受的画面。
    徽宗对喜欢和宠信的近臣,从杨光华自己、蔡京、高俅,到童贯王甫梁师成等高官显宦,只要一高兴,就大手笔的赏赐。赏赐最突出的自然是府邸和房子。杨光华很清楚,一座府邸,往往要花费数十万贯钱,而要修缮得美轮美奂豪华阔气,非要百万贯不可。徽宗赐给蔡京等人的府邸遍布京师,并且都是豪华建筑。
    除了赏赐府邸,就是赏赐田地。而赏赐田地,他从不看业绩、功劳和贡献,只看自己心情。只要心情好,一高兴大手一挥,或者两片嘴唇一叭叽,大片的良田沃野就成了某某官员的私人田产。而他这样赏赐的田产,不仅仅在京师,而是遍布大宋各地。
    再就是赏赐金帛财物。杨光华赢得,曾经授给他天子乘车用的玉带,杨光华辞受,徽宗便授给了蔡京。亲王公主和皇上的近亲属及宠幸的大臣只要入宫,说上几句好听的话,让徽宗高兴,也能得到金带。杨光华从皇城司上报的材料中得知,徽宗赏赐给道长李德柔建造斋房用的钱,一次就有五百万贯,赏赐给林灵素的金牌银牌,也价值三百多万贯。而国家每年的茶税收入才一百多万贯。宫廷里收藏的藕丝灯,是从太祖建国时期就陆续收集珍藏起来的,价值连城,此前的朱代皇帝都不舍得动用,而徽宗那次高兴,就随手赏给了梁师成。杨光华亲眼见到,徽宗赏赐给沈婉一颗北珠,这颗北珠的价值达三百万贯,而这样的赏赐却不仅仅是沈婉一人。宋太宗在位时,命能工巧匠打造了三十条金带,只用了两条,一条是自己用的,另一条赏赐给了大将曹彬,剩下的二十八条一直藏在库房中,从真宗到哲宗都不曾动用过,但是徽宗只要高兴就让人取出来赏给臣下,王甫童贯蔡攸,都得到了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