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政变在即
作者:赵破奴   大清搬运工最新章节     
    待大汉皇帝一走,顺义王尚典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施展他的野心和权谋。
    凭借着内政大臣的身份,他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地扩张自己的势力。
    首先,他毫不留情地驱逐了那些支持拥护尚顺的大臣们。
    其中,毛凤来就被捏造了一个“管束家人不严”的罪名,被迫辞官归家,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
    接着,尚典又下令释放了大量被关押的亲日派商人与权贵,并赐予他们丰厚的优惠政策,以此迅速聚拢财富资源。
    此外,对于世子党的成员,无论其品德好坏,尚典一律授予他们官职或军职,甚至还将触手伸向了禁卫军的人事安排,试图掌控这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不仅如此,尚典频繁以国库空虚为由,催促尚顺动用内帑。
    结果导致堂堂一国之君在过生日时,竟然连一场像样的庆祝仪式都难以举办,还得依靠商人的赞助才能勉强维持场面。
    最后,他还大范围撤换了国王身边的亲近侍从,让宫廷之中布满了他的密探。
    国王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这些密探报告给顺义王。至此,顺义王对国王的监控可谓无孔不入。
    在琉球禁卫军里,唐景崧悄悄培养了几位间谍,他们一直在源源不绝地向台湾传递情报。
    韩林回国之时,太子韩勤则执意要前往台湾锻炼自己,并顺便留意琉球的局势变化。
    眼看着形势愈发紧迫,韩勤和唐景崧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必须随时准备一支反应迅速的应急部队。
    这样一来,如果琉球发生变故,这支队伍就能够立即出动并提供支援。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尚顺心中思念着毛凤来,于是下了一道诏书,想要召他前来,一起唠唠家常。然而,诏令下达之后,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近身侍从们似乎有些推三阻四,并不愿意立刻去传达旨意。
    他们犹豫不决地将此事汇报给了顺义王后,经过一番周折和协商,才最终得到了通融。
    尚顺顿时感到一阵不妙,心中不禁疑惑起来:为何如今连说句话都变得如此艰难?
    终于,毛凤来应诏而来。尚顺迫不及待地向她询问起政事和家事,但毛凤来的回应却让他大失所望。支支吾吾,言辞闪烁,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尚顺的眉头渐渐皱起,心情愈发沉重。他意识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这种交流不畅的感觉让他心生焦虑,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难道是有人故意从中作梗,还是说毛凤来遇到了什么麻烦?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
    无奈尚顺支开近侍,又躲进厕所,唤来毛凤来相见。毛凤来大哭道:“王上,大祸临头矣,顺义王在外控制军队,在内培植亲信。造反作乱之日为期不远了!”
    尚顺大惊,赶忙询问如何破局。毛凤来道:“陛下不妨写下亲笔书信,待臣到台湾去搬救兵,方能破此危局。”
    尚顺最是信赖毛凤来,忙到书房,快速写下:“小王谨拜台湾巡抚唐大人,琉球危矣,顺义王作乱,乞求发兵相护,小王毕将厚报。”
    写完纸条,塞进毛凤来的头发中。毛凤来匆忙离开。
    出宫时,正遇到顺义王进宫。毛凤来低头下跪,顺义王问道:“毛先生有礼了,起来起来,不知国王找先生所为何事啊?”
    毛凤来谨慎的回答道:“国王久在深宫,难免神伤,小老儿给国王讲了些坊间奇闻,让国王开心一下。”
    顺义王点了点头,道:“不错,毛先生实话实说,只是本王也有一问,那个杂耍戏是怎么做到一根绳子爬到天上去的?”
    毛凤来料到,自己的君臣对话,居然一字不落地传给了顺义王,可见国王身边全是顺义王的眼线了,危险程度急剧上升。自己必须加快步伐。
    道:“啊,小老儿也是不知,那杂耍艺人据说是来自台湾,想着闲来无事,正有到台湾看看风景,顺带寻找下破解之法,到时候再说给顺义王听,如何?”
    尚典心中暗笑,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想跟我玩什么金蝉脱壳的计策?再说了,去什么地方不好,偏偏要去台湾。真当我是白痴啊!
    尚典道:“毛先生好雅兴啊,小王着实羡慕先生能游山玩水,只恨政务繁忙,先生尽管去玩,若有所阻拦,尽管报小王名号,自然也不会有人阻拦先生。”
    毛凤来赶忙道谢:“多谢王爷成全,小老儿归来定然给王爷带上当地特产。”
    尚典行礼后,两人分开。随即对身边随从说道:“此人必有国王诏命,就算没有,也断不可留。马上就要办大事了,万不可有任何隐患。”
    随从道“小人明白,这就去办。”
    毛凤回到家中后不敢有丝毫耽搁,他深知京城即将陷入混乱之中,因此赶忙嘱咐家人尽早离开此地,切勿贪恋荣华富贵而卷入这场风波。
    当天夜里,毛凤就乔装改扮一番,并带上一名仆人同行。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一路上都以父子相称。
    毛凤心急如焚地催促着仆人加快脚步,两人匆匆忙忙地向码头赶去。
    话说顺义王自从毛凤来出宫以后,便再次加紧调动禁卫军的步伐,国王的掌印侍从早就被换成了自己人,没有顺义王的允许,国王甚至不能发布任何命令。
    在宫中禁卫军埋伏着的暗探们,将近日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了台湾方面,并通过电报迅速传递出去。
    收到消息后的韩勤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率领一部分精锐部队入宫,全力保护尚顺的安全。
    唐景崧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他认为,作为堂堂大汉帝国的太子,怎么能轻易冒险呢?
    于是,他竭尽全力阻止韩勤的行动,表示必须先向皇上请示并得到批准后,才能派遣护卫队。
    然而,韩勤却感到十分无奈。尽管他身为太子身份尊贵,但由于没有实际掌握监国大权,在面对地方大员时也束手无策。
    趁着唐景崧不在的时候,韩勤竟然铤而走险,带领着东宫的亲信卫兵,强行逼迫台湾水师的一艘快艇向着琉球方向疾驰而去。
    唐景崧得知这一情况的时候,快艇已经驶出了百里之外。此刻想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强行派兵追击,恐怕会引发外交冲突。
    唐景崧当机立断,立即向琉球发出了官方通告:大汉太子即将抵达琉球访问,请国王殿下亲自前往迎驾。
    与此同时,韩林也下达指令,表示不能轻易动手。如果把尚典逼急了,恐怕他会做出对太子不利的事情。
    于是,韩林下令从台湾水师陆战队中挑选出一百名精英组成护卫队,迅速登陆琉球。他们将以保护太子的名义,进驻琉球皇宫。
    同时,台湾水师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到平叛战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