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内朝议论昨日事
作者:红落   三国:兴汉最新章节     
    随着太傅袁隗之命,内朝再开。
    崇德殿中,何太后继续临朝称制,与天子坐在珠帘后面。
    毕岚在轻声给天子介绍着紧要位置的官员。
    此刻,正介绍到羽林中郎将桓典,也就是因猪队友曹爽被杀的桓范的父亲。
    ”沛国龙亢的桓家,家传欧阳尚书,常出帝师。
    恒典的曾祖桓郁一门双杰,是杨震和朱宠的老师。
    可以说,造就弘农杨氏三世三公的《欧阳尚书》,就是拜师桓郁为师所学。
    后来,卫尉杨彪的父亲杨赐,也曾在桓范的祖父桓焉门下就学。
    不过,桓典因感念沛相王吉的举荐,在王吉被杀后,以君父之礼,弃官收敛归葬,并守孝三年。
    后,又被太傅袁隗征辟。”
    这一番话下来,刘辩听的明白,这个桓典属于世家大族,而且和顶流世家关系复杂。
    说是一流的世家,问题也不大。
    基本上不能被收为天子耳目。
    刘辩也有些无奈,他昨天是没有选择,只能硬上。
    现在基本盘已经有了,接下来的行动,就不能太过莽撞和激进,以免打草惊蛇。
    但羽林骑又是他比较看重的一支禁军,所以才重点询问了羽林中郎将。
    若说雒阳禁军中最厉害的,未必有定论。
    但若说其中最让人忌惮的,无疑便是羽林骑。
    羽林骑最初名建章营骑,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置,后更名羽林骑。
    羽林郎,秩比三百石,其成员通常从六郡良家子中选取。
    董卓就曾被选为羽林郎。
    另一个来源是战死沙场士兵的后代。
    作为羽林郎,要骑术和弓弩,戟,盾,刀剑,甲铠精通,可以说是一支行动迅速的特种兵。
    所以,羽林骑虽然由羽林中郎将统领,但还设数名骑都尉,对羽林骑进行监管,就是为了避免一人独掌羽林骑的大权。
    “太傅到!”
    随着谒者仆射的一声高喊,原本议论声声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就连刘辩也停止了询问。
    毕岚轻声的介绍道:”谒者仆射杨众,是杨震的曾孙,杨彪的族弟。”
    刘辩:“......”
    他身边是被老袁家和老杨家的人包围了。
    因为是内朝,并无多少繁文缛节,一时见礼毕。
    便有尚书出列道:”并州牧卓上奏,言雒阳久雨成灾,黎民有倒悬之危,当罢免三公,以熄天怒。”
    东汉年间,因为灾祸罢免三公,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闻言,刘弘和丁宫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前太尉,侍中崔烈则是神色微变,下意识的看向了珠帘后方的天子。
    一时之间,大夫、御史、议郎们讨论纷纷,声音大都是同意罢免三公。
    不过因为太尉刘虞身在幽州,与雒阳久雨无关,当罢免刘弘和丁宫。
    没办法,袁隗势力庞大,大部分御史台、大夫、议郎,不是袁氏故吏,就和袁家沾些关系。
    御史中丞韩馥不必说,尚书卢植的老师马融,是袁隗的舅父(岳父)。
    光禄大夫淳于嘉和种拂,也是唯袁隗马首是瞻。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很明显了,袁隗开口道:“启禀太后、陛下,臣议准奏。”
    何太后照例点头,这次,是大长秋毕岚开口:“制曰:‘以雒阳久雨,罢免丁宫司徒与刘弘司空’之位。”
    接着,毕岚又问:”接替三公之人,不知太傅还有推荐?“
    袁隗摇了摇头。
    这时,城门校尉伍琼上奏道:”臣有要事奏报!”
    ”制曰:‘可’。“
    伍琼深吸一口气,方才沉声开口:“昨日并州兵哗变,执金吾丁原薨。
    并有不明士卒攻击上东门、武库,击杀武库令等人,劫走铠甲五千具!
    臣奏司隶校尉曹操、执金吾丁原、城门校尉琼失职。”
    “什么,丁建阳被杀了?!”
    “那数千并州军还夺了武库,如今在哪?”
    闻言,不少百官大惊失色。
    这时,后将军袁绍开口道:“此事,臣亦有失职,幸有骑都尉鲍信。
    于大雨中,率领所部人马守住武库,并驱逐乱兵,看守上东门。
    臣议,当拜鲍信为执金吾,以安定皇城。”
    闻言,袁隗的身子微微动了下,就在他缓缓睁开眼睛,正要开口的时候。
    珠帘后的刘辩,飞快的看了毕岚一眼。
    毕岚心领神会,大声道:”制曰:‘准’。”
    袁隗原本睁开的双眼,温和的看了袁绍一眼,就好像这件事情,是他两人勾兑好的一般。
    却是要在百官面前,维持袁家的团结。
    ”这支并州军,是执金吾带到雒阳的,他为人粗略,可能很多事情没有考虑周全。
    此次士卒哗变,罪责当在执金吾,城门校尉和司隶校尉失职在次,当下诏申饬,引以为戒。”
    袁隗缓缓说道。
    他这样一说,也就一锤定音了。
    ”如此大功,当宣骑都尉鲍信进殿,当众嘉奖!“
    一直如透明人般的崔烈忽然开口道。
    ”制曰:‘可’。谒者仆射,速派谒者宣鲍信进殿。“
    闻言,杨众抬头看了袁隗一眼,见对方并无表情,便着给事谒者去宣鲍信。
    这时,尚书卢植开口道:“当务之急,应先找到这支乱军。
    五千精兵,甲具齐全,若是不及时处置,可成大患啊!”
    “是啊!”
    “臣附议!”
    就在群声汹汹之际,太傅袁隗淡淡开口道:”并州牧董卓,曾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甚知边事。
    老臣已令其以并州牧名义招降乱军,想来,很快就会有捷报走来。“
    那副气定神闲,波澜不惊的样子,和朝堂众臣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东门与北宫相距何其近也!若是他们惊扰到天子和太后,那我等罪莫大焉。“
    卢植愤慨道:”常侍之乱,致使宫中卫士折损较多,臣议,当遴选卫士,补充宫中。”
    闻言,袁隗同样没有表情。
    为天子遴选卫士,正是他继续安插亲信的好机会。
    “此事应有卫尉杨彪拟议。”
    ......
    “报,捷报!”
    就在百官讨论的同时,殿外有捷报传来。
    看着报捷的华雄,刚巧走到殿前的鲍信,眉头皱起。
    华雄同样发现了鲍信,声音顿时变得更嘹亮了些:“报,捷报!并州牧卓有捷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