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逃亡
作者:温俏   我有一道发财符最新章节     
    万籁寂静的夜里,谁也没想到鹿人会破关州,入阳州。噩耗来得很快,阳州瑞城的百姓还在睡梦中便被吵闹声惊醒,再睁眼已是一道刀剑银光。
    鹿人凶残有名,之前关州一直都有詹将军在,即便有过几场败仗,但也勉强能守得住。谁知祸害出在身边,关州的知州战死之后,阳州知州顶替了关州知州的位置,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博取了詹将军信任,夜会传信间一刀将其捅死。
    一个名扬天下的战将死在了自己的亲信手中,兵符被夺,军中霎时乱成一片散沙。而因有裴知州里应外合,鹿人入关州如入无人之境,轻易拿下关州十数城,直逼阳州而来。
    詹将军死时不可置信地望向裴知州,他无声地询问裴知州为何要这样做。
    裴知州告诉他,当初他主动调来关州,就是深知唇亡齿寒,一旦关州失守,他在阳州也只有一个惨淡的结局。正因为这句话他得到了詹将军的信任,可也因这句话,他走上了另一个选择。
    “不知将军还记不记得三十年前极乐殿前百儒死谏?”
    三十年前,是詹将军之父鸿胜将军镇守边关,战事有险,八百里加急一封又一封送到皇城,传至极乐殿。彼时明光国师的丹药更进一步,能叫皇帝的容颜看上去年轻好几岁,丹药皆归功于处子血。
    皇帝闻香魔怔,命人在京中寻找年轻漂亮的美人入宫,正因他荒唐可怕的行径,逼死了皇后。上百名士文官大儒,随便提一个出来名号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为了天下百姓在极乐殿前长跪不起,可是却连皇帝一面也没见到。
    “妖道横行,专制朝堂,皇帝昏庸,祸国殃民。我也曾是京城的官,遥记得那年各地才子无数,皆是拥满腔热血以报效南楚之心,最后绝大部分都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裴知州道:“他说他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不愿听的话谁也不许再说。便因如此专横凶残,文官死谏,他将他们提去了宫门前,一日杀一官,被杀之人妻儿老小无一幸免。”
    那段时间皇宫门前永远都飘着血腥味,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项上人头,不得不附和皇帝行事。有的甚至去讨好国师,据说只要能在国师面前露脸,说不定能官升一阶。
    裴知州那时只是个二十出头未见过几分世面的年轻人,乍一看皇宫门前满地头颅发烂发臭,吓得他连做了数年噩梦。
    他不是跪在极乐殿前又被皇帝拉到宫门斩首的那一批人中的任何一队,也不是讨好国师,助纣为虐中的任何一支。他是当时仅保留了畏惧和理智的少数一行人,而这行人,依旧在这些年里死的死,贬的贬。
    裴知州本是京官,三十年过去成了阳州知州,他挺幸运的,至少还活着,可折磨了他三十年的噩梦从未停止。他茹素三十载,是因他哪怕看见一块肉,都能记起彼时皇宫门前的血腥味道。
    “又是数十年前一样的八百里加急,十多封信送不至高堂明镜,我深知南楚之局,詹将军,我有妻儿老小一家四十余口,我不能拿他们的命做赌。开城门,让鹿国人进来,我便能活,若不然,我则战死。”
    他没有壮志豪情想要继续攀升,也没有悲天悯人想要报复南楚,他只是一个懂得自保的可怜人。
    裴知州不想成为前一个关州知州,他也对南楚没有半分情谊,是南楚人也好,是鹿人也罢,这天下总要乱上一乱,而战乱间最难自保,他要自保。
    所以詹将军死后,裴知州引鹿人入关,而他带着家人直奔鹿国,一去不回。
    詹家军被鹿人偷袭,成了一盘散沙,国之将倾,已见其形。
    关州轻易落在了鹿人的手中,而鹿人带领军队,直捣阳州瑞城。瑞城离坞城也不过百来里路,有瑞城的兵骑马来报,带着满身血气,冲散了所有和平安宁的假象。
    这一瞬刘云之像是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在曼城的日子,即便他们没看见鹿人,却也知道关州失守,鹿人想要打到一个没有官员也没有城墙护民的坞城来,只需要一个夜晚。
    刘云之连忙将春宁交给冬止抱着,他与邱思思几乎同时朝书房冲去,二人对书极为了解,知晓哪些是孤本残本,总能拿到一起去。
    刘云之便道:“你别来了,你去将所有能吃的东西和这两年存下的银子收好,给春宁和冬止身上包两件厚衣裳,这里我来弄。”
    邱思思连连点头。
    他们经过一次逃亡,即便慌张却也还算忙中有序。
