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所求之大,需得瞒天
作者:温俏   我有一道发财符最新章节     
    从刘家出来时,天色已暗。
    坞城的街道上甚至没有商铺,无人点灯,对于很多逃难到这里的人来说便是一根蜡烛也是奢侈的,故而天色一暗,整个坞城都陷入了寂静里,唯有头顶一轮圆月照明。
    沈清与毕沧走在回去客栈的路上,他们二人经过张家,红双喜字还贴在门上,于夜风里摇摆,这一路沉默间沈清想了许多事。
    她原以为丹枫仙人给她招揽了这么多债,是为了让她能走下桂蔚山去到人世,设身处地地融入到她平日画符所帮的那些人的生活里,这样才能更多的积累功德,早日轮回。
    其实远不止于此。
    这些债条里的金钱看似毫无章法地有的多有的少,沈清并未真正摸透上面所欠金额的数量由何而定,今日与邱思思聊了会儿,眼下走了大半条街,沈清才真正想明白了。
    债主的心有多大,债条上欠的债便有多高。
    见月一生苦行,见多识广,有胆怯也有迷惘,可他心系灵感寺,所值的也就是一间普通的小寺庙。
    朱晓敢常人所不敢,想要报效国家冲向战场,她的心在边关,在她身后护着的那些百姓身上,所以她比见月更高。
    一路行来,李添之事最为繁琐,可他之事也最为简单。
    李添其实早已对南楚无望,他的心在无数次的失望和打压中伤痕累累,他的祈愿从扭转乾坤渐渐变成了要让皇帝清醒,再从满朝文武变成了身边只要有一个人还未被明光国师迷惑……他越见越少,越想越不敢为,最终几百两黄金化为虚无,逼疯了自己。
    刘云之与李添是两种极端。
    李添钻进了他的牛角尖里出不来,看似雄心壮阔满怀抱负,实则他也如他口中的琉璃塔一般,身处高位却求而不得,外表华贵一碰就碎。
    刘云之看似穷困潦倒一生碌碌无为,可他心如旷野汪洋,敢想天下之不敢想。他未被任何事物束缚,能丢弃自幼努力考得的官位,能轻易放下他人难求的奢侈生活,他想得很通透,也不执着。
    沈清觉得很神奇。
    “也许真是读书读得多,刘云之的意志才极为坚定,他虽爱书成痴,却未真的变成疯子,他没有走入歧路,为了那三两本纸张把自己逼疯。”沈清道:“今日他对我说,能帮则帮,不帮也不强求,大约是看在你我也算半个仙人的份上,否则那句不勉强,就能成为拉倒。”
    毕沧虽今日才认得刘云之,但凭对方能叫沈清小丫头,叫他毛小子这一点,便知道这人嘴里能说出这么混的话。
    沈清问毕沧:“邱思思所言,你有何感想?”
    毕沧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他觉得这是旁人的事,与他无关。但他知道沈清想了很多,所以一路踏月色而归,她的心情竟然越来越不错。
    所以毕沧顺着沈清的话而说:“他很特别。”
    沈清点头:“天下才子何其之多,我想往前去看一千年,如刘云之这般少年成名之人也绝不在少数,可能有他这般境界的寥寥无几。”
    毕沧悄悄牵起沈清的手,沈清察觉到指尖温热,她没挣开,只等毕沧开口。
    毕沧道:“每个人都有他的毕生追求,只要是他想做的,只要足够坚定……”
    沈清心下一动,笑问:“那你的追求是什么?”
    毕沧微怔,看她:“我?”
    沈清点头:“离开桂蔚山这大半年,你我也见过形形色色各种人,我手中的债主里,必然每一个都有心之向往。不论大小,不论高低,是人皆有欲望,无非是自私低俗,又或豁达高尚的区别。”
    “我也有我心中所求,早些年在桂蔚山上画符,我最喜欢的就是画发财符,因为我知道这世间烦心之事十有八九能用钱来解决,而我绘那些符赠予世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脱离如今困境,有个轮回转世的机会。”沈清说到这里,顿了顿:“如今我欠钱无数,一张发财符也不舍得用,可再难再烦,我也在朝自己的追求而走,你呢?毕沧……”
    他虽不是凡人,可他也拥有心,有心便能生欲,有欲则有所求,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点目标都没有,哪怕是短暂的,或荒唐的。
    沈清心悦毕沧,她以为他们如今互相喜欢,即便无法成为如邱思思和刘云之那般心意相通的知己,也该了解彼此心中的欲望和目标。
    沈清望着明月,轻声问道:“你所求为何?”
