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蒯良的忧虑,张铭的真实身份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虽然不至于直接献城,但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决定让蒯越劝说刘表放弃襄阳,南下江陵,而他自己则留下来,等待刘备进城,主动协助刘备稳固襄阳局势,争取在刘备阵营中找到立足之地!起初,蒯越对此表示反对,因为刘备手下已有张铭,但蒯良信心满满。
    “张铭或许善于奇谋,但在安抚人心方面,”“在荆州这片土地上,恐怕无人能及我。世家间的复杂关系,并非张铭一人所能轻易处理的。”这句话说服了蒯越。
    毕竟当年刘表刚进荆州,蒯良就是他的主要谋士。那时,蒯家帮助刘表联合了荆州大部分世家,提供兵力、资金,一举稳定了荆州局面。论贡献,远超过蔡家。
    如果不是蒯良身体日益衰弱,不再涉足政事,怎会让蔡家崛起,压过蒯家。“蒯异度在哪里?”一声低沉的呼唤,打断了蒯越的思绪。
    在众人的忙乱中,刘表终于清醒过来,但显然这次的打击耗尽了他大部分精力。他的脸色苍白得如同死人一般!听到召唤,蒯越快步上前,行礼道:“主公,蒯越在此!”
    刘表艰难地抬起一只手,示意其他人离开。等到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人时,他虚弱地问道:“蒯异度,面对当前的局势,我们该怎么办?”蒯越沉默片刻,坦诚道:“主公,如今的策略应该是放弃襄阳,南下江陵,请求荆南的刘磐率军增援,或许还有转机。”
    刘表闻言,默然无语。过了许久,他才带着极大的不甘问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我立刻下令让刘磐迅速带兵来襄阳,凭借襄阳的粮草,坚守一年应该不成问题,你觉得如何?”
    蒯越缓缓摇头,叹息道:“主公,刘备军队已经围城三面,只留南门,那是为了让您体面地撤退,并非招引援军。”
    “五万大军,这样的动静,刘备岂能察觉不到?”
    “届时可能会演变成围点打援,那时我们便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刘表不甘心,忽然疯狂地说道:“异度,那就让那些世家拿出他们的私人武装吧!”
    “襄阳城内那么多大家族,难道凑不出万人吗?”
    “有了人手,我们就能守住襄阳了,不是吗?”
    看着刘表这番模样,蒯越心中暗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再次开口,打破刘表的幻想。
    “主公,当有希望时,世家出兵或许可行。但现在曲辕犁已在襄阳流传,我们的拖延策略已经失败,再让他们出兵只会加速襄阳失陷,甚至主公也无法脱身。”
    “实话讲,主公过去并未重用这些世家,如今要他们拼命,恐怕不易。反而,如果给他们权力,他们可能会首先对付主公,而非城外的刘备大军!”
    “请主公深思熟虑!”
    刘表浑身颤抖,颓然坐倒在座位上,眼神空洞,低声自语。
    “难道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看着刘表不再有往日诸侯的气势,蒯越不忍再看,急忙提出建议。
    “主公,目前唯一之计是尽快撤离襄阳,否则恐有去无回。张铭智谋过人,我无法确保襄阳世家中有多少已与刘备达成一致。”
    提到张铭的名字,刘表猛地一惊,旋即清醒过来。
    “对,异度你说得对。该死的张铭,老夫恨不得食其肉以泄恨!”
    “罢了,既然你说襄阳不可守,那便放弃吧。但如果我们逃到江陵,召来磐儿,荆南将脱离控制,刘备再来,又该如何应对?”
    见刘表已接受放弃襄阳,蒯越继续劝说:“主公,江陵背靠长江,易守难攻。只要守住江陵,静待北方袁公大胜曹操,届时他南下,荆州危机即可解除。”
    “那时,只要主公顺应形势投靠袁公,荆州牧之位依然属于您。”
    在蒯越的激励下,刘表重新振作起来。
    蒯越并未止步,他越说越兴奋:“主公!”
    “且江陵还有一个优势,即便刘备大军压境,江陵难以坚守,我们也可沿长江进入云梦大泽,从容撤离,据守江夏。相反,一旦江陵落入刘备之守,他将直面棘守的荆南张羡,长沙太守张羡,既是坚定的曹派,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听完蒯越的计划,刘表的脸色恢复了些许血色。
    “好!”
    “就这样决定,今晚立即撤退!”
