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事情还没有落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作者:执茗   倾世傻妃最新章节     
    祈陌的脸色黝黑如炭,黑得发亮,仿佛能够反射出周围的光芒。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威严而阴森,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群臣们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愤怒与气恼,纷纷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将自己的脑袋深埋下去。
    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动作,生怕一个不慎会引起他的注意,从而成为他发泄怒火的对象。
    即便如此,为了朝廷的安宁,仍有一些胆大之人挺身而出,试图劝说他。
    其中一人大声说:“皇上,微臣恳请您尽快将降书和罪己诏送往前线,交给屹阳王。”
    另一人紧跟着附和:“他说了,唯有您亲自将这两样东西送过去,他才会立刻停止战争,不再攻打朝廷。”
    大臣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拥有庞大军队的朝廷,竟然会被一座小小的屹阳城打得狼狈不堪。
    只在短短时间内,朝廷的多数城池就沦陷于敌人之手,这简直就是天启建国百年以来的奇耻大辱!
    两位说话的大臣话音刚落,便敏锐地察觉到殿内的温度似乎变得更加寒冷了。
    接着,祈陌那道冰冷无情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来人,这二人竟敢口出狂言,即刻将他们拖出去斩首示众!”
    从战败的消息传回来的那一刻,他的心情就没好过,也好不了。
    朝廷本就因为军事惨败的消息而弄得人心惶惶。
    现在又有大臣直接进言让他把降书和罪己诏给祈毓那个逆贼送过去。
    凭什么?
    想到祈毓说是他主动挑起的战争,害得百姓们遭受了战争的荼毒,必须要让他自己下罪己诏。
    他为什么要下?
    谁叫祈毓非要逼迫他带着席柔姻去屹阳城诊治的?
    又是谁叫祈毓执意拥兵自立的?
    这明明全都是祈毓的错,与他有什么关系!
    而大臣们只会一个劲儿的让他投降,那他当初决定攻打屹阳城的时候,他们怎么就不多劝劝他呢?
    他大概是忘了,他那个时候是整个皇朝的王,谁敢违逆他半分?又不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
    现如今不一样了,皇朝已然失去了半壁江山,他们若不主动投降,只怕是连剩下的江山都会落入祈毓手中,包括祈陌的皇位。
    “皇上,你给哀家住手,让人把他们放了。”
    恰在两位大臣快被侍卫拖出金銮殿时,太后崔清若正好带着贴身嬷嬷束柔和八名宫女进来。
    她瞧着气得脸色铁青的祈陌,温言劝道:“陌儿,他们说得对,就按照屹阳王的意思办吧。”
    她没见过战争的惨烈场面,却不妨碍她的人把消息传递给她。
    屹阳城有外援相帮,还有好几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他们若不投降,除了死路一条,再无别的办法可想。
    太后曾派人伪装成士兵混在军队中伺机行刺祈毓。
    怎料,她的人刚刚准备动手,对方径直一个圆球丢过来,竟让她的数名暗卫在刹那间被炸得非死即伤。
    她还听闻对方的手上有一种极其罕见的武器。
    根本无需凑到敌人跟前,便能在千米之外收割敌人的项上人头。
    试问,对方那么的强大,军队也不少,他们要如何才能力挽狂澜?
    太后暗自叹息不已,她此生最为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当初没把年幼的祈毓和淑妃一起给除掉!
    祈陌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一下子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让朝臣们都离开金銮殿后,才隐忍着怒气,问:“母后,您在说什么呢?”
    “朕没记错的话,祈毓那对夫妻俩诈死的消息刚爆出来的时候,您不是让朕立马派兵去打他们吗?”
    “朕这一次决定攻打屹阳城时,您可是非常赞同的,战争都打响了,我们不能轻易认输啊。”
    “母后,他不就是打下了半个皇朝吗?朕不信他还能有那个本事打到京城来。”
    不论是降书,或是罪己诏,他都不会让人写,更别提祈毓还想让他亲自送过去。
    他就算皇位不保,就算身死魂消,他也绝不会向祈毓低头。
    太后被他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不可否认,在得知祈毓诈死的消息时,她是让祈陌派兵去攻打屹阳城。
    在她看来,屹阳城迅速壮大又怎样,不过是皇朝的一小块版图,打起来毫不费力。
    直到这次真的打起来了,她才知晓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
    如果,他们不曾发动战争,祈毓仍旧是那个小小的王爷,皇朝的半壁江山就不会丢失。
    究其原因,是他们太冲动了!也怪祈毓行事太低调了,在此次战事中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连连败退。
    祈陌想到自己的计划,耐心地劝着太后:“母后,事情还没有落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先别急着做决定。”
    “您忘了吗?淑妃的死与您脱不了关系,祈毓在宫中过得生不如死,也全是拜我们所赐。”
    “若朕真的按照他的吩咐把降书和罪己诏给他送去,等待着朕的绝没有好下场。”
    “就凭着我们前些年对他做的那些事情,他就不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只怕就在专程等着朕前去,好把朕给千刀万剐呢!”
    “母后,我们除了与他对战到底,别无它法。”
    他从不后悔曾经对祈毓的苛待。
    他本应该是皇朝的嫡长子,是淑妃用了不入流的手段让祈毓提前降生,抢了他的位置,连同母后的皇后之位也差点被抢走,他焉能不恨?
    该后悔的人是淑妃母子才对,没有他们的突然到来,他的母后早就坐稳皇后的位置了。
    太后当然没忘记淑妃的死与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
    淑妃的确死了十多年,可她的恨意始终难以消散,每每提起淑妃这两个字,她依旧是恨不得吃其肉,饮其血。
    而祈毓作为淑妃的儿子,理应不该再活在世上。
    都怪她当时太过仁慈,念及祈毓还小,又无任何人相护,以为是威胁不到自己的。
    可谁又能预料得到呢?祈毓一朝翻身,竟会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太后越想,越是气得呕血。
    她强自压下心里的怒气,深深地呼吸了好几次,语重心长的劝着祈陌:“陌儿,哀家明白你不愿输给祈毓那个逆贼。”
    “可眼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贵妃和百姓想一想,我们早一天止战,百姓们也能早一天过上安稳的日子。”
    “真要等到祈毓打到京城来了,到时候别说你我难逃一死,恐怕还会连累贵妃和更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