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报纸上的锐评,曲辕犁,人口论!最好的目标:燕国
作者:海静凉宫   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最新章节     
    “费蕴写的是打压世家的文章,他想当陛下的刀剑。”
    “有着极大的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牵连朋友,甚至是遗恨千古,但是陛下会保护好他的家人。”
    “所以进士们不会和他交流。”
    学子们看着珂午的小文章解析,一个个眼神发亮。
    然后继续看。
    “赵辵要清明律法,这也是在打压上层人。但却是能够名留青史的。而且这里面可以操作,比如说,专心于低层律法,做到小面积的清明吏治,造福百姓。”
    “哇,不愧是珂大人,这言辞可真是辛辣无比。”一个学子赞道。
    继续看下去。
    “酒辛工认为,不爱美女不爱奢华的帝王才是昏君,变相的说陛下爱美女爱奢华是明君,是阿谀奉承之辈。”
    “这样的人值得交往。很容易就和其余的进士形成小团体。”
    珂午的小文章点评了三人。
    学子们意犹未尽。
    “写得好啊。看不看出来,是一回事。但是写出来刊登在报纸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学子说道。
    “来来来,继续看,这报纸有没有其余的新闻?”另外一个学生有了兴趣。
    “啊,这个,曲辕犁。貌似是一种耕种农作物的工具。”
    “不太感兴趣……”
    …………
    虽然学子们不太感兴趣。
    但百姓们却是十分感兴趣。
    百姓们拿到报纸,也看到了那些文章,还有珂午的小解析,权当是图个乐子,毕竟这种层次的东西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干扰的。
    而当他们看到曲辕犁之后,一个个都是面露惊愕。
    “诶唷,这曲辕犁真的有那么好用吗?”
    “这报纸就没有刊登过假消息,我觉得是真的。”
    “那就有盼头了……”
    “赵首辅也太厉害了,都是在为咱们百姓做东西啊。”
    “诶,你看这里,这是陛下发明的。”
    “陛下?!”
    百姓们更加惊讶了。
    万万没想到,这种让农民更加轻松耕种的道具竟然是被高高在上的皇帝所发明的。
    一时间,百姓们对皇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
    文人士子关注科举。
    普通百姓关注农耕。
    而此时,在福门酒楼里,几个商人正在喝早茶。
    人手一份报纸。
    买报纸,他们可比文人士子或者普通平民要干脆利落得多。
    报纸也是要赚钱的,这些有钱的商人自然是目标。
    而此外,不少的商人也花了大价钱,在报纸上的下面增加了有关自己商铺的信息。
    广告百姓,提升客源。
    只能说,开发用法这一块还得是商人。
    原本就连珂午都有些发愁这报社该怎么营利,结果这些商人就跑过来送钱,只需要报纸将一些商铺的信息加进去就行。
    报社的收入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珂午用赚来的钱,扩大报社的范围,并且雇佣更多学生,算是响应赵阳的勤工俭学之法了。
    “嗯?这个是……?”一个大肚子商人看着报纸忽的一愣。
    一篇文章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着作者……费蕴。”
    “这不是今年科举的状元公吗。”
    商人说道。
    其余的商人也看过去,果不其然发现了一篇费蕴写的文章。
    《论大乾人口》,五个大字十分醒目。
    文章内容表示,如今乾国不断吸收外来人口,人口的发展会进入高速发展期。
    虽然现在看起来并不严重,但这是并没有计算入世家门阀所隐藏的人口。
    所以实际上,乾国已经很多人。
    为此,必须得有足够的地。
    否则就会产生流民。
    只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就是提高国内的职位,第二种就是进行对外扩张。
    “当今陛下已有齐国沿海之地,一整个樱岛省。”
    “但实际上接收的,却是齐国难民,樱岛人,燕国难民。”
    “因此,为了让人口和土地匹配,应当在燕国也获得土地。”
    这一篇文章顿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这是非常罕见的主张开拓疆土的言论。
    百姓们都感觉有些恍惚,不是说乾国在和好几个国家开战吗?怎么这时候变得要主动出战才行了?
    …………
    人口论的消息,没有那么快传到皇宫。
    却是先一步的传到了燕迈的手里。
    这位燕国的皇子,看着这一份人口论,作出了决定。
    他已经很久没有请求过借兵了。
    但现在……
    也许是一次机会。
    …………
    次日。
    内阁。
    内阁的一群阁臣们在聊天。
    皇帝不怎么上早朝,除非有重要的事情才这么做。
    加上最近的局势确实是好了许多,内阁阁臣们也稍稍的能闲下来一些。
    结果,聊着聊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内阁。
    “诶唷,这不是包拯吗!不在御史台坐衙?好少见诶。”张倩说着,给包拯拉凳子。
    当初赵阳把包拯提上来,一方面是不希望包拯继续被埋没,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政绩。
    包拯的确那么做了。
    在他的治理下,很多冤假错案都被平反。
    紫荆城的百姓称呼他为青天大老爷。
    “谢谢。”包拯拱手道,“最近紫荆城内犯事的少了,我也偶尔来内阁坐坐。”
    其余阁臣很快就能够想明白。
    最近确实是事情一个接着一个。
    珂午办的报社,民生板块经常科普怎么去报官,起火了要找消防局,而遭了贼人去哪里报官。
    还经常写一些律法在上面进行普法。
    犯罪率下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包大人。”赵阳非常有礼貌。
    “不敢不敢。”包拯急忙摆手。
    “赵辵到你那做事了吧?如何?陛下挑选出的人才。”赵阳笑道。
    “赵辵这个人行,能处。”包拯道,“法家学得很扎实。”
    能够得到包拯的认可,看来赵辵的确行。
    随后,内阁就讨论起来最近的热点——人口论。
    “状元公的文章你们看了没?”谭斐启道。
    “人口有那么多吗?”赵阳问,“会不会是危言耸听?”
    “倒也不至于,其实仔细一想,咱大乾进入了盛世,又吸纳了三个国家的人口!齐国,燕国,樱岛。可信度还是不低的啊……”李峰正道。
    阁臣们彼此看了一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确实是应该扩张领土。
    而最好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燕国。
    陈国那边有扶陈唐计,没有那么快能搞来领土,一个操作不了,直接和唐国为敌。
    齐国现在和乾国是和平状态。
    唯有燕国,此时极其虚弱。
    “看来,少不得上书一番圣上了。”赵阳点了点头说道。
    “结束燕国战场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