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梁山军攻陷高唐州
作者:王文达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最新章节     
    听到高俅的问话,蔡京略一沉吟,说道:“这样的事就不要找太师了,一则太师是代皇上履行职权,皇上已经说了,有关事项,让咱们酌情处理,这是咱们的职权范围,找太师也没用;第二呢,上一次在皇上那里,你应该看得清楚呀,太师对咱们的具体事啊,他不想过问,大概是出于对咱们的信任吧。对他这个人,本相我也已经已很是了解,他不是那种揽功揽权的人,所以咱们就不要去麻烦他了。但是呢,事情要让他知道才行。这样,以你太尉府的名义,向太师写一份情况报告,包括高唐州的现状,山东路的奏报,还有你们的安排等,让他知晓就行了。”
    高俅回到太尉府,坐下来才想到,转了一圈,除了被皇上训了一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呀。事情还得自己来办,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可是这样大的战事,他虽然在二十多年前的西北边疆战场上经历过,但那时他只是个小参谋,其实是个传令兵式的人物,根本就没参与核心事件。因此,眼下他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得叫来了童贯和张大山,还有一位长史和一位参军,这二人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军委总参谋长和高级参谋。
    要说张大山,其实他就是个侍卫长的角色,大型作战让他拿主意,实在是赶着鸭子上架勉为其难,他也确实说不出道道。
    但是童贯可不同。童贯已经多次带兵在边疆作战,每次都是担任总指挥,并且在此前所有他带兵打过的仗,只有一败两平,其他十几次都是大获全胜,因此童贯已经被皇上御封为常胜将军。
    童贯听高俅介绍了情况,又看了两份奏报,漫不经心的说,“这也算得了事儿啊?不就是一个水贼盗匪吗?什么义军?他们也配称义军?朝廷派大军去征剿,岂不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吗?大可不必。”
    高俅看着童贯很不以为然的态度,又听他如此一说,心里既高兴也不舒服。高兴的是既然童贯有这样冲天的豪气,那么只要让他带兵前往,肯定是没问题。不舒服的原因嘛,自己是三军统帅,可童贯却每次在重大战事的时候,都要压他一头。但这也没有办法,一则高俅确实能力不如人,打仗作战是要看真本事的;二则,若论皇上对童贯的器重程度,丝毫不亚于自己,自己当年跟皇上的交情自然是够厚,可是由王爷变成皇上之后,特别是随着徽宗做皇上年深日久,皇上在变,这种改变,就包括他喜欢宠信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已经不止高俅自己了,且不说杨光华和蔡京、王甫,单说对童贯、梁师成和杨戬这三个大太监,似乎比对自己更宠信,所以高俅就觉得不舒服。可自己不舒服又怎么样呢?如果太尉府没有童贯,他这个太尉如何能当得安稳,谁来给他支撑带兵打仗这最最重要的一条腿呢?
    高俅听完童贯的话就问,“童枢密,既然你对这事看得这么轻松,你就说说咱们应该怎么办吧?现在呀,很紧迫,必须抓紧调集军队,高唐州那边被围着呢,今天已经第八天了。你看这周报上说的,都已经正面交锋打了五场了,差不多一天一场,虽然互有胜负,可现在高唐州被梁山军围的铁桶一般,外边的援军根本就打不进去,里边也出不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时间一长不用多了,最多三个月,你就不用打,断了水断了粮,高唐州的百姓也会造反的。那高唐州的官员,还有军队将士,还能待得下去吗?不战自乱,岂不就让梁山军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呀?”
    童贯依旧慢悠悠地说:“此事不难。下官立即亲自前往齐州和德州,调集驻扎这两州的主力部队,前往求援。据下官掌握的情况,驻防这两州的主力部队共有二万多人,可以调出一万二千以上的兵力。奏报上说,围困高唐州的梁山军有一万多人,高唐州里面,守军也有七八千人,还有高知府的三百神兽兵,加上高知府的魔法破梁山军,要战胜梁山军可以说易如反掌。”
    高俅听童贯说了这一情况,觉得心里就有底了。又见其他三人都表示没有意见,听从童枢密的安排,就说:“好,就这样办。你们现在就去落实,马上调集军队。”
    童贯说,“我带一名参军,先到齐州下达调兵指令,再到德州调兵,待两州兵力调齐,立即带他们直扑高唐。”
    高俅又问童贯:“需要几天时间能投入高唐战场?”
