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下乡调研,部长亲自写稿件;上楼谈话,小融意外进二中
作者:吴其言   回家过年最新章节     
    这天早上,新初拖完地板,擦了桌子,刚泡了一杯茶,正要翻报纸,杜泽轩就上了楼,站在门口大声说:”新初,你上午手头没事嘛?“
    新初想说没事,但担心杜部长说他一天找不到事干,想说有事,又怕杜部长有事找他,就说:”杜部长您有事请吩咐哈!“
    杜泽轩说:”没事就跟一路下乡,你叫熊主任马上跟县委办联系,调辆越野车,车到了就出发。“
    熊杰机灵地从办公室探出头来,大声回道:”好的,部长,我马上就办!“
    新初一阵窃喜,要知道,整个机关的人,哪个又不期盼着跟部长一路下乡呢?
    车子出了城,上了国道,进了县道,爬了好长一截机耕道,底盘刮得”呯呯”直响,终于在一个拐弯处停了下来。就有几个乡上和村上干部模样的人小跑了过来,忙向杜部长赔不是,说是路太难走了,给领导添了麻烦,杜部长辛苦了。
    杜泽轩朗声道:“你们天天走这路,更辛苦!”
    远处就传来高音喇叭声,转播的正是县广播电台关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报道,其中,还特别插播了一段县委王天全书记的重要讲话,这让杜泽轩听了感到特别亲切。
    新闻正是对面山头电杆上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杜泽轩炯炯有神的目光很快就捕捉到了这一点,他一句话没说,就领在前面,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大步走了过去。
    书记、乡长跟在后面,时不时跑上几步,既要有紧跟杜部长的意思,又要显示出跟不上的样子,很是吃力。村上支书、主任到底是老走这山路的农民,大气也没有出上一口,就上了坡。新初生怕杜部长不习惯这农村的小路,忽左忽右地跟在他的身边,直到汗流浃背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杜泽轩调过头来,笑着问:“新初,没问题吧?”
    新初说:“部长,我是农村长大的,经常走这种路,没问题的。”
    杜泽轩又问:像这样的喇叭,你们村有几个?“
    乡上的书记、村上的支书,基本上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全村12个组,一共有七个喇叭,都安在较高的位置,家家户户都听得到。”
    “喇叭里都放的些什么呢?”
    “主要播放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新闻,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当然,还有杜部长您的重要指示!”
    “我的指示就算了,把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还有书记、县长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宣传到位就好了。”
    这时喇叭里又传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是群众耳熟能详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村支书笑着说:“杜部长,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县上的新闻转播结束后,也放一些农民歌曲,有时也在喇叭里发通知什么的,包括群众几点钟到村办公室接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的电话,我们都是在喇叭喊人。”
    杜泽轩仰头看了看电杆上的高音喇叭,频频点头,说:“你这个老支书是把高音喇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的,也是把群众工作做到了家的,这个做法好,我回去向县委王书记报告,值得全县推广。”
    乡党委书记问:“杜部长,您是去乡上给我们指示一下,还是到村上或者进农户看看?”
    杜泽轩说:“听了你们的喇叭,这次下乡也算没白下,乡上、村上就不去了,农户家也不去了,估计去的地方也是你们安排好了的,听不出个名堂来。现在村民都在地里忙农活,我们随便走走,碰到哪一个简单聊几句最好。”
    在半坡上的玉米地里,一六十多岁的老太婆正在割红苕藤,地坎边,一老大爷悠闲自在在吸着旱烟,看起来对这群干部模样的人并不十分地感兴趣。
    杜泽轩一直严肃的脸上就堆满了笑容,几步上前问候道:“老大爷,忙着摔啦,媳妇呢?”
    老太爷头也没抬一下,回道:“跟我那狗日的在外打工,好几年都没落屋了。”
    “只要往屋头寄钱就好!你们两个老人家能干哟,地也没抛荒,玉米地里还套种了红苕,怕是吃不完啊?”
