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朱标的忧愁,该如何封赏?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最新章节     
    等到徐辉祖这个灯泡离开之后。
    徐妙云红着脸说道:
    “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朱棣看着徐妙云羞红的脸。
    恨不得当场就亲上去。
    但是这个念头只敢想想,却不敢付诸行动。
    于是便笑着说道:
    “我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
    “所以来跟你告个别。”
    徐妙云听到朱棣的话,脸上的表情顿时愣住了。
    之前朱棣就已经离开京城一次。
    那一次虽然也出去了不少天。
    但却没有跟自己告别。
    这一次居然这么郑重其事的来跟自己告别。
    徐妙云不由得担心了 起来。
    朱棣见状赶紧说道:
    “不用担心,这次只是出去的时间长。”
    “觉得会很长时间见不到你,所以就来跟你说一声。”
    听到朱棣的话。
    徐妙云的点了点头并没有问朱棣去干嘛。
    能告诉自己的事,他肯定不会瞒着自己。
    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
    赶紧甩开手离开了客厅。
    只留下一脸不知所措的朱棣。
    但是很快,徐妙云就又跑了回来。
    手里多了一个香囊:
    “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再给你的。”
    “正好你要出远门,就提前送给你了。”
    朱棣一脸欣喜的接过香囊。
    上面绣着的正是一朵小小的荷花。
    荷花下面还有两只鸳鸯。
    这让朱棣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在大哥府上自己给徐妙云吟的那首诗。
    心中不由得大为感动。
    没想到徐妙云一直记在心上。
    就是这个荷花和鸳鸯......
    不过没关系,只要是妙云送的,自己就喜欢!
    大大方方的把香囊系到腰间的玉佩旁边。
    那玉佩是父皇当初赏赐给自己。
    上面还刻有自己的名字。
    徐妙云看到朱棣的举动,心中也是一甜。
    “好了,我得走了。”
    “时间不等人,耽搁不得!”
    系好之后,朱棣正色对徐妙云说道。
    徐妙云点了点头,就送朱棣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朱棣看到徐辉祖正蹲在地上咬牙切齿的念叨着什么。
    于是便和徐辉祖打了个招呼:
    “辉祖,走了啊!”
    然后就在徐辉祖 抓狂的目光中翻身上马 ,潇洒的离开。
    等到朱棣走远之后。
    回过头来的徐妙云,脸上的笑意已经全都收敛 起来。
    转而是双目含煞的看着徐辉祖。
    徐辉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刚要准备转身逃走。
    就被徐妙云揪住了耳朵:
    “三天不挨打,上房揭瓦。”
    “给我进来!”
    徐辉祖一面哎哟,一面连声求饶:
    “姐,哎哟,轻点,我可是你亲弟弟!”
    另一边,所有的反贼都已经处置完毕。
    而有功之臣自然也是要论功行赏的。
    只是这次平叛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只有徐家和汤家多少帮着做了点收尾的工作。
    剩下的就是蓝玉和刘伯温一直伴在自己的左右。
    徐家和汤家肯定是要赏赐的。
    奖罚分明, 才能够让那些勋贵们对大明忠心耿耿。
    更不要说徐家的大女儿就快要嫁给自己的四弟。
    不过怎么赏,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徐家和汤家已经 位极人臣。
    大明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
    除非他死了。
    比如自己的老丈人常遇春。
    就是在死后被追封为 开平王。
    自己总不能为了奖赏徐家 和汤家的功绩,就把 徐达和汤和弄死 吧?
    别说自己愿意不愿意了。
    父皇就得先跳出来给自己一个大嘴巴。
    至于给徐妙云,徐辉祖和汤鼎三人封官。
    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首先徐妙云是女子。
    大明同样也没有给女子封官的先例。
    其次徐辉祖和汤鼎都是国公府的世子。
    就等着将来继承爵位了。
    自己也给不了他们什么别的封赏。
    还有刘伯温,已经位极人臣了。
    再往上也是 封无可封。
    把朱标给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常氏得知这个消息之后。
    抱着朱雄英来安慰自己的丈夫:
    “赏赐功臣,这不是 好事吗?”
    “有什么好愁的。”
    朱标听到常氏的话说道:
    “自古以来,罚过是最 省心的事。”
    “奖功才是真正令人头疼的。”
    “尤其是这些立了大功,又位极人臣的人。”
    “一个弄不好,就是把他们架在火上烤。”
    “到时候就是离心离德。”
    “怎么会不让人感到头疼呢。”
    朱雄英听到自己父王的话。
    不由得撇了撇嘴:
    【这有什么好愁的。】
    【徐辉祖和汤和一人赏一个虚衔,然后再赏些金银财宝就打发了。 】
    【徐家姐姐倒是不用什么赏赐,让娘亲得空叫他来府里坐坐就行了。】
    【至于那位青田先生。】
    【上次周岁宴的时候。】
    【不是因为妾室的事情,跟胡惟庸吵的不可开交。】
    【在场的所有官员全都看在眼里。】
    【干脆就赏那个小妾一个诰命。】
    【也好让那些官员的夫人以此为榜样。】
    【督促自己丈夫为国效命,也给自己挣一份出身。】
    听到朱雄英的心声。
    朱标和常氏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是啊,想不出什么好的赏赐,就赏钱赏禄官。
    反正大明现在又不缺钱。
    只是刘伯温的小妾 赏诰命这件事。
    还是有待商榷。
    毕竟一个小妾得诰命,确实是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
    最后朱标和常氏决定。
    也把这个小妾叫到太子府里坐坐。
    赏赐些金银财宝就算完事了。
    很快,朝廷的赏赐就下来了。
    徐辉祖和汤鼎一人得了一个虚衔的禄官。
    把两个人 激动都快要疯了。
    天天把禄官官职挂在自己的嘴边。
    遇到一位官员就要上前比比大小。
    搞得一众官员哭笑不得。
    两个人自然也成了勋贵公子中的领头羊。
    走路都恨不得把鼻孔顶到天上去。
    刘伯温对于太子妃召见自己小妾的事情也是心知肚明。
    除了谢恩也没有什么别的话。
    而在整件事中,从头到尾蓝玉就像是被所有人 遗忘了一样。
    朱标和常氏都没有提 ,蓝玉也没有问。
    不过蓝玉不仅不生气,反而是对朱标心存感激。
    要是这个时候被赏赐了。
    那才是真的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现在这种 做法,反而是在保护自己。
    避免自己被剩下的那些淮西勋贵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