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犹豫
作者:1998   此生,愿为殿下手中刃最新章节     
    那一次,楚河没有逃跑。十三岁的王家公子牵着他的手带他回了王氏在皇城的将军府。他在那里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即使仍是粗布麻衣,但已是彼时他穿过最好的衣裳。他也在那里养好了伤,吃上了热乎的饭菜。
    他知道了王家公子叫作王尉风,院里的婆婆见他年纪小,做不得什么事,府里也不缺打杂的下人,便叫他伺候公子,也给公子当个伴。
    他在尉风身边看书习字,骑马射剑,也陪尉风练习刀枪。他学到了此生第一个词,蔚然成风,在学会写些字的时候,他将这个词写作了尉然成风。
    他也在尉风身边,认识了皇宫里的五皇子,肖言琅。
    他们三个人,常常在一起。楚河是这样认为,是他们三个人常常在一起。因为尉风说过,他不是奴才。
    再后来,王将军捎信来,要去戍边,叫尉风随军。
    尉风同肖言琅说了,肖言琅说要一起去,尉风说好。他也想去,但尉风却将他送进了皇城军,叫他好好学,来日当个将军。他想说,跟着尉风一起去戍边,他也会在军中好好学好好干。
    他不想当将军。
    但他没有说,因为进皇城军是肖言琅安排的。肖言琅说,尉风总要回来的,未来一定是要在皇城总军中当大将军的。
    但楚河知道,肖言琅并不喜欢他跟在尉风身边。放纸鸢,看焰火,肖言琅总是将尉风从他身边拉远。
    ·
    ·
    肖言琅与尉风之前的不一样,楚河是第一个发现的。
    那不是朋友,尉风与肖言琅之间也无恩义需要回报。肖言琅对尉风来说远比朋友特别。尉风对肖言琅来说,是不可分享。
    他害怕失去和远离,更害怕被尉风讨厌,害怕因为肖言琅讨厌他,尉风也讨厌。
    后来他终于有机会,以皇城军校尉的身份护送五皇子,随王尉风再次前往边境。经过暮云岭,尉风陪着肖言琅放纸鸢,他站得远远地看着。经过权江镇,尉风带肖言琅去看焰火,他找了个喝花酒的借口走开,远远地看着。
    只要远远地看着就好。
    只要有机会在一起,他们依然是三个人一起。
    他还是离尉风最近的朋友。
    ·
    ·
    杀肖言琅,楚河的确下不去手。受尉风之托,他不能下手——也正是这份托付日夜灼烧他的心,啃食他的五脏六腑。
    人是偏心的,王尉风与肖言琅,楚河从来都是选择王尉风。亦如王尉风从来都是选择肖言琅,到死都是选择肖言琅。
    他将王尉风视为人间珍宝,无法忍受他人对王尉风任一丁点的轻慢。王尉风好则好矣,他亦能对肖言琅爱乌及屋。但他无法接受肖言琅辜负王尉风,更无法接受王尉风即使被舍弃依然选择了肖言琅。
    他不是圣人,王尉风对肖言琅有多忘我,为成全肖言琅甘心将命都奉上,他心中就有多怨恨,同样命不足惜。
    他曾说肖言琅种种虚伪做作都是为了让自己好过,而他假以他人之手,同样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他甚至狡猾地想,即使没有他,恒南王也会对肖言琅动手,恒南王不动手,也会有别的人。他不过是在已经烧旺的火中加一点微不足道的薪。
    他本该将从肖言琅处得到的消息,转达给恒南王。但他万万不曾想肖言琅会有谋逆之心。
    肖言琅想自保,想争储,他自然不能让肖言琅得逞。可肖言琅是要谋反。肖言琅是皇子,争储继位是正统,但肖言琅那一句起兵谋反,这样得来的皇位,是要推翻他父亲的王朝。
    他更想不到,肖言琅的目标不仅是后妃,更是自己的生母姝妃。璟阳之乱,姝妃苏氏一族插手多少楚河不清楚,但必有苏氏姝妃的手笔。
    他枯坐床边久无睡意,也有说服自己,心计者如肖言琅,或许早就看透他心中的仇恨,故意说这些叫他震惊让他动摇的话。
    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拿自己当牺牲品,肖言琅因争储谋害后妃,他是肖言琅的同谋,再依计被察,便能顺理成章地将肖言琅拉下水。依凭曾经他们三人的关系,没有人会怀疑是他坑害肖言琅。
    ·
    ·
    就在楚河久思无果之时,屋外突然有了动静。不用想,楚河就知道,如此深夜,来访者定是恒南王的人。
    打开门,来人一身仆人装扮,乍一看与他府上的无异。
    来人说,“安插永乐王府的探子已遭暗杀。”
    楚河心中一惊,当即想到他安插在永乐王府的人。但肖言琅一直知道,却从未动手。他飞快地反应过来,是恒南王安插在永乐王府的人。
    这样看来,恒南王未必确定他今夜去过永乐王府。
    楚河并不知道恒南王有安排人潜在永乐王府,更何况他来去永乐王府并未察觉任何异样,那些人很可能是在他走后被杀。但很显然,恒南王特意着人来转达,是在怀疑他去过,且与暗桩被杀一事有关。
    楚河只能如实回答,“我并不知永乐王府有暗桩,更不知暗桩被杀一事。”
    来人只答,“奴才只负责带话,将军有话还请寻机入府亲叙。”
    这是在逼他。
    他稍一犹豫,未能前往,恒南王就来点他了。
    “自然要面见王爷,只是王爷刚回京都,怕惹人耳目,避着些好。”楚河始终未提今夜前往永乐王府的事情。
    来人也不再多说,纵身一跃,消失在夜色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