    “现在的农民,哪个吃玉米红苕,只有你们城里人爱吃个新鲜,我们农民一般都是拿来喂猪。”
    “你们家喂了几头猪?农税提留都缴了的嘛?”
    “喂了两头,吃一头,卖一头。农民种地,上缴皇粮国税,天经地义,我家里是欠得赖不得,从来都是一分不少,缴清了的。”
    村支书也接上话说:”我们村的农税提留征收工作,从来都是走在全乡前面,甚至还是全县的先进呢!
    ”这个我知道,这也是我今天来这里调研的主要目的。“杜泽轩向村支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又和颜悦色地看着老太爷问道,“您是怎么晓得这些政策的呢?”
    老太婆从红苕藤中探出头来,大声说:“喇叭里天天都在吼,哪个不晓得?一天吵死人了。”
    喇叭里又传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声来。杜泽轩就问:”这歌听起怎么样?“
    夫妇一同回道:”这歌放起当然安逸哟!“
    一行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新初回家,事不过夜地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不过是说农民打工挣钱、发家致富不忘党,积极上缴农税提留,屏山村农税提留征收工作走在全县前列,等等。
    第二天上午,新初刚把稿件打印出来,熊杰就过来说:“新初,杜部长叫你去一下他办公室。”
    新初手里拿着稿件,进了杜部长办公室,惊讶地看见,杜部长的桌上居然摆着一本英语书,一本英语词语抄写本。还有两只铅笔:一只是红色的,静静地躺在桌上;一只是灰色的,杜部长正用它抄写着单词。恍惚间,新初还以为走进了三江中学的教室,或者是英语老师的办公室。
    新初默默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杜泽轩把那个至少有十六个字母以上的长长的单词写完,又赶紧抓起旁边一手写稿纸,递给新初说:“这是昨天调研回来后,我写的一个新闻稿,你拿到《宕渠报》刊发了,以供其他地方参考借鉴。”
    新初就把自己刚才打印好的稿纸悄悄地揣进了裤兜,这才从桌子下面伸出手,接过杜部长的手稿,说了声“好”。正要站起来回办公室,杜泽轩又说话了,问:“怎么样?还习惯嘛?”
    “习惯。”
    “住哪里?”
    “城东镇上。
    “搭车过来上班?”
    “嗯。”
    “你爱人做什么的?”
    “在城东镇中心校当老师,教初中语文。”
    杜泽轩抓起电话,快速地拨了一连串数字后说:“汪校长嘛?”
    “是的,杜部长,我今天总预感有什么好事情嘛,正想着,就接到了部长大人的电话。”
    “确实是个好事情,给你推荐个优秀老师,初中,教语文的,城东镇的……”杜泽轩用手握住话筒,低声问新初,“你爱人叫什么名字?”
    新初也压低了嗓门,说道:“薛-小-融。”
    杜泽轩拿起话筒继续说道:“老师名字叫薛小融,市上领导专门交办的,听说你们学校正在招老师嘛!”
    汪校长笑道:“杜部长,我们这学期还没有招老师的,要招也得先向请示报告啊!”
    杜泽轩态度很坚决,说:“那就不用请示报告了,先把这个老师招了,人先到位,手续紧接着抓紧办!”
    汪校长忙说:“好的,杜部长,马上落实您的指示。”
    杜泽轩挂了电话,对新初说:“二中是个好学校,去年就冲到了三江中学前面去了,也仅仅比县中差点,不过压力小,你回去给你爱人商量一下,抓紧把调动手续办了,在这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直接给我说。”
    新初心想:当初胡德柱书记领着自己去二中找汪校长,自己想去二中没去成。如今,杜部长一个电话,却把小融调过去了。看来,二中对我和小融来说,真是有缘啊!就站起来连声致谢!
    杜泽轩说:“这个你不用谢,好好工作就可以了,一定要多写稿子,把宕渠宣传好!”