    他的所求吗?
    毕沧借着月光看向如被一层银纱笼罩的沈清,这一瞬他的心跳很快,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拉扯着他回到了很久以前。
    在那数不清究竟多少万年前的某一天里,她也曾这样问过他。
    彼时毕沧伏在云潭边,半身化龙,看向手中把玩坤灵镯的沈清,认真思考她的话,然后回答她:“我想快些渡劫,离开云潭。”
    他为云潭所生,也为云潭所化,若不能成为自己,必将永远被困云潭。
    所以沈清偶尔喜欢去下界游玩,带来的人间各种新奇的东西,毕沧只能闻和看,不能与她一起品尝,而她所说的那些话本里或古怪或百态的画面,他也不能陪她一起去看。
    快些渡劫,的确是当时毕沧的追求,为此他也夜以继日,用功修行。
    他当年的所求没能实现,即便后来他活着从天劫之下走出,即便上界于他再无束缚,可他没了能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去看话本里的人间的人了。
    而今沈清再问这一句话,毕沧有些沉醉于过往的缠绵。
    见沈清还在等他的回答,毕沧便道:“我有一愿,现在不能告诉你。”
    沈清挑眉:“让我猜猜?”
    毕沧失笑:“尽可来猜。”
    沈清问他:“可与你当年所行有关?”
    毕沧点头。
    沈清再问:“可与你在石中之界沉睡三万年有关?”
    毕沧微微一怔,又是点头。
    沈清最后问他:“可与坤灵镯,与那道仙魂,与我有关?”
    毕沧在她说出这话后,他胸腔一片炙热,血液沸腾,险些就要将他的筹谋脱口而出。可他知道他不能,所以毕沧也不管这里是寒风阵阵的街道口,捧起沈清的脸便用力地吻了下去。
    玄衣上的暗纹在夜色里微微泛光,沈清的脸几乎被毕沧的大掌完全遮住,只留她一张嘴与之纠缠。
    毕沧不敢看她的眼睛,他也怕她再继续猜下去,所以他闭上了双眼,吻得极为用心,唇齿相依之下,沈清双腿越来越软,险些要站不住。
    毕沧松开了她,也搂住了她,将她紧紧抱在怀中。
    沈清的脸通红,她虽与毕沧做过比这还要私密之事,却依旧招架不住他如同要将人吃下去的亲吻。
    此时毕沧的手按在沈清的腰间,指腹时不时揉捏,像是蠢蠢欲动,却又异常安静。
    沈清知道他没那些心思,也渐渐冷静了下来,道:“你有很多秘密。”
    毕沧嗯了一声。
    沈清没有强迫他非要说出来,她虽很多事上有得过且过的懒散,却难得有颗聪明的脑袋,只从上面三个问题沈清便知道毕沧心中的秘密不能轻易诉说出来。
    从她知道坤灵镯的存在,而坤灵镯愿意认她为主时起,她与毕沧便被无形的羁绊绑在了一起。后来夙遥对沈清说了那些话,沈清摸不透他话中的用意,却也能猜到一二。
    她在失去记忆变成只有一魂一魄的鬼之前,必然不是个简简单单被穷死的普通人。
    而沈清前段时间生病,大梦一场,也陆陆续续地在睡梦中看见过些许片段,那些零碎的画面在梦醒时分消散,可她知道她的梦里一直有毕沧。
    他为何会沉睡在石中之界?
    他又为何会被丹枫仙人差人送来她的身边?
    他明明忘记一切,又为何非要与她黏在一起,听从她的话,信任她,依赖她?