    童贯说:“从京城到齐州,再到德州调集部队,直到抵达高唐,总共不会超过五天时间,也就是说第五天就可以投入战斗。请太尉放心,有本官前往,定能获胜。只要梁山军被围困跑不了,我们就能把宋江的首级提回来,交给皇上,也可以杀鸡儆猴,让那些不安分、总想跟朝廷对着干的人也老实点。只要把梁山军灭掉,那浙江的方腊,还有什么田虎王庆,还有什么其他的一些小毛贼,也就都老实了。”
    至此,高俅才放下了心。可是童贯带着两个参军和十几名护卫从京城出发,两天后,从齐州调集兵力,又赶到德州,跟德州知府一见面,却得到了一个令他十分沮丧的消息:高唐州已经被梁山军攻陷,高廉被杀死,高廉的家人、高唐州一众高官,全被梁山军屠戮,梁山军抢走了高唐州的所有粮食布匹、物资、钱财,抢掠一空之后已经返回梁山。
    无奈,童贯只好当即带着由德州府出具的关于高唐州的情况汇报材料返回京城。就在他回到京城的前一天,山东路的紧急奏报也已经送到了杨光华的手上。杨光华看到之后,立即让人把皇城司负责山东路和高唐州的情报人员叫到了办公室,让他们详细汇报了高唐州陷落的情况。接着,杨光华又让人去叫蔡京和高俅。
    此时,高俅也接到了由山东路驻军送来的加急战报。展开一看,大吃一惊,且不说他的叔伯兄弟已经阵亡,关键是整个高唐州已经陷落。皇上有话在先,让他只能胜不能败,若败了,就拿他试问。这回他觉得可真是遇到大麻烦了。
    正这时,杨光华身边的太监来叫他,他便急匆匆带着那份奏报来到了办公大厅,蔡京紧随其后进了门。两人一到,杨光华就把那份奏报放到了他们眼前,说:“两位,看看吧,山东路来的奏报,高唐州,被梁山军攻陷,高唐州知府等官员阵亡或被杀,粮草布匹财物被梁山军洗劫一空,并且杀死了部分百姓。情况基本就是这样。”
    蔡京还没得到消息,听杨光华一说,倒吸一口冷气,便转身面向高俅,刚想问,高俅就已接过话头说,“太师,我四天前就派童贯前往德州,调集齐州和德州的军队驰援高唐。现在看来,童枢密还没来得及调集齐了兵力,高唐州就陷落了。哎呀,没想到啊,梁山军势力真的不可小觑了。这些义军呀,绝不能等闲视之了。”
    蔡京看了看杨光华,又看了看高俅,问道,“你二位觉得,咱们是不是得向皇上禀报一下呀?”
    杨光华说:“前面梁山军攻克过几个州府,像青州府、还有淄州府,那两个地方被攻克的时候,向皇上禀报过吗?”
    蔡京就看高俅。因为军事上的事,高俅可以直接向皇上禀报,所以杨光华这样问是必然的。
    高俅回答道:“啊,那个,是在前期,涉及到高唐州的时候,下官曾经对皇上提过,但是没有专门汇报过。这一次高唐州的情况比较复杂,关键是高唐州在山东路,甚至包括河东路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分量极重。这个地方还是个战略要地。所以要不要向皇上禀报,请两位决断。”
    鉴于上次的教训,蔡京只看杨光华,自己不说话。杨光华就说,“既然上两次都没向皇上禀报过,这一次呢,有上次皇上的话在先,以我的意见,我们先不禀报。是不是把所有的情况都搞清了,拿出我们后续的安排意见,包括官员的重新委任补充,军队的重建,还有高唐州的损失弥补,百姓的安抚,把这些事项都安排好了,一并向皇上汇报,你们说怎么样?”
    高俅一字不吐,只点头,并且两眼在蔡京和杨光华身上来回扫视。
    蔡京说,“既然高唐州已经陷落,并且梁山军并没有占据,先安排一个代理知府吧,后续咱们抓紧配备高堂州的政府班子。至于梁山那些贼寇,本相以为,必须剿灭他们。他们相比方腊,危害性更大。一是势力比方腊要强;二是离京师近,容易威胁朝廷;三是为祸时间长,影响更加恶劣。只是我们对他们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康健,是否先观察一下他们的动静,再研究具体的剿匪措施?”
    杨光华就说:“好,宰相这个安排好,就这样吧。”
    蔡京和高球走了之后,杨光华就想,这些义军,正如他预料的,势头发展非常快,势力也越来越大,确实不可轻视。但目前徽宗并不重视。如此发展下去,即使这些义军不能摧垮大宋王朝,也会把江山搞得千疮百孔。何况,大宋内部早已是腐烂不堪,只要遇到外部力量冲击,根据他掌握的情况,赵家王朝的气数恐怕也就没有多少时日了。于是,他打定主意,从此之后,他将在政务处理和履职方面,继续撤退,凡事只作壁上观,任由蔡京和高俅他们去折腾吧。当然,为了调动蔡京等人的积极性,他还必须要为他们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