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绿肥红瘦
作者:长夜未明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最新章节     
    欧阳修:“……”
    我也不知道这首词是不是我写的啊……
    朱淑真:“……”
    她面露厌倦之色,淡淡地说;“不贞便不贞吧,横竖我的名声已经坏透了,还怕这些人嚼舌根么?”
    父母都对她的行为感到了厌弃,又指望旁人如何呢?
    班昭苦笑:“这岂非理所当然?有些事情,男子可以做,女子却是万万不能的,文章也是同理,男子可以写的,女子却未必可以。”
    朱元璋:???
    他发出了灵魂质问:“什么叫淫荡与贞洁并存?”
    他的大明分明严守礼教,贞洁清净,多出来的那个词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有人搞出来什么丑事?
    马皇后也是一愣,随即安慰他:“高门贵户自然讲究贞节礼教,可天下这么多人,难道个个如此?何况市井间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呢。”
    朱元璋道:“这怎么行?”
    马皇后道:“有什么不行?”
    她有时也会想,当下的现状真的是对的么?一味讲究贞节,真的是对的么?
    如此保守的风气盛行,真的不会影响到整个大明么?
    朱棣道:“天幕说得这句话,真是不好听啊。”
    那啥与贞洁并存,本就不是什么好的形容。
    朱祁钰想到他偶然听到的一些故事,心道确实如此。
    【最后一位李清照,也是宋代四大才女中最富盛名的一位,也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入朝为官,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苏轼的学生,与另外几人被并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李家藏书丰富,又是书香门第,李清照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便有了才名,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曾对李清照的才华赞不绝口。六岁那年,李清照跟随父亲定居开封,元符二年,李清照创作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问世立即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令无数文人都赞赏不已。】
    【这首词我们应该很熟悉了,有一句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元符三年,十七岁的李清照又写下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诗文中直指安史之乱的原因在于李隆基本人懈怠朝政,任用奸佞,目光透彻,笔锋辛辣,同时影射当时的政治环境。这首诗是为应和张耒的《读中兴碑》,原诗中主要称赞力挽狂澜的忠臣良将们,李清照却一反常态,批判唐玄宗昏庸无能,可谓发人深省。】
    朱淑真勉强说道:“原来是易安居士……她的词,我自愧不如。”
    文笔或许没有高低,可格局却有不同。
    苏轼疑惑地说:“李格非?朝中似乎有这个人,他居然成了我的学生?”
    既然能做他的学生,想来也是一位文采出众的名士了,不过比起李格非,他对李清照更为好奇。
    世上有无数扬名的才子,可能够让无数文人赞叹的才女,却是少数,许多女子压根儿没有扬名的机会。
    李格非欣喜道:“这是我的女儿?好,不愧是我的女儿!”
    世人望子成龙,他还望女成凤,有一个才女做女儿,说出去也长脸。
    另一个时间段的李清照闻言的,当即笑道:“张文潜的诗自然也好,只不过我下笔的角度不同罢了。”
    忠臣良将值得歌颂,唐玄宗也值得批判。
    李隆基幽幽道:“想来我也在后世人眼里,大抵就是一个昏君吧?”
    【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出嫁,夫婿是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公公是吏部侍郎赵挺之,而当时的李格非已经官至礼部员外郎,赵李两家的婚姻以世俗的角度看待,简直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不过,官宦人家之间互相联姻,看的不仅仅是门第,同样还有阵营,这也为赵李夫妇的婚姻埋下了一个阵营。说回李清照,据说她与赵明诚在灯会上相识,赵明诚早就仰慕她的才气,再见了真人,更是一见钟情,便回家对父亲说了一个字谜。】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绞尽脑汁解出谜底,原来是“词女之夫”。顿时,赵挺之明白了儿子的心意,若论当时的词女,非李清照莫属,于是赵挺之向李家求亲,最终二人结为夫妻。如果说朱淑真与丈夫,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都是志趣不投,没有共同语言的典型案例,那么李清照与赵明诚就证明了一对志趣相投的夫妻有多么重要,婚后生活有多么地幸福。】
    赵祯简直无奈了:“好好好,我一定会为女儿找一个合她心意的驸马,这些事就不必再提了吧?”
    只是不知道女儿喜欢什么,她是喜欢写诗写词,还是喜欢琴棋书画呢?难不成她喜欢喝酒?
    “赵挺之?”李格非眉头微微皱起,“这个人,我似乎在哪里听过啊!”
    赵挺之也是一脸懵逼:“我儿子娶了李格非的女儿?也不知这是哪位,听上去有些耳熟。”
    李清照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许多,微微弯起的唇角也变平了。
    赵明诚是个不错的男人,他们也有共同的乐趣和追求,可她始终不能忘怀天幕曾经说过的,赵明诚弃城而走的事情。
    她喜欢的男子,不应只是风流才子,更应心怀家国大义。
    弃城而走,她不能接受。
    【赵明诚喜欢金石字画,而且到了痴迷的地步,但这个爱好并不便宜,要是换了一个没兴趣的妻子,八成就会因为此事与丈夫生出矛盾,这是人之常情。所幸,赵明诚遇到的是李清照,一位同样喜欢金石字画的才女。为了收藏金石字画,夫妻俩节衣缩食,家中多余的钱财都拿去买这些物件,有时还会想办法借一些珍品古籍回家抄写。】
    【李清照和赵明诚虽然出自士大夫家族,但无论是赵家还是李家,都是比较朴素的,没有那么多钱财去满足他们的爱好,因此有时需要典当衣物来换钱,但这也远远不够。有一次,有人售卖《牡丹图》,要价二十万,李清照和赵明诚是无法拿出这么多钱的,因此只能先带回家赏玩,几日后再恋恋不舍地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