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渐升高了,自己要等的人还没有来。
那老公公和老婆婆又晾好了一排一排的大碗茶,用竹篦子盖上,两个人便开始合作,一人揉面,一边调馅儿,开始蒸包子。
来运就在边儿上看着老两口儿忙活倒是挺解闷儿。
大大的笼屉一共摆放了四层,这一层里面就得有一百多个包子,四层可就是四百多个,看来这进京出京的官道上,买卖还真是挺好做的,尤其是在这太平年间。
不大会儿,包子熟了,香气四溢,来运闻着一阵一阵的肉包子的香气,肚子里的馋虫也有点儿不安分了。
这会儿已经到午时了,包子也蒸熟了,来运是头一份儿,点了十个肉包子。
包子的味道还真是不错,来运就着茶水,吃着包子。十个包子吃完了,这肚子也就饱饱的了。
不少赶路的人闻着包子出笼的香味儿就走不动了,直接下了官道,进了茶棚,点上几个包子,再加上一文钱喝到够的茶水,吃饱喝足了正好有力气接着赶路。
来运吃饱了,喝了两口茶水,又朝西边看了看,那里有一片树林子,官道在那里拐了个弯儿,再远就看不见了。
不过只要是有马车拐过树林子,这边一眼就能看到。
看看没有马车的影儿,来运站起来,朝着茶棚后边的杂树丛里走去,这一早晨灌了几碗茶水,到这会儿也该放放水了。
就在这时候,远远地从那片树林子后面拐出来了几辆马车,马蹄哒哒地朝着十里亭驶了过来。
刚解完手的来运自然也听到了马车的动静,他撒腿就跑了回来,朝远处一看,有五辆马车驶过来,马车两边还跟着几个骑马的侍卫。
来运想着这会不会就是少夫人的娘家人呢?于是,来运就站在茶棚外面朝远处看着。
马车越来越近,来到了茶棚不远处,还没等来运上前去询问,马车的速度就慢了下来,直到茶棚前面停住。
只见第一辆马车里面的一位中年男人撩开了车帘,朝茶棚看了看,便朝外面的侍从吩咐道:“你去后面转告夫人和少夫人,我们在这里略停一停,这里有茶水,还有包子,我们就在这里简单吃点东西,喝点茶水,免得一进城,就劳烦人家先为我们忙碌一通,我们就在这里吃饱喝足再进城吧。”
“是,老爷。”侍从领令,调转马头朝着后面的马车去传话了。
来运听着,心里琢磨着,嗯,十有八九这位就是亲家老爷了。
再看着前面的车夫将踏脚凳放好,车上走下来两位中年男人,从相貌上看应该是亲兄弟无疑了。
这兄弟二人站在马车旁等着后面的人。
来运看着,心里更是确定了,这应该就是两位少夫人的父亲了。
紧接着又从这辆马车上走下来一位十八九岁、一身书卷气的清秀书生,看容貌与一凡少爷的夫人倒有几分相像。
来运看着那两位中年男人和那位年轻的书生,再看看后面的两位夫人、哦,还有一位年纪很轻的少夫人,手里牵着两个眉眼精致、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跟在母子三人身后的是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男人。
从最后面的两辆马车上下来的还有几个中年妇人和几个小丫鬟。一众人都朝着茶棚聚拢过来。
来运不敢再等了,忙迎上前去,“敢问二位老爷可是姓甄?”
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中年男人听了对视一眼,其中一人答道:“正是,请问这位小哥儿是……”
“小的叫来运,是胜义国公府的下人,小的见过二位老爷,见过各位夫人、少爷、少夫人和小公子。”来运忙躬身行礼。
“这位小哥儿免礼。”最年长的那位甄老爷温声说道。
“小的是听府里萧爷吩咐,来这十里亭迎接两位少夫人的娘家人,接到了,好给老爷、夫人、少爷、少夫人还有小主子们引路。”
“哦,原来如此,有劳了。”甄大老爷点头说道。
“不敢,不敢。二位老爷和各位贵人请上马车,咱们立刻回国公府吧。”
甄大老爷看了看自己的兄弟和夫人,想了想,看向来运,说道:“这位小哥儿,我们已经在这儿下了马车了,索性就在这里简单地打个尖吧,都这个时辰了,若是直接去国公府,免不得要府中之人为我们忙碌一番。
倒不如我们就先坐在这儿歇歇,简单吃点儿东西喝点儿水,也让马休息一会儿,之后再劳小哥儿引路,咱们直接去国公府。”
“既是甄老爷如此说,那就听甄老爷的。”来运看了看茶棚,说道:“正好二位老爷、夫人,刚刚小的在这儿候着各位贵人时,一直看着这老公公和老婆婆蒸包子,包子正好刚刚出笼,应该够府上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