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双子星
作者:金色狐狸数星星   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最新章节     
    (插播一章,关于巴黎单打的人选感想。其实大部分的内容灵感来源于抖音上某个博主一段文字,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竞技体育非常残酷,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尊重。希望国乒,中国队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说马龙的对手是时间,那樊振东的对手就是自己,王楚钦的对手则是前路漫漫的未知。
    其实,不管王楚钦的粉丝和樊振东的粉丝如何诋毁对方,但在巴黎奥运以及后面洛杉矶奥运前,新的梯队没有完全建设起来前,他们是彼此相依为命的存在,是国乒灿烂的“双子星”。
    樊振东的状态低迷一方面是由于伤病,另一方面在于他逆商不够。他没有经历过马龙那种绝地求生的经历,也没有经历过王楚钦从一个不被教练组重视的左手小陪练的起步。
    樊振东从小就是天才,一路走来,在三剑客的后面,有点太顺了。
    甚至可以说是樊振东的横空出世,将92-96的那一梯队的人全部打趴下了,包括方博闫安周雨等人相继退役,都没有打出来。国乒近年来的梯队建设被小胖和马龙一起干个稀碎。
    许昕直播的时候说你们没有见过天赋的天花板,你们现在所知道的所有知名球员都不是天花板。天赋最高的那批人在8-9岁的时候已经被筛出去了,干别的去了。因为他们太顺了,打着打着就跑偏了。留下来的,是天赋高+非常努力的人。
    王楚钦他拼不过樊振东的天赋异禀,但胜在他的逆商与努力。
    王楚钦拼尽了全力逆天改命,他在赛场上更像一头猎豹或者雄狮,灵活,机敏,伺机而动,眼神里写满杀意。他比对手更想赢!
    只有赢,他才能继续拿到下一个机会。这一点,和莎莎是一模一样的。
    王楚钦在巴黎周期里顺利地接过了许昕肩上的使命,作为左手横板球员,双打混双是他的责任。但在这个单打为王的时代,他们的职责与使命其实就是牺牲掉自己的荣誉。
    秦志戬说:“混双是任务,是基本,你想追求单打梦想,就要做好基本。”
    肖战说:“如果大头在混双方面的能力不足以成为绝对主力,那么我依然会放弃他。”
    王楚钦说:“个人侧重点偏向混双,但对单打的执念比较深。”
    当别人可以花大部分的时间练单打,他的大部分时间要和男队的各个成员磨合,和莎莎练混双。许昕说他如果再重新选一次,他还会选直板,但不会选左手了。
    可能王楚钦原本的使命只是绿叶,但他凭借自己的坚韧,执着,以及努力,迎来了花开的这天。
    可以看到,王楚钦的打法已经是目前版本下的最优解。
    他的前三板优势,接发球处理细腻,发球落点变化多,进攻防守也很流畅,正反手没有太大劣势。在单打和双打上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优秀。
    在和樊振东的配合上,除了心态与默契的一些问题,技术上两人是互补的。
    非常现实的就是,两人虽然在单打上较劲,但他们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团体赛,任何一个人的离开,对另一个都是晴天霹雳。
    其他人,包括年纪大的马龙,时灵时不灵的梁靖崑,心态容易崩塌的林高远,都不如另一个人靠谱。起码这俩在外战上是值得信任的。
    巴黎奥运会,两个男单名额,他们要一起去守各自的半区。其中一个掉链子,另一个肩上的压力将几何倍的增加。
    尤其是团体赛,如果其中一个没有顶住,剩下的一个人如何凑分。
    现实会很残酷,樊振东如果失去巴黎奥运,是连着东京的失落一起的,也许会让他和王皓一样,成为终身的遗憾,甚至连职业生涯一起断送。
    但作为一个普通的球迷,我还是希望王楚钦可以圆梦。
    这个少年一路走来,太艰难了。十七岁的封闭针,戴了七年的髌骨带,喷着冷冻液跟自己说不要放弃,常年贴满膏药的后背。一个左手能走到了如今的地步,没人能真正了解他的付出。
    竞技体育,年龄是硬伤,四年太长,我怕这个少年等太久。也怕另一个少女回头张望等太久。
    希望少年可以改变国乒百年来左手将的历史,让更多左手将看到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