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我,溯源之门(64):三条短信,消极影响余绪
作者:心如白云   心童话最新章节     
    以上就是薇薇讲给我听的她某一部分的过去。我仰望着天花板,心不在焉。她的话语和电视里的噪声一起成为这心不在焉的背景。不知为何,感到无聊和倦怠。其实何时曾摆脱这无聊和倦怠?只是现在特别感觉无聊和倦怠。过去经历的人生,其断片如同玻璃厂熔铸不合格的产片,被捣成渣滓,沉入无人管理的湖泊,静静的半埋于泥沙之中。湖上阳光璀璨又不失柔和,这些断片反射其光线,在湖底与湖面之间形成梦幻的光影。一旦人走入这光影之中,还未陶醉,已经被湖底断片的尖锐划破脚掌,感觉痛楚无限侵入。一直侵入至五脏六腑。
    我正站在这样一片璀璨梦幻的光影里,沐浴着柔和的反光,同时双脚已经鲜血淋漓。被我自己的断片刺的鲜血淋漓。假如不是因为湖水的浮力,恐怕那碎片早已经没入脚底,但也正因为存在浮力,所以那痛苦总是若即若离,和幸福交相编织,让人无法彻底清醒。有时候会想,假如时间够用,我将会尽力将这些碎片捞起,重新拼插,让其尽可能保持完整。但是转念又想,将其捣成渣滓,沉于湖底的难道不是自己?所以不管怎么处理,都需要时间,时间是重要的道具,同时也是重要的借口。可以利用它做什么不做什么,但实际上也绝对不会用它去做什么。时间实际上已经成为我最终的决定。
    自然而然的又想起了前男友,不知道他现在生活如何。数年前收到的短信上这样写道:
    即将成婚组家 勿牵挂
    但不久又发来同一个号码的短信:
    婚礼取消
    两条短信都没有标点,语句也是极尽言简意赅之能事。但是看到后一条,让我不禁心里犯疑,久久不能胸中释怀。第一条发来之时,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两人分散两地,已经没有物质和情感上的联系。特意发来,只能说明看在礼数份上,不能不发。但措辞间多少已有些傲慢炫耀。不过第二次就完全没有发来的必要。婚礼取消,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正在狐疑之时,隔天又有一条短信发来,上面仍然只是一句:
    这下随了你的心意!
    这次用了标点,大大的惊叹号好像用笔尖来回涂抹过一样,显然当时笔者蕴含着相当大的情绪。这下更让我如堕五里雾中,完全摸不清状况。不过,心底还是不争气油然而生一种负疚感,仿佛真的全是因为自己导致了某人的不幸。想来想去,终于推出这样一条结论:
    因为他和我有过交集,所以已经不能和其他人结婚。
    这也非常合理:他和我接触过短暂的日子,虽然明白理解我的本质,果断离开,但为时已晚,近朱者赤,沾染了我身上不好的东西,所以造成了婚姻的失败。
    换而言之,他已经被我污染,留下了一辈子洗不掉的污迹,而这污迹必然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一生。
    想到这里,我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但是又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为其做点弥补。换而言之,我自身已经难保,还能为别人做到什么?只能远远的离开,或许这才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和负责任。
    而这种行为,在他和其他人眼中,或许才是我最大的不负责任。
    又隔大约一月,他寄来了一封长信。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电子邮件还相当罕见,所以还是寄信。信件大约包含十张信纸,写的密密麻麻,上面还经常出现涂改液的修改痕迹。明明划掉就可以的,为何还要使用修改液呢?恐怕是我看到他曾经写下的文字,从而揣测他真实的心意。所以使用了小学生才使用的涂改液,很认真的将写错的地方涂抹的一干二净。在最初的两页上还有两点水渍污迹,让人疑心。水渍呈圆形,因为干掉稍微形成向外的凸起,稍微有点发青发黄。难道是他流下的两滴眼泪?为何要落泪,既然已经和我毫无关系?
    信上内容繁复,显得思绪相当紊乱。对我以你相称,最后也没有落款。谈的内容东西拼凑,没有重点,但是隐隐透着一种不满发泄,还有一丝淡淡的酸楚。这不像是对前面三条短信的解释,尽管从抽象意义上来说也能进行某种联想。后来从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角度,我尽可能合理的做出了如下解释:
    第一条短信发来之时,的确只是例行公事。
    第二条发来之前,因为婚姻有变,而且是因为我的某种影响才导致了变化。所以已经带了某种情感。
    第三条发来时,这某种情感已然爆发,不可遏制。
    事情从无到有,他对我的情绪再开也遵从了这一规律。
    这是偶然的失误,如此而已。
    因为偶然给我发来一条短信造成失误,所以导致了后来的连锁反应。从随意一瞥变成了重点“聚焦”,从而导致不知名的感情宣泄。
    这最后来的长信,就是这种宣泄的余绪。
    因此,不能简单的说他对我还有感情,只能说因为偶然我对他又产生了始料未及的消极影响。
    产生负疚感,对我而言也同样始料未及。
    又过了一星期左右,接到他的明信片,感觉装错信封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装错信封,寄错了人,也就无从得知了。
    那是迄今为止我接到的关于他的最后一封纸质书信。其后数年再也没有接到类似信件,哪怕寄错的也一封没有,电子邮件发错的也没有一封。不久前,我和其再次有了接触,不过那已经是互联网络普及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