    下了决心的刘表行动迅速。
    深夜时分,襄阳城内的两座粮仓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随后刘表集结全城守军,悄无声息地从南门撤离。
    刘备军中的斥候发现了这一情况,但他记得张铭曾言,若刘表撤退,他便自行离去。
    不久之后,
    蒯家蒯良打开城门,迎接刘备的大军进城。
    “快,首要任务是灭火!”
    “同时要尽快安抚民众,告诉他们无需惊慌,留在家中即可。”
    刘备甫一进城,就立即下令处理火情并稳定民心。
    然而蒯良微笑道:“皇叔仁德,其实粮仓中的粮食,我已提前派人转移。”
    “此刻焚烧的只是杂草罢了。”
    刘备闻言大喜:“早有耳闻先生深明大义,我刘备能兵不血刃攻占襄阳,全赖先生之力。”
    二人相谈甚欢,一同步入城内。
    然而蒯良心中掠过一丝不安,尽管刘备待他客气,却并未给予封赏或仕途邀约。
    蒯良坚信,待明日世家尽数归降后,刘备必会亲自登门拜访!
    因为他确信,无人比自己更了解这些世家的实力与品性。
    治理荆州,仅凭刘备现有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果然,次日清晨,随着世家一个接一个的归顺,刘备既欣喜又忧虑。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才俊,但他对他们并不熟悉,不知如何妥善安置。
    正当他苦于无策时,张飞如同猛虎般闯入。
    “大哥,军师回来了,刚从北门进城!”
    得知张铭归来,刘备满心欢喜,急匆匆地奔向北门。
    此时,张铭正携同诸葛亮一行人,缓缓走向州牧府。
    首先,他们自然要拜见刘备。
    “主公仁德,元直、公威勿需紧张。”张铭边走边安慰二人。
    五人中,诸葛亮神色坦然,张铭并不担忧。徐庶和孟建已下定决心投奔刘备,张铭已安排士兵去颍川迎接徐母至荆州,孟建则孤身一人,无所牵挂。石韬和崔钧因家族牵累,暂未决定仕途,但他们愿意跟随张铭,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
    因此,紧张的只剩徐庶和孟建。
    听到张铭的话语,两人频频点头,神色稍显安定。
    看着街头巷尾的商贩,诸葛亮感慨万分。
    “一日之间,皇叔竟攻克襄阳,实属不易。”
    “百姓生活安逸,丝毫不逊于刘景升时期,足见皇叔仁德之名。”
    “刘景升如此迅速弃城,倒是出乎我意料。”
    “若我猜测无误,襄阳兵力不足、复杂的世家关系,还有姐夫的曲辕犁,或许是促使刘景升决意弃城的关键因素!”
    仅凭路上所见,诸葛亮已能洞察诸多细节,甚至逼近 。
    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已经开始展现出他的超凡才华和狡黠智慧。
    \"孔明说得没错,只是我没想到,刘表在短短一天内就做出了放弃城池的决定。\"
    \"所以我推测,其中的关键恐怕是蒯家的蒯越!\"
    在张铭的提示下,诸葛亮也豁然开朗,随即感叹道:\"哎,这就是世家的特性啊。\"
    \"当他们看好你时,他们会倾力助你,如同投资一样支持你。”
    \"然而一旦他们放弃,也会毫不留情,只为了家族的利益。\"
    对于诸葛亮对世家的评价,张铭深感认同,特别是后面的石韬和崔钧。
    石韬来自颖川石氏,更倾向于曹操;崔钧则是博陵崔氏,倾向于袁绍,这也是他们目前未选择刘备的原因。
    崔钧点头赞同道:\"孔明说得极是,但这个天下终究是由一个个世家支撑的。\"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荆州吧。\"
    \"现在刘皇叔攻下襄阳,也需要本地世家的支持,但皇叔对这些世家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用人唯贤,就必须依赖当地最大的世家,通过他们的推荐来选拔人才。\"
    \"蔡、蒯、黄、庞四家,即使不考虑蔡、蒯两家,黄、庞两家也会迅速崛起。\"
    \"这样一来,皇叔身边的元老和忠诚之士可能会受到压制,届时,矛盾激化,军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崔钧的问题直击要害,其他四人也都齐刷刷地看着张铭,期待他已有应对策略。
    张铭微微一笑,他对此当然心知肚明。
    比如北方的袁绍,内部纷争不断,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因素,更重要的是派系众多。
    无论是按地域划分,还是内部划分,都有汝南派、颖川派和河北派的存在。
    而曹老板的核心力量,无疑就是颖川派!
    然而,对于张铭来说,这并不是难题。
    他正准备开口回应,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人正疾步向他走来,身形竟然有点像刘备!