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君臣之间,既是合作,也是竞争
作者:小辰辰辰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     
    官场就那么多官职,基本上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
    现在蓝昭要重用农家人,那肯定有不少官员的权力要被分割,甚至连位置都要挪动。
    虽然现在蓝昭军政大权都一手抓着,但还是有人咬了咬牙抱拳出列劝谏道。
    “蓝太师,此举恐怕不妥吧?”
    蓝昭斜眼看了眼开口那人,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一抹玩味。
    “哦?詹尚书有何高见?”
    开口的人叫做詹徽,是大儒詹同的儿子。
    詹徽此人,性格和他爹詹同截然不同。
    詹徽可以说是太祖皇帝朱元璋面前的红人,洪武十五年中秀才,马上被任命为正七品监察都御史;一年后实授正四品佥都御史,洪武十七年正月升任正二品左都御史。仅仅一年多,就从正七品升任正二品,升官不可谓不快。
    但真正能够让他的官职升的这么快,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擅长揣测圣意。
    当然,还有另一点儿,他爹是詹同……
    史书记载,詹同自幼聪异,元顺帝至正间,中举人,除郴州路学正。后为避乱寓居黄州,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时明太祖攻破武昌,灭陈友谅,詹同任命为国子博士,赐名同,迁考功郎中,直起居注。
    太祖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升翰林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
    洪武六年,兼学士承旨,制定奠先师乐章,总裁《日历》,编辑《皇明宝训》。
    洪武七年(1374年),致仕,不久,起为承旨,卒于官上。
    皇明宝训,与明实录一样,是明代官修正史,记录明代历朝皇帝言论和政事的史书。
    所谓宝训,即皇帝语录,按照内容分类辑录。这些内容实录中均有记述,文字也尽相同,将\"上曰\"之类,改为\"太祖曰\"。
    宝训集中了皇帝的言论,又分类开列,易检索,易读,作为\"遗之子孙\"的训条,既实用又方便。
    正因为皇明宝训的地位如此之高,连同詹同的地位也提升了很多。
    作为詹同的儿子,詹徽在官场上,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助力。
    或许是因为从小顺风顺水,詹徽的性格就没有那么大度。
    他性格善妒,尤其是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
    同僚凌汉,因为和詹徽政见不同,经常和詹徽争吵,被詹徽记恨在心。
    在暗中动手脚,想要弄死凌汉。
    吓得凌汉分明都一把年纪了,却连告老还乡都不敢接受。
    直到后来詹徽因为蓝玉案中受到牵连,被处死之后,朱元璋再次恩准凌汉告老,凌汉才敢领旨谢恩。
    但搞笑的是,在正史中,詹徽被蓝玉案件牵连,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是蓝玉的同党。
    史书记载,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皇太孙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问蓝玉,蓝玉不服,詹徽斥责他:“速说实话,不要白白牵连旁人。”
    蓝玉大喊詹徽就是他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马上下令拿下詹徽 ,随后被诛……
    身为朱元璋身边的大红人,结局却如此的荒唐草率,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并不是在开玩笑。
    而现在,因为蓝昭的布局,蓝玉不仅没有被朱元璋忌惮诛杀,反而成为了太子太师。
    自然,原本应该被蓝玉随口诬陷的詹徽,也没有被牵连致死。
    只不过,当初朱允炆下令大军围剿蓝昭的时候,詹徽也是随军参军之一。
    在朱棣他们挟持朱允炆,瞿能等人选择和蓝昭合作后,詹徽也干脆利索的投靠到了蓝昭麾下。
    因为詹同的名声,蓝昭对詹徽倒也算是重用——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此次来山东迎接何晟,蓝昭带领的一众文武中,文臣官职最高的,就是詹徽。
    简而言之,现在文臣,或者说江北儒家代表,就是詹徽。
    而且,詹徽在蓝昭这里,也是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就是负责官员选拔任命的部门,忽然开一个农学院,这也确实应该是由他们吏部负责。
    正因为如此,在蓝昭表示要启用农家子弟的时候,詹徽才会硬着头皮出来反对。
    毕竟不管是以资历,出身,地位,背景等,纵然詹徽这话可能会得罪蓝昭,蓝昭也不会,更不敢对他出手。
    至少,在所有人看来,志在天下的蓝昭,不可能这么做。
    听蓝昭没有开口驳斥自己,反而询问自己的意见。
    詹徽松了口气,心中的大石头也缓缓落下。
    轻咳一声,詹徽拱手道。
    “启禀大人,下官以为,劝农是户部的事情,而且六部各司其职,这农学院按理说,应当是属于户部,而且六部尚书才正二品,可这农学院院长,就已经是从二品了……”
    “下官担心,新开设的部门,就给负责人如此高的官职,恐怕于礼不合啊……”
    蓝昭赞许的点了点头,看了眼周围。
    “诸位同僚,你们是什么看法?”
    既然已经有詹徽牵头了,原本就对农学院这玩意儿眼红的一众官员们,也都纷纷开口,表示自己反对。
    一个萝卜一个坑,虽然这农学院,听起来好像就是单纯的搞出来一个针对务农的部门,可这就意味着,将来的户部权力,会被剥夺走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户部。
    其次,自然是吏部。
    虽然所有人都清楚,蓝昭将来肯定会更进一步。
    但就算将来蓝昭称帝了,那也不能真正的凌驾于官员之上!
    任何时候,君臣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君主强势,臣子就是辅助。
    臣子强势,君主便是傀儡。
    这样的情况,亘古以来便是如此。
    蓝昭如今如此强势,将来臣子们必定会遭殃。
    江北地区的势力空白出现的太快了——毕竟朱棣他们若是动手速度太慢了,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瞿能等人无奈之下,离开了江北地区,选择去孤悬于海外的倭国发展,伺机而动。
    偌大的江北,就只剩下了蓝昭一人有资格接手。
    但蓝昭手中的人才数量,终究还是无法将整个江北都覆盖。
    这就是为何,蓝昭的手下,会有不少原本隶属于朱元璋,和朱允炆的臣子。
    所有在朱元璋时期当过京官的,都清楚在朱元璋麾下当官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人愿意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