    这些疑惑其实经不起推敲,如若沈清真的与还是银发金眸少年龙的毕沧有关,那她大约过去不是凡人,凡上界之事,皆与天道相连。
    丹枫仙人都知天机不可泄露,只让她万事小心,沈清又如何会逼问毕沧,要他承担后果。
    沈清轻轻拍着毕沧的肩背道:“我不问你了。”
    毕沧松了口气,又觉心中酸涩,他笃定道:“你只需要知道,不论我做什么,都不会伤害你。”
    他如今也有所求,所求之大,需得瞒天。
    不论他的目的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哪怕血流成河,堆尸成海,他也在所不惜。
    -
    次日沈清没去找刘云之。
    刘云之的书房虽大,可书桌实在是小,桌面不平整,写字也很麻烦,所以沈清干脆就留在客栈堂内,就着堂中大桌铺了纸,要将原先答应的《四方游道》剩下的两册默下来给他。
    冬止就在客栈内,因跟随刘云之耳濡目染,也识字断文,他自然知道他爹喜欢哪些书,翻看多遍也不厌烦。
    知道沈清是在给刘云之默书后,冬止便主动接了毕沧的活儿,坐在桌旁安静地给沈清研墨。
    毕沧不会研墨,这闲差轻易交了出去,只是他不许冬止离沈清太近,一个眼神便将少年瞪到了隔壁那桌去。
    沈清虽没去刘云之家,刘云之却也听自家儿子说那穿着体面,长得跟仙人似的夫妻这几日并未离开客栈,一直在客栈内写书。
    就说刘云之拂袖离去的那一日他回到家中,见邱思思在小炉上热馒头,连忙冲过去将活揽了过来,还让邱思思坐在炉边烘手。
    邱思思抱着春宁撕馒头给她吃,再将沈清留在书房内的几页纸递给刘云之,刘云之看了纸上内容心情便立刻好了起来。
    小老头儿虽说有几分脾气,但也有一副厚脸皮,知道沈清在客栈给他默书,焦急地等了一段时间没等来,便忍不住跑去客栈找人了。
    冬至那天,客栈给冬止放了假,冬止回去刘家后没一会儿刘云之便甩着双手走来客栈,一眼就看见坐在堂内写字的沈清与在沈清身边替她挡风的毕沧。
    刘云之没皮没脸般直接跨进去,拿起沈清放在一旁的纸便看。他什么也不说,笑呵呵地对毕沧点了一下头也就算打招呼了,沈清抬头看他一眼,他已经沉浸于书海遨游。
    沈清一边写,刘云之一边看。
    《四方游道》后两册写完一册时,刘云之便迫不及待地都收起来,小心翼翼地自己穿针装成了本,竟还问沈清:“先前你说帮我把皇宫里的藏书都弄来还算不算数?”
    沈清:“……”
    她可没答应。
    但如今沈清知道刘云之真正所求,也就没有不依他的道理。
    她道:“世间藏书万万千,刘先生难道要我全都给你弄来?那你那间小屋可装不下。”
    刘云之顿了顿:“你只要给我找来,我有的是地方放下。”
    沈清闻言还未开口问,冬止就在一旁忍不住说:“我爹在我家书房下面挖了一个地道,二十年没一天断过。他说我家人口少,如若将来再搬走这些书也不一定能带上,所以他想将书都藏在地道里,待日后风平浪静再挖出来。”
    刘云之一看自己被儿子揭了老底,卷起书就要朝冬止的头上敲去。
    冬止笑嘻嘻地躲开。
    冬止能看得出来沈清和毕沧不一般,他回家时邱思思已经让他对这二位一定要尊重,可他对沈清和毕沧尊重,不一定非要对他老爹百依百顺。
    刘云之有时说话和行径都颇为气人,小老头儿有几分气性,故而冬止偶尔与他拌嘴,二人不像父子,有些像忘年交。
    沈清见他们二人打闹,总觉得刘云之这性子不像是读过很多书,有很多学问的样子,可她还是惊讶于刘云之的未雨绸缪。
    大约是他过去在关州也存了许多书,当时为了逃亡丢下了大半,只有邱思思抱着的那些还存了下来。眼下战事不稳,阳州并不安全,指不定那地道就有用上的时候。
    只是谁也没想到,那一天会来得那么快。
    沈清默写的《四方游道》最后一册结束时,是个风平浪静之日,连绵多日的大雪终于消停,众人也都难得将门前积雪扫去。
    沈清见刘云之迟迟未来客栈,便主动送书过去,打算与他好好谈谈如何将皇宫藏书搬空事宜,便见到刘云之带着冬止在刘家院子里堆雪人。
    一家四口,邱思思在给春宁缝衣服,春宁又不知从哪儿摸来了冰凌在吃,冬止夺了她的冰凌,春宁便哭。
    刘云之抱着闺女假模假样地朝冬止腿上踹了一下,而后让娘儿俩欣赏他与冬止的杰作。
    四个雪人有高有低,邱思思也不嫌刘云之幼稚,竟鼓掌说堆得不错。
    沈清正要敲门便听见从身后传来一道疾驰声,毕沧揽着她的肩将人抱在怀里,下一瞬便有几人骑着高马从他们身侧冲过,如一道黑烟,所过之处,在雪地里留下了几道血痕。
    高昂的声音于马上远远传来。
    詹将军战死,关州失守,鹿人打到阳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