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高空中的连续位移也为曾凡带来了极高的移动速度,他是靠装备和身体部分区域时空场调控实现的反引力移动。
装备的全身包裹防护功能,让他的身体变成了一个整体,可以实现高速的大距离位移,但是曾凡也发现一个问题。
他之前引以为豪的装备的防护能力,在这种类似于时空穿越的位移过程中,对身体的防护功能大幅度减弱,他身体内很多区域的分子原子在穿越中会跟不上,直接从身体里消失掉。
消失的分子原子尽管数量很少,对他身体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却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
这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到了八万多米的高空,空气已经极为稀薄,因为距离地球表面变远,还有位移带来的高速惯性,他的身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已经很小。
曾凡停掉了身体和装备的反引力功能,依靠自身的惯性在高空飞行,升空的时候为了对抗地球引力,他的时空场反向运动,他的飞行速度就是和地球自转方向刚好相反。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他的飞行方向就是自东向西,高速位移带来的惯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仅仅依靠惯性带来的速度飞行,他的身体仍然在持续升高,向远离地表的高度前进。
十几分钟的时间,他的身体就已经飞过了半个地球,到了大西洋的上空,这是神鹰试飞中都没有达到过的速度。
高空中的曾凡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刚才那样的穿越闪现不停止,自己借助反引力不断加速,有没有可能回到过去的时空呢?
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刚才闪现的时间间隔尽管越来越短,可是时间仍然在向前走,就像圆周率那样的无理数一样,无限接近,永远不可能穷尽。
位移闪现的时间间隔再小,应该也不可能让时间倒流,只是在时间上不断的深入细分。
时间不会倒流,可是如果无限细分,会不会像感应微观世界那样,整个身体进入微观世界呢?
或许不是进入微观世界,而是有可能穿越进另一个平行世界吧?
蛮荒世界是不是就是这样误打误撞进去的呢?
在那个世界十几年的时间,现实世界才过去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这种经历跟微观世界很相似。
有没有可能蛮荒世界就在自己脑中的某个原子之内呢,可能那颗原子就是一个宇宙,蛮荒世界只是那个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星球。
因为两个世界时间颗粒度不同,所以自己可以进去,却不能随意的出来,现实世界一秒钟,那个时间可能几万年几十万年,当然难以出来了。
好像也不太对,微观世界的原子都在不停的震动,里面的时间密度那么大,流逝速度那么快,可是自己每次过去时间都好像在自己上次离开的时候,显然不能用原子中的宇宙来解释,应该有更深层的规律没弄明白。
思考过程中,曾凡发现高速飞行中,他的感应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都比地面上增强了不少,他觉得可能是高速运动中身体的能量密度增加了,也可以理解为时空密度增加了,同样的时间里,他可以比地面上思考更多的问题。
这时候,他的头顶已经看不见蓝天,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星空,他的身体处在地球的阴影区,下方就是黑夜里的美洲大陆,可以看到陆地上黑暗中小片区域的密集灯光,那应该是城市中的人口集中区。
取消了装备引力驱动,这个时候的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只是因为在高速上升之中,失重的感觉并不明显。
曾凡的身体只靠惯速飞行,在高空稀薄的空气阻力作用下,升到最高点十五万米左右以后,他的飞行速度开始逐渐减慢,身体也开始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逐步降低高度。
速度提升很费力,可是在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速度下降的却会很快。
得益于防护装备的吸能功效,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吸收了,他的身体没有变成一个火球。
但是按照这个速度他飞不回西安,最多飞到太平洋中部就会掉落下去。
他当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装备在他脚下变出一朵隐形的反重力云,让他的身体保持在一定高度,靠着惯性和反重力作用继续高速飞行。
不用强行靠反引力提升高度,也就没有发生那种穿越式位移,安全性高了许多,或许快速移动本身也是一种穿越式位移,只是时间间隔太短暂,位移距离太近,超出他的感知之外,跟普通的飞行差别已经不大了。
他的飞行高度仍然有六七万米,在那些飞鹰的上面,速度当然也快得多,又是十几分钟过去,曾凡脚下的反重力云逐步减小引力对抗,飞行的高度和速度同步降低,最终又降落在终南山太乙峪的院子里。
用时四十多分钟,完成了这次北纬三十四度的环球飞行,最高飞行高度接近十五万米,体验过一次太空失重的感觉,安全返回地面。
对于第一次反重力飞行,第一次上太空的体验,曾凡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前几天借助神鹰的视角他已经体验过了,没有了那种第一次的新鲜感。
整个身体都隔绝在装备中,跟通过神鹰视角进行体验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内心完全没有多么兴奋的感觉。
回到亭子里,曾凡继续自己的思索,与这次飞行带来的体验相比,高空中那种空间穿越带给他的思想震动更大,他更想搞清楚里面的原理和诸多可能性。
既然在高空中可以实现身体和装备的空间穿越,那么在地面上引力更强的地方,理论上一样可以实现。
原理想不明白不要紧,技巧练熟一样很有用,身体实现真正的瞬移,某个物体也可以在自己操作下实现瞬移,也是高等级的神仙手段。
他的感应场可以覆盖周围很大的范围,尤其是在太乙峪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周边感应一两公里问题不大,自己瞬移到感应场内的某个地方,或者把感应场内的某件东西召唤到身边,貌似都可以尝试一下。
有了这种手段,以后出去行侠仗义都便捷了许多,转移财物不需要自己吭哧吭哧的搬来搬去,随手一挥就传走了,尽显高人风范。
石桌上的飞鹰又完成了一只,直接煽动翅膀飞出了亭子,隐起身形向高空飞去。
几天的时间,天上的飞鹰已经有了九十六只,随着微型机器人的增加,飞鹰的自动生产速度也在加快。
工厂还没着落,他早先设想的全球覆盖的网络已经初步成型了,从赤道至南北两极,全球二十四个时区,都有飞鹰在巡航,高精度的全球地图已经绘制完成,飞鹰的覆盖密度还在逐步增加。
地球表面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按照每只飞鹰巡视一万平方公里计算,想要对地表做到全方位的监控,需要五万一千只飞鹰才够用。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地球表面三分之二都是海洋,陆地也是无人区大过有人区,如果只是对人类主要活动区域实施监控,有五百只就足够用了。
反正生产这些飞鹰对他来说消耗的成本很低,每一只飞鹰的理论寿命都很长很长,那就慢慢造呗。
以后只需要升级飞鹰的软件功能,就可以实现更高速的通讯,加上飞鹰自身的算力和存储能力,貌似替代现有的互联网都不是不可能。
如果再搭配自己设计的神鹰眼镜,那么华族游戏是不是就可以有更身临其境的体验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只是这其中需要打通的环节还有很多,华盾软件,华族游戏现有的代码都需要彻底的改写才行,就算不用他逐行敲代码,也要消耗他很多时间。
要实现最低限度的全球网络替代,飞鹰现在的数量还差的多,最少也要一千只以上,并且还要增加联网模块,和现有互联网实现兼容,想要保持现有的隐身优势,信号传输必须有颠覆性架构设计才行,这些也需要他花费大量精力。
这些远期构想和他现在的兴趣相比,当然不算什么了,短暂的分心后,曾凡还是把注意力转到对时空位移的研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