    冬止见邱思思在收拾,想起了客栈,便抱着春宁说自己很快回来。
    他冲出院子才看见站在院门外的沈清和毕沧,愣了一瞬对二人鞠躬,一句谢都没说便将春宁塞进了沈清的怀中,自己挨家挨户地敲门。
    冬止生怕那骑马通信的人走得太快,急匆匆的两句嚎声并未叫醒睡梦中的人。他手脚快,一边跑一边喊,有的家里有院子的敲不到门,他便拿石头从人家窗户砸过去,砸破了个洞就跑,再通知下一家。
    很快少年的身影就在月色下消失,厚厚的白雪覆盖坞城,昏暗的寂夜里渐渐亮起了一盏盏灯。
    沈清抱着春宁微微愣神,目光落在逐渐与白雪相融的血线上,再看怀中女童,小丫头睁圆眼睛看着她,完全不知战争为何物,也感受不到大人们的焦急与惶恐。
    她不怕生,从她敢跟着沈清和毕沧入客栈,还站在他们窗门下吃冰凌这一点来看,她便是个粗神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胖丫。
    小春宁甚至用那双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毕沧,犹豫了会儿朝毕沧伸手,她更想要他抱。
    要不说她天不怕地不怕,毕沧那冰冷的眼神和周身疏离肃杀的寒意,便是一个成年壮汉看到他都有些打怵,她却含羞带臊,单纯地喜欢毕沧这张漂亮的脸,无视了他所有危险。
    沈清见邱思思险些在门前被雪滑到,干脆把春宁丢给了毕沧。
    毕沧从未抱过小孩儿,不,准确来说,他从未抱过除了沈清之外的其他人,更何况这个人这么小,这么轻。
    乍一感受到被沈清塞进怀里的春宁身上带来的些许柔软与奶味,毕沧便蹙起眉头,直想甩手把她丢了。
    沈清要走,毕沧连忙抓住她的手腕,另一只手僵硬地托着孩子,双眼略有些嫌弃也有些紧张,他连声音都变得紧绷了起来。
    “我,你,你做什么去?”毕沧的头尽力往后仰了仰,不看春宁,只盯着沈清:“我抱不了。”
    “这不抱住了吗?”沈清无视了他的别扭,道:“我去帮一帮债主,你将她看好了。”
    毕沧还想说什么,可是沈清已经甩手跨入了刘家的院子。
    沈清一走,春宁便朝毕沧露出一个憨傻的笑,她还从未这么近距离地看过这么好看的人,一只小手轻轻地搭在了毕沧的肩上。毕沧望着那不含任何杂质,纯粹的亲近示好的笑容,大脑有那么一瞬空白,又在下一刻,他将春宁放在地上,用眼神把她赶到了她自家的院子里。
    毕沧不曾与外人有过任何联系,他也从不曾将这世间凡人当成一个重要的活物来看。
    于上界诛仙而言,寿命无尽,天劫之后更是超脱自然,不受天之上,地之下的拘束。
    凡人微小脆弱,命时短暂,毕沧在石中之界都睡了三万年,如何会将一个只有几十年寿命的凡人放在眼里?他一觉睡醒的这期间里,也不知有过多少战争,多少朝代的更迭,多少人死去又新生,在他眼中,这与山林间一朵花枯萎,一片叶子飘落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他看轻这些生命,也不打算与一朵花,一片叶有任何交集。
    直到那个小胖丫头在院子里摔倒,扁着嘴朝他看来。
    刘云之在书房,邱思思都被他叫了出来,沈清再去怕也是添乱,干脆去帮柔弱的邱思思,免得她收了些无用的东西,又或是在门前再摔一次,摔断了腿。
    院子里就只有春宁与毕沧,毕沧挺直腰背垂眸睨了扁嘴的小丫头一眼,对方那双明丽的眼里含着水汽,像是在撒娇,也在委屈。毕沧没伸手,他觉得春宁的身上挺脏的,不过他还是在小丫头哇地一声哭出来之前,勾了勾手指,叫那白雪化成了会动的雪人,扶着她起身。
    沈清从小屋内出来时,特地看了一眼院子里。
    圆月之下,毕沧和春宁之间隔了十步,春宁朝他靠近,他就嫌弃地后退,而后伸手指了指刘云之堆的雪人,命令般道:“和他们玩去。”
    画面滑稽,莫名还有些许温馨。
    沈清抿嘴笑了一下,这一笑恰好被毕沧看见,于是春宁那不情不愿有些委屈去和雪人玩的小表情,便转移到了毕沧的脸上。
    他也不情不愿有些委屈地盯着沈清的眼,想让他愿意亲近之人能主动过来哄一哄他。
    结果沈清只是笑了一下,再跟着邱思思进了主屋。
    邱思思什么都想收拾,想了很久,又什么都没拿。
    她知道那些舍不得的都是身外之物,如今她与刘云之不再是两个人,还有两个孩子,带的东西越多越招人眼,也越跑不快。
    沈清看见她从床垫底下取出了一粒碎银子,很小一块,却够一家四口吃上一年的。
    握着这银子,邱思思只收了吃食,再给他们每人拿一件冬衣便就这样收好了,妆台未带,绣鞋未带,真一副逃命模样。
    冬止只出去了小半个时辰便赶紧回来了,刘云之耽搁的时间最久,在沈清进书房找他时,还有一个柜架上的书在。那书全都被他一股脑地扔到了墙角的洞口里,再被掩埋。
