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棣的靶场射击成绩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最新章节     
    和徐辉祖一样。
    两人都是勋贵中的佼佼者。
    但两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徐辉祖虽然也有本事,但对于功名没有那么急切。
    基本上属于朝廷指哪打哪的类型。
    这种性格也导致了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对自己的姐夫朱棣大打出手。
    甚至还数次大败朱棣大军。
    而汤鼎因为对功名的急切。
    在随征云南的时候,病逝于军中。
    但是现在有了自己这个变数。
    朱雄英当然不希望徐辉祖和汤鼎再走他们的老路。
    于是就暗中使力,把两个人压一压。
    所以直到现在,两个人身上还是只挂着禄官的职务,并没有给两人任何实质性的官职。
    朱雄英打算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用。
    “既然好用,你们就勤加练习。”
    “只有熟悉了武器,才能够安排更好的战术。”
    朱雄英笑着说道。
    听到战术两个字。
    朱棣的眼前不由得一亮:
    “雄英,要说到战术。”
    “我这里还真有那么一点想法。”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阵诧异。
    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
    没想到四叔还真有想法?
    于是便开口问道:
    “哦?四叔有什么想法?”
    “不妨说来听听?”
    朱棣开口说道:
    “早先的时候,我曾经在沐大哥军中见过一种火铳的用法。”
    “将所有火铳手分为三排。”
    “每排各自装填,发射完毕之后,便自动退到最后面进行重复装填。”
    “如此一来,便能够组成连绵不断的火力。”
    “只是这种战法对铳手的水平要求极高。”
    “需要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射击。”
    “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在军中大规模的铺开。”
    朱棣口中的沐大哥名字叫做沐英。
    是当初朱元璋收留的诸多义子当中的一个。
    后来变成替大明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家。
    不过此时的沐英并不在京城,而是出征在外。
    朱棣说的分为三段的战法。
    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三段击。
    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给朱棣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后世人总以为这种排枪的战法是洋人发明的。
    殊不知汉人才是玩这个的祖宗。
    不过沐英发明的三段击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这种射击方式唯一的瑕疵就是对所有士兵的要求都很高。
    万一有人失误的话,会打乱整个战场的节奏。
    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整个战线崩溃。
    再加上大明点歪的科技树。
    没多少年,就再也不被人所提起。
    朱雄英发明燧发枪和佛朗机炮。
    就是不想让大明的科技树再次点歪。
    所以朱雄英在听到朱棣的话之后。
    点了点头说道:
    “沐伯父的战法确实不错。”
    “但是成本着实有点高。”
    “培养那么多的铳手,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
    “我这里倒是有个更加简单的法子。”
    “不仅效率高,容错也比他的法子好。”
    徐辉祖和汤鼎听到朱雄英的话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因为两个人本身就是偏传统的武将。
    但是朱棣却是一个对打仗十分感兴趣的人。
    所以在听到朱雄英的话后,眼睛一亮的问道:
    “什么战法?”
    “说出来我听听!”
    站在朱雄英身边的张辅也是抬起脑袋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笑着说道:
    “第一排还是站铳手。”
    “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人负责装填燧发枪。”
    “现在的燧发枪相比较之前的火铳来说。”
    “无论是装填还是发射,都要简单快捷上不少。”
    “后面的士兵只管装填。”
    “第一排的人只管扣扳机就行了!”
    “如此一来,就算是其中一排的人略有失误。”
    “另一排也能够快速的补充上。”
    “不至于 造成混乱的情况。”
    朱雄英说的这种战法,是经过改进后的三段击。
    本质上跟沐英发明的三段击是一样的。
    但是效率上却要快很多。
    朱棣听完朱雄英的话,眼睛不由得一亮。
    当即就对徐辉祖和汤鼎喊道:
    “你们两个听明白了没有?”
    徐辉祖和汤鼎全都要了摇头。
    表示自己没有听懂。
    两个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快马劲弓上。
    要不是这两天朱棣拉着自己来见识燧发枪。
    恐怕到现在自己都对这个东西一无所知。
    朱棣见状没好气的说道;
    “这有什么听不懂的。”
    “三个人,一个人负责发射。”
    “两个人负责装填。”
    “然后把装填好的枪重复的递给发射的人。”
    徐辉祖和汤鼎听到在朱棣的话,顿时点了点头说道:
    “燕王殿下,这回听懂了!”
    朱棣说道:
    “既然听懂了,那咱们就演示一遍。”
    “我来负责发射,你们两个负责装填!”
    徐辉祖和汤鼎闻言顿时傻眼了:
    “啊?”
    朱棣瞪了两人一眼说道:
    “啊什么啊。”
    “你们两个谁枪法有我好,站出来。”
    两个人齐齐的朝后退了一步。
    朱棣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
    “那不就得了。”
    “老老实实的装填弹药吧!”
    徐辉祖和汤鼎只能无奈的拿起燧发枪开始装填。
    朱雄英和张辅还有朱檀、朱柏则站在一旁看着三人的动作。
    观音婢则悄悄地护在朱雄英的身前。
    以免发生什么危险。
    当三杆枪全都装填完毕之后。
    朱棣抬手,瞄准,扣动扳机,一气呵成。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和一阵略带蓝色的烟雾升腾起来。
    远处的靶子上留下了一个弹痕。
    打完之后,朱棣立刻将手里的枪递给身后的徐辉祖。
    并从徐辉祖的手里接过已经装填好的火铳。
    继续瞄准发射。
    徐辉祖则拿着已经发射完毕的燧发枪进行装填。
    另一边,汤鼎已经握紧了装填完毕的燧发枪等待着朱棣发射。
    等到朱棣扣动扳机之后。
    汤鼎立刻将 手里装填好的燧发枪替换掉朱棣已经发射完毕的燧发枪。
    然后学着徐辉祖的样子 开始装填 。
    与此同时,徐辉祖手中的燧发枪已经差不多装填完毕。
    只等朱棣发射完毕后进行替换。
    就这样,三个人分工明确。
    一个负责发射,两个负责装填。
    靶场上响起了连绵不断的枪声。
    清脆又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