    新初刚回到办公室,人未落座,熊杰又过来问:“新初,杜部长找你说什么?”
    新初就要把刚才杜部长所说的事说出来,嘴巴恰好张开到一半,就想起小融说的话来——机关比城东更复杂,你一定要把嘴巴闭紧些,少说话,多做事,免得无故生些事非来。于是,他又把嘴巴闭了回去,怔了应该有七八秒长时间,说:“也没有说些什么,就是叫我把他昨晚写的稿纸交到县报上发了。哎,熊主任,你说,杜部长都这么大的领导了,他还亲自写稿子啊?”
    熊杰笑道:“杜部长亲自做的事多呢,如果不是上班时间,他还自己开车。”
    新初叹道:“想不到啊,杜部长还真是一个好领导。“
    ”你想不到的事还多呢,他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来锻炼,冬天坚持洗冷水澡。“
    新初想:难怪我们还穿外套的时候,杜部长就穿短袖了,又问:”你说他现在还英语单词,那又是为什么呢?”
    “考研啊,英语过了,还可以拿学位证书。”
    熊杰的回答一下又颠覆了新初对读书的认识。读书不就是为了考上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吗?杜部长都做了这么大的官了,他还要读书,还要记单词,还要考研,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新初正沉浸在读书的思索之中,熊杰这才提醒他,刚才组织部办公室来电,说是胡科平部长叫他去他办公室一下。
    新初说:“胡部长找我?你怎么不早说呢?”就往楼上走。刚走两步,又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一边上楼梯,一边想:胡部长找自己有什么事呢?难道是办调动手续的事?
    秘书轻轻敲了两下门,里面就传来胡科平带有磁性的声音:“请进!”
    秘书把新初带了进去,用纸杯在饮水机前为他接了大半杯水,就带上门,走了出去。
    胡科平说:“是新初来了啊?你先坐嘛!”
    新初这才惴惴不安地坐了下来,怯怯地问道:“胡部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啊?”
    胡科平把桌上那一纸发给城东镇党委的介绍信抓在手上,掂了掂说:“杜部长催了我好几次了,说把你的调动手续办了。我不是不想调你,是有些舍不得了呢!可能之前李天书书记给你说过,我也想调你,组织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嘛!可这一回,杜部长抢先了一步啊!”
    新初听了,心里说不出是高兴,是激动,还是遗憾。他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说道:“谢谢胡部长!李书记是跟我提过,我也想进组织部,也想跟着胡部长好好干!无论是我的家属,还是亲朋好友,他们都认为我去组织部肯定会比进宣传更有前途。但是,杜部长今天把我的家属,从城东调到了二中,从农村调进了城里。如果我不去宣传部而来了组织部,我觉得我就对不起杜部长。胡部长,我虽然进了宣传部,如果您今后有什么需要我跑跑路服服务什么的,您吩咐我就是了,我一定全力以赴!”
    胡科平似乎也为新初这一席话动了情,拿起笔在那一纸介绍信上签了“同意”两个大字,署了名,落下年月日,这才抬起头来,看着新初说:“新初,你能这样说我挺高兴的,杜部长也没有选错人,无论是宣传部,还是组织部,你都是党的干部,我支持你的想法!你今后在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随时来找我。”
    新初没想到,胡部长不但理解自己,还这样关心自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连声道谢后,问道:“胡部长,这调动手续今天给我吗?下一步找人事局还是城东镇?”
    胡科平笑道:“你下去吧,好好干!调动的事,不用你自己,组织上文来文往,有专人办理落实。”
    新初这才明白,组织要调你就可以依靠组织办,自己调自己就需要自己去跑。他走出胡部长的门,感觉自己就要飞了起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中国上千年了真理,似乎也有失灵的时候。自己和小融的工作调动,不就是福有双至吗?不但是双至,而且还早到,所谓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母亲说的,妈把世上有苦都受尽了,难都遭完了,你们做儿女的今后就都顺了,都好了,都幸福了!
    难道,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