    刘云之本想走,沈清又看了一眼整整齐齐的书架,干脆拂袖化出一阵风,将整个书房摧毁,甚至有小半片瓦片和泥土坠落。
    轰塌声吓了刘云之一家一跳,再回头,那书房就像是年久失修的破屋,应当不会有人再特地进去查探,他这才感激地朝沈清看了一眼,抱住春宁便跑。
    沈清本为绮昀山而来,眼下没了绮昀山,又遇见了大债主,自然是刘云之去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去。
    她还从未体会过逃亡,这条街道上一开始只有刘家一家人,后来数道街道和巷子里陆续有了人影,老的老小的小的,拖家带口往宿州的方向跑去。
    有的人甚至在离开时放了一把火,将家中东西烧光也不要便宜鹿人,但也有很多人期望南楚的兵能将鹿人打回去,或许有朝一日他们还能回来坞城。
    风嚎雪止,夜路难行,逃命之人不知疲惫,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休息。
    沈清和毕沧在人群中很突兀,但也有更突兀的。
    张家刚结婚的那小子,他娘和他媳妇儿一人拉着板车的一边,将他架在板车行李上带着。小两口身上穿着的还是红色的喜服,婆媳埋头用力拉车,新郎官盯着越来越远去的坞城若有所思。
    鹿人远比他们想象中来得要快,也许正是因为这场大雪停了,他们还没真正离开坞城外太远,便能看见坞城内的火势。
    似乎有马蹄声远远传来,还有那些令人心惊的搜寻声和听不懂话语的高喊。
    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至夜就更不好聚在一起,有的人家里没有老小的,直接顺着小路走入隐秘的草丛里,反而是堆在一起的目标更大,若被鹿人追来,更有可能围群绞杀。
    渐渐的,坞城中分道而行的人越来越多,与刘家人一路的大约有上百个,但都有些累赘。
    好在天渐亮,鹿人没有那么快追来,邱思思的怀中还是毕沧变出来的那些馒头,刘云之和冬止一人一个,她胃口小,与春宁分一个。
    坞城中连粗饼都很少能吃到,更别说是软软白白的馒头,一家四口吃了三颗馒头,立刻引来急着逃亡没带吃食之人的危险目光。
    沈清与毕沧没真地走入逃亡人群里,她时刻警惕着鹿人的行动,也嗅到了从坞城方向传来的血腥味。
    可能那样庞然的血腥气味并不止坞城有,整个关州死去之人何其之多。
    沈清的心里有些难受,战争是大势所趋,可死亡却是残忍的,她在犹豫要不要去帮,但她不知自己能怎么帮。
    这世间有许多仙山,仙山上有仙人,这世间也有许多寺庙,庙中有佛像,穹苍之上还有真正的神仙,那一双双眼都盯着人世间。
    沈清曾是那些高高在上远观世事变迁的人之一,她深知毁灭与复苏,死亡与新生,周而复始,这是世道的轮回。
    可当她就站在这里,与她坐在桂蔚山的书舍中,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境。
    那些修整的人群中忽而起了些许骚动,紧接着一道哭声传来。
    沈清感受到身旁之人乍起的寒意,她顺着毕沧的视线看去,哭的是春宁。
    三个壮汉围住了刘家四口,有一个按住了冬止,一个按住了刘云之,还有一个抢了邱思思的包裹,拿起馒头便吃。
    邱思思连忙抱起春宁,惊惧地盯着那三个壮汉,眼中有畏惧也有愤恨。
    冬止一直挣扎,少年人瘦弱,难以起身。
    刘云之一见这三人便厌,瞧他们三个什么也没带,心下一凛,便问:“你们娘呢?”
    吃馒头的那个无所谓道:“谁知道,死了吧。”
    三人有个老母亲在家,前不久摔了腿,昨夜逃亡,这三人显然是将亲娘丢在了坞城,若真如此,那老太极有可能真的死了。
    刘云之怒骂:“没心肝的东西!亲娘都能丢下!将包裹还来!”
    他还想起身,又被人一脚踹倒。
    那三个兄弟蛮横,一人嘴里叼着一个馒头又朝邱思思瞥一眼,贪婪道:“老刘,你给人写信挣了不少钱吧?拿来!”
    “无耻!”
    “吴家兄弟,你怎么能这么对刘先生呢?”
    “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你若饿了说一声,刘先生也不会不帮你,你怎么能动手抢东西还打人呢?!”
    人群中有人不满,那姓吴的老大便瞪他们:“一群老弱病残,再吵吵老子连你们一起收拾了!”
    这句话后,他便被人一脚踹倒在地。
    众人惊呼,不可置信地朝蓝衣女子看去。
    沈清收回腿,扶着毕沧脚尖碾地,皱紧眉头骂了句脏话:“杂种玩意儿真重,我腿都踹得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