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君臣
作者:景行之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最新章节     
    不多时,胤礽将想到的原因道出。
    “儿臣窃以为永定河关系到京城周边安危,三月时永定河又出现洪涝有决堤风险,汗阿玛选择此时前来,想来一是为督促施工,二是为安抚民心。”
    康熙微颌首,“保成想的不错,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
    胤礽脑中将关于永定河的信息调出。
    永定河旧城为无定河,历史上频发成灾,多次改道。三年前,康熙下命改道,改变永定河固安到永清河段,迫使其向东流向。原来永定河在西沽流入渤海,改道后永定河汇入北运河(海河支流)。
    虚线是改道前的永定河,实线是改道后的。现永定河河道与清朝不一样。
    康熙赐名永定,才开始称永定河。
    胤礽隐约觉得或许跟永定河改道有关。
    “汗阿玛用意高深,儿臣愚钝,未能想到。”
    康熙并不急着解疑,而是看向胤禛,也询问他的想法。
    胤禛略想了想,道。
    “回汗阿玛,儿臣斗胆猜测,应与永定河改道有关。”
    听到胤禛的答案,康熙笑着抚须,“勉强有关。”
    胤礽和胤禛愈发困惑,齐齐望着康熙。
    康熙这才解惑,语气低沉缓慢。
    “朕亲政后,曾于殿内柱上写下三藩、河务、漕运,励志要解决此三事。撤去三藩后,朕任用靳辅与陈潢治理黄河,耗时数年,靡资不计,终得成效。可惜靳公逝世,失去一治水良才。”
    说到这,康熙脸色有些郁郁。
    胤礽心中一怔,这事他是知道的。
    那时他才七岁多,康熙擒鳌拜亲政,后又撤三藩。内政渐渐平稳后,康熙又着手了河务和收复台湾。
    靳辅被任用为河道总督,康熙命其治理黄河。期间靳辅因治理黄河始终无成效,又耗费无数,屡屡被人参奏,康熙下旨责令其带罪治理。
    而后几年,才终于初有成效。
    看似靳辅深得康熙,实则其担任河道总督时就被康熙忌惮。
    任用靳辅,一开始便是明珠一党所荐举。
    康熙重视黄河治理,是不愿意将主导权放在明珠一党手中。
    然,靳辅的确是治理人才。
    明珠当时一党独大,正是势力正盛时。康熙思量下,还是选择任用。
    康熙二十四年,康熙提拔苏州按察使于成龙,令其管理黄河下河河务。
    而后三年的事,胤礽记得非常清楚。
    为什么?
    因为这三年是胤禔最得意却又被汗阿玛压得死死的时候。
    索额图十九年称病辞官,隐退朝廷,明珠一党称大。
    最终被汗阿玛忌惮清算,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明珠辞官保全全家,但自此明珠不再受重用。这也给索额图重新复出创造了机会。
    想到这里,胤礽也明白过来了。
    此时康熙来巡视河堤,是为明年南巡做铺垫。
    “……现如今,便只有河务一事仍是朕还未解决的。”
    康熙远眺江面,心中仍是心事重重。
    “汗阿玛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挫败沙俄,平荡噶尔丹,收复台湾,又任用良才治理黄河。在汗阿玛治理下,我朝内忧外患皆定,黄河水灾锐减,远超前朝。如今汗阿玛年富力强,何愁不能解决河务!?”
    胤礽振声道,满眼孺慕与崇敬,又带着些许憧憬。
    “儿臣相信,不出几年,汗阿玛必定能解决此忧患!”
    “哈哈哈!”
    哪个皇帝不爱被崇拜?
    更何况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太子。
    康熙无比自豪骄傲,满眼欣慰与快然,用力拍上胤礽肩膀,眸光凌厉望着胤礽,语气殷殷道,“保成,你要记住,河务关乎万民生计,乃是君主为政重中之重,治理河务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之功。”
    “儿臣谨记!” 胤礽肃声回道。
    他看到康熙对他的殷殷期望与叮嘱,满腔热血,心情激荡。
    一旁胤禛笑着,满脸崇敬没有一丝嫉妒,只是内心的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
    没有哪个好儿子不想成为自己父亲的骄傲。
    尤其父亲还是自己一生崇敬的偶像。
    “禛儿,你也要记住。”康熙轻轻拍拍胤禛肩膀,严肃道,“你是保成的手足兄弟,你们兄弟齐心,才能真正让大清长久盛世。”
    康熙注意到胤禛眼中的崇敬,并没有嫉妒,很是欣慰。
    “儿臣必当牢记汗阿玛嘱咐!”胤禛垂头拱手道,掩下眼中那点失落。
    他是知道,从一开始汗阿玛让他跟着太子,他就知道汗阿玛是要他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